CN219180734U - 一种采集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734U
CN219180734U CN202223607880.8U CN202223607880U CN219180734U CN 219180734 U CN219180734 U CN 219180734U CN 202223607880 U CN202223607880 U CN 202223607880U CN 219180734 U CN219180734 U CN 219180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ollecting
battery
acquisition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078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敏捷
刘之浩
廖楚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Jingkong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Jk Ener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Jk Energy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Jk Ener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6078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0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集组件,包括:电池、极耳、固定件、采集结构、第一采集件、第二通孔、第四通孔、第二采集件、传输件和连接件。其中,采集结构设置在固定件的表面,用于对电池的数据信号进行采集;连接件排列在采集结构远离电池的一侧,用于连接在极耳与采集结构;其中,第一采集件贴合在固定件远离电池的一侧;第二采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和第一采集件,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第一采集件上;传输件安装在第一采集件的一侧。通过设置第一采集件、第二采集件和传输件,第一采集件和传输件为一体式设计,避免了使用大量的线材,从而也就避免了将线材安装到电池组上时的繁琐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采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集组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强国和主要汽车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布局抢占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来实现电能的存储和释放。动力电池在工作的时候都会产生发热,由发热导致电池内部温度过高,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甚至于还会危害到电池的安全。温度、电压采集是监控动力电池组工作工程中的核心指标,是保证电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部件。
目前大部分的动力电池电压和温度采集都是采用传统线束连接采集端子和信号输出端,实现电压和温度信号采集和传输。
而利用大量的线材对电池的电压和温度进行采集,前期需要做大量线长估计和统计工作,并且在将线材安装到电池组上时步骤也是十分繁琐复杂,容易出错,所以装配效率低下,不容易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电池组使用大量的线材对电池的电压和温度进行采集,导致安装过于繁琐。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采集组件,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两极处设置有极耳;
固定件,设置在电池的两端,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固定;
采集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表面,用于对电池的数据信号进行采集;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排列在采集结构远离电池的一侧,用于连接在极耳与采集结构;
其中,采集结构包括:第一采集件、第二采集件和传输件;所述第一采集件贴合在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电池的一侧;所述第二采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和第一采集件,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第一采集件上;所述传输件安装在第一采集件的一侧,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输出。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极耳对应设置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极耳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采集件的形状适配。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件上设置有与电池数量对应的固定座,适于与电池一一对应并套设在电池上以固定电池。
可选地,上述的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采集件与所述连接件的接触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共轴开设有定位部。
可选地,上述的第一采集件上与极耳对应开设第四通孔,所述极耳适于贯穿所述第四通孔。
可选地,上述的传输件与所述第一采集件之间还设置有安装件,所述传输件通过安装件与所述第一采集件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件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适于贴合所述固定件。
可选地,上述的电池的正负极方向均设置有固定件、采集结构和连接件。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件具体为铜排,由数量大于一的薄铜片叠加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采集结构;通过设置采集结构包括:电池,所述电池两极处设置有极耳;固定件设置在电池的两端,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固定;利用固定件对多个电池进行固定,形成电池组,电池被固定件固定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正负极的排列,采集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件的表面,用于对电池的数据信号进行采集;连接件排列在采集结构远离电池的一侧,用于连接在极耳与采集结构;其中,采集结构包括:第一采集件、第二采集件和传输件;所述第一采集件贴合在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电池的一侧;所述第二采集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和第一采集件,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第一采集件上;所述传输件安装在第一采集件的一侧,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输出。
此结构的第一采集件放置在固定件的上端,连接件在放置在第一采集件上,且将连接件与极耳焊接在一起,用于连接多个电池,并输送电流,第二采集件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采集件和连接件的表面,用于采集连接件表面上的电压与温度,并将电压与温度信号传输到第一采集件上,在通过传输件传输,传输件可以为数据传输接头,工作人员只需将传输线材插在传输件上,就可以将第一采集件和第二采集件采集到的电压和温度信号进行传出。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采集件、第二采集件和传输件,第一采集件和传输件为一体式设计,且第二采集件是焊接在第一采集件和连接件之间,避免了使用大量的线材,也就避免了将线材安装到电池组上时的繁琐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更容易实现自动化。且第一采集件具体为FPC线路板,其装配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且弯折性好;降低成本和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集组件,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采集件与所述连接件的接触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共轴开设有定位部。
此结构的通过设置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采集件与所述连接件的接触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共轴开设有定位部;在对本实施例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采集件放置在固定件上,接着将连接件放置到第一采集件上,将定位部与对应的第二通孔对齐,且定位部嵌在对应的第二通孔内部,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对齐,用于在进行安装连接件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连接件安装的时候发生偏移,导致整个电池组的安装报废。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采集组件,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极耳对应设置的凹陷部,当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采集件贴合时,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极耳也贴合。
此结构的在连接件上设置凹陷部,将凹陷部与极耳贴合并焊接固定,设置当连接件与所述第一采集件贴合时,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极耳也贴合适用于,当焊接固定凹陷部与极耳时,连接件与第一采集件之间也能够被贴合固定住,防止第一采集件的晃动导致采集数据的不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
2-极耳;
3-固定件;31-固定座;32-第一通孔;
4-采集结构;41-第一采集件;411-第二通孔;412-第四通孔;42-第二采集件;43-传输件;
5-连接件;51-凹陷部;52-第三通孔;53-定位部;
6-安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采集组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电池1、极耳2、固定件3、采集结构4、第一采集件41、第二通孔411、第四通孔412、第二采集件42、传输件43和连接件5。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电池1两级处设置有极耳2;固定件3设置在电池1的两端,用于对电池1进行固定;采集结构4设置在固定件3的表面,用于对电池1的数据信号进行采集;连接件5排列在采集结构4远离电池1的一侧,用于连接在极耳2与采集结构4;其中,采集结构4包括:第一采集件41、第二采集件42和传输件43;第一采集件41贴合在固定件3远离电池1的一侧;第二采集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5和第一采集件41,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第一采集件41上;传输件43安装在第一采集件41的一侧,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输出。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采集结构4包括:电池1两级处设置有极耳2;固定件3设置在电池1的两端,用于对电池1进行固定;利用固定件3对多个电池1进行固定,形成电池组,电池1被固定件3固定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正负极的排列,采集结构4设置在固定件3的表面,用于对电池1的数据信号进行采集;连接件5排列在采集结构4远离电池1的一侧,用于连接在极耳2与采集结构4;其中,采集结构4包括:第一采集件41、第二采集件42和传输件43;第一采集件41贴合在固定件3远离电池1的一侧;第二采集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5和第一采集件41,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第一采集件41上;传输件43安装在第一采集件41的一侧,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输出。如图1所示,第一采集件41放置在固定件3的上端,连接件5在放置在第一采集件41上,且将连接件5与极耳2焊接在一起,用于连接多个电池1,并输送电流,第二采集件4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采集件41和连接件5的表面,用于采集连接件5表面上的电压与温度,并将电压与温度信号传输到第一采集件41上,在通过传输件43传输,传输件43可以为数据传输接头,工作人员只需将传输线材插在传输件43上,就可以将第一采集件41和第二采集件42采集到的电压和温度信号进行传出。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采集件41、第二采集件42和传输件43,第一采集件41和传输件43为一体式设计,且第二采集件42是焊接在第一采集件41和连接件5之间,避免了使用大量的线材,也就避免了将线材安装到电池组上时的繁琐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更容易实现自动化。且第一采集件41具体为FPC线路板,其装配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且弯折性好;降低成本和易于安装;
如图4连接件5上开设有与极耳2对应设置的凹陷部51,凹陷部51与极耳2连接,连接件5与第一采集件41的形状适配。
本实施例在连接件5上开设有与极耳2对应设置的凹陷部51,凹陷部51与极耳2连接,连接件5与第一采集件41的形状适配,当焊接固定凹陷部51与极耳2时,连接件5与第一采集件41之间也能够被贴合固定住,防止第一采集件41的晃动导致采集数据的不稳定。
如图3所示,固定件3上设置有与电池1数量对应的固定座31,适于与电池1一一对应并套设在电池1上以固定电池1;
在本实施中,本发明通过在固定件3上设置固定座3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固定件3的形状,依据确定需要多少个电池1,设置数量相同的固定座31在固定件3上,固定座31的外壳与电池1的外表面贴合,套设在电池1上固定电池1,进一步对电池1进行固定,防止电池1晃动对电池组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如图2所示,固定件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2;第一采集件41与连接件5的接触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411;连接件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52,与第三通孔52共轴开设有定位部53。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件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2;第一采集件41与连接件5的接触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411;连接件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52,与第三通孔52共轴开设有定位部53;在对本实施例进行安装时,首先将第一采集件41放置在固定件3上,接着将连接件5放置到第一采集件41上,将定位部53与对应的第二通孔411对齐,且定位部53嵌在对应的第二通孔411内部,第三通孔52与第一通孔32对齐,用于在进行安装连接件5时起到定位作用,防止连接件5安装的时候发生偏移,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报废。
如图2所示,第一采集件41上与极耳2对应开设第四通孔412,极耳2适于贯穿第四通孔412;
本实施中,通过第一采集件41上与极耳2对应开设第四通孔412,极耳2适于贯穿第四通孔412,一方面使得极耳2穿过第一采集件41,让极耳2能够和连接件5接触;且能够根据电池组的形状对第一采集件41进行预先设计,降低成本和易于安装;
如图3所示,传输件43与第一采集件41之间还设置有安装件6,传输件43通过安装件6与第一采集件41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传输件43与第一采集件41之间还设置有安装件6,传输件43通过安装件6与第一采集件41连接,提高第一采集件41与传输件43之间的导电率,便于散热,为电压和温度的信号采集提供稳定的传输环境。
如图2所示,连接件5还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适于贴合固定件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还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适于贴合固定件3。节省本实施例中电池组的整体使用空间,提高本发明的紧凑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1的正负极方向均设置有固定件3、采集结构4和连接件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电池1的两端均设置固定件3、采集结构4和连接件5,对电池1的两端的电压和温度均进行数据采集,对电池1的工作状态把握的更加充分,进一步加深对电池组的状态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5具体为铜排,由数量大于一的薄铜片叠加构成,提高铜排的导电率,更容易散热,为电动汽车提供安全稳定的导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组件的安装流程如下:
首先,利用固定件3对电池1进行固定,形成电池组;接着将第一采集件41放置在固定件3上,将连接件5放置到第一采集件41上,将定位部53与对应的第二通孔411对齐,且定位部53嵌在对应的第二通孔411内部,第三通孔52与第一通孔32对齐,用于在进行安装连接件5时起到定位作用,将凹陷部51和极耳2对齐,并进行焊接处理;
最后,将第二采集件4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采集件41和连接件5的表面,用于采集连接件5表面上的电压与温度,并将电压与温度信号传输到第一采集件41上,再通过传输件43传输到外部中断,对电池组的电压和温度信息进行监测控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1),所述电池(1)两极处设置有极耳(2);
固定件(3),设置在电池(1)的两端,用于对所述电池(1)进行固定;
采集结构(4),设置在所述固定件(3)的表面,用于对电池(1)的数据信号进行采集;
连接件(5),所述连接件(5)排列在采集结构(4)远离电池(1)的一侧,用于连接在极耳(2)与采集结构(4);
其中,采集结构(4)包括:第一采集件(41)、第二采集件(42)和传输件(43);所述第一采集件(41)贴合在所述固定件(3)远离所述电池(1)的一侧;所述第二采集件(42)的两端分别连接连接件(5)和第一采集件(41),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第一采集件(41)上;所述传输件(43)安装在第一采集件(41)的一侧,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上开设有与极耳(2)对应设置的凹陷部(51),所述凹陷部(51)与所述极耳(2)连接,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第一采集件(41)的形状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上设置有与电池(1)数量对应的固定座(31),适于与电池(1)一一对应并套设在电池(1)上以固定电池(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2);
所述第一采集件(41)开设有第二通孔(411);
所述连接件(5)上开设有第三通孔(52),与所述第三通孔(52)共轴开设有定位部(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件(41)上与极耳(2)对应开设第四通孔(412),所述极耳(2)适于贯穿所述第四通孔(4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件(43)与所述第一采集件(41)之间还设置有安装件(6),所述传输件(43)通过安装件(6)与所述第一采集件(4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还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适于贴合所述固定件(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1)的正负极方向均设置有固定件(3)、采集结构(4)和连接件(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铜排,由数量大于一的薄铜片叠加构成。
CN202223607880.8U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采集组件 Active CN219180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7880.8U CN219180734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采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07880.8U CN219180734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采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734U true CN219180734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07880.8U Active CN219180734U (zh) 2022-12-31 2022-12-31 一种采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0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0765B (zh) 电池模组
CN214706024U (zh) 采样结构、电池包和电动车
CN218351664U (zh) 一体化集成排和电池模组
CN212848715U (zh) 一种电芯模组
CN217239688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CN219180734U (zh) 一种采集组件
CN217085220U (zh) 一种用于采集圆柱动力电池模组电压和温度的采集装置
CN214043924U (zh) 一种电池集成铆接采集板
CN212934707U (zh) 一种多并多串软包电池模组的电压与温度采集装置
CN218005160U (zh) 电池组件及其储能装置、储能装置控制系统
CN219180713U (zh) 一种一体式软包电池采集结构
CN218887477U (zh) 信号采集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18783208U (zh) 采集线束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CN218677448U (zh) 电池模组和车辆
CN218299893U (zh) 一种电芯、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6848072U (zh) 一种巡检装置及巡检连接结构
CN211350897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20021541U (zh) 一种柔性线束板及电池组件
CN215266571U (zh) 用于集成电动车电池的电连接结构
CN211670267U (zh) 电芯单元、电池模组和汽车
CN215070322U (zh) 并联电池
CN216958444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fpc结构、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
CN214099825U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采样装置及电池模组
CN213875961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采样装置
CN220556619U (zh) 隔离板组件、电池模组以及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129 West of Building 28, No. 2, Mount Taishan Road, Suzhou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Jingkong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29 West, building 28, Hefeng Industrial Park, No.2, Taishan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JK ENERGY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