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8401U -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8401U
CN219158401U CN202223555179.6U CN202223555179U CN219158401U CN 219158401 U CN219158401 U CN 219158401U CN 202223555179 U CN202223555179 U CN 202223555179U CN 219158401 U CN219158401 U CN 219158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se tooth
pouring
wall body
rubbed
ho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517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建明
张裕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entennial Fe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entennial Fe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entennial Fe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entennial Fengz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517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8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8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8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以及若干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的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若干个所述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构造柱的浇筑区域,且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浇筑区域的浇筑模板,所述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与浇筑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密封件,所述第一墙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墙体的连接件。本申请具有浇筑时混凝土浆液较为密实,保证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且不易出现漏浆的现象,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构造柱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背景技术
构造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是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构造柱,马牙槎是砖墙留槎处的一种砌筑结构,当砌体不能同时砌筑的时候,在交接处一般要预留马牙搓,以保持砌体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构造柱浇筑结构主要包括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若干个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分别沿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且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呈相对设置,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区域3,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封闭浇筑区域3的浇筑模板4。施工时,首先在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拼装浇筑模板4,将浇筑区域3封闭,在向浇筑区域3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待混凝土凝结后拆除模板,从而完成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
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第一马牙搓11和马牙搓基本呈方块状,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出现浇筑死角,从而导致浇筑不密实的现象,影响构造柱的成型质量,且浇筑模板4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之间存在缝隙,容易出现漏浆的情况,造成了混凝土资源的浪费,增大了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构造柱浇筑结构在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出现浇筑死角,导致浇筑不密实,影响构造柱的成型质量,且浇筑模板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之间存在缝隙,容易出现漏浆的情况,造成了混凝土资源的浪费,增大了施工成本的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包括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以及若干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的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若干个所述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构造柱的浇筑区域,且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浇筑区域的浇筑模板,所述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呈圆弧过度,且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凹陷部均位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背离浇筑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与浇筑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密封件,所述第一墙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墙体,以令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与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的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首先通过连接件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进行连接,使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与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连接较为牢固,利用浇筑模板将浇筑区域进行封闭,再向浇筑区域内浇筑混凝土,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设置,使混凝土浆液能够顺利地流至浇筑区域内的各个角落,尽可能地减少了浇筑死角,再通过对浇筑区域内的混凝土浆液进行振捣,从而使浇筑区域内混凝土浆液较为密实,同时通过密封件对浇筑模板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使浇筑时不易出现漏浆的现象。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构造柱浇筑结构,本申请设置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对混凝土浆液进行引导,使在向浇筑区域浇筑混凝土浆液时不易出现浇筑死角,从而使浇筑区域内的混凝土浆液较为密实,保证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同时通过密封件对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与浇筑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使在浇筑时不易出现漏浆的现象,减少了混凝土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分别沿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设置,且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上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连通的连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连通槽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配合对混凝土浆液进行引导,从而使混凝土浆液能够流至浇筑区域的各个角落,极大地减少了浇筑死角,再通过对浇筑区域内的混凝土浆液进行振捣,进而使浇筑区域内的混凝土浆液较为密实,保证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的两侧的泡沫双面胶,所述泡沫双面胶粘接于浇筑区域的外侧边沿处,且所述浇筑模板抵紧于泡沫双面胶的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双面胶的两侧分别粘接于浇筑区域的外侧边沿处和浇筑模板,从而实现对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与浇筑模板之间的缝隙的封堵,使在浇筑时不易出现漏浆的现象,且泡沫双面胶较为便宜,操作较为简便,施工成本较低。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连接件沿第一墙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组所述连接件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组连接件的设置,使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连接较为牢固,从而使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以及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连接较为牢固,保证了施工质量。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上的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的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呈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均与浇筑区域连通,所述连接筋呈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筋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槽内,且所述连接筋的另一端横穿浇筑区域后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将连接筋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并进行固定,同时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对连接筋进行承载,从而实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进而保证了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以及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以及连接筋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槽、两个第二连接槽以及两根连接筋对称设置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连接槽,两个第二连接槽以及两个连接筋配合对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进行连接,从而使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连接较为牢固,保证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浇筑区域内还竖直设置有钢筋笼,且两根所述连接筋对称分布于钢筋笼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时钢筋笼与混凝土浆液混合,使混凝土浆液凝固后形成的构造柱的强度得到提高,从而保证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钢筋笼包括四根竖向钢筋以及若干根设置于竖向钢筋上的环向钢筋,若干根所述环向钢筋沿竖向钢筋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所述竖向钢筋与环向钢筋和连接筋均通过铁丝绑扎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根竖向钢筋以及环向钢筋配合形成钢筋笼,且竖向钢筋与环向钢筋以及连接筋都通过铁丝绑扎连接,保证了钢筋笼的结构强度,同时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与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设置于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对混凝土浆液进行引导,使在向浇筑区域浇筑混凝土浆液时不易出现浇筑死角,从而使浇筑区域内的混凝土浆液较为密实,保证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同时通过密封件对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与浇筑模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使在浇筑时不易出现漏浆的现象,减少了混凝土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
2.本申请通过泡沫双面胶对第一马牙搓和第二马牙搓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使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不易出现漏浆的现象,减少了混凝土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泡沫双面胶较为便宜,施工较为简单,降低了施工成本,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背景技术中构造柱浇筑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以及连通槽与第一马牙搓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墙体;11、第一马牙搓;111、第一斜面;112、第二斜面;113、第一导流槽;114、第二导流槽;115、连通槽;12、第一连接槽;13、连接筋;2、第二墙体;21、第二马牙搓;22、第二连接槽;3、浇筑区域;31、钢筋笼;311、竖向钢筋;312、环向钢筋;313、铁丝;4、浇筑模板;5、泡沫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参照图2和图3,包括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以及若干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上的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均呈长方体状设置,若干个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分别位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相对的一侧,若干个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分别沿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个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呈相对设置。
若干个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与墙体和第二墙体2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构造柱的浇筑区域3,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封闭浇筑区域3的浇筑模板4(图中只展示出一块),两块浇筑模板4呈对称设置,且浇筑模板4抵紧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以及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侧壁。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对称设置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上下两侧,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均呈圆弧过度设置,且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的凹陷部均位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背离浇筑区域3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配合形成的夹角均为45°,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配合形成的夹角也可以为30°、60°或其他角度。
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槽113和第二导流槽114,第一导流槽113和第二导流槽114分别沿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的倾斜方向设置,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流槽113和第二导流槽114连通的连通槽115,连通槽115位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相对的一侧,且连通槽115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导流槽113和第二导流槽114。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槽113、第二导流槽114以及连通槽115的数量均为两条,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流槽113、第二导流槽114以及连通槽115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相对应地增加或减少。通过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以及第一导流槽113、第二导流槽114以及连通槽115的设置,使在浇筑混凝土时,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以及导流槽配合对混凝土浆液进行引导,从而使整个浇筑区域3均能被混凝土浆液填充,再通过振捣的方式使混凝土浆液均匀地填充与浇筑区域3内,进而避免了因浇筑不密实而导致构造柱成型质量较低的情况。
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浆液从浇筑模板4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之间的缝隙流出,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马牙搓11与第二马牙搓21与浇筑模板4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密封件。
具体的,密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的泡沫双面胶5,泡沫双面胶5的一侧粘接于浇筑区域3的外侧边沿处(即浇筑区域3与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第一马牙搓11以及第二马牙搓21的交接处),且浇筑模板4的侧壁抵紧于泡沫双面胶5的表面。
为保证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与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墙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墙体2,以令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与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的连接件。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连接件沿第一箱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组连接件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一一对应。
具体的,连接件包括开设于第一墙体1上的第一连接槽12、开设于第二墙体2上的第二连接槽22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内的连接筋13,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均呈水平设置,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呈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均与浇筑区域3连通,连接筋13呈水平设置,且连接筋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槽12内,且连接筋13的另一端横穿浇筑区域3后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槽22内。
此外,参照图4和图5,为使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连接更为牢固,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22以及连接筋13均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槽12、两个第二连接槽22以及两根连接筋13对称设置于的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
为进一步提高构造柱的成型质量,浇筑区域3内还竖直设置有钢筋笼31(结合图2),钢筋笼31的截面呈方形设置,钢筋笼31的长度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高度相适配,且两根连接筋13对称设置于钢筋笼31的两侧。钢筋笼31包括四根竖直设置的竖向钢筋311以及若干根设置于竖向钢筋311上的环向钢筋312,若干根环向钢筋312均呈方形设置,若干根环向钢筋312沿竖向钢筋3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竖向钢筋311与环向钢筋312和连接筋13之间均通过铁丝313绑扎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首先将连接筋13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内,并将连接筋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内,通过将钢筋笼31放入浇筑区域3内,使钢筋笼31位于两根连接筋13之间,并利用铁丝313将连接筋13与钢筋笼31进行绑扎,使连接筋13与钢筋笼31之间连接较为牢固。通过将泡沫双面胶5粘接固定于浇筑区域3的边沿处,并将浇筑模板4抵接于泡沫双面胶5的表面,使浇筑模板4将浇筑区域3封闭,且此时泡沫双面胶5能够对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与浇筑模板4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从而使在浇筑的过程中不易出现漏浆的现象。然后向浇筑区域3浇筑混凝土,通过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与第一导流槽113、第二导流槽114以及连通槽115之间的配合,使混凝土浆液能流至浇筑区域3的各个角落,减少了浇筑死角,浇筑完成后,再对浇筑区域3内的混凝土浆液进行振捣,从而使浇筑区域3内的混凝土浆液较为密实,进而保证了构造柱的成型质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包括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以及若干个分别设置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上的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若干个所述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配合形成用于浇筑构造柱的浇筑区域(3),且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浇筑区域(3)的浇筑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所述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对称设置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将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与浇筑模板(4)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的密封件,所述第一墙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墙体(2),以令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与浇筑成型的构造柱之间连接更加牢固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槽(113)和第二导流槽(114),第一导流槽(113)和第二导流槽(114)分别沿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的倾斜方向设置,且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上均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导流槽(113)和第二导流槽(114)连通的连通槽(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的泡沫双面胶(5),所述泡沫双面胶(5)粘接于浇筑区域(3)的外侧边沿处,且所述浇筑模板(4)抵紧于泡沫双面胶(5)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若干组,若干组所述连接件沿第一墙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若干组所述连接件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开设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上的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以及设置于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内的连接筋(13),所述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呈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槽(12)和第二连接槽(22)均与浇筑区域(3)连通,所述连接筋(13)呈水平设置,所述连接筋(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槽(12)内,且所述连接筋(13)的另一端横穿浇筑区域(3)后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槽(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22)以及连接筋(13)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槽(12)、两个第二连接槽(22)以及两根连接筋(13)对称设置于第一马牙搓(11)和第二马牙搓(21)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区域(3)内还竖直设置有钢筋笼(31),且两根所述连接筋(13)对称分布于钢筋笼(3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31)包括四根竖向钢筋(311)以及若干根设置于竖向钢筋(311)上的环向钢筋(312),若干根所述环向钢筋(312)沿竖向钢筋(31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所述竖向钢筋(311)与环向钢筋(312)和连接筋(13)均通过铁丝(313)绑扎连接。
CN202223555179.6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Active CN219158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5179.6U CN2191584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5179.6U CN2191584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8401U true CN219158401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2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5179.6U Active CN219158401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8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49672U (zh) 装配式砌块及装配式墙体
CN207739402U (zh) 装配式混凝土连接结构
CN209207732U (zh)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模具
CN104947921B (zh) 烟道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205557992U (zh) 一种干砌空心砌块
CN207714388U (zh) 一种连续墙环向施工缝防水结构
CN215053279U (zh) 一种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企口支模结构
CN214402451U (zh) 建筑浇筑梁、柱钢筋端头连接构件
CN219158401U (zh) 一种构造柱浇筑结构
CN207402953U (zh) 用于浇筑预制叠合墙体的组合式模具、立式模具组件和预制叠合墙体结构
CN209429263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柱连接节点模板固定装置
CN206971462U (zh) 填充墙的连接柱
CN209779560U (zh) 农田水利混凝土渠道用钢模板
CN207700686U (zh) 免拆构造柱壳模
CN214833096U (zh) 预制装配式水井
CN210453131U (zh) 一种挤压式混凝土预制梁防漏浆堵件
CN215519946U (zh) 一种墙体转角处构造柱免支模施工结构
CN215168010U (zh) 一种用于饰面清水混凝土墙体施工缝的模板装置
CN205296841U (zh) 一种用于楼板及墙体内对拉螺杆孔的止水结构
CN108049524B (zh) 墙体加固结构
CN211729620U (zh)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模具
CN208618800U (zh) 可作为空心砌块砌体现浇圈梁模板的改性模块
CN215368019U (zh) 一种斜角构造柱结构
CN209837337U (zh) 一种十字型止水带
CN206752755U (zh) 一种构造柱浇筑免支模预制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