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41024U - 空气处理机组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41024U
CN219141024U CN202320520766.7U CN202320520766U CN219141024U CN 219141024 U CN219141024 U CN 219141024U CN 202320520766 U CN202320520766 U CN 202320520766U CN 219141024 U CN219141024 U CN 219141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cavity
electric control
treatment unit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07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青辉
邢志钢
缪海涛
王星辰
胡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07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41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41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41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机组,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隔板、风机组件和电控组件。箱体的壁面设有开口;隔板安装于箱体的内腔,并将箱体分隔形成上腔和下腔,上腔和下腔均连通开口;风机组件可拆卸安装于下腔内,并能够从开口移出箱体;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和连接电控盒的散热器,散热器至少部分位于下腔内,电控盒至少部分位于上腔内;电控组件设于内腔,并能够从开口脱离箱体。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组件的散热器至少部分位于下腔内并能够通过风机组件的风场进行散热,实现有效散热;而电控盒的大部分结构位于上腔内,上腔形成相对于下腔密封隔离的腔体,有效避免了水汽和灰尘对电气元件的损害,提升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空气处理机组的维护,电控组件和风机组件一般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箱体内。电控组件安装在风机组件附近实现对电气元件的散热,但是由于风机组件运行过程中会将水汽和灰尘带入箱体内,从而影响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增加售后维修的频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机组,提升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箱体,沿所述箱体的周向的壁面设有开口;隔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并将所述箱体分隔形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均连通所述开口;风机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下腔内,并能够从所述开口移出所述箱体;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和连接所述电控盒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下腔内,所述电控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腔内;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内腔,且至少部分所述电控组件能够从所述开口脱离所述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隔板将箱体的内腔分隔形成上腔和下腔,风机组件安装于下腔内,电控组件包括容纳电气元件的电控盒和用于为电气元件散热的散热器;散热器的至少部分位于下腔内并通过风机组件的风场进行散热,实现对电气元件的有效散热;而电控盒的大部分结构位于上腔内,上腔形成相对于下腔密封隔离的腔体,有效避免了水汽和灰尘对电气元件的损害,提升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空气处理机组的可靠性。风机组件和电控组件均能够从箱体的壁面的开口处脱离箱体,能够方便地对风机组件和电控组件进行检修,提高维护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风机组件的投影和所述电控组件的投影错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竖直板,所述竖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的上端,并将所述上腔分隔形成前子腔和后子腔,所述前子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后子腔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控盒与所述第一导槽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隔板包括横板部和竖板部,所述横板部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布置且其中一侧设有避让槽,所述竖板部连接于所述横板部的下端,所述竖板部设有位于所述避让槽下方的所述第一导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板部在所述避让槽的侧壁形成有折边,所述电控盒设有朝向所述折边设置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折边滑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形成的安装腔内;所述电控盒设有朝向所述下腔开设并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连通孔,所述散热器穿设于所述连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包括底座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多个散热片,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控盒,多个所述散热片沿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朝向出风口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有导向边,所述隔板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向边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板,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的支撑梁,所述蜗壳通过所述支撑梁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梁包括横梁和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安装于所述电控盒朝向所述箱门的一侧,所述箱门设有与所述显示板相对设置的显示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的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箱门被除去;
图3为图2所示的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机组件被移出箱体;
图4为图1所示的风机箱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风机箱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风机组件被除去;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2所示的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风机组件和电控组件被移出箱体;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2中电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电控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盒体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盒体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的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显示窗和箱门装配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
风机箱1000;
箱体100;开口110;上腔121;前子腔1211;后子腔1212;下腔122;左侧板130;第一支耳131;第一通孔132;右侧板140;后侧板150;第二支耳160;
箱门200;安装孔210;
隔板300;导轨310;第一导槽320;横板部330;避让槽331;第二折边332;竖板部340;
风机组件400;蜗壳410;导向边411;风轮420;出风口430;支撑梁440;横梁441;固定座442;第二通孔443;
电控组件500;电控盒510;第三支耳511;盒体512;卡扣柱5121;螺栓柱5122;盒盖513;卡孔座5131;螺孔座5132;控制板514;连通孔515;散热器520;底座521;散热片522;第二导槽530;电控板540;显示板550;变压器560;第一安装部570;第一定位槽571;第一卡扣572;第一定位筋573;第二安装部580;第二定位槽581;第二卡扣582;第二定位筋583;
竖直板600;
出风框700;后框板710;左侧框板720;右侧框板730;上框板740;第一折边741;
进风框800;
显示窗900;裙边910;第三卡扣9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空气处理机组,又称美式风管机,一般安装于阁楼或者地下室,由于其安装环境复杂且安装空间狭窄,因此通常采用多个模块箱体组合装配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热交换箱和风机箱1000。热交换箱内安装有换热组件,风机箱1000内安装有风机组件400。热交换箱和风机箱1000构造为两个独立的模块箱体,热交换箱和风机箱1000可拆卸连接,热交换箱和风机箱1000可以拆卸后分别搬运,安装时再进行快速组装,从而便于安装人员在狭窄的安装空间内进行安装,降低了安装的难度,提高了安装的效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安装空间狭窄,在空气处理机组需要维修或清洗时,采用热交换箱和风机箱1000可拆卸的结构能够提高维保的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机组也可以采用整体式设计,即换热组件和风机组件400安装于同一个箱体100内。
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以模块式的空气处理机组进行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包括风机箱1000,风机箱1000内设有风机组件400和电控组件500。为了便于风机箱1000的维护,风机组件400和电控组件500可拆卸安装于风机箱1000内,例如滑动脱离的方式。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风机组件400的上端可以与风机箱1000的箱体100连接,采用向上翻转的方式脱离箱体100,从而便于检修。考虑到散热问题,电控组件500一般安装在风机组件400附近,通过风机组件400的风场散热。但是,风机组件400在运行过程中会将水汽和灰尘带入箱体100内,从而对电控组件500内的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增加售后维修的频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风机箱1000,参照图1和图2所示,风机箱1000包括箱体100和箱门200。箱体100可以为大致方形的结构,箱体100的周向的其中一个壁面设有开口110,箱体100的内部形成内腔,开口110与内腔连通。箱门200可拆卸安装于箱体100的开口110处,箱门200能够覆盖开口110,从而实现对开口110的打开或关闭,对内腔的部件进行保护。当风机箱1000需要维修或清洗时,箱门200能够方便地进行拆卸。
参照图2所示,风机箱1000还包括隔板300、风机组件400和电控组件500。隔板300安装于箱体100的内腔,隔板300与箱体100之间可以通过焊接固定,或者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实现固定,在此不再具体限定。隔板300将箱体100的内腔分隔为上腔121和下腔122,上腔121和下腔122沿图2的上下方向布置,上腔121和下腔122相互隔离,而且上腔121和下腔122分别与开口110直接连通。
参照图3所示,风机组件400安装于下腔122,风机组件400能够从开口110直接移出箱体100,从而使风机组件400便于拆卸。
参照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电控组件500安装于内腔,电控组件500能够从开口110直接移出箱体100,从而使电控组件500便于拆卸。电控组件500包括电控盒510和散热器520。散热器520固定连接于电控盒510,用于电控盒510的散热。散热器520位于电控组件500的下半部分,散热器520的至少部分结构布置于下腔122内,位于下腔122内的散热器520的部分结构与风机组件400靠近设置,例如位于风机组件400的进风口的一侧,在风机组件400的风场作用下,实现对电气元件的有效散热。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器520也可以整体位于下腔122内。电控盒510的大部分结构位于上腔121内,使得电控组件500的电气元件位于上腔121内,上腔121形成相对于下腔122密封隔离的腔体,从而与风机组件400密封隔离,有效避免了水汽和灰尘对电气元件的损害,提升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提高空气处理机组的可靠性。位于上腔121的电气元件可以采用显露于上腔121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检修和更换时不需要拆卸防尘壳体,提高维保的效率。
另外,电控盒510的另一部分结构位于下腔122内,可以通过密封电控盒510的方式对电气元件进行保护,由于电控组件500可以整体拆卸,因此也便于检修和更换,提高维保的效率。
参照图3和图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安装于箱体100的内腔的竖直板600。竖直板600固定连接于隔板300的上端,并将上腔121分隔形成前子腔1211和后子腔1212。竖直板600、隔板300、箱体100的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以及箱门200形成密封性更佳的前子腔1211,电气元件布置于前子腔1211内,能够进一步降低水汽和灰尘对位于前子腔1211的电气元件的影响,提高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前子腔1211与开口110连通,便于电控元件的整体拆卸。另外,后子腔1212与风机组件400的出风口430连通,从而在后子腔1212形成空气处理机组的出风通道,有利于降低风机组件400的出风风阻,而且提高了空气处理机组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空气处理机组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出风框700。出风框700安装于后子腔1212内,出风框700与风机组件400的出风口430的位置相匹配。出风框700包括后框板710和连接后框板710的左右两侧的左侧框板720和右侧框板730。后框板710与箱体100远离开口110一侧的后侧板150固定连接,左侧框板720和右侧框板730分别与箱体100沿箱体100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的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固定连接。因此,后框板710和箱体100的后侧板150之间可以形成用于贴附保温棉的空间,左侧框板720与箱体100的左侧板130之间也可以形成用于贴附保温棉的空间,右侧框板730与箱体100的右侧板140之间也可以形成用于贴附保温棉的空间。出风框700还包括上框板740,上框板740与左侧框板720和右侧框板730分别固定连接,上框板740安装于箱体100的上端,并且位于电控组件500和隔板300的上方。上框板740的设置增加了箱体100的上端的结构强度,使得箱体100的开口110处的结构强度更高。上框板740的前端设有第一折边741,第一折边741和箱门20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箱门200的上部的固定。上框板740、后框板710、左侧框板720和右侧框板730可以采用钣金加工而成,使得结构强度更高,安装更加方便、快捷。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电辅热组件,用于对空气处理机组的出风进行辅助加热。电辅热组件安装于出风框700内,从而对经过出风通道的气流进行加热。电辅热组件可以安装于后框板710和竖直板600之间,实现稳定的连接。
参照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进风框800,进风框800安装于箱体100的下端,进风框800的设置增加了箱体100的下端的结构强度,使得箱体100的开口110处的结构强度更高。进风框800的前端和箱门200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箱门200的下部的固定。
参照图3、图5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风机组件400包括蜗壳410、风轮420和电机,电机固定于蜗壳410,电机的输出轴与风轮420固定连接,风轮420转动设于蜗壳410内。蜗壳410的上端设有出风口430,蜗壳410在出风口430处设有导向边411。导向边411形成有两条,两条导向边411分别位于蜗壳410的左侧和右侧。两条导向边411均沿垂直于开口110的方向(即图3中的前后方向)延伸。对应的,隔板300设有导轨310,导轨310形成于隔板300的下端。导轨310设有两条,两条导轨310均沿垂直于开口110的方向延伸,两条导轨310与两条导向边411分别滑动连接,实现对风机组件400的稳定支撑,从而使风机组件400能够稳定地从下腔122向箱体100外滑出。可以理解的是,导轨310可以为隔板300向下折弯形成的滑槽结构。
相关技术中,由于风机组件400的整体结构较重,只通过隔板300支撑使隔板300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导致漏风和异响。为了解除上述问题,参照图2和图3所示,箱体100包括位于箱体100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板,即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风机组件400还包括支撑梁440,支撑梁440与蜗壳410固定连接,蜗壳410通过支撑梁440分别连接于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通过增设支撑梁440将风机组件400固定连接于箱体100,分担了隔板300的承重力,改善了隔板300的变形问题。而且蜗壳410通过支撑梁440与箱体100连接,增加了箱体100的整体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梁440可以设置为一条,支撑梁440沿左右方向延伸,支撑梁440的中部与蜗壳410固定连接,支撑梁440沿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固定连接。
参照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梁440包括横梁441和固定座442。固定座442与蜗壳410固定连接,横梁441与固定座442固定连接。横梁441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固定连接。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分别朝向下腔122凸出设有第一支耳131,两个第一支耳131均设有第一通孔132。横梁441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第一通孔132匹配的第二通孔443,第二通孔443和第一通孔132通过螺钉等紧固件穿设,从而实现横梁441和左侧板130、右侧板140的固定连接,其连接稳定可靠。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通孔443为腰型孔,或者第一通孔132为腰型孔,使得风机组件400在固定过程中位置可以实现微调,便于装配,提高装配效率。
可以替代的是,支撑梁440还可以设置为两条,两条支撑梁440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并且分别连接于蜗壳410的左右两侧。位于左侧的支撑梁440连接蜗壳410和左侧板130,位于右侧的支撑梁440连接蜗壳410和右侧板140。
可以替代的是,支撑梁440还可以设置为多条,多条支撑梁440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且每条支撑梁440的中部均与蜗壳410固定连接,且两端均分别与左侧板130和右侧板140固定连接。
相关技术中,电控组件500和风机组件400在箱体100内相互交错,例如电控组件500固定在风机组件400上或紧固在风机组件400的前侧,维护风机组件400时必须将电控组件500先拆卸下来,或者维护电控组件500前需要拆装风机组件400,维保非常不便。另外,电控组件500安装在风机组件400会受到风机组件400的振动影响,导致电控组件500内的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降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组件400和电控组件500沿垂直于移出箱体100的方向的投影面上错位设置,即在垂直于开口110方向的投影面上,风机组件400的投影和电控组件500的投影错位设置。例如,风机组件400和电控组件500沿上下方向错位布置,或者沿左右方向错位布置,或者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均错位布置。因此,风机组件400和电控组件500能够单独通过开口110移出箱体100,实现分别独立的拆卸和安装,而不需要有前后拆装顺序的限制,使得检修人员能够方便地对风机组件400和电控组件500分别独立检修。
参照图5、图6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组件500布置于风机组件400的沿箱体1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即图5中的左右方向)。隔板300沿箱体1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槽320。第一导槽320沿垂直于开口110的方向延伸,电控盒510与第一导槽320滑动配合,从而使电控组件500能够方便地通过第一导槽320滑出箱体100外,便于电控组件500的拆卸和维修。
参照图7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电控组件500安装的稳定性,隔板300包括横板部330和竖板部340。横板部330沿箱体100的宽度方向布置,横板部330沿箱体100的宽度方向的右侧与右侧板140固定连接。横板部330的左侧的部分结构与左侧板130连接,并在左侧设有避让槽331。竖板部340连接于横板部330的下端,竖板部340向下腔122的内部折弯形成第一导槽320,第一导槽320位于避让槽331的下方,电控组件500安装于第一导槽320时,电控盒510的大部分结构通过避让槽331设置于上腔121。竖板部340可以与左侧板130固定连接,从而提高第一导槽320的结构稳定性,使电控组件500的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参照图8和图9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控组件500导向滑动的稳定性,横板部330在避让槽331的左侧壁形成有第二折边332,第二折边332为隔板300的加强结构。电控盒510设有朝向第二折边332设置的第二导槽530,第二导槽530与第二折边332滑动配合,从而对电控组件500的滑动实现有效的导向和定位,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第二折边332与第二导槽530的配合结构,还能够使电控组件500支撑于箱体100的结构更加稳定
参照图7和图9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电控组件500与箱体100的连接可靠性,箱体100在电控组件500一侧的侧板设有第二支耳160,第二支耳160可以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例如两个。对应的,电控盒510设有与第二支耳160数量匹配的第三支耳511,第三支耳511和第二支耳16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连接。
可以替换的是,电控组件500还可以滑动设置于风机组件400的右侧,其滑动结构可以适当参考上述设置在风机组件400的左侧的实施例进行理解,为了避免赘述,在此不再重复介绍。
参照图9和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电控盒510包括盒体512、盒盖513和控制板514。盒体512和盒盖513形成密封的安装腔,控制板514安装于安装腔内,能够对控制板514进行防尘和防潮的保护。电控盒510设有连通孔515,连通孔515连通安装腔和电控盒510的外部,连通孔515设置在电控盒510朝向下腔122的位置,散热器520穿设于连通孔515,从而将安装腔内的热量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发散至下腔122,并通过风机组件400带出空气处理机组。可以理解的是,连通孔515可以设于盒体512,散热器520固定连接于盒体512。可以替代的是,连通孔515还可以设于盒盖513,散热器520固定连接于盒盖513。
参照图9和图10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散热器520包括底座521和固定连接于底座521的多个散热片522,多个散热片522均沿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延伸。散热片522在有效空间内面积越大,其散热效果越好。底座521固定连接于电控盒510,多个散热片522沿垂直于开口110的方向(即图9中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散热片522之间形成开口110向下的散热风道,蜗壳410的进风口位于左右两侧,风场的气流方向为自下向上,因此散热片522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散热器520的散热效率。
参照图10和图12所示,盒盖513位于盒体512远离风机组件400的一侧,散热器520安装于盒体512,且位于盒体512朝向风机组件400的一侧。盒体512设有间隔设置的卡扣柱5121和螺栓柱5122,盒盖513设有与卡扣柱5121配合的卡孔座5131,以及与螺栓柱5122配合的螺孔座5132。卡扣柱5121和卡孔座5131卡接配合,实现盒盖513和盒体512的定位连接,再通过螺栓柱5122和螺孔座5132配合,实现盒盖513和盒体512的稳定连接。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电控组件500还包括电控板540、显示板550和变压器560。电控板540、显示板550和变压器560均位于上腔121。参照图12所示,变压器560安装于盒体512,且位于盒盖513的上方,变压器560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扣固定。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电控板540固定安装于盒体512远离盒盖513的一侧。盒体512设有第一安装部570,第一安装部57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槽571和第一卡扣572,第一安装部570的两侧还设有第一定位筋573,电控板540与第一定位筋573抵接实现对位,并且卡接于第一定位槽571和第一卡扣572,从而实现稳定的连接。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盒体512朝向开口110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部580,显示板550安装于第二安装部580。第二安装部580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定位槽581和第二卡扣582,第二安装部580的两侧还设有第二定位筋583,显示板550与第二定位筋583抵接实现对位,并且卡接于第二定位槽581和第二卡扣582,从而实现稳定的连接。
参照图11和图12所示,盒体512在散热器520的上方形成第二导槽530,盒体51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第二导槽530形成于盒体512,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参照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空气处理机组,包括箱体100和箱门200。箱门200可拆卸安装于箱体100的开口110处。为了使显示板550上的显示代码能够通过箱门200直接查看,提高售后安装和维护调试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箱门200设有显示区域,显示板550安装于电控盒510朝向箱门200的一侧,显示区域设于显示板550的相对位置。显示区域可以为箱门200的减薄结构,即通过部分减薄的箱门200对显示板550进行显示。可以替代的是,显示区域可以为显示窗900,显示窗900可以为透明材料制成,显示窗900固定安装于箱门200。
参照图14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箱门200设有安装孔210,显示窗900固定安装于安装孔210。显示窗900可以采用胶粘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螺接、卡扣等方式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显示窗900朝向箱门200的内侧(图14中的后侧)设有裙边910,裙边910与安装孔210定位配合。为了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显示窗900还设有位于裙边910外周沿的第三卡扣920,箱门200在安装孔210的周沿部分设有与第三卡扣920卡接配合的卡孔。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2)

1.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沿所述箱体的周向的壁面设有开口;
隔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腔,并将所述箱体分隔形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所述下腔均连通所述开口;
风机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下腔内,并能够从所述开口移出所述箱体;
电控组件,包括电控盒和连接所述电控盒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下腔内,所述电控盒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腔内;所述电控组件设于所述内腔,且至少部分所述电控组件能够从所述开口脱离所述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的投影面上,所述风机组件的投影和所述电控组件的投影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竖直板,所述竖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的上端,并将所述上腔分隔形成前子腔和后子腔,所述前子腔与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后子腔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沿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电控盒与所述第一导槽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横板部和竖板部,所述横板部沿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布置且其中一侧设有避让槽,所述竖板部连接于所述横板部的下端,所述竖板部设有位于所述避让槽下方的所述第一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部在所述避让槽的侧壁形成有折边,所述电控盒设有朝向所述折边设置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槽与所述折边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包括盒体、盒盖和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形成的安装腔内;所述电控盒设有朝向所述下腔开设并连通所述安装腔的连通孔,所述散热器穿设于所述连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底座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多个散热片,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控盒,多个所述散热片沿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所述蜗壳朝向出风口的一端向外凸出形成有导向边,所述隔板设有沿垂直于所述开口的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向边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位于所述箱体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板,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的支撑梁,所述蜗壳通过所述支撑梁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包括横梁和连接于所述横梁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所述横梁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机组还包括箱门,所述箱门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安装于所述电控盒朝向所述箱门的一侧,所述箱门设有与所述显示板相对设置的显示区域。
CN202320520766.7U 2023-03-16 2023-03-16 空气处理机组 Active CN219141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0766.7U CN219141024U (zh) 2023-03-16 2023-03-16 空气处理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0766.7U CN219141024U (zh) 2023-03-16 2023-03-16 空气处理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41024U true CN219141024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2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0766.7U Active CN219141024U (zh) 2023-03-16 2023-03-16 空气处理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41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2277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EP2921795B1 (en) Out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JP4888447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491111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9141024U (zh) 空气处理机组
KR20150091616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209763270U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0110165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H06137610A (ja) 空気調和機
JP3535843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213395635U (zh) 空调室外机
CN218154763U (zh) 空气处理机组
CN218154517U (zh) 空气处理机组
CN219868343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913353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868346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913355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868345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868349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868347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868344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913354U (zh) 空气处理机
CN219810004U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处理机组
CN218938872U (zh) 一种冷板式水冷服务器机柜
CN219868348U (zh) 空气处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