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3708U - 热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热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53708U CN219153708U CN202223231588.0U CN202223231588U CN219153708U CN 219153708 U CN219153708 U CN 219153708U CN 202223231588 U CN202223231588 U CN 202223231588U CN 219153708 U CN219153708 U CN 2191537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storage
- die holder
- channels
- molding surface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热成型模具。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一上模座、一下模座和若干导热管,所述上模座的下方形成一上成型面,所述上模座形成若干上储热通道,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上成型面。所述下模座的上方形成一下成型面,所述下模座形成若干下储热通道,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下成型面。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通于一高温介质发生器,部分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储热通道导通,部分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储热通道导通,所述导热管用于将高温介质导入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下储热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热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根据热成型模具加热零件的温度,可以将热成型模具内部划分为硬区和软区,其中硬区和软区能够加工出具有不同力学性能的零件。若一个热成型模具中同时具有硬区和软区,便能够使一个零件的各部位具备不同的力学性能,处于硬区的零件具备良好的刚性和硬度,处于软区的零件具有良好的韧性。
现有热成型模具中软区温度的升高是通过电加热棒来实现。电加热棒升温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第一,电加热棒的形状多呈直线型,当热成型模具的表面存在圆弧面和凸包时,电加热棒无法均匀分布在模具中,无法对工件均匀加热。
第二,电加热棒需要很高的功率才能达到预定温度,电加热棒的功耗较高,加热成本较高。
第三,由于电加热棒需要的电压比较高而且模具上会出现很多电线和电气接头,另外,热成型模具中还具有冷凝水或者水管爆裂出现的水,若水滴加至电气元件上很容易出现短路或者人员触电事故。
第四,电加热棒需要采用热电偶来检测热成型模具的温度,但是热电偶的检测往往会被其他因素干扰,导致热电偶检测到的温度与实际温度存在偏差,无法精准地调控热成型模具中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热成型模具,其中导热管用于将高温介质导入上储热通道和下储热通道,通过高温介质均匀地加热上模座和下模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热成型模具,其中高温介质被上导出口或下导出口引导,能够直接与零件接触,使零件能够被高温介质直接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热成型模具,其中上加热槽和下加热槽能够增大高温介质与零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零件被高温介质加热的效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热成型模具,适于均匀加热一零件,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
一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方形成一上成型面,所述上模座形成若干上储热通道,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上成型面;
一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方形成一下成型面,所述下模座形成若干下储热通道,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下成型面;和
若干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通于一高温介质发生器,部分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储热通道导通,部分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储热通道导通,所述导热管用于将高温介质导入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下储热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每个所述上储热通道均具有至少一上导出口,所述上导出口处于所述上成型面,以使所述高温介质由所述上储热通道导出至所述上成型面;
每个所述下储热通道均具有一下导出口,其中所述下导出口处于所述下成型面,以使所述高温介质由所述下储热通道导出至所述下成型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模座形成一上导热腔,所述上导热腔用于连通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导热管;
所述下模座形成一下导热腔,所述下导热腔用于连通所述下储热通道和所述导热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模座还包括若干上连接管,若干所述上连接管被设置连通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导热腔;
所述下模座还包括若干下连接管,若干所述下连接管被设置连通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和所述下导热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导出口和所述下导出口均被实施为多个;
每个所述上储热通道间隔设置有多个上导出通道,其中多个所述上导出通道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垂直连通于所述上储热通道,每个所述上导出通道远离所述上储热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成型面,并形成一个所述上导出口;
每个所述下储热通道间隔设置有多个下导出通道,其中多个所述下导出通道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垂直连通于所述下储热通道,每个所述下导出通道远离所述下储热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成型面,并形成一个所述下导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模座在所述上成型面形成若干上加热槽,且每个所述上加热槽与一个所述上导出口的位置重合;
所述下模座在所述下成型面形成若干下加热槽,且每个所述下加热槽与一个所述下导出口的位置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加热槽的中心与所述上导出口的中心重合;
所述下加热槽的中心与所述下导出口的中心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下储热通道在空间上的位置相互垂直或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加热槽和所述下加热槽均呈工字型,
所述上模座开设有若干上泄气孔,每个所述上加热槽的四角均设置有一个上泄气孔,所述上泄气孔连通所述上加热槽与外界空间;
所述下模座开设有若干下泄气孔,每个所述下加热槽的四角均设置有一个下泄气孔,所述下泄气孔连通所述下加热槽与外界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热成型模具还包括至少两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被设置于所述导热管,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导热管与所述上导热腔的通断以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下导热腔的通断。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成型模具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成型模具的上模座局部剖视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热成型模具的下模座局部剖视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5,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热成型模具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一上模座10、一下模座20和若干导热管30。
所述上模座10的下方形成一上成型面102,所述上模座10形成若干上储热通道101,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101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101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上成型面102。
所述下模座20的上方形成一下成型面202,所述下模座20形成若干下储热通道201,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201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201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下成型面202。
若干所述导热管30的一端连通于一高温介质发生器,部分所述导热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导通,部分所述导热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导通。所述导热管30用于将高温介质同时导入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下储热通道201。
当所述导热管30将高温介质导入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内部时,所述高温介质在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的内部流动,使得所述高温介质的热量能够同时传递至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便同时具有高温。在需要所述热成型模具加热零件时,具有高温的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同时与所述零件接触,从而能够对所述零件加热,保证所述零件能够成型过程中受热,使所述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具体地,所述高温介质发生器具体可被实施为过热蒸汽锅炉。所述导热管30与所述过热蒸汽锅炉连通,能够将过热蒸汽导入所述热成型模具内部,从而加热所述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电加热模具的技术方案相比,通过所述过热蒸汽加热所述零件能够节省电能,并保证所述零件均匀受热,并且在加热过程中所述模具中不会出现水,能够保证不出现电路短路的现象。另外,所述过热蒸汽仅需要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下储热通道201,不会如同电加热棒一样限制模具成型面的形状,因此,所述热成型模具的成型面可以被设置为多种形状。
所述上模座10形成一上导热腔103,所述上导热腔103用于连通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导热管30。
所述下模座20形成一下导热腔203,所述下导热腔203用于连通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和所述导热管30。
具体地,由于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均具有所述上导热腔103和所述下导热腔203。因此,所述导热管30的数量可被实施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导热管30直接与所述上导热腔103连通,使得该所述上导热腔103能够将由所述导热管30中排出的所述高温介质分散导入各个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同理,另一个所述导热管30直接与所述下导热腔203连通,以使所述下导热腔203能够将由所述导热管30中排出的所述高温介质分散导入各个所述下储热通道201。采用这样的方式无需多个所述导热管30分别与所述上储热通道101或所述下储热通道201连通,就能够同时控制多个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内所述高温介质的运动。
所述上模座10还包括若干上连接管11,若干所述上连接管11被设置连通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上导热腔103,使得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均能够接收由所述上导热腔103传递而来的所述高温介质。
对应地,所述下模座20还包括若干下连接管21,若干所述下连接管21被设置连通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和所述下导热腔203,使得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均能够接收由所述下导热腔203传递而来的所述高温介质。
每个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均具有至少一上导出口1011,其中所述上导出口1011处于所述上成型面102,所述上导出口1011能够使所述高温介质由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导出至所述上成型面102。
每个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均具有至少一下导出口2011,其中所述下导出口2011处于所述下成型面202,所述下导出口2011能够使所述高温介质由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导出至所述下成型面202。
在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对所述零件加热时,由于所述上导出口1011和所述下导出口2011分别能够导出所述高温介质至所述上成型面102和所述下成型面202,因此,所述零件能够直接与所述高温介质接触,使得所述零件能够更好地吸收热量,所述零件温度上升效率高。并且,采用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所述零件的温度与所述高温介质的温度趋于一致,保证成型后的所述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具体地,每个所述上储热通道101间隔设置有多个上导出通道1012,其中多个所述上导出通道1012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垂直连通于所述上储热通道101。每个所述上导出通道1012的一端与所述上储热通道101连通,每个所述上导出通道101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成型面102,并形成一个所述上导出口101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储热通道101的一端与所述上导热腔103连通,所述上储热通道101上垂直连通有多段所述上导出通道1012,所述上储热通道101通过多段所述上导出通道1012从所述上成型面102排出所述高温介质。一个所述上储热通道101能够通过多个所述上导出口1011朝向所述零件排出所述高温介质,能够增大所述高温介质与所述零件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所述零件更快地受热升温。
每个所述下储热通道201间隔设置有多个下导出通道2012,其中多个所述下导出通道2012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垂直连通于所述下储热通道201。每个所述下导出通道2012的一端与所述下储热通道201连通,每个所述下导出通道2012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成型面202,并形成一个所述下导出口201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下储热通道201的一端与所述下导热腔203连通,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垂直连通有多段所述下导出通道2012,所述下储热通道201通过多段所述下导出通道2012从所述下成型面202排出所述高温介质。
所述上模座10在所述上成型面102形成若干上加热槽104,且每个所述上加热槽104与一个所述上导出口1011的位置重合,即所述上加热槽104和所述上导出口1011处于同一个位置。优选地,每个所述上加热槽104与一个所述上导出口1011处于同一个中心。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所述上成型面102具有所述上加热槽104,所述加热槽104与所述零件的表面配合形成一加热腔体,由所述上导出口1011排出的所述高温介质进入所述上加热槽104内,使得所述高温介质能够直接与所述零件接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加热槽104能够增大从所述上导出口1011排出的所述高温介质与所述零件的接触面积。
所述下模座20在所述下成型面202形成若干下加热槽204,且每个所述下加热槽204与一个所述下导出口2011的位置重合,即所述加热槽204和所述下导出口2011处于所述下成型面202的同一个位置。优选地,每个所述下加热槽204与一个所述下导出口2011处于同一个中心。
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在空间上的位置相互垂直或平行。优选地,所述上储热通道101和所述下储热通道201在空间上的位置相互垂直,如图1所示,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101的轴向平行于横向方向,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201的轴向平行于纵向方向。这样一来,当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合模,并成型所述零件时,所述上储热通道101中的所述上加热槽104与所述下储热通道201中的所述下加热槽204相互交错地分布在所述零件的上下两面,能够使所述零件的整体均匀受热,提高所述零件被加热的速率。
具体地,所述上模座10开设有若干上泄气孔105。所述上加热槽104呈工字型,工字型所述上加热槽104的中心与所述上导出口1011的中心重合,每个工字型的所述上加热槽104的四角均具有一个所述上泄气孔105,所述上泄气孔105连通所述上加热槽104与外界空间。因此,在所述高温介质从所述上导出口1011进入所述上加热槽104后,所述高温介质先从所述上加热槽104的中心往两端流动,再从所述上加热槽104的两端往四个所述上泄气孔105的内部流动,使得所述上加热槽104的内部能够充盈流动的所述高温介质,在所述高温介质加热所述零件的同时,还能够加热所述上模座10,提高所述高温介质的加热效果。
同理,所述下模座20也开设有若干下泄气孔205。所述下加热槽204也呈工字型,工字型的所述下加热槽204的中心与所述下导出口2011的中心重合,每个工字型的所述下加热槽204的四角均具有一个所述下泄气孔205,所述下泄气孔205连通所述下加热槽204与外界空间。因此,设置在所述下模座20的所述下加热槽204以及所述下泄气孔205的配合也能够提高所述高温介质对所述零件的加热效果。
所述上加热槽104或所述下加热槽204的形状还可被实施为其他形状,例如由中心向四周发散的放射型,如同米字型;或工字型的简略状态,如同长条型、C字型或T字型。
所述热成型模具还包括至少两控制阀40,其中所述控制阀40被设置于所述导热管30,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阀40用于控制所述导热管30与所述上导热腔103的通断以及所述导热管30与所述下导热腔203的通断,从而控制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的温度。
所述热成型模具还包括至少一检测开关50,其中所述检测开关50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或所述下模座20,所述检测开关50被设置检测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是否合模,当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合模时,所述检测开关50被触发。
具体地,所述检测开关50可被实施为接近开关,当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接触时,所述接近开关被触发。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热成型模具,适于均匀加热一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模具包括:
一上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下方形成一上成型面,所述上模座形成若干上储热通道,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上成型面;
一下模座,所述下模座的上方形成一下成型面,所述下模座形成若干下储热通道,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被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座的内部,且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所处的平面平行于所述下成型面;和
若干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连通于一高温介质发生器,部分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储热通道导通,部分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储热通道导通,所述导热管用于将高温介质导入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下储热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形成一上导热腔,所述上导热腔用于连通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导热管;
所述下模座形成一下导热腔,所述下导热腔用于连通所述下储热通道和所述导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还包括若干上连接管,若干所述上连接管被设置连通若干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导热腔;
所述下模座还包括若干下连接管,若干所述下连接管被设置连通若干所述下储热通道和所述下导热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上储热通道均具有至少一上导出口,所述上导出口处于所述上成型面,以使所述高温介质由所述上储热通道导出至所述上成型面;
每个所述下储热通道均具有一下导出口,其中所述下导出口处于所述下成型面,以使所述高温介质由所述下储热通道导出至所述下成型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出口和所述下导出口均被实施为多个;
每个所述上储热通道间隔设置有多个上导出通道,其中多个所述上导出通道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垂直连通于所述上储热通道,每个所述上导出通道远离所述上储热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上成型面,并形成一个所述上导出口;
每个所述下储热通道间隔设置有多个下导出通道,其中多个所述下导出通道相互平行且间隔地垂直连通于所述下储热通道,每个所述下导出通道远离所述下储热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下成型面,并形成一个所述下导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在所述上成型面形成若干上加热槽,且每个所述上加热槽与一个所述上导出口的位置重合;
所述下模座在所述下成型面形成若干下加热槽,且每个所述下加热槽与一个所述下导出口的位置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槽的中心与所述上导出口的中心重合;
所述下加热槽的中心与所述下导出口的中心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储热通道和所述下储热通道在空间上的位置相互垂直或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槽和所述下加热槽均呈工字型,
所述上模座开设有若干上泄气孔,每个所述上加热槽的四角均设置有一个上泄气孔,所述上泄气孔连通所述上加热槽与外界空间;
所述下模座开设有若干下泄气孔,每个所述下加热槽的四角均设置有一个下泄气孔,所述下泄气孔连通所述下加热槽与外界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热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型模具还包括至少两控制阀,其中所述控制阀被设置于所述导热管,至少两个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导热管与所述上导热腔的通断以及所述导热管与所述下导热腔的通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31588.0U CN219153708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热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231588.0U CN219153708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热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53708U true CN219153708U (zh) | 2023-06-09 |
Family
ID=86621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231588.0U Active CN219153708U (zh) | 2022-12-01 | 2022-12-01 | 热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53708U (zh) |
-
2022
- 2022-12-01 CN CN202223231588.0U patent/CN2191537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11506U (zh) | 可实现快速均匀加热和冷却的模具 | |
KR100542728B1 (ko) | 제품의 성형을 위한 방법 및 이때 사용하는 금형 | |
KR100975014B1 (ko) | 사출금형의 급속 가열/냉각 장치 및 그 금형온도 제어방법 | |
CN101811338B (zh) | 一种可实现急冷急热的模具 | |
WO2011047552A1 (zh) | 一种模具加热冷却棒及可实现急冷急热的模具 | |
CN105058730B (zh) | 一种随型加热注塑模具 | |
US20230020708A1 (en) | Device for cooling battery cells of a traction battery of a motor vehicle and traction battery | |
US20150168010A1 (en) | Heating block | |
CN219153708U (zh) | 热成型模具 | |
US4703912A (en) | Mold temperature controlling apparatus | |
KR101783160B1 (ko) | 코어 인 코어의 온도편차 최소화 공법을 적용한 자동차 램프 리플렉터 사출금형 | |
KR20100052654A (ko) | 급속가열 및 급속냉각 금형구조 | |
KR101810107B1 (ko) | 사출품의 표면 광택을 위한 사출 금형 장치 | |
JP5243362B2 (ja) | 金型の加熱・冷却構造 | |
CN101531040A (zh) | 模具 | |
KR100794503B1 (ko) | 선택적 단열층을 포함하는 고분자수지 성형용 금형 및 이를이용한 성형 방법 | |
CN216085086U (zh) | 电池单体、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 |
CN105180678A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12372676U (zh) | 一种吹瓶模具 | |
CN113459479A (zh) | 一种加速型腔降温的吹塑胚模头 | |
CN220728518U (zh) | 分隔式厚膜水暖加热装置 | |
KR200461240Y1 (ko) | 사출금형의 온도제어용 카트리지 히터 | |
CN211084429U (zh) | 一种平板式小家电电热组件 | |
CN219141076U (zh) | 加热装置及具有其的清洁设备 | |
CN214562735U (zh) | 一种注塑模具用水式模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