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5109U -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5109U
CN215645109U CN202122230179.8U CN202122230179U CN215645109U CN 215645109 U CN215645109 U CN 215645109U CN 202122230179 U CN202122230179 U CN 202122230179U CN 215645109 U CN215645109 U CN 215645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vbus
grounding
ground
contac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01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白频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rco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301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5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5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5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该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组件、主体塑胶件、中钢片,导电端子组件包括位于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一VBUS端子、第一CC端子、第三VBUS端子、第三接地端子,导电端子组件还包括位于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反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二VBUS端子、第二CC端子、第四VBUS端子、第四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三接地端子和第四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一VBUS端子和第二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第三VBUS端子和第四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厚导电端子会导致塑胶件变薄,增加被击穿风险,以及注塑工艺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因其电气性能稳定而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而TYPE-C连接器因其传输速度快、支持热插拔、不分正反两面等诸多优势而成为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连接器之一。
目前市面上应用比较多的是16PIN的TYPE-C连接器,主要应用在手机、电脑,充电器等移动设备,但也有很多设备(例如移动电源、无线耳机、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只需要Type C提供充电功能即可,因此,16PIN的TYPE-C连接器中的一些数据端子是用不上的,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此外,用户对快充的需求日益增加,充电电流从传统的5A,逐渐增加到了8A、10A,甚至更高。为了提升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过电流能力,需要将端子加厚,而现有的连接器中的导电端子是分为上下两排的,若将导电端子加厚,必然会导致塑胶件变薄,这就增加了被击穿的风险,且塑胶件变薄会大大提升注塑难度。此外,由于导电端子是上下两排,在注塑成型时,需要分别进行注塑,注塑工艺复杂,影响了产品的直通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为提升产品过电流能力加厚导电端子会导致塑胶件变薄,增加被击穿风险,以及注塑工艺复杂的问题。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组件和主体塑胶件,还包括中钢片,所述中钢片嵌设于所述主体塑胶件内,所述中钢片与所述主体塑胶件组成连接器主体,所述导电端子组件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中;
所述导电端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一VBUS端子、第一CC端子、第三VBUS端子、第三接地端子,所述导电端子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反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二VBUS端子、第二CC端子、第四VBUS端子、第四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之间、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之间均设有用于插接的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连接器,通过10个端子(4个接地端子、4个VBUS端子和两个CC端子)实现了连接器充电的功能,取消了充电时不需要使用的数据端子,节省了材料,由于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一接地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三接地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四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一VBUS端子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二VBUS端子端子连接在一起,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三VBUS端子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四VBUS端子端子连接在一起,能够在不减少塑胶件厚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将端子做大,能够满足大电流的快充要求,且降低被击穿的风险,此外,由于是上下两个端子连接在一起的(例如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在注塑时,只需注塑一次,简化了工艺,能够提升直通良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一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二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三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三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四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三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四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端子焊接脚。
进一步地,所述中钢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之间的间隙均插接有所述中钢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二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一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二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一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二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一VBUS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三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四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三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四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三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四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二VBUS端子焊接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CC端子的一端的正面设有第一CC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一CC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第一CC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一CC端子上远离第一CC端子焊接脚的一端设有第一CC端子限位台,所述第二CC端子的一端的反面设有第二CC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二CC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第二CC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二CC端子上远离第二CC端子焊接脚的一端设有第二CC端子限位台;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件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中时,所述第一CC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二CC端子接触部露出,且所述第一CC端子接触部和所述第二CC端子接触部正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接地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一VBUS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二VBUS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一CC端子上设有第一CC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二CC端子上设有第二CC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接地端子限位凸包。
进一步地,所述中钢片采用模内注塑的方式嵌设于所述主体塑胶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端子组件通过插PIN的方式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中。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外壳,所述连接器主体装配在所述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外壳和连接器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中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导电端子组件与中钢片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组件10、主体塑胶件20、中钢片30、外壳40。
所述中钢片30嵌设于所述主体塑胶件20内,所述中钢片30与所述主体塑胶件20组成连接器主体50,所述连接器主体50装配在所述外壳40内,例如连接器主体50采用扣合的方式装配在外壳40中。
具体的,所述中钢片30采用模内注塑(insert molding)的方式嵌设于所述主体塑胶件20内。
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0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50中,且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钢片30与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0连接,具体的,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0通过插PIN的方式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50中。需要指出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中钢片30可以不与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0连接。
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0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20的舌片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101、第一VBUS端子105、第一CC端子13、第三VBUS端子107、第三接地端子103,所述导电端子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反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102、第二VBUS端子106、第二CC端子14、第四VBUS端子108、第四接地端子104。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之间、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之间、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之间、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之间均设有用于插接的间隙。
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0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50中时,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背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的一面、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背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的一面、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背向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的一面、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背向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的一面、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背向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的一面、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背向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的一面、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背向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的一面、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背向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的一面均露出,以与外部电子元件接触,由此也形成了端子的断面接触。
具体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背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的一面设有第一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111,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背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的一面设有第二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112,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端子焊接脚113,即第一接地端子101和第二接地端子102共用一个焊接脚。
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背向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的一面设有第三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161,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背向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的一面设有第四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162,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端子焊接脚163。即第三接地端子103和第四接地端子104共用一个焊接脚。
第一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111和第二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112对称设置,第三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161和第四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162对称设置,第一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111、第二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112、第三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161和第四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162均露出。
具体的,所述中钢片30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中钢片30插接第一接地端子101和第二接地端子102之间的间隙114中,另一个所述中钢片30插接第三接地端子103和第四接地端子104之间的间隙164中。接地端子与中钢片卡接,能够防止接地端子工作状态时受力下陷。
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背向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的一面设有第一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121,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背向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的一面设有第二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122,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一VBUS端子焊接脚123,即第一VBUS端子105和第二VBUS端子106共用一个焊接脚。
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背向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的一面设有第三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151,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背向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的一面设有第四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152,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二VBUS端子焊接脚153。即第三VBUS端子107和第四VBUS端子108共用一个焊接脚。
第一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121和第二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122对称设置,第三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151和第四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152对称设置,第一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121、第二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122、第三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151和第四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152均露出。
具体的,所述中钢片30上设有公头插入锁扣台31和走胶固定孔32。
所述第一CC端子13的一端的正面设有第一CC端子接触部131,所述第一CC端子1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CC端子焊接脚132,所述第一CC端子13上远离第一CC端子焊接脚132的一端设有第一CC端子限位台133,所述第二CC端子14的一端的反面设有第二CC端子接触部141,所述第二CC端子14的另一端设有第二CC端子焊接脚142,所述第二CC端子14上远离第二CC端子焊接脚142的一端设有第二CC端子限位台143;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件10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50中时,所述第一CC端子接触部131、所述第二CC端子接触部141露出,且所述第一CC端子接触部131和所述第二CC端子接触部141正反设置。第一CC端子13和第二CC端子14的焊接脚可以采用SMT平面焊接方式或采用DIP插板焊接方式。
此外,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的连接处第一接地端子限位凸包115,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的连接处设有第一VBUS端子限位凸包125,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的连接处设有第二VBUS端子限位凸包155,所述第一CC端子13上设有第一CC端子限位凸包134,所述第二CC端子14上设有第二CC端子限位凸包144,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接地端子限位凸包165。
上述结构能够使得该电连接器的正反两面都有充电功能。具体的,所述第一接地端子101、所述第二接地端子102、所述第三接地端子103、所述第四接地端子104、所述第一VBUS端子105、所述第二VBUS端子106、所述第三VBUS端子107、所述第四VBUS端子108采用冲压下料工艺成型。
根据上述的电连接器,通过10个端子(4个接地端子、4个VBUS端子和两个CC端子)实现了连接器充电的功能,取消了充电时不需要使用的数据端子,节省了材料,由于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一接地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三接地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四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一VBUS端子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二VBUS端子端子连接在一起,位于舌片正面的第三VBUS端子端子和位于舌片面的第四VBUS端子端子连接在一起,能够在不减少塑胶件厚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将端子做大,能够满足大电流的快充要求,且降低被击穿的风险,此外,由于是上下两个端子连接在一起的(例如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在注塑时,只需注塑一次,简化了工艺,能够提升直通良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需要说明的是,该电子设备例如是移动电源、无线耳机、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端子组件和主体塑胶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钢片,所述中钢片嵌设于所述主体塑胶件内,所述中钢片与所述主体塑胶件组成连接器主体,所述导电端子组件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中;
所述导电端子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正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接地端子、第一VBUS端子、第一CC端子、第三VBUS端子、第三接地端子,所述导电端子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塑胶件的舌片的反面、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二VBUS端子、第二CC端子、第四VBUS端子、第四接地端子;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之间、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之间均设有用于插接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一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二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一接地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三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三接地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四接地端子背向所述第三接地端子的一面设有第四接地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二接地端子焊接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钢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之间的间隙均插接有所述中钢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二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一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二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一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二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一VBUS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三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四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三VBUS端子正面接触部,所述第四VBUS端子背向所述第三VBUS端子的一面设有第四VBUS端子反面接触部,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的连接处向外延伸出第二VBUS端子焊接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C端子的一端的正面设有第一CC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一CC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第一CC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一CC端子上远离第一CC端子焊接脚的一端设有第一CC端子限位台,所述第二CC端子的一端的反面设有第二CC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二CC端子的另一端设有第二CC端子焊接脚,所述第二CC端子上远离第二CC端子焊接脚的一端设有第二CC端子限位台;当所述导电端子组件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中时,所述第一CC端子接触部、所述第二CC端子接触部露出,且所述第一CC端子接触部和所述第二CC端子接触部正反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接地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一VBUS端子和所述第二VBUS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一VBUS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三VBUS端子和所述第四VBUS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二VBUS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一CC端子上设有第一CC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二CC端子上设有第二CC端子限位凸包,所述第三接地端子和所述第四接地端子的连接处设有第二接地端子限位凸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钢片采用模内注塑的方式嵌设于所述主体塑胶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组件通过插PIN的方式组装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外壳,所述连接器主体装配在所述外壳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
CN202122230179.8U 2021-09-14 2021-09-14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645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0179.8U CN215645109U (zh) 2021-09-14 2021-09-14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0179.8U CN215645109U (zh) 2021-09-14 2021-09-14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5109U true CN215645109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0179.8U Active CN215645109U (zh) 2021-09-14 2021-09-14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5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21899B2 (en) Plug connection for a mobile terminal
JP2550017Y2 (ja) 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CN206834410U (zh) 防水正反插电连接器
CN215645109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EP3410536B1 (en) Mobile terminal, power adaptor, and power interfa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1743475U (zh) 电连接器的舌板补强结构及Type-C连接器
CN110739561B (zh) Usb插座及其制造方法
CN213071593U (zh) Type-c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6413345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4464641U (zh) 利用接地片施压且防止短路的信号连接器
CN216563642U (zh) Usb连接器以及电子设备
CN213425073U (zh) 具有保护结构的电池
CN210628563U (zh) 母座连接器
CN214411676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6436206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7036080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12290259A (zh) Type-c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6211160U (zh) 插头电连接器、插座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112968330A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4505953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5869899U (zh) 插接装置和连接设备
CN210607938U (zh) 一种直头电源线
CN217720050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4280280U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的插孔结构
CN216529475U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