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4975U -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4975U
CN219144975U CN202223163345.8U CN202223163345U CN219144975U CN 219144975 U CN219144975 U CN 219144975U CN 202223163345 U CN202223163345 U CN 202223163345U CN 219144975 U CN219144975 U CN 219144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osyncline
clamping
cable
bar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33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衍鹏
李权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Lianchang Ic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Lianchang 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Lianchang I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Lianchang I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33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4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4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4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包括夹持机构和连接片,夹持机构和连接片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其中,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于夹持机构一侧的第一定位块,连接片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块配合的第一定位孔,连接片远离夹持机构的一侧连接有连接耳,连接耳与第一定位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固定销,固定销通过安装孔同时贯穿连接耳和第一定位块,以将夹持机构固定于连接片一侧,本申请具有既方便组装、且组装结构牢靠稳定、夹持机构和连接片不易脱离、可长期使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缆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背景技术
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
尤其隧道电缆沟槽内的电缆、光缆等线缆在敷设时需要通过夹持装置将线缆固定住,现有线缆夹持装置一般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夹持机构和连接片,夹持机构用于夹持安装线缆,连接片作为连接件连接在对应设施上,为组装方便,夹持机构和连接片可设置成可拆卸分体结构,而目前一般采用卡接结构将夹持机构和连接片组装在一起,虽然组装方便,但是使用过久后卡接结构容易失效,导致夹持机构和连接片脱离,卡接形式的可拆卸结构稳定性差,耐久性差,不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槽线缆卡具,旨在解决现有线缆夹持装置卡接形式的可拆卸结构稳定性差,容易导致夹持机构和连接片脱离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包括夹持机构和连接片,夹持机构和连接片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其中,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于夹持机构一侧的第一定位块,连接片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块配合的第一定位孔,连接片远离夹持机构的一侧连接有连接耳,连接耳与第一定位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固定销,固定销通过安装孔同时贯穿连接耳和第一定位块,以将夹持机构固定于连接片一侧。
可选地,连接耳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块位于两组连接耳之间。
可选地,夹持机构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定位块,连接片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块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可选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部,第一定位块连接于连接部的一侧壁,连接部的另一侧壁分别连接有线缆挂钩和位于线缆挂钩上方的夹持气囊,夹持气囊和线缆挂钩围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槽。
可选地,夹持机构包括连接部,第一定位块连接于连接部的一侧壁,连接部的另一侧壁分别连接有安装座和位于安装座上方的夹持气囊,安装座远离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有挡板,安装座顶部设置有至少一组隔离机构,以将连接部与挡板之间隔离成多个夹持槽。
可选地,隔离机构包括移动座,移动座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座上,移动座顶部连接有隔离气囊。
可选地,安装座内开设有条形滑槽,移动座下部伸入条形滑槽内并可沿条形滑槽滑移。
可选地,移动座两侧端均连接有限位块,两限位块底部均设置有限位齿,安装座顶部设置有两条可与对应限位齿配合的条形齿,两条形齿分别位于条形滑槽两侧。
可选地,移动座包括连接于隔离气囊底部的第一导滑块,限位块连接于第一导滑块侧壁,第一导滑块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滑块,第二导滑块的宽度大于第一导滑块的宽度,条形滑槽为与移动座配合的倒T形槽。
可选地,连接片为倒L形,连接片顶部设置有射钉。
本申请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中的连接机构采用固定销通过安装孔同时贯穿连接片上的连接耳和夹持机构上的第一定位块,可牢牢将夹持机构固定于连接耳一侧,采用固定销锁紧,可避免现有卡接结构使用过久后容易失效的弊端,固定后夹持机构和连接片不易脱离,固定结构牢靠稳定,可长期使用;组装时,将第一定位块穿过第一定位孔,使连接耳与第一定位块上的安装孔重叠,然后再插入固定销即可,因此同时又满足组装方便的要求,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种地槽线缆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种地槽线缆卡具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种地槽线缆卡具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隔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一种地槽线缆卡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连接片,110-第一定位孔,120-第二定位孔,130-条形孔,140-延伸板,200-夹持机构,210-连接部,220-线缆挂钩,230-夹持气囊,240-安装座,241-条形滑槽,242-条形齿,250-挡板,260-隔离机构,261-移动座,2611-第一导滑块,2612-第二导滑块,262-隔离气囊,263-限位块,264-限位齿,300-连接机构,310-第一定位块,320-连接耳,330-固定销,340-第二定位块,400-射钉,500-T形块。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参照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包括夹持机构200和连接片100,夹持机构200和连接片100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300;其中,连接机构300包括连接于夹持机构200一侧的第一定位块310,连接片100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块310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0,连接片100远离夹持机构200的一侧连接有连接耳320,连接耳320与第一定位块310上均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固定销330,固定销330通过安装孔同时贯穿连接耳320和第一定位块310,以将夹持机构200固定于连接片100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机构300中的固定销330通过安装孔同时贯穿连接片100上的连接耳320和夹持机构200上的第一定位块310,可牢牢将夹持机构200固定于连接耳320一侧,采用固定销330锁紧,可避免现有卡接结构使用过久后容易失效的弊端,固定后夹持机构200和连接片100不易脱离,固定结构牢靠稳定,可长期使用;组装时,将第一定位块310穿过第一定位孔110,使连接耳320与第一定位块310上的安装孔重叠,然后再插入固定销330即可,因此同时又满足组装方便的要求,满足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固定销330一端设有槽口,形成弹性开口,插入时,固定销330弹性开口收拢,插入后,固定销330弹性开口自动复位,起到限位作用,在无外力作用下无法脱离安装孔。这里连接片100上可至少设置一组夹持机构200,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多组,形成将多根线缆纵向排列的敷设结构,满足更多线缆敷设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耳320设置有两组,第一定位块310位于两组连接耳320之间,提高固定结构牢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夹持机构200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定位块340,连接片100上开设有与第二定位块340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时,夹持机构200一侧的第二定位块340可对准连接片100上的第二定位孔120插入,固定后,进一步提高限位作用,夹持机构200与连接片100组装后不易松动,稳定性更好。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第二定位块340可设置上下两个,第一定位块310位于上下两第二定位块340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夹持机构200包括连接部210,第一定位块310连接于连接部210的一侧壁,连接部210的另一侧壁分别连接有线缆挂钩220和位于线缆挂钩220上方的夹持气囊230,夹持气囊230和线缆挂钩220围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槽。
在本实施方式中,围成的夹持槽为上端开口且开口较小的结构,敷设线缆时,将线缆穿过上端开口放置于夹持槽内即可,本实施方式的夹持机构200为单个挂钩型,主要用于单线缆敷设的场景。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夹持机构200包括连接部210,第一定位块310连接于连接部210的一侧壁,连接部210的另一侧壁分别连接有安装座240和位于安装座240上方的夹持气囊230,安装座240远离连接部210的一端连接有挡板250,安装座240顶部设置有至少一组隔离机构260,以将连接部210与挡板250之间隔离成多个夹持槽。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持机构200采用复合结构,通过隔离机构260可将连接部210与挡板250之间的空间围成多个夹持槽,从而在单个夹持机构200内分别横向敷设多根线缆,主要用于多线缆敷设的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隔离机构260包括移动座261,移动座261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座240上,移动座261顶部连接有隔离气囊262。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离机构260可通过移动座261在安装座240上滑移到对应位置,从而调整不同夹持槽的大小,从而敷设不同缆径的线缆,使用更加灵活,满足更多的线缆敷设场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安装座240内开设有条形滑槽241,移动座261下部伸入条形滑槽241内并可沿条形滑槽241滑移。移动座261两侧端均连接有限位块263,两限位块263底部均设置有限位齿264,安装座240顶部设置有两条可与对应限位齿264配合的条形齿242,两条形齿242分别位于条形滑槽241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座261可沿着条形滑槽241滑移到对应位置,移动时,应将移动座261向上提起一定距离,使限位齿264脱离条形齿242,即可随意移动,移动到对应位置后,将移动座261放下,使限位块263底部的限位齿264卡合在条形齿242上,即可形成限位作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移动座261包括连接于隔离气囊262底部的第一导滑块2611,限位块263连接于第一导滑块2611侧壁,第一导滑块2611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滑块2612,第二导滑块2612的宽度大于第一导滑块2611的宽度,条形滑槽241为与移动座261配合的倒T形槽。
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座261相当于倒T形结构块,在倒T形槽结构的条形滑槽241移动时,不易脱离条形滑槽241,条形滑槽241内部空间足够,可使第二导滑块2612上下移动,便于将整个隔离机构260抬起进行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片100为倒L形,连接片100顶部设置有射钉400,通过射钉400可将连接片100固定在对应安装设施上,例如隧道。
如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出另一种结构的分层限位器,包括夹持机构200和连接片100,夹持机构200一侧连接有T形块500,连接片100上开设有与T形块500配合的条形孔130,条形孔130长度稍大于T形块500长条部的长度,安装时,将夹持机构200旋转90°,使T形块500长条部长度方向对齐条形孔130,将T形块500伸入穿过条形孔130后,将夹持机构200回转90°复位,此时T形块500长条部与条形孔130互相垂直,从而形成卡接结构,以将夹持机构200安装固定于连接片100一侧,该卡接结构相比现有卡接机构,结构更加牢靠稳定,不易失效,也能满足长期使用的需求。
连接片100底部还延伸设置有延伸板140,延伸板140可卡接于夹持机构200底部,这里可在夹持机构200底部开设有卡槽,延伸板140远离连接片100的末端往上翘起设置有卡接部,安装后通过卡接部卡合在卡槽内,以使延伸板140可紧密贴合于夹持机构200底部,可进一步提高连接片100与夹持机构200的组装牢靠性。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机构(200)和连接片(100),所述夹持机构(200)和所述连接片(100)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300);其中,
所述连接机构(300)包括连接于所述夹持机构(200)一侧的第一定位块(310),所述连接片(10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块(310)配合的第一定位孔(110),所述连接片(100)远离所述夹持机构(200)的一侧连接有连接耳(320),所述连接耳(320)与所述第一定位块(310)上均开设有安装孔,还包括固定销(330),所述固定销(330)通过所述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连接耳(320)和所述第一定位块(310),以将所述夹持机构(200)固定于所述连接片(100)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耳(320)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一定位块(310)位于两组所述连接耳(32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0)一侧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定位块(340),所述连接片(100)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块(340)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20)。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0)包括连接部(210),所述第一定位块(310)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10)的一侧壁,所述连接部(210)的另一侧壁分别连接有线缆挂钩(220)和位于所述线缆挂钩(220)上方的夹持气囊(230),所述夹持气囊(230)和所述线缆挂钩(220)围成用于夹持线缆的夹持槽。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200)包括连接部(210),所述第一定位块(310)连接于所述连接部(210)的一侧壁,所述连接部(210)的另一侧壁分别连接有安装座(240)和位于所述安装座(240)上方的夹持气囊(230),所述安装座(240)远离所述连接部(210)的一端连接有挡板(250),所述安装座(240)顶部设置有至少一组隔离机构(260),以将所述连接部(210)与所述挡板(250)之间隔离成多个夹持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机构(260)包括移动座(261),所述移动座(26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40)上,所述移动座(261)顶部连接有隔离气囊(26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40)内开设有条形滑槽(241),所述移动座(261)下部伸入所述条形滑槽(241)内并可沿所述条形滑槽(241)滑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61)两侧端均连接有限位块(263),两所述限位块(263)底部均设置有限位齿(264),所述安装座(240)顶部设置有两条可与对应所述限位齿(264)配合的条形齿(242),两所述条形齿(242)分别位于所述条形滑槽(241)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61)包括连接于所述隔离气囊(262)底部的第一导滑块(2611),所述限位块(263)连接于所述第一导滑块(2611)侧壁,所述第一导滑块(2611)底部连接有第二导滑块(2612),所述第二导滑块(26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滑块(2611)的宽度,所述条形滑槽(241)为与所述移动座(261)配合的倒T形槽。
10.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槽线缆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100)为倒L形,所述连接片(100)顶部设置有射钉(400)。
CN202223163345.8U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Active CN219144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3345.8U CN21914497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3345.8U CN21914497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4975U true CN219144975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0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3345.8U Active CN219144975U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49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93031B2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
US6242698B1 (en) Interchangeable adapter face plates
US7520476B2 (en) Cable support system
US6227502B1 (en) Electrical cord and cable gripper
US10570941B2 (en) Clip
US20030095829A1 (en) Coupler for cable trough
CN108376952B (zh) 用于在航空应用中保持导线束的塑料线缆管理设计
CN217934864U (zh) 一种开口抱箍
US6478602B1 (en) Retainer clip for a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assembly
CN219144975U (zh) 一种地槽线缆卡具
CA2436991C (en) Spring-loaded wedge dead end connector having elements for coupling together and preventing removal of conductor-gripping jaws
AU2002251878A1 (en) Spring-loaded wedge dead end connector
US20220216678A1 (en) Pathway isolation fitting for a fiber trough system
JP5422288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CN217590040U (zh) 一种便于维护安装的线缆夹持装置
CN212366740U (zh) 一种铁路g网改造工程专用漏缆卡具
CN217334971U (zh) 一种自适应分层限位器
KR20220027238A (ko) 다중극 플러그 커넥터 조립체
CN209746192U (zh) 一种多路光纤连接器封装结构
CN213367276U (zh) 线束固定结构和电池包
CN217116686U (zh) 线缆固定机构和数据处理装置
US20150062858A1 (en) Cable alignment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8415122U (zh) 一种带有固定结构的适配器
KR200406113Y1 (ko) 케이블 정리용 홀더 부착형 패치패널
CN218124241U (zh) 出线固线板及包含该出线固线板的接线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