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9436U -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9436U
CN219179436U CN202222535098.3U CN202222535098U CN219179436U CN 219179436 U CN219179436 U CN 219179436U CN 202222535098 U CN202222535098 U CN 202222535098U CN 219179436 U CN219179436 U CN 219179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plug
insulation resistance
wire
resistanc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3509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Heg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Heg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Heg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Heg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3509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9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9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9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esistance Or Impeda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包括测试头、测量体、软体线和插头,测试头设有插接孔;测量体的第一端设有与插接孔相适配的插接体,插接体与插接孔可插拔连接;软体线的第一端与测量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插头包括操作部以及设置在操作部上的导电插接柱,软体线的第二端与操作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电阻测试线,使用简单方便,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更换测试头,以使测试头能够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进行有效的接触连接,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且便于进行高处测量作业,提高了测量安全性,从而为现场实际测量工作提供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电阻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背景技术
绝缘电阻测试线是测量绝缘电阻必要的工具。现有的绝缘电阻测试线上的测试头是固定安装的,而测试头的形状和结构是特定类型的,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更换测试头。然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不同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位置等不同,这种特定类型的测试头不一定符合实际测量需求,从而出现测试头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不能有效接触连接的情况,进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使用方便,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包括:
测试头,所述测试头设有插接孔;
测量体,所述测量体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适配的插接体,所述插接体与所述插接孔可插拔连接;
软体线,所述软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测量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插头,包括操作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导电插接柱,所述软体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软体线包括导电软线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电软线外表面的第一绝缘层;所述操作部包括导电线芯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电线芯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所述导电线芯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电插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线芯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电软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测试头包括测量针头和第一连接体,所述测量针头为横截面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的圆台体,所述测量针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插接孔;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测试头包括测量钩头和第二连接体,所述测量钩头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段和弯钩段,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插接孔;在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壳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测试头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测量夹和第二测量夹,所述第一测量夹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测量夹的中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测量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测量夹的第一端分别设有金属夹口,在所述第二测量夹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插接孔;在所述第一测量夹与所述第二测量夹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插接孔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第一测量夹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测量夹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三绝缘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测量体包括保护体、保护环和手持体,所述保护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插接体,所述保护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手持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手持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软体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环设置于所述保护体与所述手持体之间连接处的外周面上;在所述保护体的外表面和所述手持体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三绝缘壳体,所述保护环为绝缘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测量体包括加固体和绑扎组件,所述加固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插接体,所述加固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软体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固体的外表面设有第四绝缘壳体;
所述绑扎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绑带以及与所述第一绑带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加固体的相对两侧;各所述第一绑带分别沿所述加固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绑带分别沿所述加固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第一绑带上设有多个卡装凸起,所述第二绑带上设有与所述卡装凸起相适配的多个卡装孔,所述卡装凸起能够卡装在对应的所述卡装孔中;多个所述卡装凸起分别沿所述第一绑带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卡装孔分别沿所述第二绑带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所述插头为L型插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包括测试头、测量体、软体线和插头,通过在测试头上设置插接孔,在测量体的第一端设置与插接孔相适配的插接体,从而实现插接体与插接孔的可插拔连接;其中插头包括操作部以及设置在操作部上的导电插接柱,将软体线的第一端与测量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将软体线的第二端与操作部固定连接。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电阻测试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测试头的插接孔与测量体的插接体之间的可插拔连接方式,实现了测试头在测量体上的可拆卸安装,从而便于根据实际测量需求更换测试头,以使测试头能够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进行更加有效的连接接触,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通过测量体能够支撑测试头进行高处测量作业,避免了人工通过斗臂车进行登高作业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测量安全性,降低了成本,为现场实际测量工作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电阻测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电阻测试线中测试头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电阻测试线中测试头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电阻测试线中测试头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电阻测试线中测量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绝缘电阻测试线中测量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测量体;101:插接体;102:保护体;103:保护环;104:手持体;105:加固体;106:第一绑带;107:第二绑带;108:卡装凸起;109:卡装孔;
200:软体线;
300:插头;301:操作部;302:导电插接柱;
400:测试头;401:插接孔;402:测量针头;403:第一连接体;404:测量钩头;405:第二连接体;406:第一测量夹;407:第二测量夹;408:连接轴;409:金属夹口;410: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6描述本实用新型绝缘电阻测试线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包括测量体100、软体线200、插头300和测试头400,其中测试头400设有插接孔401。在测量体100的第一端设有与插接孔401相适配的插接体101,插接体101与插接孔401可插拔连接,从而实现了测量体100与测试头400之间的可插拔安装。其中,插头300包括操作部301以及设置在操作部301上的导电插接柱302,软体线200的第一端与测量体100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软体线200的第二端与操作部30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电阻测试线需要与绝缘电阻测试仪配合使用。在进行测量时,将测试头400安装在测量体100上,将插头300的导电插接柱302插接在绝缘电阻测试仪上的对应插孔上,然后将测试头400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接触连接,从而达到测量被测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的目的。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电阻测试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测试头400的插接孔401与测量体100的插接体101之间的可插拔连接方式,实现了测试头400在测量体100上的可拆卸安装,从而能够根据实际测量需求更换测试头400,以使测试头400能够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进行更加有效的连接接触,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且通过测量体100能够支撑测试头400进行高处测量作业,避免了人工通过斗臂车进行登高作业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测量安全性,降低了成本,为现场实际测量工作提供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软体线200包括导电软线以及包裹于导电软线外表面的第一绝缘层。操作部301包括导电线芯以及包裹于导电线芯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导电线芯的第一端与导电插接柱302固定连接,导电线芯的第二端与导电软线固定连接,从而达到导电连接的目的。
具体来说,插头300可以采用L型插头,从而便于与绝缘电阻测试仪上的插接孔进行插接。
具体来说,测试头400的插接孔401采用香蕉插孔,测量体100的插接体101采用与香蕉插孔相适配的香蕉插接体,从而能够实现测试头400与测量体100之间的可靠插接,进一步提高了测试安全性。
进一步来说,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测试头400具有以下三种结构形式:
如图2所示为测试头的第一种结构形式,该测试头包括测量针头402和第一连接体403,测量针头402为横截面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的圆台体,测量针头402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体403的第一端相连,第一连接体403的第二端设有插接孔401,用于与测量体100的插接体101进行插接。其中,测量针头402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用于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进行接触测量。其中,第一连接体403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从而达到导电连接的目的。在第一连接体403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壳体,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起到绝缘保护的效果。
当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为孔式结构,如通电设备的插孔等,采用本实施例的第一种结构形式的测试头,将测量针头402插入对应的插孔中,能使测量点与测试头更加充分的接触,有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图3所示为测试头的第二种结构形式,该测试头包括测量钩头404和第二连接体405,测量钩头404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段和弯钩段,竖直段与第二连接体405的第一端相连,第二连接体405的第二端设有插接孔401,用于与测量体100的插接体101进行插接。其中,测量钩头404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用于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进行接触测量。其中,第二连接体405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从而达到导电连接的目的。在第二连接体405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壳体,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起到绝缘保护的效果。
当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是具有一定高度的贯穿性垂直孔洞等结构时,如配电站用高压电气设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连接板等,连接板上具有连接孔,则采用本实施例的第二种结构形式的测试头,将测量钩头404挂钩在连接板的连接孔中,能使测量点与测试头更加稳固、充分的接触,从而为绝缘电阻测量提供方便,有助于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图4所示为测试头的第三种结构形式,该测试头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测量夹406和第二测量夹407,第一测量夹406的中部与第二测量夹407的中部通过连接轴408转动连接,在第一测量夹406的第一端和第二测量夹407的第一端分别设有金属夹口409,在第二测量夹407的第二端设有插接孔401,用于与测量体100的插接体101进行插接。在第一测量夹406与第二测量夹407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410,压缩弹簧410位于连接轴408与插接孔401之间的位置处,从而实现第一测量夹406与第二测量夹407之间的夹持操作。其中,通过第一测量夹406和第二测量夹407的金属夹口409,用于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进行夹持接触连接。第一测量夹406和第二测量夹407均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从而达到导电连接的目的。其中,在第一测量夹406的外表面和第二测量夹407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三绝缘层,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起到绝缘保护的效果。
当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具有明显凸起特征时,如悬空的电缆头等,采用本实施例的第三种结构形式的测试头,通过第一测量夹406和第二测量夹407的金属夹口409夹持电缆头,从而实现测试头与测量点的稳定连接,有利于提高测量的安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来说,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测量体100具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
如图5所示为测量体的第一种结构形式,该测量体包括保护体102、保护环103和手持体104,其中保护体102的第一端设有插接体101,保护体102的第二端与手持体104的第一端相连,手持体104的第二端与软体线2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保护环103设置于保护体102与手持体104之间连接处的外周面上。
其中,插接体101为圆柱体,插接体101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用于与测试头进行插接。保护体102和手持体104均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从而达到导电连接的目的。
其中,在保护体102的外表面和手持体104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三绝缘壳体,保护环103采用绝缘环,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起到绝缘保护的效果。
由此,采用第一种结构形式的测量体,能够通过手持的方式将测试头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点进行有效连接,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能够支撑测试头在一定高度处进行测量作业,从而提高了测量安全性。
如图6所示为测量体的第二种结构形式,该测量体包括加固体105和绑扎组件,其中加固体105的第一端设有插接体101,加固体105的第二端与软体线2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绑扎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绑带106以及与第一绑带106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绑带107,第一绑带106和第二绑带107分别设置在加固体105的相对两侧。各第一绑带106分别沿加固体105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各第二绑带107分别沿加固体105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其中,插接体101为圆柱体,插接体101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用于与测试头进行插接。加固体105采用铁、铜或不锈钢等可导电且具有一定硬度的金属材质制成,从而达到导电连接的目的。其中,在加固体105的外表面设有第四绝缘壳体,,从而在使用过程中起到绝缘保护的效果。
具体来说,第一绑带106上设有多个卡装凸起108,第二绑带107上设有与卡装凸起108相适配的多个卡装孔109,卡装凸起108能够卡装在对应的卡装孔109中。多个卡装凸起108分别沿第一绑带106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卡装孔109分别沿第二绑带107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也即,在使用时,将第一绑带106和第二绑带107分别缠绕在绝缘杆上,然后将第一绑带106上的卡装凸起108对应卡装在第二绑带107上的卡装孔109中,从而实现第一绑带106与第二绑带107之间的可靠连接,进而实现加固体105与绝缘杆之间的牢固连接。
由此,采用第二种结构形式的测量体,通过第一绑带106和第二绑带107能够将加固体105绑扎固定在绝缘杆等辅助工具上,从而能够支撑测试头进行高处测量作业,避免了人工通过斗臂车进行登高作业的需求,不仅使用方便,提高了测量安全性,而且降低了成本,为现场实际测量工作提供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绝缘电阻测试线的使用过程如下:
测量前,将被测电气设备对地充分放电,然后检查确定绝缘电阻测试仪能够正常工作。其中,绝缘电阻测试仪设有三个插孔,三个插接孔分别为L线插孔、E线插孔和G线插孔。
根据被测电气设备上预先设定的三个测量点,对应选择三个测试头,并将三个测试头对应安装在三个绝缘电阻测试线的测量体上。
将三个绝缘电阻测试线的插头对应插接在绝缘电阻测试仪的三个插孔上。其中,三个绝缘电阻测试线分别为与L线插孔相插接的第一绝缘电阻测试线、与E线插接孔相接的第二绝缘电阻测试线以及与G线插孔相插接的第三绝缘电阻测试线。第一绝缘电阻测试线用于与被测电气设备的测量相的裸露导体相连接。根据实际测量情况,第二绝缘电阻测试线用于与被测电气设备的非测量相、接地线或被测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接。第三绝缘电阻测试线为屏蔽线,根据被测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第三绝缘电阻测试线对被测电气设备进行屏蔽。当被测电气设备无需进行屏蔽处理时,则无需连接第三绝缘电阻测试线。
将第二绝缘电阻测试线的测试头和第三绝缘电阻测试线的测试头分别与被测电气设备的对应测量点连接。
开启绝缘电阻测试仪,当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量电压达到预定电压值时,将第一绝缘电阻测试线的测试头连接至对应的测量点位置处进行测量。
通过绝缘电阻测试仪分别读取不同时刻的绝缘电阻的测量值并记录。
测量完毕,关闭绝缘电阻测试仪,对被测电气设备进行对地充分放电,拆除三个绝缘电阻测试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试头,所述测试头设有插接孔;
测量体,所述测量体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适配的插接体,所述插接体与所述插接孔可插拔连接;
软体线,所述软体线的第一端与所述测量体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插头,包括操作部以及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导电插接柱,所述软体线的第二端与所述操作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线包括导电软线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电软线外表面的第一绝缘层;所述操作部包括导电线芯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电线芯外表面的第二绝缘层,所述导电线芯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电插接柱固定连接,所述导电线芯的第二端与所述导电软线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头包括测量针头和第一连接体,所述测量针头为横截面从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的圆台体,所述测量针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插接孔;在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绝缘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头包括测量钩头和第二连接体,所述测量钩头包括相互连接的竖直段和弯钩段,所述竖直段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插接孔;在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头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测量夹和第二测量夹,所述第一测量夹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测量夹的中部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测量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测量夹的第一端分别设有金属夹口,在所述第二测量夹的第二端设有所述插接孔;在所述第一测量夹与所述第二测量夹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插接孔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第一测量夹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二测量夹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三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体包括保护体、保护环和手持体,所述保护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插接体,所述保护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手持体的第一端相连,所述手持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软体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环设置于所述保护体与所述手持体之间连接处的外周面上;在所述保护体的外表面和所述手持体的外表面均设有第三绝缘壳体,所述保护环为绝缘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体包括加固体和绑扎组件,所述加固体的第一端设有所述插接体,所述加固体的第二端与所述软体线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加固体的外表面设有第四绝缘壳体;
所述绑扎组件包括多个第一绑带以及与所述第一绑带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和所述第二绑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加固体的相对两侧;各所述第一绑带分别沿所述加固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各所述第二绑带分别沿所述加固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带上设有多个卡装凸起,所述第二绑带上设有与所述卡装凸起相适配的多个卡装孔,所述卡装凸起能够卡装在对应的所述卡装孔中;多个所述卡装凸起分别沿所述第一绑带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卡装孔分别沿所述第二绑带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电阻测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L型插头。
CN202222535098.3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Active CN219179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5098.3U CN219179436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35098.3U CN219179436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9436U true CN219179436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74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35098.3U Active CN219179436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94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36207U (zh) 一种泄漏电流测试仪检定装置
CN219179436U (zh)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
CN205643411U (zh) 一种用于电缆极化/去极化测量的夹持装置
JP4974640B2 (ja) 試験プラグ
CN203643518U (zh) 三相相序校验装置
CN115480081A (zh) 一种绝缘电阻测试线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72755B (zh) 对避雷器进行检测的系统及升高辅助机构
CN110676601A (zh) 一种耐压测试连接设备
CN209069965U (zh) 变压器直流电阻试验快速接线装置
CN212723008U (zh) 一种用于微电流型高压核相仪的绝缘操作杆
CN215180606U (zh) 电气检测辅助工具
CN211374884U (zh) 一种绝缘阻抗测量装置
CN205509042U (zh) 汽车故障诊断测试插排
CN201289915Y (zh) 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测量接入套件
CN114924106A (zh) 电动汽车涉水试验用测试绝缘电阻电压的测量接线装置
CN210166425U (zh) 一种新式万用表
CN221550835U (zh) 一种线束连接器耐压测试装置
KR200339609Y1 (ko) 콘크리트 전주
CN210166427U (zh) 一种新式万用表表头结构
CN219369833U (zh) 一种经过改进的发电机外部公插头
CN210166426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万用表
CN210166418U (zh) 一种结构改良的万用表表头
CN220438398U (zh) 一种绝缘电阻的检测装置
CN214754223U (zh)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试验线轴
CN214669401U (zh) 电池系统耐压性能高安全性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