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517U -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63517U CN219163517U CN202223452898.5U CN202223452898U CN219163517U CN 219163517 U CN219163517 U CN 219163517U CN 202223452898 U CN202223452898 U CN 202223452898U CN 219163517 U CN219163517 U CN 2191635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liquid
- aluminum plate
- vapor chamber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均热板和液冷铝板,所述第一均热板围设于电池模组的侧面,所述液冷铝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面,所述液冷铝板与所述第一均热板连接,所述液冷铝板内设置有冷却液腔室,所述第一均热板内盛装有相变材料。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更好,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避免了电池热失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指用来给电动汽车的驱动提供能量的能量储存装置。车辆上电池包的空间非常有限,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布置尽可能多的电芯。动力电池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随着时间的累积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积聚。由于动力电池内电芯的密集堆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间区域散热相对更困难,加剧了电芯间的温度不一致,降低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影响电池的功率,严重时还会导致热失控,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更好,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避免了电池热失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均热板和液冷铝板,所述第一均热板围设于电池模组的侧面,所述液冷铝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面,所述液冷铝板与所述第一均热板连接,所述液冷铝板内设置有冷却液腔室,所述第一均热板内盛装有相变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一均热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主板体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液冷铝板通过导热胶粘接。
可选地,所述冷却液腔室内设置有S型水道。
可选地,所述冷却液腔室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隔液板和第二隔液板,所述第一隔液板和第二隔液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隔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隔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隔液板和第二隔液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间隔距离。
可选地,所述液冷铝板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S型水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S型水道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一均热板之间灌装有导热胶。
可选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均热板,所述第二均热板与所述液冷铝板连接;
所述第二均热板内盛装有相变材料。
可选地,所述第二均热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主板体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液冷铝板通过导热胶粘接,所述第二主板体与所述电芯之间灌装有导热胶。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板体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设置,每个所述第一主板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
可选地,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汽车的冷却系统连通。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均热板和液冷铝板,第一均热板装在电池模组之间,第一均热板的顶部与液冷铝板接触,第一均热板内盛装有相变材料,在相变反应下,相变材料吸热并在第一均热板内气化,将热量传输到与液冷铝板接触处,导热性能更好,液冷铝板内的液体循环将热量带走,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更好,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避免了电池热失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安装到电池模组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去除液冷铝板的顶板后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去除液冷铝板的顶板后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均热板、第二均热板与电池连接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又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均热板的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均热板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均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液冷铝板,
101、S型水道,102、第一隔液板,103、第二隔液板,
2、出水口,
3、进水口,
4、电池模组,
401、电芯,
5、第一均热板,
501、第一主板体,502、第一连接板,
6、第二均热板,
601、第二主板体,602、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更好,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避免了电池热失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均热板5和液冷铝板1,第一均热板5围设于电池模组4的侧面,液冷铝板1设置于电池模组4的顶面,液冷铝板1与第一均热板5连接,液冷铝板1内设置有冷却液腔室,第一均热板5内盛装有相变材料。
其中,所述相变材料为有机PCM。所述冷却液腔室内盛装冷却液,通过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腔室内的液流通道中循环流动传递走多余热量,从而实现冷却功能。相变是指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物相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临界值)时发生突变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均热板5和液冷铝板1,第一均热板5装在电池模组4之间,第一均热板5的顶部与液冷铝板1接触,第一均热板5内盛装有相变材料,在相变反应下,相变材料吸热并在第一均热板5内气化,将热量传输到与液冷铝板1接触处,导热性能更好,液冷铝板1内的液体循环将热量带走,散热结构的散热性能更好,提高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避免了电池热失控。
具体的,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均热板5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主板体501与第一连接板502,第一连接板502与液冷铝板1通过导热胶粘接。第一主板体501用于与电池模组4的侧面触接。
为了提高第一连接板502与液冷铝板1的接触面积,提高传递给液冷铝板1的热量的效率,第一主板体501上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板502。第一主板体501与第一连接板502垂直设置,每个第一主板体50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板502。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液腔室内设置有S型水道101,S型水道101盘绕于所述冷却液腔室内。具体的,所述冷却液腔室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隔液板102和第二隔液板103,第一隔液板102和第二隔液板103间隔设置。第一隔液板10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第一侧壁上,第二隔液板10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第一隔液板102和第二隔液板10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间隔距离,从而第一隔液板102和第二隔液板103在所述冷却液腔室内分隔出S型水道101。
为了便于冷却液循环,液冷铝板1上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2,进水口3与S型水道101的一端连接,出水口2与S型水道101的另一端连接。进水口3和出水口2通过管路与汽车的冷却系统连通,具体的,进水口3和出水口2通过管路于汽车上的空调的冷却管道连通。
为了保证电池模组4的侧面与第一均热板5的接触更充分,电池模组4与第一均热板5之间灌装有导热胶,使电池模组4的侧面与第一均热板5接触更充分,导热性更好。
其中,电池模组4包括多个电芯401,相邻的电芯401之间设置有第二均热板6,第二均热板6的顶部与液冷铝板1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均热板6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主板体601与第二连接板602,如图9所示,第二连接板602与液冷铝板1通过导热胶粘接。第二均热板6为L型板,第二主板体601为L型板的一端,第二连接板602为L型板的另一端。第二主板体601与电芯401之间灌装有导热胶。第二均热板6内盛装有相变材料。第二均热板6和第一均热板5内具有微细结构的真空腔体,所述真空腔体内盛装有相变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在电池模组4的表面布置第一均热板5,第一均热板5内部放置相变材料,在电池模组4与第一均热板5之间灌入导热胶,第一均热板5与液冷铝板1通过导热胶粘连。液冷铝板1内部设置S型水道,同时,电芯401以及电芯401与电池模组4的壳体之间设置第二均热板6,第二均热板6与液冷铝板1通过导热胶粘连。电池在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快速升高,此时第一均热板5与第二均热板6内的相变材料发生相变反应,快速吸收热量,相变材料在第一均热板5与第二均热板6内气化,相变材料导热到第一均热板5与第二均热板6的顶部,通过液冷铝板1内部的S型水道101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通过设置具有相变材料的第一均热板5与第二均热板6,并在第一均热板5与电池模组4之间灌导热胶,且在第二均热板6与电芯401之间灌导热胶,散热结构的导热性能大大提升,电池的温度一致性更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性能,延长了电池的寿命。
在本方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方案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均热板和液冷铝板,所述第一均热板围设于电池模组的侧面,所述液冷铝板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面,所述液冷铝板与所述第一均热板连接,所述液冷铝板内设置有冷却液腔室,所述第一均热板内盛装有相变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热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主板体与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液冷铝板通过导热胶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腔室内设置有S型水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腔室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隔液板和第二隔液板,所述第一隔液板和第二隔液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隔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隔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冷却液腔室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隔液板和第二隔液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的间隔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铝板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S型水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S型水道的另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第一均热板之间灌装有导热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相邻的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均热板,所述第二均热板与所述液冷铝板连接;
所述第二均热板内盛装有相变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均热板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主板体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液冷铝板通过导热胶粘接,所述第二主板体与所述电芯之间灌装有导热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板体与第一连接板垂直设置,每个所述第一主板体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电池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汽车的冷却系统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52898.5U CN219163517U (zh) | 2022-12-22 | 2022-12-22 |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52898.5U CN219163517U (zh) | 2022-12-22 | 2022-12-22 |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63517U true CN219163517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16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52898.5U Active CN219163517U (zh) | 2022-12-22 | 2022-12-22 |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63517U (zh) |
-
2022
- 2022-12-22 CN CN202223452898.5U patent/CN2191635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326086B1 (ko) | 콤팩트한 구조와 우수한 방열 특성의 전지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 |
KR101447057B1 (ko) | 전지셀의 장착 및 방열을 위한 방열 지지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 |
CN203351708U (zh) | 电池组 | |
KR20120096133A (ko) |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냉각부재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 |
KR20110080537A (ko) | 냉각 효율성이 향상된 중대형 전지팩 | |
CN109361035B (zh) | 一种喷淋冷却式汽车动力电池组 | |
CN109301392B (zh) | 一种均流液体冷却式汽车动力电池组 | |
CN112490569B (zh) | 一种微流道式电池液体冷却结构 | |
WO2023078187A1 (zh) | 电池组、电池的热管理系统以及用电装置 | |
CN116544547A (zh) | 一种三面液冷的大圆柱电池系统 | |
CN217158331U (zh) | 一种逆流式圆柱电池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1577126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用散热机构 | |
KR101533992B1 (ko) | 전지모듈 | |
CN219163517U (zh) | 一种动力电池散热结构 | |
WO2023245501A1 (zh) | 热管理部件、热管理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08173746U (zh) | 一种液冷散热片及内嵌液冷散热片式铅酸蓄电池 | |
CN109066007B (zh) | 一种基于热管的大规模电池模组集成箱冷却系统 | |
CN220821711U (zh) | 电池壳体及电池包 | |
CN221508311U (zh) | 电池、用电装置及储能装置 | |
CN221126046U (zh) | 电池单元及电池包 | |
CN219086085U (zh) | 液冷件、液冷组件、液冷系统、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9476784U (zh) | 一种三面液冷的大圆柱电池系统 | |
CN219066940U (zh) | 电池的壳体及其电池 | |
CN220796877U (zh) | 一种液冷电池模组 | |
CN108390126A (zh) | 一种液冷散热片及内嵌液冷散热片式铅酸蓄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