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6492U -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 Google Patents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6492U
CN219146492U CN202222564658.8U CN202222564658U CN219146492U CN 219146492 U CN219146492 U CN 219146492U CN 202222564658 U CN202222564658 U CN 202222564658U CN 219146492 U CN219146492 U CN 219146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conveying device
motor
transmission shaft
worm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646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聪
王定美
麦力文
李勤奋
刘和
杨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ATAS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25646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6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6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6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包括:行驶装置;机架,设置于行驶装置上;取料斗,设置于机架的第一侧,用于在行驶装置行驶时从蚯蚓床上取出物料;第一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取料斗与机架的第一侧之间,用于沿倾斜向上的方向输送物料;筛分滚筒,沿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从物料中筛分出蚯蚓与蚯蚓粪;第二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机架的第二侧且邻近筛分滚筒的出料口设置,以分开输送蚯蚓及蚯蚓粪;第一收集盒,用于收集蚯蚓;第二收集盒,用于收集蚯蚓粪。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提高收获分离效率。

Description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农业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蚯蚓堆肥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重要手段。作为“生态接口”,蚯蚓能够采食秸秆、畜禽粪便、城市污泥等有机物固体废弃物,生长为成熟蚯蚓并生产出号称“有机肥之王”的蚯蚓粪。因此以蚯蚓为“生态接口”可实现废弃物变废为宝、资源利用目的,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此外,蚯蚓体内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可用于动物饲料、制药与医疗、轻化工业等。蚯蚓粪是一种富含各类微量元素的生物有机肥,可以用于土壤改良、植物种植、气体吸附等方面。因此,蚯蚓粪和蚯蚓均可以创造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目前,在利用蚯蚓将有机废弃物进行堆肥处理后,通常采用人工方式或简易的辅助机械将蚯蚓与蚯蚓粪进行收获和分离,机械自动化程度较低,导致蚯蚓与蚯蚓粪的收获分离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项或更多项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包括:
行驶装置;
机架,设置于行驶装置上;
取料斗,设置于机架的第一侧,用于在行驶装置行驶时从蚯蚓床上取出物料;
第一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取料斗与机架的第一侧之间,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侧嵌入取料斗的内部,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的高度高于输入侧的高度,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沿倾斜向上的方向输送物料;
筛分滚筒,沿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于机架上,筛分滚筒的进料口朝向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筛分滚筒的出料口的高度低于进料口的高度,筛分滚筒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从物料中筛分出蚯蚓与蚯蚓粪;
第二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机架的第二侧且邻近筛分滚筒的出料口设置,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筛分滚筒的轴向垂直且由第二输送装置的较低侧指向较高侧以分开输送蚯蚓及蚯蚓粪;
第一收集盒,邻近第二输送装置的较高侧设置,用于收集蚯蚓;
第二收集盒,邻近第二输送装置的较低侧设置,用于收集蚯蚓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取料斗的取料口位于远离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取料斗的底边设置有多个料铲,各料铲的铲面均与取料斗的底壁齐平;
取料口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相对,各限位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蚯蚓床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蚯蚓床本体及蚯蚓床基层,蚯蚓床基层的宽度大于蚯蚓床本体的宽度;
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蚯蚓床基层的宽度,各第一支撑轮的触地点与各料铲之间的距离均等于蚯蚓床基层的高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蚯蚓床本体的纵截面、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以及蚯蚓床的纵截面均为从下到上渐缩的形状;
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的宽度范围为800mm~1000mm,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的高为50mm,蚯蚓床本体的纵截面的宽度范围为400mm~600mm,蚯蚓床的纵截面的总高度范围为350mm~500mm;
和/或,位于蚯蚓床的蚯蚓粪的含水率范围为45%~6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轮及两个立杆;
各支撑板的第一侧均与机架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各支撑板的第二侧与取料斗连接,且两个支撑板相对设置;
各第二支撑轮分别设置于各支撑板的底部;
各立杆分别设置于各支撑板靠近机架的一侧,且各立杆的顶端高于取料斗;
其中,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位于两个立杆的顶端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传动轴、第一从传动轴、第一输送带及多个挡料板,第一主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立杆的顶端,第一从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取料斗的内部,第一主传动轴所在侧为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第一从传动轴所在侧为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侧,第一输送带绕设于第一主传动轴及第一从传动轴的外围,多个挡料板间隔设置于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且各挡料板分别沿第一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一传动链条及第二传动链条,第一电机设置于机架上;第一驱动轴穿设于两个立杆的底端,且第一驱动轴与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平行;第一传动链条绕设于第一驱动轴及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外围;第二传动链条绕设于第一驱动轴及第一主传动轴的外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筛分滚筒包括筛网滚筒及分离滚筒;筛网滚筒呈圆筒状且筒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各筛孔均为圆形孔,各筛孔的孔径范围均为6mm~12mm,相邻两个筛孔之间的孔距范围为6mm~9mm,筛网滚筒的进料口构成筛分滚筒的进料口;分离滚筒呈圆台筒状,分离滚筒的缩口与筛网滚筒的出料口连通,分离滚筒的扩口构成筛分滚筒的出料口;
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斜齿轮和齿轮圈,第二电机邻近筛网滚筒的出料口设置于机架,斜齿轮设置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齿轮圈设置于筛网滚筒的出料口,且齿轮圈与斜齿轮啮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邻近筛网滚筒的出料口设置,第一电机位于第二电机远离筛网滚筒的一侧,且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相互垂直布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主传动轴、第二从传动轴和第二输送带,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轴和第三传动链条;其中,
第二主传动轴和第二从传动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的第二侧,第二从传动轴的高度高于第二主传动轴的高度;
第二输送带绕设于第二主传动轴和第二从传动轴的外围;
第二驱动轴连接于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第二主传动轴之间;
第三传动链条绕设于第二主传动轴及第二从传动轴的外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输送装置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8°~24°,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速度范围为100mm/s~250mm/s;
和/或,筛网滚筒的倾斜角度范围为6°~14°,筛网滚筒的长度范围为1200mm~1800mm,筛网滚筒的转动速度范围为24r/min~36r/min;分离滚筒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区域的外轮廓呈等腰梯形,外轮廓的腰与筛网滚筒的轴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6°~40°;
和/或,第二输送装置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36°,第二输送带的宽度范围为600mm~800mm,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速度范围为50mm/s~200mm/s。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行驶装置横跨于蚯蚓床上行驶时,取料斗在行驶装置的推动下可从蚯蚓床上连续取出物料,第一输送装置可连续将取料斗取出的物料倾斜向上输送至筛分滚筒,使得筛分滚筒连续从物料中筛分离蚯蚓及蚯蚓粪,从而第二输送装置可接收蚯蚓及蚯蚓粪并不断向第一收集盒输送分离出的蚯蚓以及向第二收集盒输送分离出的蚯蚓粪。基于此,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中各部件可高效衔接,可将取料、输送、筛分、收集等蚯蚓与蚯蚓粪的收获分离处理进行一体化集成,极大程度实现取料、输送、筛分、收集等处理的连续流水线式运作,对蚯蚓与蚯蚓粪进行全过程收获、分离,提高蚯蚓与蚯蚓粪的收获分离效率。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的左视示意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蚯蚓床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中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中第一输送装置的布设示意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输送装置中挡料板的布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的主视示意图。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的俯视示意图。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的左视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该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下文简称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包括行驶装置11、机架12、取料斗21、第一输送装置22、筛分滚筒23、第二输送装置24、第一收集盒25及第二收集盒26。
行驶装置11包括但不限于履带底盘,该履带底盘包括两个驱动机构111及两个履带112,两个驱动机构111相对设置,各履带112分别绕设于各驱动机构111的外围。在驱动机构111动作时,各履带112分别沿对应驱动机构111的外围运动以向地面G施加摩擦力,从而实现无人自主行驶。通过设置行驶装置11为履带底盘可增加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的重量,降低其重心,使得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能够稳定行驶。优选地,行驶装置11的行驶速度范围为12km/h~15km/h(包括端点值)。
机架12设置于行驶装置11上,机架12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图中未标记)。示例性地,该机架12为矩形框架,机架12的两个短边框分别构成机架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优选地,机架12位于行驶装置11前方的短边框构成第一侧,机架12位于行驶装置11后方的短边框构成第二侧。
取料斗21设置于机架12的第一侧,亦即取料斗21位于行驶装置11的前方,用于在行驶装置11在行驶时从蚯蚓床A上取出物料。示例性地,在行驶装置11横跨于蚯蚓床A上向前F行驶时,行驶装置11可推动取料斗21运动,取料斗21不断从铲起位于蚯蚓床A的物料,使得物料连续落入取料斗21内。
第一输送装置22倾斜设置于取料斗21与机架12的第一侧之间。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入侧22a嵌入取料斗21的内部,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出侧22b的高度高于输入侧22a的高度,第一输送装置22用于沿倾斜向上的方向D1输送物料。通过将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入侧22a嵌入取料斗21的内部,则在取料斗21不断铲起物料时,物料会持续落入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入侧22a,从而第一输送装置22可沿倾斜向上的方向D1将物料从输入侧22a连续输送至输出侧22b,实现物料的连续输送,并且,在输送的过程中第一输送装置22可抬升物料的高度,使物料从所需高度输出。
筛分滚筒23沿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于机架12上,筛分滚筒23的进料口23a朝向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出侧22b,筛分滚筒23的出料口23b的高度低于进料口23a的高度。筛分滚筒23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从物料中筛分出蚯蚓与蚯蚓粪。这样的设置方式可使物料从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出侧22b直接落入筛分滚筒23的进料口23a,便于输送与筛分的无缝衔接。在物料从第一输送装置22连续落入筛分滚筒23后,筛分滚筒23转动时带动输入的物料沿筛分滚筒23的轴向D2翻滚运动,在翻滚运动过程中,蚯蚓与蚯蚓粪因质量差异会以不同的初速度从筛分滚筒23出料口23b的不同位置被分离抛出,实现蚯蚓与蚯蚓粪的连续筛分。
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3,第二输送装置24倾斜设置于机架12的第二侧且邻近筛分滚筒23的出料口23b设置,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方向D3与筛分滚筒23的轴向D2垂直,且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方向D3由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低侧指向较高侧以分开输送蚯蚓及蚯蚓粪。由于蚯蚓与蚯蚓粪会以不同的初速度从筛分滚筒23出料口23b的不同位置被分离抛出,通过将第二输送装置24邻近筛分滚筒23的出料口23b设置并使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方向D3与筛分滚筒23的轴向垂直,可利用第二输送装置24接收被连续分离抛出的蚯蚓与蚯蚓粪,使得蚯蚓与蚯蚓粪分别落在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面24a上的两个区域。第二输送装置24倾斜设置,并且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方向D3由较低侧指向较高侧,因蚯蚓的表面具有一层液膜,当蚯蚓被连续抛落至第二输送装置24时,蚯蚓会通过液膜直接粘附于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面24a,使得蚯蚓被倾斜向上输送;而蚯蚓粪呈椭球形的颗粒状,在蚯蚓粪被抛至第二输送装置24时,蚯蚓粪会直接沿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面24a斜向下滚落。如此,可分开输送蚯蚓及蚯蚓粪。
第一收集盒25邻近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高侧设置,用于收集蚯蚓。由于蚯蚓粘附于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面24a,使得蚯蚓与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面24a之间保持相对静止,在蚯蚓被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高侧时,在惯性作用下蚯蚓会从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高侧落入第一收集盒25,实现蚯蚓的集中收集。
第二收集盒26邻近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低侧设置,用于收集蚯蚓粪。通过将第二收集盒26邻近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低侧设置,则便于蚯蚓粪沿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面24a倾斜向下滚落至第二收集盒26内,实现蚯蚓粪的集中收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通过在行驶装置11上设置机架12,沿机架12的第一侧指向第二侧的方向顺次设置取料斗21、第一输送装置22、筛分滚筒23及第二输送装置24,并在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高侧设置第一收集盒25,在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低侧设置第二收集盒26。在行驶装置11横跨于蚯蚓床A上行驶时,取料斗21在行驶装置11的推动下可从蚯蚓床A上连续取出物料,第一输送装置22可连续将取料斗21取出的物料倾斜向上输送至筛分滚筒23,使得筛分滚筒23连续从物料中筛分离蚯蚓及蚯蚓粪,从而第二输送装置24可接收蚯蚓及蚯蚓粪并不断向第一收集盒25输送分离出的蚯蚓以及向第二收集盒26输送分离出的蚯蚓粪。基于此,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中各部件可高效衔接,可将取料、输送、筛分、收集等蚯蚓与蚯蚓粪的收获分离处理进行一体化集成,极大程度实现取料、输送、筛分、收集等处理的连续流水线式运作,对蚯蚓与蚯蚓粪进行全过程收获、分离,提高蚯蚓与蚯蚓粪的收获分离效率。再者,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的机械化、无人化程度高,更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取料斗21的取料口211位于取料斗21远离第一输送装置22的一侧,取料斗21的底边211a设置有多个料铲212,各料铲212的铲面均与取料斗21的底壁齐平。示例性地,各料铲212可以均为U型料铲,U型料铲的铲口呈U型。
取料口211的两个侧边211b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板213,两个限位板213相对,各限位板21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轮214。
上述方案,通过在取料口211的底边211a设置多个料铲212,使得多个料铲212沿取料口211的底边211a排布,在行驶装置11横跨于蚯蚓床A向前F行驶(亦即按照取料斗21的取料口211所朝方向行驶)时,可利用多个料铲212将位于蚯蚓床A的物料连续铲起,使得铲起的物料不断由取料口211进入取料斗21的内部,有利于提升取料的便利性。并且,通过在取料口211的两个侧边211b设置两个限位板213,可利用两个限位板213之间的距离W1限定出取料斗21在蚯蚓床A上的取料宽度,便于按照所需取料宽度进行取料。此外,第一支撑轮214设置于各限位板213的底部,可对料铲212进行支撑,防止前进过程中料铲212触底碰撞损伤,例如,第一支撑轮21可转动地设置在各限位板213的底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4,蚯蚓床A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蚯蚓床本体A1及蚯蚓床基层A2,蚯蚓床基层A2的宽度W3大于蚯蚓床本体A1的宽度W2。其中,蚯蚓床本体A1为物料所在区域,物料包含蚯蚓与蚯蚓粪。蚯蚓床基层A2为常规蚯蚓栖息和缓冲带,此部分物料不需取出。蚯蚓床基层A2的宽度W3为蚯蚓床基层A2的纵截面最宽处的宽度,蚯蚓床本体A1的宽度W2为蚯蚓床本体A1的纵截面最宽处的宽度;其中,蚯蚓床基层A2的纵截面为蚯蚓床基层A2垂直于地面G的截面,蚯蚓床本体A1的纵截面为蚯蚓床本体A1垂直于地面G的截面。示例性地,蚯蚓床A通常为长条形,行驶装置11一般横跨于蚯蚓床A并沿蚯蚓床A的长度方向L行驶来推动取料斗21从蚯蚓床A上连续铲取物料。
两个限位板213之间的距离W1大于蚯蚓床基层A2的宽度W3,各第一支撑轮214的触地点与各料铲212之间的距离均等于蚯蚓床基层A2的高度。第一支撑轮214的触地点为第一支撑轮214与地面G接触的点。
在一个示例中,蚯蚓床本体A1的纵截面、蚯蚓床基层A2的纵截面以及蚯蚓床A的纵截面均为从下到上渐缩的形状,例如类等腰梯形等形状,其中,蚯蚓床A的纵截面为蚯蚓床A垂直于地面G的截面。蚯蚓床基层A2的纵截面的宽度W3范围为800mm~1000mm(包含端点值),蚯蚓床基层A2的纵截面的高为50mm,蚯蚓床本体A1的纵截面的宽度W2范围为400mm~600mm(包含端点值),蚯蚓床A的纵截面的总高度范围为350mm~500mm。两个限位板213之间的距离W1可以是1200mm。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支撑轮214的中心线与对应限位板213的底边211a垂直相交,第一支撑轮214的半径等于蚯蚓床基层A2的高度,亦即第一支撑轮214的半径为50mm。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两个限位板213之间的距离W1大于蚯蚓床基层A2的宽度W3,在取料斗21从蚯蚓床本体A1上取料时,可利用两个限位板213限制出在蚯蚓床本体A1上的取料宽度大于蚯蚓床本体A1的宽度W2,确保料铲212将位于蚯蚓床本体A1的物料全部铲起。通过设置各第一支撑轮214的触地点与各料铲212之间的距离均等于蚯蚓床基层A2的高度可进一步确保料铲212仅能铲取位于蚯蚓床本体A1的物料,避免料铲212铲取位于蚯蚓床基层A2的物料,提高取料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蚯蚓床A的蚯蚓粪的含水率范围为45%~65%(包含端点值),可使蚯蚓与蚯蚓粪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1和图6,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还包括支撑机构31,支撑机构31包括两个支撑板311、两个第二支撑轮312及两个立杆313。各支撑板311的第一侧均与机架12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例如,支撑板311的第一侧均分别通过连接槽314与机架12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各支撑板311的第二侧与取料斗21连接,且两个支撑板311相对设置。各第二支撑轮312分别设置于各支撑板311的底部。各立杆313分别设置于各支撑板311靠近机架12的一侧,且各立杆313的顶端高于取料斗21。其中,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出侧22b位于两个立杆313的顶端之间。
上述方案,可通过支撑机构31将第一输送装置22倾斜设置于机架12的第一侧与取料斗21之间,并使第一输送装置22与机架12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便运输或日常存放维护时将第一输送装置22与机架12分离,有利于提高运输或维护的便捷性。
优选地,取料斗21的底部还可以设置第三支撑轮215,第一支撑轮214、第二支撑轮312和第三支撑轮245的触地点与履带112的触地面共平面设置,有助于提高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行驶、取料、输送、筛分处理的平稳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1、图2、图5至图7,第一输送装置22包括第一主传动轴221、第一从传动轴222、第一输送带223及多个挡料板224。第一主传动轴221可转动地穿设于两个立杆313的顶端,第一从传动轴222可转动地设置于取料斗21的内部。第一主传动轴221所在侧为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出侧22b,第一从传动轴222所在侧为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入侧22a。第一输送带223绕设于第一主传动轴221及第一从传动轴222的外围,多个挡料板224间隔设置于第一输送带223的外表面,且各挡料板224分别沿第一输送带223的宽度方向延伸。通过这种方式设置多个挡料板224,可对位于第一输送带223的输送面上的物料A0进行阻挡,避免物料A0在输送过程中滑落,有利于提升输送效果。
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1,第一驱动装置41包括第一电机411、第一驱动轴412、第一传动链条413及第二传动链条414。第一电机411设置于机架12上;第一驱动轴412穿设于两个立杆313的底端,且第一驱动轴412与第一电机411的电机轴411a平行;第一传动链条413绕设于第一驱动轴412及第一电机411的电机轴411a的外围;第二传动链条414绕设于第一驱动轴412及第一主传动轴221的外围,优选地,第二传动链条414与第一主传动轴221之间以及第二传动链条414与第一驱动轴412之间均设置有链条齿轮415。
第一驱动装置41驱动第一输送装置22倾斜向上输送物料的过程可以是:通过控制第一电机41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将动力依次沿第一传动链条413、第一驱动轴412和第二传动链条414传动至第一主传动轴221,使得第一主传动轴221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一主传动轴221通过第一输送带223带动第一从传动轴222运动,使得第一输送带223沿第一从传动轴222指向第一主传动轴221的方向输送物料。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图5,筛分滚筒23包括筛网滚筒231及分离滚筒232;筛网滚筒231呈圆筒状且筒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231c,各筛孔231c均为圆形孔,各筛孔231c的孔径范围均为6mm~12mm(包括端点值),相邻两个筛孔231c之间的孔距范围为6mm~9mm(包括端点值),相邻两个筛孔231c的孔距为相邻两个筛孔231c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筛网滚筒231的进料口231a构成筛分滚筒23的进料口23a;分离滚筒232呈圆台筒状,分离滚筒232的缩口232a与筛网滚筒231的出料口231b连通,分离滚筒232的扩口232b构成筛分滚筒23的出料口23b。示例性地,蚯蚓具有长条形的体貌,其长度范围通常为30mm~80mm(包括端点值),其长度远大于筛孔231c的孔径,使其难以透过筛孔231c。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筛孔231c的上述尺寸范围,在筛网滚筒231转动时,物料沿筛网滚筒231的轴向翻滚运动,可使物料中粒径较小的蚯蚓粪透过筛孔231c,而粒径较大的蚯蚓粪和蚯蚓继续输送至分离滚筒232,实现蚯蚓与所需蚯蚓粪的筛选。优选地,筛网滚筒231的内壁光滑,还可减少蚯蚓体表的摩擦损伤。此外,通过将圆台筒状的分离滚筒232设置于筛网滚筒231的出料口231b,在分离滚筒232转动时,筛选出的蚯蚓与蚯蚓粪在分离滚筒232的旋转离心作用下进行渐开线运动,以不同的初速度从分离滚筒232扩口232b的不同位置被抛出,实现蚯蚓与蚯蚓粪的分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筛分滚筒23外还罩设有机罩233,机罩233可对筛分滚筒23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5,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42,第二驱动装置42包括第二电机421、斜齿轮422和齿轮圈423,第二电机421邻近筛网滚筒231的出料口231b设置于机架12,斜齿轮422设置于第二电机421的电机轴(图中未标记),齿轮圈423设置于筛网滚筒231的出料口231b,且齿轮圈423与斜齿轮422啮合。如此,可通过控制第二电机421转动,将动力依次经齿轮圈423和斜齿轮422传动至筛网滚筒231,使筛网滚筒231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省略了筛网滚筒231的筛孔231c、分离滚筒232、机罩233。
优选地,该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1还可以包括控制器51,控制器51分别与第一电机411和第二电机421连接,用于分别控制第一电机411和第二电机421的转动速度,进而分别控制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送速度和筛分滚筒23的转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411邻近筛网滚筒231的出料口231b设置,第一电机411位于第二电机421远离筛网滚筒231的一侧,且第一电机411与第二电机421相互垂直布置。基于此,可集中布置第一电机411和第二电机421,有利于节省布置空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输送装置24包括第二主传动轴241、第二从传动轴242和第二输送带243,第二驱动装置42还包括第二驱动轴424和第三传动链条425。第二主传动轴241和第二从传动轴24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2的第二侧,第二从传动轴242的高度高于第二主传动轴241的高度,使得第二从传动轴242所在侧为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高侧,第二主传动轴241所在侧为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较低侧。第二输送带243绕设于第二主传动轴241和第二从传动轴242的外围。第二驱动轴424连接于第二电机421的电机轴与第二主传动轴241之间。第三传动链条425绕设于第二主传动轴241及第二从传动轴242的外围。
上述方案,可使第二输送装置24在驱动筛分滚筒23转动时,同时驱动第二输送装置24,有利于节省制作成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5,第一输送装置22的倾斜角度α范围为18°~24°(包含端点值),第一输送装置22的倾斜角度α为第一输送装置22的输送方向D1与水平方向HD之间的夹角。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装置22的倾斜角度α范围为18°~24°,可使物料落在或稳定停在挡料板朝向第一输送装置22输出侧22b的一面与第一输送带223限定出的容纳空间内,避免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滚落。第一输送带223的输送速度范围为100mm/s~250mm/s(包含端点值),如此可将物料沿倾斜向上的方向缓慢输送至筛分滚筒23内,避免物料落在筛分滚筒23的进料口23a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5,筛网滚筒231的倾斜角度β范围为6°~14°,筛网滚筒231的倾斜角β为筛网滚筒231的轴向D2与水平方向HD之间的夹角。筛网滚筒231的长度范围为1200mm~1800mm(包含端点值)。筛网滚筒231的转动速度范围为24r/min~36r/min(包含端点值)。请一并参考图1,分离滚筒232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区域的外轮廓呈等腰梯形,外轮廓的腰232c与筛网滚筒231的轴向D2之间的夹角γ范围为26°~40°(包含端点值)。基于此,可使筛网滚筒231对物料具有较好的筛分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考图3,第二输送装置24的倾斜角度δ范围为25°~36°(包含端点值),第二输送装置24的倾斜角度δ为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方向D3与水平方向HD支架的夹角。通过设置第二输送装置24的倾斜角度δ范围为25°~36°可减小蚯蚓落料区内混入蚯蚓粪的比例,使得蚯蚓与蚯蚓粪能够较好的分离。第二输送带243的宽度范围为600mm~800mm(包含端点值),能够保证蚯蚓的落点位置及蚯蚓粪的落点位置均位于第二输送带243上。第二输送带243朝上的外表面构成第二输送装置24的输送面24a。第二输送带243的输送速度范围为50mm/s~200mm/s(包含端点值)。优选地,第二输送带243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驶装置;
机架,设置于所述行驶装置上;
取料斗,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一侧,用于在所述行驶装置行驶时从蚯蚓床上取出物料;
第一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所述取料斗与所述机架的第一侧之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侧嵌入所述取料斗的内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的高度高于输入侧的高度,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于沿倾斜向上的方向输送所述物料;
筛分滚筒,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朝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的高度低于进料口的高度,所述筛分滚筒用于在转动的过程中从所述物料中筛分出所述蚯蚓与所述蚯蚓粪;
第二输送装置,倾斜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二侧且邻近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筛分滚筒的轴向垂直且由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较低侧指向较高侧以分开输送所述蚯蚓及所述蚯蚓粪;
第一收集盒,邻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较高侧设置,用于收集所述蚯蚓;
第二收集盒,邻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较低侧设置,用于收集所述蚯蚓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斗的取料口位于所述取料斗远离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所述取料斗的底边设置有多个料铲,各所述料铲的铲面均与所述取料斗的底壁齐平;
所述取料口的两个侧边分别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两个限位板相对,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床包括沿竖直方向上下设置的蚯蚓床本体及蚯蚓床基层,所述蚯蚓床基层的宽度大于所述蚯蚓床本体的宽度;
所述两个限位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蚯蚓床基层的宽度,各所述第一支撑轮的触地点与各所述料铲之间的距离均等于所述蚯蚓床基层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蚯蚓床本体的纵截面、所述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以及所述蚯蚓床的纵截面均为从下到上渐缩的形状;
所述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的宽度范围为800mm~1000mm,所述蚯蚓床基层的纵截面的高为50mm,所述蚯蚓床本体的纵截面的宽度范围为400mm~600mm,所述蚯蚓床的纵截面的总高度范围为350mm~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轮及两个立杆;
各所述支撑板的第一侧均与所述机架的第一侧可拆卸连接,各所述支撑板的第二侧与所述取料斗连接,且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设置;
各所述第二支撑轮分别设置于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
各所述立杆分别设置于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机架的一侧,且各所述立杆的顶端高于所述取料斗;
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位于所述两个立杆的顶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主传动轴、第一从传动轴、第一输送带及多个挡料板,所述第一主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两个立杆的顶端,所述第一从传动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取料斗的内部,所述第一主传动轴所在侧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出侧,所述第一从传动轴所在侧为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入侧,所述第一输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一主传动轴及所述第一从传动轴的外围,所述多个挡料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外表面,且各所述挡料板分别沿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第一传动链条及第二传动链条,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轴穿设于所述两个立杆的底端,且所述第一驱动轴与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平行;所述第一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及所述第一电机的电机轴的外围;所述第二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及所述第一主传动轴的外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筛分滚筒包括筛网滚筒及分离滚筒;所述筛网滚筒呈圆筒状且筒壁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筛孔,各所述筛孔均为圆形孔,各所述筛孔的孔径范围均为6mm~12mm,相邻两个所述筛孔之间的孔距范围为6mm~9mm,所述筛网滚筒的进料口构成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所述分离滚筒呈圆台筒状,所述分离滚筒的缩口与所述筛网滚筒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分离滚筒的扩口构成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
所述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斜齿轮和齿轮圈,所述第二电机邻近所述筛网滚筒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斜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所述齿轮圈设置于所述筛网滚筒的出料口,且所述齿轮圈与所述斜齿轮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邻近所述筛网滚筒的出料口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二电机远离所述筛网滚筒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相互垂直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主传动轴、第二从传动轴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轴和第三传动链条;其中,
所述第二主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从传动轴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从传动轴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主传动轴的高度;
所述第二输送带绕设于所述第二主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从传动轴的外围;
所述第二驱动轴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二主传动轴之间;
所述第三传动链条绕设于所述第二主传动轴及所述第二从传动轴的外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8°~24°,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输送速度范围为100mm/s~250mm/s;
和/或,所述筛网滚筒的倾斜角度范围为6°~14°,所述筛网滚筒的长度范围为1200mm~1800mm,所述筛网滚筒的转动速度范围为24r/min~36r/min;所述分离滚筒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区域的外轮廓呈等腰梯形,所述外轮廓的腰与所述筛网滚筒的轴向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6°~40°;
和/或,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5°~36°,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宽度范围为600mm~800mm,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输送速度范围为50mm/s~200mm/s。
CN202222564658.8U 2022-09-27 2022-09-27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Active CN219146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4658.8U CN219146492U (zh) 2022-09-27 2022-09-27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4658.8U CN219146492U (zh) 2022-09-27 2022-09-27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6492U true CN219146492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44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4658.8U Active CN219146492U (zh) 2022-09-27 2022-09-27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6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44804A (en) Apparatus for co-composting municipal refuse
CN113600601B (zh) 一种建筑垃圾分选处理系统
CN205672650U (zh) 化粪池污物处理装置
CN111495949A (zh) 一种对铁矿区土壤进行翻新修复的方法
CN102974531B (zh) 土壤净化分离机
CN219146492U (zh) 蚯蚓与蚯蚓粪的全过程收获分离设备
KR101421280B1 (ko) 진개물 파쇄장치를 갖는 제진기
CN107018742A (zh) 履带自走式高效药材精选收获机
CN113578732A (zh) 一种高效垃圾分类方法
CN207899575U (zh) 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211538184U (zh) 一种具有循环利用废水装置的砂石分离机
CN113185338B (zh) 一种畜牧养殖动物粪便发酵用翻抛设备
CN212703657U (zh) 园林建设用污染土壤修复设备
CN213485621U (zh) 一种农业种子拌药设备
CN211134594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筛分装置
CN204231885U (zh) 一种地膜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
CN108160314B (zh) 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218078865U (zh) 移动式土杂肥筛选设备
CN207887310U (zh) 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CN206333020U (zh) 一种土豆脱土收获机
CN111482449A (zh) 一种铁矿区泥土翻新修复组件
CN215089753U (zh) 一种用于生态农业的农作物种植土壤修复装置
CN219352811U (zh) 一种自动进出料蚯蚓养殖床
CN220048893U (zh) 一种鸡粪有机肥筛分装置
CN212943894U (zh) 一种生物制药用原料除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