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4469U -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 Google Patents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4469U
CN219154469U CN202223455905.7U CN202223455905U CN219154469U CN 219154469 U CN219154469 U CN 219154469U CN 202223455905 U CN202223455905 U CN 202223455905U CN 219154469 U CN219154469 U CN 219154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ave
plate
cover plate
traction
slee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59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登福
屠剑
徐超
朱森
王玉明
高志雄
李建国
魏晓
张波
刘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ou Beifang Chuangy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59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44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4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4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包括凹底架、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端渡板、手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所述凹底架包括外侧腹板,所述外侧腹板的中部横断面呈折弯结构;所述转向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的下方;所述端渡板为两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端渡板设置为能够翻转;所述车钩缓冲装置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所述手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一端;所述空气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中下部。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可以充分利用机车车辆下部限界,降低承载面高度,提高承载能力。

Description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背景技术
目前,满足自滚轮装卸载的凹底平车载重不超过70t,其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能满足大型、重型特种装备的运输需求,其承载面高度仍需进一步降低,需要能够降低或消除运输超限等级,符合重心不超高运输要求。有文献报道了一种铁路凹底车,包括端臂组成以及承载梁组成,端臂组成沿纵向相对设置有两个,承载梁组成设置在两个端臂组成之间,承载梁组成的端部和同端的端臂组成连接,端臂组成和承载梁组成均为底部敞口的非封闭腔结构。该铁路凹底车的刚强度仍待进一步提高,以及未能充分利用机车车辆下部限界,不能较大发挥承载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可以充分利用机车车辆下部限界,提高承载能力,进一步降低承载面高度。此外,其刚强度进一步提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包括凹底架、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端渡板、手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
所述凹底架包括外侧腹板,所述外侧腹板的中部横断面呈折弯结构;
所述转向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的下方;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和心盘;所述构架包括构架枕梁和加强梁;所述构架枕梁位于所述构架的中部;所述心盘设置于所述构架枕梁上;所述加强梁设置于所述构架枕梁的下方;
所述端渡板为两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端渡板设置为能够翻转;
所述车钩缓冲装置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
所述手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一端;
所述空气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中下部。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机车车辆下部限界,进一步降低承载面高度。这样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刚强度,提高承载能力。
现有的凹底平车横梁框格结构所采用的鱼腹型箱型结构、矩形箱型结构如图15和图16所示。如图15所示,该鱼腹式箱型结构侧梁截面较小,且未能充分利用铁路平车车辆下部限界空间,不能较大发挥承载能力。如图16所示,该矩形箱型结构不能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在相同宽度与高度截面下,重量较重。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位于下凹部的横断面的示意图,可以明显看出外侧腹板(即侧梁外侧腹板)基本为“S”形。采用优选为“S”形的折弯腹板的新型箱型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机车车辆下部限界,提高整体刚度和载重的同时降低凹底承载面高度,降低装备装载超限界等级,提高安全性。承载面长度提高到13.5m,可充分利用凹底空间,增大承运件的尺寸范围,实现超长货物不解体运输,扩大货物运输的适应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向架为三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通过组焊形成封闭式整体焊接结构,提高转向架的载重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车钩缓冲装置可以采用17型车钩,配套钩尾框和MT-2型缓冲器。手制动装置500可以采用NSW型手制动机。空气制动装置可以主要包括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ST2-250型双向闸瓦间隙调整器、KZW-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不锈钢嵌入式储风缸、主动润滑制动缸。
在本实用新型中,车钩缓冲装置、手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
在本实用新型中,端渡板可以为全钢焊接结构,由角钢和折压槽型立柱组焊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所述凹底架包括两根侧梁、横梁框格、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
所述外侧腹板为侧梁外侧腹板;
两根侧梁对称设置;所述侧梁为框格结构,其还包括侧梁内侧腹板和侧梁隔板;侧梁内侧腹板和侧梁外腹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梁隔板为多块,其分别与侧梁内侧腹板和侧梁外腹侧板垂直相连;
所述侧梁的外轮廓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下凹部、折弯部和上端平面部;所述下凹部位于所述侧梁的中部;所述折弯部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下凹部的两端;所述折弯部和所述下凹部设置为能够使得所述侧梁具有渐变折角式中部下凹结构;所述上端平面部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下凹部的一端;
所述横梁框格设置于两根侧梁的下凹部之间,并与两根侧梁垂直相连;
所述第一端梁和所述第二端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的一端垂直相连,所述第二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的另一端垂直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所述凹底架还包括第一牵引梁、第二牵引梁、第一枕梁和第二枕梁;
所述第一牵引梁和所述第二牵引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框格和所述第一端梁相连;所述第二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框格和所述第二端梁相连;
所述第一枕梁和所述第二枕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枕梁与所述第一牵引梁垂直相连;所述第二枕梁与所述第二牵引梁垂直相连;
所述第一牵引梁、第二牵引梁、第一枕梁和第二枕梁均为双腹板箱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梁的折弯部和上端平面部的连接处的弯曲形状与牵引梁的弯曲形状一致。侧梁的上平面与第一牵引梁、第二牵引梁的上平面,第一枕梁、第二枕梁的上平面以及横梁框格的上平面均平齐。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牵引梁和第二牵引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框格和所述第一端梁的中部垂直相连;所述第二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框格和所述第二端梁的中部垂直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枕梁与第一牵引梁垂直相连,二者之间形成类似十字形结构。第二枕梁与第二牵引梁垂直相连,二者之间形成类似十字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梁和所述第二牵引梁均包括牵引梁上盖板、牵引梁下盖板和两块牵引梁腹板;两块牵引梁腹板之间设置若干牵引梁腹板连接隔板加固,并与牵引梁上盖板、牵引梁下盖板共同形成双腹板箱型结构;
所述心盘位于所述牵引梁下盖板的下部。
第二牵引梁和第一牵引梁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梁为刀把式箱型结构,牵引梁下盖板的下部设置心盘。心盘对应部位牵引梁截面上凹,牵引梁下盖板开设有工艺孔槽,牵引梁尾部呈渐变折弯弯曲形状。心盘用于连接构架枕梁。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所述第一枕梁和所述第二枕梁均包括枕梁上盖板、枕梁下盖板和两块枕梁腹板;两块枕梁腹板之间设置若干枕梁腹板连接隔板加固,并与枕梁上盖板、枕梁下盖板共同形成双腹板箱型结构。这样有利于提高机车的刚强度。
枕梁上、下盖板与牵引梁上、下盖板采用圆弧过渡连接,枕梁下盖板开设有工艺孔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所述端渡板通过销轴与所述凹底架的端部相连;
两根侧梁、第一端梁、第二端梁、第一枕梁、第二枕梁、第一牵引梁、第二牵引梁和横梁框格之间共同形成整体框格结构。这样可以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提高刚强度和承载能力。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可以采用全钢焊接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还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地板和下底板;
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整体框格结构的上表面;所述地板设置于所述上盖板的上方;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整体框格结构的下表面,所述下底板位于所述下盖板的下方。
这样可以有利于形成箱型结构,并方便存储工具或安装所需设备。以及可以进一步加强承载面刚强度,提升承载能力。上盖板为整体式结构,其两端折弯弯曲形状与牵引梁和侧梁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地板的上表面即为凹底架的凹底承载面。侧梁的下凹部和横梁框格用于支撑承载面。地板包括中部地板和端部地板,二者组焊成整体地板结构。端部地板为平地板,中部地板两端的折弯弯曲形状与牵引梁和侧梁一致,中部地板两端通过机加工形成不等边倒角,由端部向中部厚度逐渐缓慢变厚,过渡段长度为200~300mm,中部地板端部厚度与端部地板厚度一致。
凹底承载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凹底承载面折弯过度的缓坡面,便于自滚装设备快速装卸以及提高刚强度。
下盖板为整体式结构,两端折弯弯曲形状与牵引梁和侧梁一致。这样有利于提高凹底架强度,以及降低铁路平车整车的重心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口盖和檐板;所述口盖设置于所述地板上,并位于所述下凹部的上方;所述檐板设置于所述侧梁的折弯部的外侧。多个口盖均匀分布。用于方便存储或安装所需设备。檐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强缓坡过渡处的刚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所述构架枕梁为箱型结构,其包括构架枕梁腹板、构架枕梁上盖板、构架枕梁下盖板和构架枕梁隔板;构架枕梁上盖板和构架枕梁下盖板相对设置;
所述加强梁与所述构架枕梁下盖板之间形成双腹板箱形结构;所述加强梁包括加强梁底板,所述加强梁底板为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顶部位于所述加强梁底板的中部;所述加强梁底板与所述构架枕梁下盖板相对设置。这样有利于提高构架的刚强度,提高承载能力。心盘设置于所述构架枕梁上盖板上。
所述转向架除包括构架和心盘之外,还包括基础制动装置、轮对组成、轴箱、斜楔减振装置、一系弹簧悬挂装置。
所述构架除包括构架枕梁和加强梁之外,还包括构架侧梁、构架横梁。构架枕梁位于构架的中部。构架横梁为两根,它们对称设置于构架枕梁的两侧,构架横梁与构架枕梁垂直;构架侧梁为两根,它们对称设置于构架横梁的两端,构架侧梁与构架横梁垂直。
构架侧梁为变截面箱形结构,其包括变截面腹板、构架侧梁上盖板、构架侧梁下盖板和构架侧梁隔板。构架侧梁上盖板和构架侧梁下盖板相对设置;变截面腹板为两块,相对设置;四者共同形成箱形空间。构架侧梁隔板设置于该箱形空间内,用于加强箱形结构。
构架横梁为下凹式箱形结构,其包括下凹式腹板、构架横梁上盖板、构架横梁下盖板和构架横梁隔板。构架横梁上盖板和构架横梁下盖板相对设置;下凹式腹板为两块,相对设置,四者共同形成箱形空间。构架横梁隔板设置于该箱形空间内。
以上箱型结构的设置,有利于在确保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减轻自重。构架横梁的凹面与构架枕梁的顶面平齐。
基础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构架上;轮对组成为三组,均匀设置于所述构架的下方;轮对组成包括第一轮对组成、第二轮对组成和第三轮对组成,三者均匀分布。所述轴箱设置于所述轮对组成的外侧;所述斜楔减振装置设置于所述轴箱的两侧;所述一系弹簧悬挂装置设置于所述斜楔减振装置的下方。所述旁承安装座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两根构架侧梁上;所述旁承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旁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优选地,所述加强梁还包括多块加强板,其均匀分布在所述加强梁底板上;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加强梁底板垂直;
所述加强板包括一条水平边,一条竖直边和一条曲线边;所述曲线边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梁底板的拱形结构的表面相适应。通过设置这样结构的加强梁可以避免与第二轮对组成中的车轴和基础制动装置产生干涉,同时提升构架枕梁刚强度,可以提高构架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可以提高车辆的刚度和强度,还可以充分利用铁路平车机车车辆下部限界,降低凹底承载面高度,降低大型装备装载限界等级,提高承载能力,提高运输效率。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特定结构的凹底架和转向架的构架,可以充分利用铁路平车机车车辆下部限界,提高承载能力。此外,车辆端部设置可翻转的端渡板,翻转放平后可缩短连挂车辆间的跨距,方便轮式车辆装备自行滚装滚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的轴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梁的轴侧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凹底架的A-A向剖面视图。
图8为图5的凹底架的B-B向剖面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的左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的轴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架的轴侧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现有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中间断面鱼腹式箱型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现有重载铁路凹底平车中间断面矩形箱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凹底架;110-侧梁;111-下凹部;112-折弯部;113-上端平面部;1101-侧梁内侧腹板;1102-侧梁外腹侧板;1103-侧梁隔板;120-横梁框格;130-第一端梁;140-第一枕梁;150-第一牵引梁;160-上盖板;170-地板;180-下盖板;190-下底板;
101-缓坡面;102-凹底承载面;
200-转向架;210-构架,211-构架侧梁,2111-安装孔,212-构架横梁,213-构架枕梁,214-加强梁,2141-加强梁底板,2142-加强板,220-基础制动装置,230-轮对组成,240-轴箱,250-承载鞍,260-斜楔减振装置,270-一系弹簧悬挂装置,280-心盘,290-旁承;
300-车钩缓冲装置;400-端渡板;500-手制动装置;600-空气制动装置;7-铁路平车车辆下部限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的轴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凹底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梁的轴侧示意图。图7为图5的凹底架的A-A向剖面视图。图8为图5的凹底架的B-B向剖面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的左视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的轴侧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架的主视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架的轴侧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梁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包括凹底架100、转向架200、车钩缓冲装置300、端渡板400、手制动装置500和空气制动装置600。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凹底架100包括两根侧梁110、第一端梁130、第二端梁(未示出)、横梁框格120、第一枕梁140、第二枕梁(未示出)、第一牵引梁150、第二牵引梁(未示出))、上盖板160、地板170、下盖板180和下底板190。
两根侧梁110对称设置。侧梁110为框格结构,其包括侧梁内侧腹板1101、侧梁外腹侧板1102和侧梁隔板1103。侧梁内侧腹板1101和侧梁外腹侧板1102相对设置。侧梁隔板1103为多块,其分别与侧梁内侧腹板1101和侧梁外腹侧板1102垂直相连。侧梁内侧腹板1101的中部横断面为平板式结构。
凹底架100的外侧腹板为侧梁外侧腹板1102。该外侧腹板的中部横断面呈折弯结构,优选呈“S”形折弯结构,如图8所示。
侧梁110的外轮廓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下凹部111、折弯部112和上端平面部113。下凹部111位于侧梁110的中部。折弯部112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下凹部111的两端。上端平面部113为两个,并对称设置于折弯部112远离下凹部111的一端。折弯部112和下凹部111设置为能够使得侧梁110为渐变折角式中部下凹结构。这样可以提高凹底架100的刚强度,充分利用铁路平车车辆下部限界7,进一步降低承载面高度。
横梁框格120设置于两根侧梁110的下凹部111之间,并与两根侧梁110垂直相连。
第一端梁130和第二端梁对称设置。第一端梁13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110的一端垂直相连。第二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110的另一端垂直相连。
第一牵引梁150和第二牵引梁对称设置。第一牵引梁150的两端分别与横梁框格120和第一端梁130的中部垂直相连。第二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横梁框格120和第二端梁的中部垂直相连。
第一枕梁140和第二枕梁对称设置。第一枕梁140与第一牵引梁150垂直相连,二者之间形成类似十字型结构。第二枕梁与第二牵引梁垂直相连,二者之间形成类似十字型结构。
第一牵引梁150、第二牵引梁、第一枕梁140和第二枕梁均为双腹板箱型结构。
第一牵引梁150和第二牵引梁均包括牵引梁上盖板、牵引梁下盖板和两块牵引梁腹板,两块牵引梁腹板之间设置若干牵引梁腹板连接隔板加固,并与牵引梁上盖板、牵引梁下盖板共同形成双腹板箱型结构。
第一枕梁140和第二枕梁均包括枕梁上盖板、枕梁下盖板和两块枕梁腹板,两块枕梁腹板间设置若干枕梁腹板连接隔板加固,并与枕梁上盖板、枕梁下盖板共同形成双腹板箱型结构。
两根侧梁110、第一端梁130、第二端梁、第一枕梁140、第二枕梁、第一牵引梁150、第二牵引梁和横梁框格120之间共同形成整体框格结构。
上盖板160设置于整体框格结构的上表面。地板170位于上盖板160的上方。地板170上设置有多个口盖,口盖位于下凹部111的上方,方便存储或安装所需设备。下盖板180设置于所述整体框格结构的下表面。下底板190位于下盖板180的下方。
地板170的上表面的中部为重载铁路凹底平车100的凹底承载面102,凹底承载面102位于下凹部111的上方。侧梁110的下凹部111、横梁框格120和上盖板160共同支撑凹底承载面102。凹底承载面102的两端连接有缓坡面101。
本实施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100可以采用全钢焊接结构。
如图1、图9、图10和图11所示,转向架200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凹底架100的两端的下方。转向架200为三轴焊接构架式转向架,包括构架210、基础制动装置220、轮对组成230、轴箱240、承载鞍250、斜楔减振装置260、一系弹簧悬挂装置270、心盘280和旁承290。
如图10至图14所示,构架210包括构架侧梁211、构架横梁212、构架枕梁213和加强梁214。构架枕梁213位于构架210的中部。构架横梁212为两根,对称设置于构架枕梁213的两侧。构架横梁212与构架枕梁213垂直。构架侧梁211为两根,对称设置于构架横梁212的两端。构架侧梁211与构架横梁212垂直。加强梁214设置于构架枕梁213的下方。构架210为整体式焊接箱形结构。
构架横梁212与构架枕梁213垂直连接,形成第一H型结构。构架侧梁211与第一H型结构垂直连接,形成第二H型结构。这样使得构架210为“双H型”结构。
构架枕梁213为箱形结构,其包括构架枕梁腹板、构架枕梁上盖板、构架枕梁下盖板和构架枕梁隔板。构架枕梁上盖板和构架枕梁下盖板上下相对设置。
如图13和图14所示,加强梁214设置于构架枕梁下盖板的下方,并与构架枕梁下盖板之间形成双腹板箱形结构。加强梁214包括加强梁底板2141和多块均匀分布于加强梁底板2141上的加强板2142。加强梁底板2141为拱形结构。拱形结构的顶部位于加强梁底板2141的中部。加强梁底板2141与构架枕梁下盖板相对设置。加强板2142包括一条水平边,一条竖直边和一条曲线边。该曲线边的形状与加强梁底板2141的拱形结构的表面相适应。加强板214与加强梁底板2141垂直。
构架侧梁211为变截面箱形结构。构架侧梁211包括变截面腹板、构架侧梁上盖板、构架侧梁下盖板和构架侧梁隔板。两根构架侧梁211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2111。
构架横梁212为下凹式箱形结构。构架横梁212包括下凹式腹板、构架横梁上盖板、构架横梁下盖板和构架横梁隔板。构架横梁212的凹面与构架枕梁213的顶面平齐。
心盘280设置于构架枕梁上盖板上,并位于所述牵引梁下盖板的下部。两根构架侧梁211上的安装孔2111用于安装旁承安装座。旁承安装座用于安装旁承290。基础制动装置220设置于构架210上。轮对组成230为三组,分别为第一轮对组成、第二轮对组成和第三轮对组成。轮对组成230均匀设置于构架210的下方。轴箱240设置于轮对组成230的外侧。轴箱240为六个。轴箱240内设置承载鞍250。斜楔减振装置260设置于轴箱240的两侧。一系弹簧悬挂装置270设置于斜楔减振装置260的下方。
如图1和图9所示,端渡板400为两块,对称设置于凹底架100的两端的端面上。端渡板400通过销轴与凹底架100的端部相连。端渡板400设置为能够翻转。由水平向竖直翻转,或由竖直向水平翻转。
车钩缓冲装置300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100的两端。车钩缓冲装置300可以采用17型车钩,配套钩尾框和MT-2型缓冲器。
手制动装置500设置于凹底架100的一端。可以采用NSW型手制动机。
空气制动装置600设置于凹底架100的中下部。车钩缓冲装置300、手制动装置500、空气制动装置600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那些。
实施例2
除了以下结构,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施例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还包括檐板(未示出)。檐板设置于侧梁110的折弯部112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底架、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端渡板、手制动装置和空气制动装置;
所述凹底架包括外侧腹板,所述外侧腹板的中部横断面呈折弯结构;
所述转向架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的下方;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和心盘;所述构架包括构架枕梁和加强梁;所述构架枕梁位于所述构架的中部;所述心盘设置于所述构架枕梁上;所述加强梁设置于所述构架枕梁的下方;
所述端渡板为两块,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的端面上;所述端渡板设置为能够翻转;
所述车钩缓冲装置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两端;
所述手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一端;
所述空气制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凹底架的中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底架包括两根侧梁、横梁框格、第一端梁和第二端梁;
所述外侧腹板为侧梁外侧腹板;
两根侧梁对称设置;所述侧梁为框格结构,其还包括侧梁内侧腹板和侧梁隔板;侧梁内侧腹板和侧梁外腹侧板相对设置;所述侧梁隔板为多块,其分别与侧梁内侧腹板和侧梁外腹侧板垂直相连;
所述侧梁的外轮廓沿其长度方向包括下凹部、折弯部和上端平面部;所述下凹部位于所述侧梁的中部;所述折弯部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下凹部的两端;所述折弯部和所述下凹部设置为能够使得所述侧梁具有渐变折角式中部下凹结构;所述上端平面部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折弯部远离所述下凹部的一端;
所述横梁框格设置于两根侧梁的下凹部之间,并与两根侧梁垂直相连;
所述第一端梁和所述第二端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的一端垂直相连,所述第二端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的另一端垂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底架还包括第一牵引梁、第二牵引梁、第一枕梁和第二枕梁;
所述第一牵引梁和所述第二牵引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框格和所述第一端梁相连;所述第二牵引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框格和所述第二端梁相连;
所述第一枕梁和所述第二枕梁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枕梁与所述第一牵引梁垂直相连;所述第二枕梁与所述第二牵引梁垂直相连;
所述第一牵引梁、第二牵引梁、第一枕梁和第二枕梁均为双腹板箱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梁和所述第二牵引梁均包括牵引梁上盖板、牵引梁下盖板和两块牵引梁腹板;两块牵引梁腹板之间设置若干牵引梁腹板连接隔板加固,并与牵引梁上盖板、牵引梁下盖板共同形成双腹板箱型结构;
所述心盘位于所述牵引梁下盖板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枕梁和所述第二枕梁均包括枕梁上盖板、枕梁下盖板和两块枕梁腹板;两块枕梁腹板之间设置若干枕梁腹板连接隔板加固,并与枕梁上盖板、枕梁下盖板共同形成双腹板箱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渡板通过销轴与所述凹底架的端部相连;
两根侧梁、第一端梁、第二端梁、第一枕梁、第二枕梁、第一牵引梁、第二牵引梁和横梁框格之间共同形成整体框格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地板和下底板;
所述上盖板设置于所述整体框格结构的上表面;所述地板设置于所述上盖板的上方;所述下盖板设置于所述整体框格结构的下表面,所述下底板位于所述下盖板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口盖和檐板;所述口盖设置于所述地板上,并位于所述下凹部的上方;所述檐板设置于所述侧梁的折弯部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架枕梁为箱型结构,其包括构架枕梁腹板、构架枕梁上盖板、构架枕梁下盖板和构架枕梁隔板;构架枕梁上盖板和构架枕梁下盖板相对设置;
所述加强梁与所述构架枕梁下盖板之间形成双腹板箱形结构;所述加强梁包括加强梁底板,所述加强梁底板为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顶部位于所述加强梁底板的中部;所述加强梁底板与所述构架枕梁下盖板相对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载铁路凹底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还包括多块加强板,其均匀分布在所述加强梁底板上;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加强梁底板垂直;
所述加强板包括一条水平边,一条竖直边和一条曲线边;所述曲线边的形状与所述加强梁底板的拱形结构的表面相适应。
CN202223455905.7U 2022-12-23 2022-12-23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Active CN2191544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5905.7U CN219154469U (zh) 2022-12-23 2022-12-23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5905.7U CN219154469U (zh) 2022-12-23 2022-12-23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4469U true CN219154469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8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5905.7U Active CN219154469U (zh) 2022-12-23 2022-12-23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44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34723A (en) Low level freight car
US4917019A (en) Railway freight car
US4543887A (en) Center beam railroad freight car
US4690072A (en) Railway car body structural arrangement
RU2288121C1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перевозки крупнотоннажных контейнеров
CN107600097B (zh) 一种轻量化铁路漏斗货车底架及方法
CA1063876A (en) Freight car body reinforcement
CA1060713A (en) Stability bracing for twist on high gondolas or hopper cars
CN101715401B (zh) 具有开口桁架面的轨道落下孔车
US6543367B1 (en) Lightweight truck sideframe
RU2391239C1 (ru) Грузовой полувагон с глухим полом
CN211107434U (zh) 一种盾构施工渣土车
CN111252101A (zh) 一种铁路驮背多功能运输车底架及运输车
US4590864A (en) Single axle truck suspension for railway flat car
CN213008133U (zh) 一种三轴转向架及其构架
US4864938A (en) Railway freight car
CN219154469U (zh) 重载铁路凹底平车
CN212332659U (zh) 铁路集装箱平车车体
CN210101632U (zh) 铁路集装箱专用平车
CN111762216A (zh) 铁路集装箱平车车体
US5109776A (en) Gondola type railway car with snug fitting center plate arrangement
CN220163868U (zh) 铁路平车凹底架及铁路平车
US4630546A (en) Double groove center sill
AU696843B2 (en) Articulated spine car
CN212401213U (zh) 一种有大圆孔的铁路货车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