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0727U -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0727U
CN219180727U CN202223468363.7U CN202223468363U CN219180727U CN 219180727 U CN219180727 U CN 219180727U CN 202223468363 U CN202223468363 U CN 202223468363U CN 219180727 U CN219180727 U CN 219180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spacer ring
core
spacer
t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683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卓
刘彦初
周贵树
伍志
周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Shenzhen BYD Auto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Shenzhen BYD Auto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Shenzhen BYD Auto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683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0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0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0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电池包和车辆。所述电芯包括极芯组件、引出组件和隔圈组件,所述极芯组件包括并排的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所述第一极芯和所述第二极芯均包括朝向同一方向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固定件和隔圈组件,利用隔圈组件的凸出部与固定件上的限位部的配合,能够对固定件形成固定,以避免固定件发生位移,避免固定件的位移影响到相连接的极芯组件,避免装配过程对极芯组件的正极极耳或者负极极耳造成损伤,也能够避免固定件发生位移后导致的装配不良等异常。

Description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结构中,对于同侧出极耳的双极芯电池,通常采用过渡片组件将双电芯进行并联,再使用隔圈套设到过渡片组件上对过渡片组件和连接部位进行保护和支撑。
但是,由于双电芯的正负极耳厚度和硬度的差异,在将过渡片组件与双电芯的极耳连接之后会导致两侧高低不同,隔圈在套设后会出现与过渡片组件碰撞或者造成极耳翻折等装配不良和一致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芯、电池包和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隔圈装配不良等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包括:
极芯组件,所述极芯组件包括并排的第一极芯和第二极芯,所述第一极芯和所述第二极芯均包括朝向同一方向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引出组件,所述引出组件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第一极芯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的正极极耳均连接至所述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一极芯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的负极极耳均连接至所述固定件;
隔圈组件,所述隔圈组件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对所述固定件形成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芯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一极芯的负极极耳平行,所述第二极芯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的负极极耳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芯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的正极极耳相对,所述第一极芯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的负极极耳相对。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为限位槽,在所述极芯组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限位槽卡接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中。
可选地,所述引出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固定件,两个所述固定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极芯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的正极极耳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极芯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的负极极耳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极芯组件的宽度方向上,每个所述固定件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所述隔圈组件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出部,多个所述凸出部分别与所述固定件两端的所述限位部配合,以将两个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中。
可选地,在所述极芯组件的宽度方向上,多个所述凸出部间隔排布,多个所述凸出部与多个所述限位部一一对应。
可选地,所述隔圈组件靠近所述极芯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收紧部,在将所述隔圈组件装配于所述极芯组件上时,所述收紧部能够对所述极芯组件形成收紧。
可选地,所述隔圈组件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隔圈和第二隔圈,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隔圈的凸出部和所述第二隔圈的凸出部与所述限位部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圈朝向所述第二隔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卡扣,所述第二隔圈朝向所述第一隔圈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导向卡扣和所述第一连接槽卡合,以使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扣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圈朝向所述第二隔圈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隔圈朝向所述第一隔圈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导向卡扣,所述第二导向卡扣和所述第二连接槽卡合,以使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扣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第二隔圈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引出组件还包括引出件,所述引出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极芯组件的一侧,所述隔圈组件远离所述极芯组件的一侧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引出件通过所述开口引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固定件和隔圈组件,利用隔圈组件的凸出部与固定件上的限位部的配合,能够对固定件形成固定,以能够避免固定件发生位移,避免固定件的位移影响到相连接的极芯组件,避免装配过程对极芯组件的正极极耳或者负极极耳造成损伤,也能够避免固定件发生位移后导致的装配不良等异常。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芯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引出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圈组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圈组件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芯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极芯组件;11、第一极芯;12、第二极芯;2、引出组件;21、固定件;211、限位部;22、引出件;3、隔圈组件;31、凸出部;32、收紧部;33、第一隔圈;331、第一导向卡扣;332、第二连接槽;34、第二隔圈;341、第一连接槽;342、第二导向卡扣;35、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与电芯匹配的电池可以为软包电池,比如采用铝塑薄膜等聚合物封装而成;与电芯匹配的电池也可以为硬壳电池,比如采用钢壳、铝壳等封装而成。
如图1-图6所示,所述电芯包括:
极芯组件1,所述极芯组件1包括并排的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所述第一极芯11和所述第二极芯12均包括朝向同一方向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引出组件2,所述引出组件2包括固定件21,所述固定件21上设置有限位部211,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均连接至所述固定件21,和\或,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均连接至所述固定件21;
隔圈组件3,所述隔圈组件3上设置有凸出部31,所述凸出部31与所述限位部211配合以对所述固定件21形成固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芯组件1可以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可以采用叠片方式或者卷绕方式形成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并将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直接并连以形成极芯组件1,极芯组件1可以采用铝塑薄膜等聚合物封装而形成软包电池,极芯组件1也可以采用钢壳、铝壳等封装而形成硬壳电池。
并且,设置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均包括朝向同一方向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比如图1中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朝向极芯组件1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X方向)延伸,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也朝向极芯组件1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与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同侧设置,能够便于通过引出组件2对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进行引出,或者通过引出组件2对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进行引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引出组件2包括固定件21,固定件21用于连接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具体地,可以将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均连接至同一个固定件21,以能够通过一个固定件12实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的并联;也可以将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均连接至同一个固定件21,以能够通过一个固定件12实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的并联,进而实现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的并联。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圈组件3上设置有凸出部31,凸出部3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固定件21上相应设置有限位部211,限位部211的数量也可以为多个,在装配隔圈组件3时,隔圈组件3的凸出部31能够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一一配合,以将固定件21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其中,限位部211可以为凹槽,隔圈组件3的凸出部31与凹槽配合以能够将固定件21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隔圈组件3进行单侧固定,比如可以设置C字形隔圈,C字形隔圈上设置有凸出部31,将C字形隔圈从极芯组件1的侧边进行装配,也可利用凸出部31和限位部211的配合对固定件21形成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固定件21和隔圈组件3,利用隔圈组件3的凸出部31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的配合,能够对固定件21形成固定,比如将固定件21固定于隔圈组件3的内腔中,便可以对固定件21形成限位,能够避免固定件21发生位移,避免固定件21的位移影响到相连接的极芯组件1,也能够避免固定件21发生位移后导致的装配不良等异常,从而保证隔圈组件3的装配可靠性。另外,通过隔圈组件3对固定件21形成限位,也能够控制隔圈组件3装配过程中对极芯组件1的隔膜压缩量,避免装配过程对极芯组件1的正极极耳或者负极极耳造成损伤,进而保证隔圈组件3的装配一致性,保证该电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平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平行。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平行,比如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可以为第一极芯11上的左侧极耳,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可以为第一极芯11上的右侧极耳,将第一极芯11上的左侧极耳和第一极芯11上的右侧极耳平行设置,使得分别与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相连接的两个固定件21也能够平行,便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的设置以及相配合的隔圈组件3上的凸出部31的设置,降低了该电芯的生产加工难度和装配难度。
同样设置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平行,比如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可以为第二极芯12上的左侧极耳,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可以为第二极芯12上的右侧极耳,将第二极芯12上的左侧极耳和第二极芯12上的右侧极耳平行设置,使得相连接的两个固定件21也平行,便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的设置以及相配合的隔圈组件3上的凸出部31的设置,降低了该电芯的生产加工难度和装配难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相对,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相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相对,比如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5极耳均为左侧极耳,能够便于通过一个固定件21连接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以实现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的并联;同样设置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相对,比如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均为右侧极耳,能够便于
通过一个固定件21连接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0以实现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的并联,降低了固定件21的连接难度。
其中,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相对,可以为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完全相对,也可以为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部分相对,均能够通过
设计固定件21以实现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的并联;同样第一极芯5 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相对,可以为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完全相对,也可以为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部分相对,均能够通过设计固定件21以实现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的并联。
另外,根据实际布置需求,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0正极极耳也可以为右侧极耳,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也可以为左侧极耳。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211为限位槽,在所述极芯组件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出部31与所述限位槽卡接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21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3中。
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限位部211可以为限位槽,
比如口型槽。该限位槽包括顶板、底板和中间连接板,顶板和底板的长度相同,中间连接板相对于顶板和底板向内凹陷一定距离,以能够共同形成限位槽并与凸出部31形成配合。其中,可以直接在方形铜管上加工形成限位槽,能够降低物料成本,简化加工工序,从而提高了该电芯的生产效率。
并且,在极芯组件1的长度方向上,如图1中的X方向上,凸出部31能够与固定件21上的限位槽卡接配合以将固定件21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从而能够避免隔圈组件3的装配工艺导致固定件21在X方向上发生位移,避免固定件21的位移影响到相连接的极芯组件1,也能够避免固定件21发生位移后导致的装配不良等异常,保证隔圈组件3的装配可靠性和装配一致性。
可选地,所述引出组件2包括两个所述固定件21,两个所述固定件21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21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引出组件2可以包括两个固定件21,利用两个固定件21能够实现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的并联。具体地,将两个固定件21中的一个与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连接,将两个固定件21中的另一个与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连接,以能够实现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的并联。同时设置两个固定件21也便于后续对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以及对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的分别引出,便于后续两个固定件21与引出件22的独立连接,降低了该电芯的生产难度。
可选地,在所述极芯组件1的宽度方向上,每个所述固定件21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211,所述隔圈组件3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出部31,多个所述凸出部31分别与所述固定件21两端的所述限位部211配合,以将两个所述固定件21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3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在极芯组件1的宽度方向上,如图1中的Y方向上,每个固定件21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限位部211,隔圈组件3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凸出部31,以使得在装配隔圈组件3时,隔圈组件3上的多个凸出部31分别与限位部211相配合以能够将两个固定件21均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能够避免隔圈组件3的装配工艺导致任一固定件21发生位移,避免任一固定件21的位移影响到相连接的极芯组件1,也能够避免任一固定件21发生位移后导致的装配不良等异常,从而保证隔圈组件3的装配可靠性。
可选地,在所述极芯组件1的宽度方向上,多个所述凸出部31间隔排布,多个所述凸出部31与多个所述限位部211一一对应。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在极芯组件1的宽度方向上,也即图1中的Y方向,多个凸出部31间隔排布,使得多个凸出部31能够与固定件21两端的限位部211一一对应,以便于多个凸出部31与多个限位部211分别配合从而能够将两个固定件21均可靠地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其中,可以将多个凸出部31分别设置在隔圈组件3的中部和两侧,以便于多个凸出部31与固定件21两端的限位部211一一对应。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隔圈组件3靠近所述极芯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收紧部32,在将所述隔圈组件3装配于所述极芯组件1上时,所述收紧部32能够对所述极芯组件1的顶部隔膜形成收紧并填充两者之间的间隙,同时能够避免铝塑膜在此处受极芯组件1的顶部隔膜影响产生皱褶的问题,保证极芯组件1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所述隔圈组件3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所述凸出部31,所述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所述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与所述限位部211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21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3中。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隔圈组件3可以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相扣合以能够共同对引出组件2形成支撑和保护。
具体地,第一隔圈33上和第二隔圈34上分别设置有相对的凸出部31,即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位置相对,使得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能够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配合,从而能够将固定件21固定于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中,能够避免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装配工艺导致固定件21发生位移,避免固定件21的位移影响到相连接的极芯组件1,也能够避免固定件21发生位移后导致的装配不良等异常,从而保证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装配可靠性。并且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的配合,也使得能够利用第一隔圈33上和第二隔圈34对固定件21和其上的其它结构形成支撑。
另外,在装配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时,通过设置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与限位部211配合以将固定件21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也能够对固定件21和极芯组件1的连接部位形成保护,避免后续其它工艺对连接部位造成影响,从而保证该电芯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圈33朝向所述第二隔圈3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卡扣331,所述第二隔圈34朝向所述第一隔圈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41,所述第一导向卡扣331和所述第一连接槽341卡合,以使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扣合。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第一隔圈33朝向第二隔圈3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卡扣331,在第二隔圈34朝向第一隔圈33的一侧相应部位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41,利用第一导向卡扣331和第一连接槽341的卡合能够使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便捷扣合,从而能够通过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配合以将固定件21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同时能够利用第一隔圈33上和第二隔圈34对固定件21和其上的其它结构形成支撑。
其中,第一隔圈33上的第一导向卡扣331和第二隔圈34上的第一连接槽341能够引导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扣合过程,便于对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进行快速装配,降低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装配异常风险,也能够降低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装配难度,提高了装配效率。
另外,第一导向卡扣331和第一连接槽341可以相应布置在隔圈组件3的中部和两端,以能够便捷引导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连接,同时保证隔圈组件3能够对固定件21和其上的其它结构形成可靠地支撑。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圈33朝向所述第二隔圈3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槽332,所述第二隔圈34朝向所述第一隔圈33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导向卡扣342,所述第二导向卡扣342和所述第二连接槽332卡合,以使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扣合。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第一隔圈33朝向第二隔圈34的一侧还可以设置第二连接槽332,在第二隔圈34朝向第一隔圈33的一侧相应部位还设置第二导向卡扣342,利用第二导向卡扣342和第二连接槽332的卡合能够使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便捷扣合,从而能够通过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与固定件21上的限位部211配合以将固定件21固定于隔圈组件3中,同时能够利用第一隔圈33上和第二隔圈34对固定件21和其上的其它结构形成支撑。
并且,在第一导向卡扣331和第一连接槽341卡合以使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扣合的基础上,通过再设置第二导向卡扣342和第二连接槽332卡合,能够保证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连接紧密性和可靠性,进而保证隔圈组件3能够对固定件21和其上的其它结构形成可靠地支撑。
其中,第二导向卡扣342和第二连接槽332可以相应布置在隔圈组件3的中部和两端,以能够便捷引导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连接,同时保证隔圈组件3能够对固定件21和其上的其它结构形成可靠地支撑。
另外,还可以在第一导向卡扣331和第二导向卡扣342的连接端部形成斜切口,斜切口能够便于第一导向卡扣331和第二导向卡扣342与第一连接槽341和第二连接槽332的卡合,降低了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装配难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结构相同,具体可以是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长宽高尺寸分别相同,使得在电芯的生产过程中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可以互换使用,便于将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中的一个翻转对扣以直接形成隔圈组件3,降低了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的生产成本,便于隔圈组件3的大批量生产,也便于隔圈组件3的维修和更换。
可选地,所述引出组件2还包括引出件22,所述引出件22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1远离所述极芯组件1的一侧,所述隔圈组件3远离所述极芯组件1的一侧还设置有开口35,所述引出件22通过所述开口35引出。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引出组件2还可以包括引出件22,引出件22设置于固定件21远离极芯组件1的一侧,以使引出件22能够通过固定件21与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连接,和\或,引出件22能够通过固定件21与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连接。
其中,可以设置两个引出件22,其中一个通过一个固定件21与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连接,另外一个通过另一个固定件21与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连接。
并且,在隔圈组件3远离极芯组件1的一侧还设置有开口35,引出件22能够通过开口35引出,以便于该电芯与其它结构的配合工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上述的电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电池包。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极芯组件(1),所述极芯组件(1)包括并排的第一极芯(11)和第二极芯(12),所述第一极芯(11)和所述第二极芯(12)均包括朝向同一方向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
引出组件(2),所述引出组件(2)包括固定件(21),所述固定件(21)上设置有限位部(211),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均连接至所述固定件(21),和\或,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均连接至所述固定件(21);
隔圈组件(3),所述隔圈组件(3)上设置有凸出部(31),所述凸出部(31)与所述限位部(211)配合以对所述固定件(21)形成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平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相对,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11)为限位槽,在所述极芯组件(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凸出部(31)与所述限位槽卡接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21)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组件(2)包括两个所述固定件(21),两个所述固定件(21)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极芯(11)的正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正极极耳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21)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一极芯(11)的负极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芯(12)的负极极耳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芯组件(1)的宽度方向上,每个所述固定件(21)的相对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限位部(211),所述隔圈组件(3)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凸出部(31),多个所述凸出部(31)分别与所述固定件(21)两端的所述限位部(211)配合,以将两个所述固定件(21)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极芯组件(1)的宽度方向上,多个所述凸出部(31)间隔排布,多个所述凸出部(31)与多个所述限位部(211)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组件(3)靠近所述极芯组件(1)的一侧设置有收紧部(32),在将所述隔圈组件(3)装配于所述极芯组件(1)上时,所述收紧部(32)能够对所述极芯组件(1)形成收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圈组件(3)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隔圈(33)和第二隔圈(34),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分别设置有相对的所述凸出部(31),所述第一隔圈(33)的凸出部(31)和所述第二隔圈(34)的凸出部(31)与所述限位部(211)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21)固定于所述隔圈组件(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33)朝向所述第二隔圈(3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卡扣(331),所述第二隔圈(34)朝向所述第一隔圈(3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槽(341),所述第一导向卡扣(331)和所述第一连接槽(341)卡合,以使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扣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33)朝向所述第二隔圈(34)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槽(332),所述第二隔圈(34)朝向所述第一隔圈(33)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导向卡扣(342),所述第二导向卡扣(342)和所述第二连接槽(332)卡合,以使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扣合。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33)和所述第二隔圈(34)的结构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组件(2)还包括引出件(22),所述引出件(22)设置于所述固定件(21)远离所述极芯组件(1)的一侧,所述隔圈组件(3)远离所述极芯组件(1)的一侧还设置有开口(35),所述引出件(22)通过所述开口(35)引出。
14.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芯。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包。
CN202223468363.7U 2022-12-23 2022-12-23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Active CN219180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8363.7U CN219180727U (zh) 2022-12-23 2022-12-23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68363.7U CN219180727U (zh) 2022-12-23 2022-12-23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0727U true CN219180727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68363.7U Active CN219180727U (zh) 2022-12-23 2022-12-23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0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86696B2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JP6496457B2 (ja) クランプ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US10629879B2 (en) Battery module
US9590263B2 (en) Fuel cell stack assembly—datum design for fuel cell stacking and collision protection
US9627705B2 (en) Fuel cell stack assembly—datum design for fuel cell stacking and collision protection
EP3506388B1 (en) Composite end plate and battery module
KR101416390B1 (ko) 연료 전지용 금속 분리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연료 전지 스택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가스켓 어셈블리
CN114503355B (zh) 二次电池、电池模块以及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的装置
US20220223980A1 (en) Bus bar plate
EP4113708A1 (en)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al device
WO2021056990A1 (zh) 电芯支架组和包含所述电芯支架组的储能装置封装件
CN219180727U (zh) 电芯、电池包和车辆
JP5480336B2 (ja) 燃料電池スタックのための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
JP6072573B2 (ja) 燃料電池
US10862085B2 (en) Fixing band for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module
WO2020105502A1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
US10840485B2 (en) Composite end plate and battery module
CN208062139U (zh) 电池组件和电动车电池系统
US10862149B2 (en) Fuel cell stac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10056641B2 (en) Fuel cell for vehicle
CN210136965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封装的燃料电池金属极板组件
CN220585351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
CN108346763A (zh) 电池组件和电动车电池系统
CN218731331U (zh) 电池
CN218919193U (zh) 电池模组及其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