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4720U -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4720U
CN219164720U CN202223427138.9U CN202223427138U CN219164720U CN 219164720 U CN219164720 U CN 219164720U CN 202223427138 U CN202223427138 U CN 202223427138U CN 219164720 U CN219164720 U CN 219164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reset
main body
disposed
earphon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71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子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71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4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4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4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耳机装置包括夹持件和耳机主体;夹持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转动连接于耳机主体,第二端与耳机主体间隔设置,夹持件相对于耳机主体的旋转轴线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垂直;夹持件与耳机主体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空间,避让空间用于容纳耳部的边缘。在本实施例的耳机装置中,通过设置转动接的耳机主体和夹持件配合,佩戴时仅需转动夹持件以打开避让空间,之后使用户耳部的边缘容置于该避让空间内,此时通过夹持件与耳机主体配合即可将耳机装置佩戴于用户的耳部以对耳机装置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佩戴便捷度高。

Description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的普及,用户对便携式和沉浸式的运动音乐/通话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可以做到组合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两者功能的设备却很少,其中有些设备在耳机与手表组合时存在结构件外漏、破坏一二级外观面等问题。
比如,通常佩戴智能手表的同时还需携带蓝牙耳机及其收纳盒,携带便捷性不佳,并且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当人体动作幅度大时还容易出现脱落丢失的风险,佩戴稳定性不佳;同时蓝牙耳机与智能手表两者的组合还存在诸多限制,组合效果和使用效果不佳。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以改变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用于解决现有蓝牙耳机佩戴稳定性不佳,并且蓝牙耳机和智能手表组合效果以及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装置,包括:
耳机主体;以及
夹持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耳机主体间隔设置,所述夹持件相对于所述耳机主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垂直;所述夹持件与所述耳机主体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容纳耳部的边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耳机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件和耳机主体,所述复位结构用于驱使所述第二端具有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复位顶块和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顶块与所述耳机主体相对活动设置,所述复位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复位顶块和所述耳机主体,所述复位顶块用于驱使所述第二端具有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件通过转轴与所述耳机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开设有复位槽,且所述复位槽沿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复位顶块与所述复位槽相对滑动设置以驱使所述第二端具有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趋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复位结构具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复位结构沿所述旋转轴线排布并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件包括延伸部和夹持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夹持部,且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耳机主体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耳机主体包括壳体和听筒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夹持部间隔设置,所述听筒部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且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包括:
主机装置,包括穿戴主机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穿戴主机;以及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带,在所述耳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时,所述连接带穿设于所述避让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耳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时,所述夹持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带还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于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在所述耳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时,所述耳机主体容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耳机装置中,通过设置转动接的耳机主体和夹持件配合,在佩戴时,仅需转动夹持件以打开避让空间,之后使用户耳部的边缘容置于该避让空间内,此时通过夹持件与耳机主体配合即可将耳机装置佩戴于用户的耳部以对耳机装置进行固定,结构简单,佩戴便捷度高。
在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中,通过设置上述耳机装置与主机装置配合,耳机装置可以通过夹持件与耳机主体的配合夹持于连接带上进行收纳,拆装便捷,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耳机装置的佩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耳机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智能穿戴设备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智能穿戴设备;
10、耳机装置;
100、夹持件;110、延伸部;120、夹持部;130、转轴;131、复位槽;
200、耳机主体;210、壳体;220、听筒部;
300、避让空间;
400、复位结构;410、复位顶块;420、复位弹性件;
20、主机装置;201、穿戴主机;202、连接带;2021、安装槽;2022、固定槽;
2、耳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装置10,其包括夹持件100和耳机主体200,耳机主体200用于例如播放音乐、通话等;夹持件10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转动连接于耳机主体200,第二端与耳机主体200间隔设置,夹持件100相对于耳机主体200的旋转轴130线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方向垂直;夹持件100与耳机主体200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空间300,避让空间300用于容纳耳部2的边缘。
在本实施例的耳机装置10中,通过设置转动接的耳机主体200和夹持件100配合,在佩戴时,仅需转动夹持件100以打开避让空间300,之后使用户耳部2的边缘容置于该避让空间300内,可以对用户耳部2的边缘进行避让,此时通过夹持件100与耳机主体200配合即可将耳机装置10佩戴于用户的耳部2以对耳机装置10进行固定,同时避让空间300对用户的耳部2进行避让可以避免夹伤用户的耳部2,结构简单,佩戴便捷度高。
进一步地,参阅图3所示,耳机装置10还包括复位结构400,复位结构400分别活动连接于夹持件100和耳机主体200,复位结构400用于驱使第二端具有靠近耳机主体200的趋势。
由此设置,在佩戴本实施例的耳机装置10时,通过驱使夹持件100的第二端朝向远离耳机主体200的方向移动以打开避让空间300,之后将避让空间300的开口朝向耳部2的边缘移动直至避让空间300的内壁抵接于耳部2实现定位,此时通过释放夹持件100以使夹持件100在复位结构400的驱动作用下朝向耳机主体200移动,并通过夹持件100的第二端与耳机主体200配合对耳部2进行夹持固定,结构简单,佩戴便捷。
具体地,参阅图3和图4所示,复位结构400包括复位顶块410和复位弹性件420,复位顶块410与耳机主体200相对活动设置,复位弹性件420分别连接于复位顶块410和耳机主体200,复位顶块410用于驱使第二端具有靠近耳机主体200的趋势。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复位顶块410与复位弹性件420配合,当用户撤去对夹持件100的驱动力之后,复位弹性件420可以在弹性作用下驱使复位顶块410活动以带动夹持件100旋转,以使夹持件100的第二端朝向耳机主体200移动实现夹紧功能。
参阅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持件100通过转轴130与耳机主体200转动连接,转轴130开设有复位槽131,且复位槽131沿转轴130的圆周方向设置,复位顶块410与复位槽131相对滑动设置以驱使第二端具有靠近耳机主体200的趋势。
由此设置,当夹持件100相对于耳机主体200转动时,转轴130可以通过复位槽131的内壁驱使复位顶块410朝向远离转轴130的方向移动,此时复位弹性件420压缩并储存弹性势能;当撤去外部的驱动力之后,复位弹性件420可以释放弹性势能并驱使复位顶块410朝向复位槽131内移动,通过复位槽131和复位顶块410配合即可实现驱使夹持件100转动的功能。
在另一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420也可以通过驱动复位顶块410旋转以带动转轴130转动,例如当夹持件100朝向远离耳机主体200的方向移动时,复位弹性件420旋转并储存弹性势能,当撤去外部驱动力之后,复位弹性件420反向旋转并驱使夹持件100复位夹紧。
具体地,复位结构400具有两组,且两组复位结构400沿旋转轴130线排布并对称设置。
可以理解地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组复位结构400与夹持件100和耳机主体200配合,可以提高复位结构400的夹持固定效果,并且保证夹持件100在其旋转轴线上均匀地转动并向耳机主体200均匀施加压力,从而保证耳机装置10的夹持稳定性,使用效果好。
参阅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夹持件100包括延伸部110和夹持部120,延伸部110连接于夹持部120,且第二端位于夹持部120远离延伸部110的一侧,第一端位于延伸部110远离夹持部120的一侧,且第一端转动连接于耳机主体200,夹持部120与耳机主体200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空间300。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110和夹持部120之间可以呈夹角设置,也可以垂直设置,以使夹持件100形成的夹角与耳部2的边缘适配,此时通过延伸部110间隔耳机主体200和夹持部120以使两者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用户耳部2的边缘的避让空间300,当耳机装置10佩戴至用户的耳部2时,在保证耳机装置10的定位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提高耳机装置10的佩戴牢固性。
具体地,参阅图3所示,耳机主体200包括壳体210和听筒部220,壳体210与夹持部120间隔设置,听筒部220设于壳体210朝向夹持部120的一侧,且延伸部110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210,延伸部110的另一端连接于夹持部120。
参阅图1和图3所示,使用本实施例的耳机装置10时,可以使耳机主体200的听筒部220朝向耳部2的耳道,可以无需伸入耳部2的耳道即可实现播放功能,或是通过听筒部220直接与用户的颅骨传导接触(当然这种接触并非限定听筒部220与骨头贴合,仅实现物理上的接触即可),以实现骨传导耳机的播放功能。通过设置夹持件100与耳机主体200配合,用户无需将耳机主体200插入耳部2的耳道即可实现播放声音的功能,既实现了非入耳式耳机的佩戴舒适性,同时也达到了入耳式耳机的播放音效,使用效果好。
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穿戴设备1,其包括主机装置20以及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耳机装置10,主机装置20包括穿戴主机201和连接带202,连接带202的一端连接于穿戴主机201;耳机装置10可拆卸连接于连接带202,在耳机装置10连接于主机装置20时,连接带202穿设于避让空间300内。
在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1中,通过设置上述耳机装置10与主机装置20配合,耳机装置10可以通过夹持件100与耳机主体200的配合夹持于连接带202上进行收纳,拆装便捷,使用效果好。
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1时,可以根据需求佩戴一个或两个耳机装置10,当佩戴一个耳机装置10且智能穿戴设备1上连接有两个耳机装置10时,可以将其中一个耳机装置10固定与主机装置20的连接带202上,仅佩戴一个耳机装置10用于播放声音,使用便捷度高。具体地,主机装置20可以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人体体征监测装置,在此不做唯一限定。耳机装置10可以是蓝牙耳机、2.4G连接耳机、有线耳机,在此不做唯一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主机装置20还包括供电组件,当耳机装置10与连接带202连接时,供电组件可以对耳机装置10进行充电。
具体地,供电组件可以是Pogopin和导电片的组合,也可以是无线供电结构,由此设置,当用户未佩戴耳机装置10且耳机装置10连接于连接带202上时,通过设置的供电组件可以对耳机装置10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参阅图5所示,连接带20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021,在耳机装置10连接于主机装置20时,夹持件100容置于安装槽2021内。
由此设置,当耳机装置10与连接带202连接时,通过设置的安装槽2021与夹持件100配合,可以对耳机装置10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同时可以使智能穿戴设备1整体结构紧凑,另外还可以使夹持件100远离耳机主体200的一侧表面与连接带202设置安装槽2021的一侧表面齐平,以提高连接带202的平整度,从而提高用户的佩戴舒适度。
更进一步地,连接带202还开设有固定槽2022,固定槽2022设于远离安装槽2021的一侧,在耳机装置10连接于主机装置20时,耳机主体200容置于固定槽2022内。
使用本实施例的智能穿戴设备1时,通过设置的安装槽2021和固定槽2022可以对夹持件100和耳机主体200的安装进行定位;具体地,当安装槽2021和固定槽2022的内部结构不相同时,还可以实现耳机装置10和主机装置20之间的防呆安装功能,即,使耳机主体200与固定槽2022对应连接且使夹持件100与安装槽2021对应连接,此时固定槽2022设于连接带202远离用户手部的一侧,安装槽2021设于靠近用户手部的一侧,由此可以提高耳机装置10和主机装置20之间的连接紧凑程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耳机主体;以及
夹持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耳机主体间隔设置,所述夹持件相对于所述耳机主体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垂直;所述夹持件与所述耳机主体间隔设置以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容纳耳部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夹持件和耳机主体,所述复位结构用于驱使所述第二端具有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趋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复位顶块和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顶块与所述耳机主体相对活动设置,所述复位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复位顶块和所述耳机主体,所述复位顶块用于驱使所述第二端具有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通过转轴与所述耳机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开设有复位槽,且所述复位槽沿所述转轴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复位顶块与所述复位槽相对滑动设置以驱使所述第二端具有靠近所述耳机主体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具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复位结构沿所述旋转轴线排布并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延伸部和夹持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夹持部,且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夹持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延伸部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所述夹持部与所述耳机主体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避让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包括壳体和听筒部,所述壳体与所述夹持部间隔设置,所述听筒部设于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夹持部的一侧,且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部。
8.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装置,包括穿戴主机和连接带,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穿戴主机;以及
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带,在所述耳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时,所述连接带穿设于所述避让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耳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时,所述夹持件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还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于远离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在所述耳机装置连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时,所述耳机主体容置于所述固定槽内。
CN202223427138.9U 2022-12-20 2022-12-20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Active CN219164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7138.9U CN219164720U (zh) 2022-12-20 2022-12-20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7138.9U CN219164720U (zh) 2022-12-20 2022-12-20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4720U true CN219164720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1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7138.9U Active CN219164720U (zh) 2022-12-20 2022-12-20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4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94858B2 (en) Eyewear retention device
WO2021120330A1 (zh) 耳机
CN219164720U (zh) 耳机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2278441U (zh) 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结构
CN209806040U (zh) 一种可变形超薄无线耳机及应用该耳机的手持电子设备
CN218450458U (zh) 一种磁吸式蓝牙耳机充电仓及蓝牙耳机
CN110784794A (zh) 适于运动的磁吸式充电tws耳机
US11516573B2 (en) Split bone conduction earphone
CN212992585U (zh) 一种可方便更换电池的蓝牙耳机
CN210670494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8874701U (zh) 一种防掉保暖型头戴式耳机
CN213368143U (zh) 一种新型骨传导助听智能穿戴设备
CN219164719U (zh) 智能穿戴设备
CN210781283U (zh) 一种便于佩戴的耳机
CN205987261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11959485U (zh) 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
CN218920594U (zh) 一种带有耳撑的无线耳机
CN214256572U (zh) 一种蓝牙耳机收纳结构
CN109862481A (zh) 一种扬声器及应用其的扬声系统
CN210157364U (zh) 一种运动型便于固定的耳机
CN220108199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1459077U (zh) 具有收纳及充电功能的真无线耳机手环
CN220673906U (zh) 一种夹耳包耳式的蓝牙耳机
CN219812242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20383197U (zh) 一种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