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7845U - 移动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移动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7845U
CN219177845U CN202320048481.8U CN202320048481U CN219177845U CN 219177845 U CN219177845 U CN 219177845U CN 202320048481 U CN202320048481 U CN 202320048481U CN 219177845 U CN219177845 U CN 219177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erface
air inlet
inlet sid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848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野正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848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7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7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7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空调器,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移动式空调器包括进风模块、进风侧换热器、进风侧风扇和风门,进风模块包括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位于进风模块的顶端,第二风口位于进风模块的底端;进风侧风扇安装在风道内;风门可转动地安装在风道内,风门切换至第一位置用于将进风侧风扇的进风一侧与第一风口连通、进风侧风扇的出风一侧与第二风口连通,风门切换至第二位置用于将进风侧风扇的进风一侧与第二风口连通、进风侧风扇的出风一侧与第一风口连通。这样,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是可以相互切换的,在制冷时,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上方出冷风,在制热时,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下方出热风。

Description

移动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考虑到房间均匀控温的需求,针对一个位置进行空气调节的局部空调逐渐盛行。这不仅能够避免对不必要的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所造成的能源浪费,而且能够根据用户周边的空间环境选择所喜好的温度,更有利于舒适性。
但对于商用空调而言,同一个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根据各自的工作内容,所适合的空调设定也各有不同。为此提出了工位区-背景区空调(Task-ambient空调)的方案。该方案在通道等公共区域设置既有的空调设备,而在个人的周边空间采用个人用空调(移动空调等)。并且公共空调的温度,比如制冷时设置在30度左右。通过提高公共空间的设定温度,即使个人空调排热会增加负载,但整体也更为省电,并且实现了适合每个人的环境空调。
但是目前的个人用空调机中,不管是制冷还是制热,空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置都是同一的、不变的。因此会出现:若结合制冷工况将出风口设置在设备的上方,则在制热时暖风容易向天花板方向逸散,若结合制热工况将出风口设置在设备下方,则在制冷时冷风容易向地面一侧滞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移动式空调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都是同一的、不变的,制热时可能暖风向天花板方向逸散或者制冷时可能冷风向地面一侧滞留。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空调器,移动式空调器包括:
进风模块,进风模块包括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第一风口位于进风模块的顶端,第二风口位于进风模块的底端;
进风侧换热器,安装在风道内;
进风侧风扇,安装在风道内;
风门,可转动地安装在风道内,风门切换至第一位置用于将进风侧风扇的进风一侧与第一风口连通、进风侧风扇的出风一侧与第二风口连通,风门切换至第二位置用于将进风侧风扇的进风一侧与第二风口连通、进风侧风扇的出风一侧与第一风口连通。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的有益效果包括:
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是可以相互切换的,在制冷时,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上方出冷风,从而使冷风因自身重量从上向下对流,并从设备的下方吸入气流(进风);在制热时,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下方出热风,使热风因浮力而从下向上对流,并从设备的上方吸入气流(进风),从而可以形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小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提高对用户所在空间温度调整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道包括第一通风段、第二通风段、第三通风段和换向腔,换向腔具有上下左右依次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通风段的顶端为第一风口,第一通风段的底端连接第一接口,第二通风段的底端为第二风口,第二通风段的顶端连接第二接口,第三通风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进风侧风扇安装在第三通风段内,风门安装在换向腔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进风侧风扇用于引导气流从第三接口流入、经过第三通风段、再从第四接口流出。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门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风门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连通,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
这样,只需要风门在换向腔内转动,就可以实现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切换,可以使风道设计巧妙、结构简单。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风门包括转轴和门板,转轴用于驱动门板转动,门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风门切换至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端转动至第一接口与第四接口的连接处,第二端转动至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的连接处;在风门切换至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端转动至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的连接处,第二端转动至第二接口与第四接口的连接处。
这样,风门的结构设计巧妙、形式简单,只需转动风门就可以实现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的切换。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均水平的矩形开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均为竖直的矩形开口,门板为垂直于竖直面的矩形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转轴垂直于竖直面、且连接在门板的中心位置,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对于水平面呈对称设置,第三接口与第四接口相对于竖直面呈对称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风段和第二通风段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通风段沿水平方向延伸,换向腔为长方体空腔。
这样,换向腔为长方体空腔,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分别位于长方体空腔的四个侧面上,门板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长方体空腔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位置,使换向腔和风门的配合形式简单、气流换向操作方便。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位于进风模块的同一侧。
这样,第一风口与第二风口可以针对同一空间的气流进行上下循环,为用户营造一个温度高效控制的小空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式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排气侧换热器、膨胀阀和压缩机,进风侧换热器、膨胀阀、排气侧换热器与四通阀的两个接头依次首尾连接,压缩机与四通阀的另外两个接头依次首尾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方式的移动式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
在移动式空调器接收到制热指令的情况下,控制风门切换至第一位置;
在移动式空调器接收到制冷指令的情况下,控制风门切换至第二位置。
这样,移动式空调器在制热时,从第一风口进风、第二风口出风,实现热风下吹,移动式空调器在制冷时,从第二风口进风、第一风口出风,实现冷风上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在制热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在制冷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进风模块在制热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为移动式空调器在制热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6为进风模块在制冷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7为移动式空调器在制冷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移动式空调器;2-壳体;3-进风模块;31-第一风口;32-第二风口;33-第一通风段;34-第二通风段;35-第三通风段;36-换向腔;361-第一接口;362-第二接口;363-第三接口;364-第四接口;4-进风侧换热器;5-进风侧风扇;6-风门;61-转轴;62-门板;621-第一端;622-第二端;7-四通阀;8-排气侧换热器;9-膨胀阀;10-压缩机;11-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请查阅图1、图5和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空调器1,移动式空调器1包括壳体2、进风模块3、进风侧换热器4(冷凝器)、进风侧风扇5、风门6(请查阅图4和图6)、四通阀7、排气侧换热器8(蒸发器)、膨胀阀9、压缩机10和排气侧风扇(图中未画出)。
进风模块3包括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风口31和第二风口32,第一风口31位于进风模块3的顶端,第二风口32位于进风模块3的底端。
进风侧换热器4和进风侧风扇5安装在风道内。进风侧换热器4、膨胀阀9、排气侧换热器8与四通阀7的两个接头依次首尾连接,压缩机10与四通阀7的另外两个接头依次首尾连接。排气侧风扇安装在排气侧换热器8的一侧,用于对排气侧换热器8散热。
风门6可转动地安装在风道内。
请查阅图2(图中箭头表示气流流向),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热时,风门6切换至第一位置用于将进风侧风扇5的进风一侧与第一风口31连通、进风侧风扇5的出风一侧与第二风口32连通,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下方出热风,使热风因浮力而从下向上对流,并从设备的上方吸入气流(进风)。
请查阅图3,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冷时,风门6切换至第二位置用于将进风侧风扇5的进风一侧与第二风口32连通、进风侧风扇5的出风一侧与第一风口31连通,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上方出冷风,从而使冷风因自身重量从上向下对流,并从设备的下方吸入气流(进风)。
这样,可以形成一个以用户11为中心的小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提高对用户11所在空间温度调整的效率,使用户11可以感受到头冷脚热,提升用户体验感。
请查阅图4和图6,风道包括第一通风段33、第二通风段34、第三通风段35和换向腔36,换向腔36具有上下左右依次的第一接口361、第二接口362、第三接口363和第四接口364,第一通风段33的顶端为第一风口31,第一通风段33的底端连接第一接口361,第二通风段34的底端为第二风口32,第二通风段34的顶端连接第二接口362,第三通风段3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接口363和第四接口364,进风侧风扇5安装在第三通风段35内,进风侧风扇5用于引导气流从第三接口363流入、经过第三通风段35、再从第四接口364流出。风门6安装在换向腔36内。
风门6包括转轴61和门板62,转轴61用于驱动门板62转动,门板6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21和第二端622。
请查阅图4,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热时,风门6切换至第一位置,即第一端621转动至第一接口361与第四接口364的连接处,第二端622转动至第二接口362与第三接口363的连接处。图4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向,第一风口31进风、经过第一通风段33,由风门6将气流从第一接口361引导至第三接口363,再经过第三通风段35、并由进风侧换热器4加热,再由风门6将气流从第四接口364引导至第二接口362,最后经过第二通风段34,由第二风口32排出。
请查阅图5,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热时,四通阀7将压缩机10的输入端连接到排风侧换热器、将压缩机10的输出端连接到进风侧换热器4。
请查阅图6,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冷时,风门6切换至第二位置,即第一端621转动至第一接口361与第三接口363的连接处,第二端622转动至第二接口362与第四接口364的连接处。图6中的箭头表示气流流向,第二风口32进风、经过第二通风段34,由风门6将气流从第二接口362引导至第三接口363,再经过第三通风段35、并由进风侧换热器4降温,再由风门6将气流从第四接口364引导至第一接口361,最后经过第一通风段33,由第一风口31排出。
在第三通风段35内、且位于第三接口363与进风侧换热器4之间可以设置过滤网,无论是在制热模式先,还是在制冷模式下,气流都会经过过滤网再进入进风侧换热器4,防止异物进入到进风侧换热器4中。
请查阅图7,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冷时,四通阀7将压缩机10的输入端连接到进风侧换热器4、将压缩机10的输出端连接到排风侧换热器。
优选地,换向腔36为长方体空腔。第一接口361和第二接口362均水平的矩形开口,第一接口361与第二接口362相对于水平面呈对称设置。第三接口363和第四接口364均为竖直的矩形开口,第三接口363与第四接口364相对于竖直面呈对称设置。门板62为垂直于竖直面的矩形板,转轴61垂直于竖直面、且连接在门板62的中心位置。其中,转轴61可以由电机驱动旋转,也可以设置手动切换按钮。
这样,换向腔36为长方体空腔,第一接口361、第二接口362、第三接口363和第四接口364分别位于长方体空腔的四个侧面上,门板62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长方体空腔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位置,使换向腔36和风门6的配合形式简单、气流换向操作方便。
第一通风段33和第二通风段34均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三通风段35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风口31与第二风口32位于进风模块3的同一侧。另外排气侧的空气从设备的侧面吸入,再从背面排出。这样,第一风口31与第二风口32可以针对同一空间的气流进行上下循环,为用户营造一个温度高效控制的小空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上述移动式空调器1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式空调器1接收到制热指令的情况下,控制风门6切换至第一位置(如图4所示);
在移动式空调器1接收到制冷指令的情况下,控制风门6切换至第二位置(如图6所示)。
这样,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热时,从第一风口31进风、第二风口32出风,实现热风下吹,移动式空调器1在制冷时,从第二风口32进风、第一风口31出风,实现冷风上吹。
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空调器1及其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包括:
1.第一风口31与第二风口32是可以相互切换的,在制冷时,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上方出冷风,从而使冷风因自身重量从上向下对流,并从设备的下方吸入气流(进风);在制热时,可以控制从设备的下方出热风,使热风因浮力而从下向上对流,并从设备的上方吸入气流(进风),从而可以形成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小空间进行温度调节,提高对用户所在空间温度调整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感;
2.换向腔36为长方体空腔,第一接口361、第二接口362、第三接口363和第四接口364分别位于长方体空腔的四个侧面上,门板62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位于长方体空腔的两条对角线所在的位置,使换向腔36和风门6的配合形式简单、气流换向操作方便。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空调器包括:
进风模块(3),所述进风模块(3)包括风道,所述风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风口(31)和第二风口(32),所述第一风口(31)位于所述进风模块(3)的顶端,所述第二风口(32)位于所述进风模块(3)的底端;
进风侧换热器(4),安装在所述风道内;
进风侧风扇(5),安装在所述风道内;
风门(6),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门(6)切换至第一位置用于将所述进风侧风扇(5)的进风一侧与所述第一风口(31)连通、所述进风侧风扇(5)的出风一侧与所述第二风口(32)连通,所述风门(6)切换至第二位置用于将所述进风侧风扇(5)的进风一侧与所述第二风口(32)连通、所述进风侧风扇(5)的出风一侧与所述第一风口(3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第一通风段(33)、第二通风段(34)、第三通风段(35)和换向腔(36),所述换向腔(36)具有上下左右依次的第一接口(361)、第二接口(362)、第三接口(363)和第四接口(364),所述第一通风段(33)的顶端为所述第一风口(31),所述第一通风段(33)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接口(361),所述第二通风段(34)的底端为所述第二风口(32),所述第二通风段(34)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362),所述第三通风段(35)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接口(363)和所述第四接口(364),所述进风侧风扇(5)安装在所述第三通风段(35)内,所述风门(6)安装在所述换向腔(3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风扇(5)用于引导气流从所述第三接口(363)流入、经过所述第三通风段(35)、再从所述第四接口(364)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6)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361)与所述第三接口(363)连通,所述第二接口(362)与所述第四接口(364)连通;所述风门(6)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口(361)与所述第四接口(364)连通,所述第二接口(362)与所述第三接口(36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6)包括转轴(61)和门板(62),所述转轴(61)用于驱动所述门板(62)转动,所述门板(6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621)和第二端(622),在所述风门(6)切换至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621)转动至所述第一接口(361)与所述第四接口(364)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端(622)转动至所述第二接口(362)与所述第三接口(363)的连接处;在所述风门(6)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621)转动至所述第一接口(361)与所述第三接口(363)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端(622)转动至所述第二接口(362)与所述第四接口(364)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361)和所述第二接口(362)均水平的矩形开口,所述第三接口(363)和所述第四接口(364)均为竖直的矩形开口,所述门板(62)为垂直于竖直面的矩形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1)垂直于竖直面、且连接在所述门板(62)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一接口(361)与所述第二接口(362)相对于水平面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三接口(363)与所述第四接口(364)相对于竖直面呈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段(33)和所述第二通风段(34)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三通风段(35)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换向腔(36)为长方体空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31)与所述第二风口(32)位于所述进风模块(3)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7)、排气侧换热器(8)、膨胀阀(9)和压缩机(10),所述进风侧换热器(4)、所述膨胀阀(9)、所述排气侧换热器(8)与所述四通阀(7)的两个接头依次首尾连接,所述压缩机(10)与所述四通阀(7)的另外两个接头依次首尾连接。
CN202320048481.8U 2023-01-03 2023-01-03 移动式空调器 Active CN219177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8481.8U CN219177845U (zh) 2023-01-03 2023-01-03 移动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8481.8U CN219177845U (zh) 2023-01-03 2023-01-03 移动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7845U true CN219177845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5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8481.8U Active CN219177845U (zh) 2023-01-03 2023-01-03 移动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7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78991B (zh)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55307B (zh) 空调
CN102748810A (zh) 一种上下送风的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55337B (zh) 空调的送风方法
CN1124137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CN201191041Y (zh) 空调器
CN107013982A (zh) 空调室内壁挂机和其控制方法
CN101629752B (zh) 空调机控制方法
CN105318453B (zh) 室外机化霜装置及空调器
JP2018059675A (ja) 空気調和機
JPH065059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210713A (zh) 嵌入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出风口结构
CN219177845U (zh) 移动式空调器
CN206018817U (zh) 空调器
CN110107955A (zh) 一种上下出风的壁挂机及其出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5446646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67547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949390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4537458A (zh) 一种具有更高能效的车辆空调机组
JP3306010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06287945A (zh) 一种立式空调及其送风方法
CN103953975A (zh) 一种双回风口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893648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0414198C (zh) 吸顶式空调机控制风量的装置及方法
JP6809692B2 (ja) 排気対応型床置ウォールスルー空調機及びこの空調機を備えた空調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