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5089U - 电源模块 - Google Patents

电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5089U
CN219145089U CN202223076598.1U CN202223076598U CN219145089U CN 219145089 U CN219145089 U CN 219145089U CN 202223076598 U CN202223076598 U CN 202223076598U CN 219145089 U CN219145089 U CN 219145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in
contact pin
liv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65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良松
范兵
蔡友准
李鸿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65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5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5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5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输入连接器和转换电路;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一火线插针、第二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一输入端;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二输入端。基于上述结构,本申请的输入连接器可同时提供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可分别连接两个外部元件,从而可充分利用电源功率,有利于减少电源模块的使用数量。

Description

电源模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服务器常用的供电电源是通用冗余电源(Common Redundant PowerSupplies,简称CRPS),通用冗余电源一般按照N+N的冗余模式进行配置,例如1+1、2+2和4+4冗余配置。
在相关技术的方案中,通用冗余电源内部器件的功率能够同时满足两路输入连接器同时工作的要求。但是,为了提高通用冗余电源的功率密度,其前面板只能够放置一个输入连接器,造成了电源功率存在部分的浪费,同时提高了电源的使用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模块,本申请的电源模块能够同时提供两路输入端,从而充分利用电源功率,有利于减少电源模块的使用数量。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输入连接器和转换电路;所述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一火线插针、第二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所述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二输入端。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输入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一火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火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零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零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槽内,所述地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槽内;
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沿第二方向排列呈两行,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四安装槽在第三方向上一一对应,所述第五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一火线插针与所述第一零线插针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二火线插针与所述第二零线插针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一火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一零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二火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二零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一火线插针与所述第二火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5mm;所述第一零线插针与所述第二零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5mm。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还包括PCB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均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一火线插针和第一零线插针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火线插针和第二零线插针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一火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火线第一段和第一火线第二段,所述第一火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火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火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火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第二火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火线第一段和第二火线第二段,所述第二火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火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火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火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零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零线第一段和第一零线第二段,所述第一零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零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零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零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第二零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零线第一段和第二零线第二段,所述第二零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零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零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四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零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地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地线第一段和地线第二段,所述地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地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地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五安装槽内,所述地线第二段穿过所述PCB板后接地。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输入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固定柱,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PCB板之间通过所述多个固定柱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一火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火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一火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二火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火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火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二火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一零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零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零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一零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二零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零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孔,第二零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二零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地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地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孔,地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孔相连接,所述地线飞线的另一端接地。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器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互相连接的转接连接器和转接线;
所述转接连接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第二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另一端通过所述转接线连接两个标准输入连接器。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转接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一火线插槽、第二火线插槽、第一零线插槽、第二零线插槽和地线插槽,所述第一火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火线插针,所述第二火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火线插针,所述第一零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零线插针,所述第二零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零线插针,所述地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地线插针;
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的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的卡槽。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有防呆部,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防呆部相适配的防呆槽。
如上所述的电源模块,可选地,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外壳,所述输入连接器和转换电路均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所述电源模块用作通用冗余电源,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或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另一直流电能。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源模块,包括输入连接器和转换电路;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一火线插针、第二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一输入端;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二输入端。基于上述结构,本申请的输入连接器可同时提供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可分别连接两个外部元件,从而可充分利用电源功率,有利于减少电源模块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的等效结构简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连接器的结构简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图5的爆炸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连接器的结构简图;
图11为图10的爆炸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连接器与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0-电源模块;11-电源外壳;12-风扇;
100-输入连接器;
110-第一火线插针;111-第一火线第一段;112-第一火线第二段;113-第一连接孔;114-第一火线飞线;
120-第二火线插针;121-第二火线第一段;122-第二火线第二段;123-第二连接孔;124-第二火线飞线;
130-第一零线插针;131-第一零线第一段;132-第一零线第二段;133-第三连接孔;134-第一零线飞线;
140-第二零线插针;141-第二零线第一段;142-第二零线第二段;143-第四连接孔;144-第二零线飞线;
150-地线插针;151-地线第一段;152-地线第二段;153-第五连接孔;154-地线飞线;
160-第一壳体;161-第一安装槽;162-第二安装槽;163-第三安装槽;164-第四安装槽;165-第五安装槽;166-第一连接部;167-防呆部;
170-固定柱;
210-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20-第二电源转换电路;
300-PCB板;
400-转接件;410-转接连接器;411-第二连接部;420-转接线;
500-输出连接器;
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Z-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由于尺寸的限制,相关技术中通用冗余电源的前面板只能够放置一个输入连接器(如C16或C20连接器),因此一个通用冗余电源只能连接一个外部元件。但是,相关技术中通用冗余电源内部器件的功率能够同时满足两个外部元件同时使用,其中每个外部元件用于接收一路外部电能,因此电源功率存在部分的浪费,同时提高了电源的使用数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源模块,通过在输入连接器内设置第一火线插针、第二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一输入端且与第一电源换电路电连接,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二输入端且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因此,输入连接器可同时提供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可分别连接两个外部元件,从而可充分利用电源功率,有利于减少电源模块的使用数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模块10,该电源模块10例如可以是通用冗余电源。电源模块10包括电源外壳11,电源外壳11内设有转换电路,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或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另一直流电能。电源外壳11的前面板设有风扇12和输入连接器100,风扇12用于电源模块的散热,输入连接器100用于接收交流电能或直流电能。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的等效结构简图。请继续参照图2,电源模块10包括输入连接器100、转换电路、PCB板300、转接件400和输出连接器500,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均设置在PCB板300上。转接件400的一端可与外部元件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输入连接器100,输入连接器100再连接PCB板300,通过PCB板300实现与转换电路的连接,转换电路可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或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另一直流电能,并最终从输出连接器500输出。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连接器的结构简图;图6为图5的主视图;图7为图5的爆炸视图;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模块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连接器的结构简图;图11为图10的爆炸视图。
请参照图3-图11,本实施例中输入连接器100包括第一火线插针110、第二火线插针120、第一零线插针130、第二零线插针140和地线插针150。
其中,第一火线插针110、第一零线插针130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电连接;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火线插针110和第一零线插针130先与PCB板300连接后,再通过PCB板300内部的电路实现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的电连接。第一火线插针110、第一零线插针130和地线插针150共同组成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入端可以与一个外部元件实现电连接。
第二火线插针120、第二零线插针140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电连接;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火线插针120和第二零线插针140先与PCB板300连接后,再通过PCB板300内部的电路实现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的电连接。第二火线插针120、第二零线插针140和地线插针150共同组成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可以与另一个外部元件实现电连接。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器100可同时提供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可分别连接两个外部元件,从而可充分利用电源功率,有利于减少电源模块的使用数量。
请继续参照图5-图7、图10-图11,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器100还包括第一壳体160,第一壳体160内设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第一安装槽161、第二安装槽162、第三安装槽163、第四安装槽164和第五安装槽165。第一火线插针110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61内,第二火线插针120安装在第二安装槽162内,第一零线插针130安装在第三安装槽163内,第二零线插针140安装在第四安装槽164内,地线插针150安装在第五安装槽165内。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161、第二安装槽162、第三安装槽163和第四安装槽164沿第二方向Y排列呈两行,且第一安装槽161与第三安装槽163在第三方向Z上一一对应,第二安装槽162与第四安装槽164在第三方向Z上一一对应,第五安装槽165位于第一安装槽161、第二安装槽162、第三安装槽163和第四安装槽164的中部;其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通过上述设置,本实施例可以保证输入连接器100尺寸的紧凑性,在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器100的尺寸小于27.5mmX35.5mm,整体尺寸与相关技术中C20连接器的尺寸大体相同。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火线插针110与第一零线插针13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5mm;第二火线插针120与第二零线插针14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5mm;第一火线插针110与地线插针15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第一零线插针130与地线插针15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第二火线插针120与地线插针15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第二零线插针140与地线插针15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第一火线插针110与第二火线插针12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5mm;第一零线插针130与第二零线插针14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5mm。本实施例通过限定相邻的两个插针之间的距离,保证输入连接器100可以满足400V以内直流或交流电流的要求。
请继续参照图4-图7,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第一火线插针110、第二火线插针120、第一零线插针130和第二零线插针140均焊接连接在PCB板300上;地线插针150穿过PCB板300后连接电源外壳11,从而实现接地。
具体来说,第一火线插针11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火线第一段111和第一火线第二段112,第一火线第一段111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火线第二段112沿第三方向Z设置,第一火线第一段111和第一火线第二段112组成一个类似“L”型的结构。其中,第一火线第一段111位于第一安装槽161内,第一火线第二段112与PCB板300焊接连接。
第二火线插针12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火线第一段121和第二火线第二段122,第二火线第一段121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二火线第二段122沿第三方向Z设置,第二火线第一段121和第二火线第二段122组成一个类似“L”型的结构。其中,第二火线第一段121位于第二安装槽162内,第二火线第二段122与PCB板300焊接连接。
第一零线插针13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零线第一段131和第一零线第二段132,第一零线第一段131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零线第二段132沿第三方向Z设置,第一零线第一段131和第一零线第二段132组成一个类似“L”型的结构。其中,第一零线第一段131位于第三安装槽163内,第一零线第二段132与PCB板300焊接连接。
第二零线插针140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零线第一段141和第二零线第二段142,第二零线第一段141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二零线第二段142沿第三方向Z设置,第二零线第一段141和第二零线第二段142组成一个类似“L”型的结构。其中,第二零线第一段141位于第四安装槽164内,第二零线第二段142与PCB板300焊接连接。
地线插针150包括互相连接的地线第一段151和地线第二段152,地线第一段151沿第一方向X设置,地线第二段152沿第三方向Z设置,地线第一段151和地线第二段152组成一个类似“L”型的结构。其中,地线第一段151位于第五安装槽165内,地线第二段152穿过PCB板300后连接到电源外壳11以实现接地,当然该另一端也可以焊接固定在PCB板300上,通过PCB板300实现接地。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输入连接器100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输入连接器100还包括多个固定柱170,第一壳体160与PCB板300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柱170相连接。例如,固定柱17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第一壳体160和PCB板300焊接,从而提高第一壳体160连接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8-图11,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第一火线插针110、第二火线插针120、第一零线插针130和第二零线插针140均采用飞线连接在PCB板300上;地线插针150采用飞线直接连接电源外壳11,从而实现接地。
具体来说,第一火线插针110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火线插针110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113,第一火线飞线11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孔113相连接,第一火线飞线11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相连接。例如,第一火线飞线114的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接孔113,另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PCB板300上,通过PCB板300实现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的电连接。
第二火线插针120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二火线插针12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123,第二火线飞线124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孔123相连接,第二火线飞线12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相连接。例如,第二火线飞线124的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第二连接孔123,另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PCB板300上,通过PCB板300实现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的电连接。
第一零线插针130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一零线插针130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孔133,第一零线飞线134的一端与第三连接孔133相连接,第一零线飞线13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相连接。例如,第一零线飞线134的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第三连接孔133,另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PCB板300上,通过PCB板300实现与第一电源转换电路210的电连接。
第二零线插针140沿第一方向X设置,第二零线插针140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孔143,第二零线飞线144的一端与第四连接孔143相连接,第二零线飞线14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相连接。例如,第二零线飞线144的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第四连接孔143,另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PCB板300上,通过PCB板300实现与第二电源转换电路220的电连接。
地线插针150沿第一方向X设置,地线插针150的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孔153,地线飞线154的一端与第五连接孔153相连接,地线飞线154的另一端接地。例如,地线飞线154的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第五连接孔153,另一端可以焊接固定在电源外壳11上,从而实现接地,当然该另一端也可以焊接固定在PCB板300上,通过PCB板300实现接地。
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入连接器与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简图。请参照图2和图12,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的转接件400包括互相连接的转接连接器410和转接线420,转接连接器410用于连接输入连接器100的第一火线插针110、第二火线插针120、第一零线插针130、第二零线插针140和地线插针150,转接线420的一端与转接连接器410连接,另一端可连接两个标准输入连接器。
具体来说,转接连接器410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一火线插槽、第二火线插槽、第一零线插槽、第二零线插槽和地线插槽,第一火线插槽用于容置第一火线插针110,第二火线插槽用于容置第二火线插针120,第一零线插槽用于容置第一零线插针130,第二零线插槽用于容置第二零线插针140,地线插槽用于容置地线插针150。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60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166,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接部411,第一连接部166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166为设置在第一壳体160的表面的卡扣,第二连接部411为设置在第二壳体的表面的卡槽,输入连接器100与转接连接器410通过卡扣与卡槽卡接固定。
请参照图5,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壳体160内还设有防呆部167,防呆部167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60的一个角处;第二壳体内设有与防呆部167相适配的防呆槽,通过设置防呆部167和防呆槽,可以保证输入连接器100与转接连接器410的可靠连接,防止连接出错。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申请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申请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连接器和转换电路;所述输入连接器包括第一火线插针、第二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所述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火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共同组成第二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第四安装槽和第五安装槽;所述第一火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火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零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零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槽内,所述地线插针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槽内;
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沿第二方向排列呈两行,且所述第一安装槽与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四安装槽在第三方向上一一对应,所述第五安装槽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和第四安装槽的中部;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线插针与所述第一零线插针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二火线插针与所述第二零线插针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一火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一零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二火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二零线插针与所述地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5.5mm;所述第一火线插针与所述第二火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5mm;所述第一零线插针与所述第二零线插针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8.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板,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均设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第一火线插针和第一零线插针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火线插针和第二零线插针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火线第一段和第一火线第二段,所述第一火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火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火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火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第二火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火线第一段和第二火线第二段,所述第二火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火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火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火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第一零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零线第一段和第一零线第二段,所述第一零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零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零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一零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第二零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二零线第一段和第二零线第二段,所述第二零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零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零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四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零线第二段与所述PCB板焊接连接;
所述地线插针包括互相连接的地线第一段和地线第二段,所述地线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地线第二段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地线第一段位于所述第五安装槽内,所述地线第二段穿过所述PCB板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固定柱,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PCB板之间通过所述多个固定柱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火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火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一火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二火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火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火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二火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一零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零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一零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一零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第二零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零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孔,第二零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相连接,所述第二零线飞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地线插针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地线插针的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孔,地线飞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孔相连接,所述地线飞线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输入连接器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互相连接的转接连接器和转接线;
所述转接连接器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火线插针、第二火线插针、第一零线插针、第二零线插针和地线插针,另一端通过所述转接线连接两个标准输入连接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连接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一火线插槽、第二火线插槽、第一零线插槽、第二零线插槽和地线插槽,所述第一火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火线插针,所述第二火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火线插针,所述第一零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一零线插针,所述第二零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零线插针,所述地线插槽用于容置所述地线插针;
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的卡扣,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的卡槽。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有防呆部,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与所述防呆部相适配的防呆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还包括电源外壳,所述输入连接器和转换电路均设置于所述电源外壳,所述电源模块用作通用冗余电源,所述转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或将直流电能转换为另一直流电能。
CN202223076598.1U 2022-11-18 2022-11-18 电源模块 Active CN219145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598.1U CN219145089U (zh) 2022-11-18 2022-11-18 电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6598.1U CN219145089U (zh) 2022-11-18 2022-11-18 电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5089U true CN219145089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0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6598.1U Active CN219145089U (zh) 2022-11-18 2022-11-18 电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5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39426A (en) Adjunct power connector
US5947764A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connecting means to board and arrang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667702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78196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improved substrate
US827725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CN107580168B (zh) 摄像头模组、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040253873A1 (en) Electrical cable and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voltage step down system
CN219145089U (zh) 电源模块
TWI458185B (zh) 具有減少雜訊的接點圖案之連接器組件
CN111446567B (zh) 一种双排排针与双排排母的板间浮动连接器
CN113258387B (zh) 一种多功能转接箱
CN216819794U (zh) 全灌胶分体式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电池组件
US4702706A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including socket therefor
US11063380B2 (en) Universal power input assembly
JP2005050745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CN220795538U (zh) 一种单路光模块
CN221614318U (zh) 电路板、电源模块及电源系统
CN214013362U (zh) 电连接插座
CN218770155U (zh) Led显示模组及其电源信号共用插接件
CN218483027U (zh) 一种拓展板和具有该拓展板的电路组件、电子设备
TWM644512U (zh) 電源轉接座
CN220693394U (zh) 柔性电路板、电池保护板及电池
US11956927B2 (en) Case, fan module and fan frame
CN110554754A (zh) 电源汇流装置及具电源汇流装置的服务器
CN209946231U (zh) 一种电能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