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72690U -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72690U
CN219172690U CN202320050094.8U CN202320050094U CN219172690U CN 219172690 U CN219172690 U CN 219172690U CN 202320050094 U CN202320050094 U CN 202320050094U CN 219172690 U CN219172690 U CN 2191726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disease inspectio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00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斌
蔡卫臣
金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ka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ka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ka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kang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00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726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726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726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巡检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本实用新型,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支架,所述下支架的圆弧面安装有病害巡检架,所述病害巡检架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鱼眼相机,所述病害巡检架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左夹板,所述左夹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调节板,所述固定轴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右夹板,所述右夹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右调节板,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呈交叉放置,所述右夹板的下端开设有凹槽。解决了传统无人机摄像头没有完整的病害巡检功能,且摄像头可视距离有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巡检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背景技术
巡检无人机由无人机本体,下支架,病害巡检架以及鱼眼相机构成,通过安装在无人机下支架上的病害巡检架上的语言相机,控制无人机可灵活调整高度,并由双鱼眼相机拍摄广角内容,拍摄范围更大,在建筑外墙的检测领域用来发现建筑物外墙有无存在病害并及时修补,建筑外墙病害即外墙墙体发生开裂、起鼓或因风化导致表皮脱落,如不及时修补,会导致外墙墙面材料掉落或整个墙皮脱落,影响建筑保温隔音性能。
现有技术诸如公告号为CN211577010U的实用新型,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建构筑物病害巡检装置及系统,涉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领域,为解决桥梁病害检测效率低,风险高的问题,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建构筑物病害巡检装置包括旋转支撑柱、吊杆机构、长度可调的相机支撑架以及置于目标建构筑物上的巡检车,旋转支撑柱安装于巡检车上,吊杆机构的一端连接于旋转支撑柱上,另一端与相机支撑架的一端相连接;相机支撑架上安装有多个复眼相机,多个复眼相机沿相机支撑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相邻的两个复眼相机的拍摄区域部分重叠。
发明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对高层建筑的外墙进行病害检测时,现有的病害巡检装置就无法通过安装巡检车进行拍摄巡检,需要无人机进行巡检,而传统无人机通常使用集成摄像头进行拍摄,没有专用的病害巡检功能,且可视距离有限,此时就需要一种可直接在无人机上搭载完整病害巡检装置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无人机摄像头没有完整的病害巡检功能,且摄像头集成,可视距离有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支架,所述下支架的圆弧面安装有病害巡检架,所述病害巡检架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鱼眼相机,所述病害巡检架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左夹板,所述左夹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调节板,所述固定轴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右夹板,所述右夹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右调节板,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呈交叉放置,所述右夹板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与左夹板尺寸相适配,所述左夹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半圆板,所述半圆板的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右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向下按压病害巡检架,使得下支架抵接住左调节板与右调节板,通过持续按压,反作用力使左调节板与右调节板向相反方向转动,并带动左夹板与右夹板包夹住下支架,并通过重合后的半圆板与固定块上的螺栓进行固定,使得病害巡检架的安装过程快捷且方便。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尺寸与下支架尺寸相适配。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呈圆弧形的左夹板与右夹板,使得在夹住下支架时更稳定,不易滑落。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为橡胶垫。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软垫可增大摩擦力,使得在夹住下支架时更稳定不易滑动,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右夹板下端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磁块的尺寸与左夹板的尺寸相适配,所述左夹板的下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块。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左夹板与右夹板包夹住下支架并重合后,磁块与金属块相吸,将左夹板与右夹板吸附在一起,更方便进行下一步螺栓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的一端与病害巡检架固定连接。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左夹板与右夹板向下转动夹住下支架时,使弹力绳拉伸,在拆卸病害巡检架时,取消左夹板与右夹板连接后,弹力绳回弹,带动左夹板与右夹板快速回正,方便拆卸。
优选的,所述病害巡检架位于下支架与地面相抵接一侧的上方,所述病害巡检架穿过呈三角形的下支架内部。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穿过三角形下支架内部进行安装的病害巡检架,不影响无人机正常的起降,避免安装在下支架下方导致无人机降落时损坏鱼眼相机。
优选的,所述病害巡检架的两侧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绕绳轴,所述绕绳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片,所述绕绳轴的圆弧面绕有固定绳。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病害巡检架安装完毕后,通过将绕在绕绳轴上的固定绳拴在下支架进行固定,使固定效果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绳的一端与绕绳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绳为尼龙绳。
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尼龙绳材质的固定绳在固定时强度更高,在无人机飞行时产生振动更不易断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在需要在无人机下支架上安装病害巡检架时,将病害巡检架穿过三角形下支架的内部,通过在下支架的上方安装病害巡检架,不妨碍无人机正常起降,避免在无人机降落时损坏病害巡检架,将病害巡检架移动到安装位置,即下方左夹板与右夹板对齐下支架的位置,向下按压病害巡检架,在左调节板与右调节板接触并抵接下支架时,由向下按压的反方向力作用,使左调节板与右调节板彼此向反方向转动,带动两限位块之间固定的固定轴上的左夹板与右夹板向彼此方向靠近,同时带动左夹板与右夹板上连接的弹力绳拉伸,在需要取下病害巡检架时弹力绳收缩使左夹板与右夹板快速回正展开,同时左夹板与右夹板都呈圆弧状,与下支架尺寸适配,使下支架的包夹更契合稳定,且左夹板与右夹板的内壁固定有软垫,增大摩擦力,使固定更稳固,左夹板与右夹板包夹住下支架,使得左夹板的下端与右夹板下端的凹槽相互靠近并重合,左夹板被磁块吸附住,此时半圆板与固定块重合,即可转动固定块内部的螺栓,将螺栓转入半圆板内的螺孔内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结构,只需通过向下按压病害巡检架,即可使左夹板与右夹板夹住下支架,再通过螺栓进行加固,使病害巡检架只需一个人即可安装完成,且拆卸灵活,使建筑物墙体的病害检测准备过程大大缩短,且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无人机本体;2、下支架;3、病害巡检架;4、鱼眼相机;5、固定结构;501、限位块;502、固定轴;503、左夹板;504、左调节板;505、右夹板;506、右调节板;507、半圆板;508、固定块;509、螺栓;510、磁块;511、弹力绳;6、辅助结构;61、绕绳轴;62、圆片;63、固定绳。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支架2,下支架2的圆弧面安装有病害巡检架3,病害巡检架3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鱼眼相机4,病害巡检架3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结构5,病害巡检架3的两侧且对应固定结构5的位置设有辅助结构6。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固定结构5和辅助结构6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固定结构5包括两个分别固定在病害巡检架3下表面的前后侧的限位块501,两个限位块50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502,固定轴502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左夹板503,左夹板5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调节板504,固定轴502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右夹板505,右夹板50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右调节板506,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呈交叉放置。右夹板505的下端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尺寸与左夹板503尺寸相适配。同时,在左夹板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半圆板507,半圆板507的表面开设有螺孔,右夹板5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8,固定块50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与半圆板507上的螺孔相滑插配合的螺栓509。通过向下按压病害巡检架3,使得下支架2抵接住左调节板504与右调节板506,通过持续按压,反作用力使左调节板504与右调节板506向相反方向转动,并带动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包夹住下支架2,并通过重合后的半圆板507与固定块508上的螺栓509进行固定,使得病害巡检架3的安装过程快捷且方便。
其中,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截面呈圆弧形,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尺寸与下支架2尺寸相适配。通过呈圆弧形的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使得在夹住下支架2时更稳定,不易滑落。其后,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垫,软垫为橡胶垫。软垫可增大摩擦力,使得在夹住下支架2时更稳定不易滑动,固定效果更好。同时,右夹板505下端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磁块510,磁块510的尺寸与左夹板503的尺寸相适配,左夹板503的下端内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块。在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包夹住下支架2并重合后,磁块510通过与金属块相吸,将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吸附在一起,更方便进行下一步螺栓509的固定。
随后,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511,弹力绳511远离左夹板503的一端与病害巡检架3固定连接。在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向下转动夹住下支架2时,使弹力绳511拉伸,在拆卸病害巡检架3时,取消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连接后,弹力绳511回弹,带动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快速回正,方便拆卸。其后,病害巡检架3位于下支架2与地面相抵接一侧的上方,病害巡检架3穿过呈三角形的下支架2内部。通过穿过三角形下支架2内部进行安装的病害巡检架3,不影响无人机正常的起降,避免安装在下支架2下方导致无人机降落时损坏鱼眼相机4。
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方案中:辅助结构6包括绕绳轴61,绕绳轴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片62,绕绳轴61的圆弧面绕有固定绳63。在病害巡检架3安装完毕后,通过将绕在绕绳轴61上的固定绳63拴在下支架2进行固定,使固定效果更稳定。其中,固定绳63的一端与绕绳轴61固定连接,固定绳63为尼龙绳。尼龙绳材质的固定绳63在固定时强度更高,在无人机飞行时产生振动更不易断裂。
工作原理,在需要在无人机下支架2上安装病害巡检架3时,将病害巡检架3穿过三角形下支架2的内部,通过在下支架2的上方安装病害巡检架3,不妨碍无人机正常起降,避免在无人机降落时损坏病害巡检架3,将病害巡检架3移动到安装位置,即下方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对齐下支架2的位置,向下按压病害巡检架3,在左调节板504与右调节板506接触并抵接下支架2时,由向下按压的反方向力作用,使左调节板504与右调节板506彼此向反方向转动,带动两限位块501之间固定的固定轴502上的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向彼此方向靠近,同时带动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上连接的弹力绳511拉伸,在需要取下病害巡检架3时弹力绳511收缩使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快速回正展开,同时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都呈圆弧状,与下支架2尺寸适配,使下支架2的包夹更契合稳定,且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内壁固定有软垫,增大摩擦力,使固定更稳固,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包夹住下支架2,使得左夹板503的下端与右夹板505下端的凹槽相互靠近并重合,左夹板503被磁块510吸附住,此时半圆板507与固定块508重合,即可转动固定块508内部的螺栓509,将螺栓509转入半圆板507内的螺孔内进行固定,即可完成固定。
在病害巡检架3安装完毕后,通过固定于绕绳轴61上的固定绳63,将其栓至下支架2上进行辅助固定,对病害巡检架3进一步固定,绕绳轴61的一侧固定有圆片62,可避免固定绳63掉出绕绳轴61,且固定绳63为尼龙绳材质,强度高,使固定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8)

1.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下支架(2),所述下支架(2)的圆弧面安装有病害巡检架(3),所述病害巡检架(3)的两侧转动连接有鱼眼相机(4),所述病害巡检架(3)的下表面设有固定结构(5),所述固定结构(5)包括两个限位块(501),两个所述限位块(501)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轴(502),所述固定轴(502)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左夹板(503),所述左夹板(5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左调节板(504),所述固定轴(502)的圆弧面转动连接有右夹板(505),所述右夹板(50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右调节板(506),所述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呈交叉放置,所述右夹板(505)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与左夹板(503)尺寸相适配,所述左夹板(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半圆板(507),所述半圆板(507)的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右夹板(5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08),所述固定块(50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5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截面呈圆弧形,所述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尺寸与下支架(2)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软垫,所述软垫为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板(505)下端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磁块(510),所述磁块(510)的尺寸与左夹板(503)的尺寸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503)与右夹板(5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511),所述弹力绳(511)的一端与病害巡检架(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巡检架(3)位于下支架(2)与地面相抵接一侧的上方,所述病害巡检架(3)穿过呈三角形的下支架(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害巡检架(3)的两侧设有辅助结构(6),所述辅助结构(6)包括绕绳轴(61),所述绕绳轴(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片(62),所述绕绳轴(61)的圆弧面绕有固定绳(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绳(63)的一端与绕绳轴(6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绳(63)为尼龙绳。
CN202320050094.8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Active CN2191726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0094.8U CN219172690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0094.8U CN219172690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72690U true CN219172690U (zh) 2023-06-13

Family

ID=8666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0094.8U Active CN219172690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726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3661B (zh) 一种用于航空测绘的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9172690U (zh) 一种建筑外墙病害巡检无人机
CN210926608U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避雷针
CN112095465A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桥梁拉索锚固装置
CN105173286B (zh) 一种标签贴附装置
JP3163079B2 (ja) 高所設置物設置装置
CN108454859A (zh) 一种无人机在智能警灯上的固定机构
CN112727229A (zh) 一种用于通信工程的立杆装置
CN107856825A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及其方法
CN218291593U (zh) 一种斜拉桥缆索检测机器人
CN105019866B (zh) 一种带单动滑轮及单定滑轮的高效直驱式抽油机
CN114701971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抬升式路灯起吊装置
GB2370031A (en) Motorised climbing carriage
CN208820006U (zh) 电芯安装设备
CN110001948B (zh) 一种双桨叶拍摄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812709A (zh) 用来向上/向下卷动遮罩的装置
CN208352258U (zh) Led灯丝灯的驱动自动绕丝装置
CN206766178U (zh) 一种弹射攀爬机器人
CN208265690U (zh) 一种升降装置
CN113339760A (zh) 一种灯具安装结构及使用该安装结构的灯具
JP2010237027A (ja) 落下試験装置
CN109387238A (zh) 裂缝观测仪辅助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193020A (zh) 电芯安装设备
CN218348259U (zh) 一种室内配电施工的智能监控装置
CN216846902U (zh) 舷外机挂架及舷外机测试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