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631U -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3631U
CN219163631U CN202221988494.5U CN202221988494U CN219163631U CN 219163631 U CN219163631 U CN 219163631U CN 202221988494 U CN202221988494 U CN 202221988494U CN 219163631 U CN219163631 U CN 2191636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battery body
circuit board
negative electrod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8849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Liju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Liju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Liju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Liju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8849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36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36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36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电池本体正极的正极连接片和连接在电池本体负极的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的两端沿电池本体径向方向延伸且连接有承载片,所述承载片端部超出电池本体的负极面且连接有插接片,所述插接片与电路板表面的插槽对应,所述插接片端部设置有限位导电片,所述限位导电片与电路板表面的正极接电片对应且将插接片限位在插槽内部;所述负极连接片两端连接有撑顶导电片,所述撑顶导电片与电路板底面的负极接电片对应。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电池本体与电路板的快速电连接,使电池本体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空间,不占用电路板表面空间,便于设置其它电子元件,能够满足电路板的小型化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因体形较小,故在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的纽扣电池常使用电池座与电路板电连接,而电池座需要焊接在电路板表面,电池座与电路板紧贴,占用面积较大,无法满足微型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的小型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电池本体正极的正极连接片和连接在电池本体负极的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的两端沿电池本体径向方向延伸且连接有承载片,所述承载片端部沿电池本体轴向方向延伸超出电池本体的负极面且连接有插接片,所述插接片与电路板表面的插槽对应,所述插接片端部设置有限位导电片,所述限位导电片与电路板表面的正极接电片对应且配合将插接片限位在插槽内部;
所述负极连接片两端沿电池本体径向延伸且连接有撑顶导电片,所述撑顶导电片与电路板底面的负极接电片对应,通过所述撑顶导电片和所述限位导电片配合将电池本体固定在电路板外侧,使电池本体与电路板之间存在空间。
采用上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使用时,手持电池本体,使所述插接片对准电路板表面的插槽且所述撑顶导电片与电池本体底面的负极接电片对应,将所述插接片插入所述插槽内部,使所述限位导电片贯穿所述通槽,此时,所述限位导电片与正极接电片接触,所述撑顶导电片与负极接电片接触,所述插接片被限位在插槽内部,通过所述撑顶导电片和所述限位导电片配合将电池本体固定在电路板底面,使电池本体与电路板之间存在空间,便于在电路板表面设置更多电子元件,有助于电路板的小型化。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连接片和所述负极连接片上的通孔均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导电片与所述插接片呈“V”字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导电片向所述正极连接片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导电片远离所述承载片的端部水平向承载片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片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承载片的宽度尺寸,且所述插接片的宽度尺寸与插槽的长度尺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撑顶导电片远离所述负极连接片的端部向电池本体负极延伸呈“V”字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正极连接片与所述负极连接片呈“十”字形结构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负极连接片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手持片,所述手持片远离电池本体的负极。
有益效果在于:能够实现电池本体与电路板的快速电连接,使电池本体与电路板之间形成空间,不占用电路板表面空间,便于设置其它电子元件,能够满足电路板的小型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时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时的右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正极连接片;2、承载片;3、插接片;4、限位导电片;5、电池本体;6、通孔;7、负极连接片;8、撑顶导电片;9、手持片;10、电路板;11、插槽;12、正极接电片;13、负极接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电池本体5正极的正极连接片1和连接在电池本体5负极的负极连接片7,正极连接片1的两端沿电池本体5径向方向延伸且连接有承载片2,承载片2端部沿电池本体5轴向方向延伸超出电池本体5的负极面且连接有插接片3,插接片3与电路板10表面的插槽11对应,插接片3端部设置有限位导电片4,限位导电片4与电路板10表面的正极接电片12对应且配合将插接片3限位在插槽11内部;
负极连接片7两端沿电池本体5径向延伸且连接有撑顶导电片8,撑顶导电片8与电路板10底面的负极接电片13对应,通过撑顶导电片8和限位导电片4配合将电池本体5固定在电路板10外侧,使电池本体5与电路板10之间存在空间;优选的,撑顶导电片8向远离负极连接片7中心的方向倾斜延伸,这样设置在进行安装时能够使撑顶导电片8发生形变,便于撑顶导电片8顺利与负极接电片13充分接触,同时保证电池本体5的稳固性;正极连接片1、负极连接片7、承载片2、限位导电片4和撑顶导电片8均为导电材质制成。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正极连接片1和负极连接片7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通孔6,这样设置,通过通孔6便于将正极连接片1和负极连接片7分别焊接在电池本体5的正极面和负极面。
正极连接片1和负极连接片7上的通孔6均设置有多个,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正极连接片1和负极连接片7的焊接稳固性。
限位导电片4与插接片3呈“V”字形结构,且限位导电片4向正极连接片1延伸,这样设置,将插接片3插入通槽内部时,限位导电片4受压变形,限位导电片4贯穿通槽后恢复原状,撑顶导电片8与负极接电片13接触,在撑顶导电片8的撑顶作用下限位导电片4与正极接电片12充分接触,并将插接片3限位在通槽内部,从而将电池本体5固定在电路板10底面。
限位导电片4远离承载片2的端部水平向承载片2延伸,这样设置,能够增加限位导电片4与正极接电片12的接触面积,保证接触效果。
插接片3的宽度尺寸小于承载片2的宽度尺寸,且插接片3的宽度尺寸与插槽11的长度尺寸匹配,这样设置能够使插接片3与通槽充分接触,保证电池本体5的稳固性。
撑顶导电片8远离负极连接片7的端部向电池本体5负极延伸呈“V”字形结构,这样设置,能够提高撑顶导电片8与负极连接片7的接触效果,同时能够使撑顶导电片8的端部远离电路板10表面,防止撑顶导电片8端部对电路板10表面的电子元件造成损伤。
正极连接片1与负极连接片7呈“十”字形结构分布,这样设置,能够使电池本体5受力均匀,保证电池本体5的稳固性。
负极连接片7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手持片9,手持片9远离电池本体5的负极,这样设置,通过手持片9便于抓取负极连接片7从而便于将负极连接片7焊接在电池本体5的负极面。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时,手持电池本体5,使插接片3对准电路板10表面的插槽11且撑顶导电片8与电池本体5底面的负极接电片13对应,将插接片3插入插槽11内部,使限位导电片4贯穿通槽,此时,限位导电片4与正极接电片12接触,撑顶导电片8与负极接电片13接触,插接片3被限位在插槽11内部,通过撑顶导电片8和限位导电片4配合将电池本体5固定在电路板10底面,使电池本体5与电路板10之间存在空间,便于在电路板10表面设置更多电子元件,有助于电路板10的小型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电池本体(5)正极的正极连接片(1)和连接在电池本体(5)负极的负极连接片(7),所述正极连接片(1)的两端沿电池本体(5)径向方向延伸且连接有承载片(2),所述承载片(2)端部沿电池本体(5)轴向方向延伸超出电池本体(5)的负极面且连接有插接片(3),所述插接片(3)与电路板(10)表面的插槽(11)对应,所述插接片(3)端部设置有限位导电片(4),所述限位导电片(4)与电路板(10)表面的正极接电片(12)对应且配合将插接片(3)限位在插槽(11)内部;
所述负极连接片(7)两端沿电池本体(5)径向延伸且连接有撑顶导电片(8),所述撑顶导电片(8)与电路板(10)底面的负极接电片(13)对应,通过所述撑顶导电片(8)和所述限位导电片(4)配合将电池本体(5)固定在电路板(10)外侧,使电池本体(5)与电路板(10)之间存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片(1)和所述负极连接片(7)表面均贯穿设置有通孔(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片(1)和所述负极连接片(7)上的通孔(6)均设置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电片(4)与所述插接片(3)呈“V”字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导电片(4)向所述正极连接片(1)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电片(4)远离所述承载片(2)的端部水平向承载片(2)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片(3)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承载片(2)的宽度尺寸,且所述插接片(3)的宽度尺寸与插槽(11)的长度尺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顶导电片(8)远离所述负极连接片(7)的端部向电池本体(5)负极延伸呈“V”字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片(1)与所述负极连接片(7)呈“十”字形结构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片(7)的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手持片(9),所述手持片(9)远离电池本体(5)的负极。
CN202221988494.5U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1636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8494.5U CN219163631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88494.5U CN219163631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3631U true CN219163631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0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88494.5U Active CN219163631U (zh) 2022-07-30 2022-07-30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36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1391B2 (en) Battery connector
CN101399363B (zh) 电池组
US10461453B2 (en) Power plug and socket
CN219163631U (zh) 一种纽扣电池连接结构
CN201336333Y (zh) 电池组
CN213989117U (zh) 一种新型电池盒
CN215955430U (zh) 一种电池
CN210136944U (zh) 一种电池组连接固定装置
CN210535719U (zh) 一种新型多面接触、低阻抗接插式电池盒
CN207250773U (zh) 电连接器及导电端子
CN212392399U (zh) 一种直流电源插座连接器
CN206541955U (zh) 双触点式fpc连接器
CN211480360U (zh) 一种电源插头
CN214099984U (zh) 一种type-c2p插板90度母座
CN215579135U (zh) 一种元器件的金属导电连接件及元器件连接组件
CN219226547U (zh) 一种电池
CN212810625U (zh) 一种应用于高压大电流的连接器
CN217978420U (zh) 一种具有大电流过电装置的手电筒
CN211062823U (zh) 充电装置
CN211295458U (zh) 一种耳机充电连接器
CN216389799U (zh) 大电流多鱼眼连接端子
CN206076371U (zh) 用于模组保护的正极自熔断机构
CN212517770U (zh) 一种加装在卡座弹片上的esd装置
CN214099983U (zh) 一种type-c2p直插母座
CN215645109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