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9569U -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9569U
CN219139569U CN202320200210.XU CN202320200210U CN219139569U CN 219139569 U CN219139569 U CN 219139569U CN 202320200210 U CN202320200210 U CN 202320200210U CN 219139569 U CN219139569 U CN 2191395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over plate
pressure maintaining
bottom plate
dispen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02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02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95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95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95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其应用于线材和壳体所形成的组合体的保压,包括底板、保压部件和连接件。保压部件包括第一盖板和保压组件,第一盖板和底板可转动连接,保压组件包括第二盖板、压紧组件、调压组件和连接组件,第二盖板和第一盖板可转动连接,压紧组件和第二盖板连接,连接组件和第一盖板连接。在保压部件转动到远离底板后,组合体可设置于底板,在保压部件转动到抵顶底板时,连接件可将保压部件固定到底板,且保压部件可对组合体进行保压。本申请解决了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组合体不方便放入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问题。

Description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3C(即Computer、Communication和Consumer Electronics,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产品中,常常需要用线材实现不同的电子元件之间的电性连接。为了方便线材进行电性连接,经常需要在线材上设置连接器(连接器可以是各种接头,如USB接头)。在组装线材和连接器时,可以通过点胶工艺实现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其中,当点胶完成后线材和连接器壳体会被粘合,在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粘合过程一般还需要借助保压装置保压一段时间。
目前各个厂商进行点胶后的保压时,会在保压装置设置位置固定的保压部件,保压部件通过压紧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组合体来进行保压,由于保压部件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挪动,使得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组合体在进入保压装置进行保压时,容易被保压部件阻挡而被干扰,不方便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组合体的放入。因此现有的保压装置存在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组合体不方便放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让线材和连接器壳体的组合体方便放入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应用于线材和壳体所形成的组合体的保压,包括:底板、保压部件和连接件。保压部件包括第一盖板和保压组件,第一盖板和底板可转动连接。保压组件包括第二盖板、压紧组件、调压组件和连接组件,第二盖板和第一盖板可转动连接,压紧组件和第二盖板连接,连接组件和第一盖板连接。其中,在保压部件转动到远离底板后,组合体可设置于底板,在保压部件转动到抵顶底板时,连接件可将保压部件固定到底板,且保压部件可对组合体进行保压。
优选地,在第一盖板转动到远离底板后,组合体可设置于底板,在第一盖板转动到抵顶底板时,连接件可将第一盖板固定到底板,且保压组件可对组合体进行保压。
优选地,在第二盖板转动到抵顶第一盖板时,连接组件可将第二盖板固定到第一盖板,且压紧组件可压紧线材于壳体,并且调压组件可调节作用于组合体的保压力。
优选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手柄、拉轴、压块和固定板,第一手柄和拉轴枢接,拉轴和压块可移动连接,固定板固定于第二盖板,第一手柄顶抵于固定板。
优选地,第一手柄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其中,第一手柄转动时,固定板和第一平面顶抵以使压块顶抵线材以压紧线材于壳体,或者,固定板和第二平面顶抵以使压块与线材脱离接触。
优选地,调压组件包括调节件、框架和第一弹性件,调节件固定于固定板,调节件抵顶框架,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顶抵固定板和框架。
优选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手柄和连接块,第二手柄和连接块枢接,连接块和第一盖板枢接。
优选地,第二盖板包括第一弧面,第二手柄包括第二弧面和第三弧面,其中,第二手柄通过转动可让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互相贴合设置以将第二盖板固定于第一盖板,或可让第一弧面和第三弧面互相间开设置以让第二盖板从第一盖板松开。
优选地,连接件和底板枢接,连接件转动后可卡接于第一盖板。
优选地,连接件包括钩部,第一盖板包括槽部,连接件转动后,钩部可勾接于槽部。
优选地,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还包括线材盖板,其设置于第一盖板,其中,第一盖板转动到抵顶底板时,线材盖板抵顶于壳体。
优选地,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还包括把手、推块、第二弹性件和限位块,把手的一端穿过底板及第二弹性件和推块连接,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顶抵底板和推块,把手用于推拉推块,推块用于推动组合体,限位块设置于底板,组合体位于推块和限位块之间,限位块用于限制壳体的运动。
优选地,壳体包括第四弧面,限位块包括第五弧面,第四弧面的曲率和第五弧面的曲率相匹配,第四弧面和第五弧面顶抵时可限制壳体的运动。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组装设备,包括:点胶装置和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点胶装置用于对组合体进行点胶作业。
优选地,组装设备还包括卡线件,卡线件的一端和第一盖板可转动连接,在点胶装置对壳体点胶时,卡线件可转动至阻挡线材与壳体上的点胶区域接触的位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包括底板、保压部件和连接件的保压装置。让保压部件的第一盖板和底板可转动连接。在保压部件转动到远离底板后,让组合体设置于底板。在保压部件转动到抵顶底板时,让连接件将保压部件固定到底板,且让保压部件对组合体进行保压。由于在组合体需要进入保压装置的底板时,只需要将保压部件转动到远离底板的位置,即可避免保压部件阻挡组合体的放入,相对于保压部件是固定的而言,可以更方便地将组合体放入保压装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立体图(包括组合体,省略了限位块和连接组件,且保压部件处在远离底板的位置);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立体图(包括组合体,省略了保压组件和连接组件,且第一盖板处在远离底板的位置);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立体图(包括组合体,且保压部件处在抵顶底板的位置);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剖视图(包括组合体,且保压部件处在抵顶底板的位置,且剖切面经过调节件的中心轴线);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压紧组件的立体图(包括组合体,且省略了固定板);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剖视图(包括组合体,且保压部件处在抵顶底板的位置,且剖切面经过拉轴和第一弹性件的中心轴线);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保压组件的分解图(省略了连接组件);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包括组合体,且保压部件处在抵顶底板的位置);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立体图(包括组合体,且线材和壳体上的点胶区域不接触,且保压组件处在远离底板的位置,且省略了连接组件);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包括壳体,且省略了线材和保压部件);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组装设备的方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保压装置
10 底板
11 保压部件
110 第一枢轴
111 第一盖板
1110 避让空间
1111 槽部
112 保压组件
1120 第二盖板
1120a 第一弧面
1121 压紧组件
11210 第一手柄
11210a 第一平面
11210b 第二平面
11211 拉轴
11212 压块
11213 固定板
1122 调压组件
11220 调节件
11221 框架
112210凸起部
11222 第一弹性件
1123 连接组件
11230 第二手柄
11230a 第二弧面
11230b 第三弧面
11231 连接块
113 第二枢轴
114 第三枢轴
115 第四枢轴
116 销轴
12 连接件
120 钩部
13 线材盖板
14 把手
15 推块
16 第二弹性件
17 限位块
170 第五弧面
2 组合体
20 线材
21 壳体
210 第四弧面
3 组装设备
30 点胶装置
31 卡线件
310 过线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互相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包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同时参考图1到图3,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应用于线材20和壳体21所形成的组合体2的保压,包括:底板10、保压部件11和连接件12。保压部件11包括:第一盖板111和保压组件112,第一盖板111和底板10可转动连接。保压组件112包括第二盖板1120、压紧组件1121、调压组件1122和连接组件1123,第二盖板1120和第一盖板111可转动连接,压紧组件1121和第二盖板1120连接,连接组件1123和第一盖板111连接。其中,在保压部件11转动到远离底板10后,组合体2可设置于底板10,在保压部件11转动到抵顶底板10时,连接件12可将保压部件11固定到底板10,且保压部件11可对组合体2进行保压。
如图1所示,线材20和壳体21可以呈扁平形状。线材20和壳体21受到压力时自身可以产生一定变形,其形成的组合体2受到压力时也会产生变形。壳体21可以放置在底板10的上表面,可以在壳体21右端的上表面点胶并形成点胶区域,将线材20铺设与壳体21上,让线材20的局部和壳体21的点胶区域粘合后即可使用保压部件11进行保压。底板10可以大致呈长方体形状,其尺寸比组合体2大。保压部件11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实施例的后续内容。连接件12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实施例后续内容中对应的卡扣。
如图1所示,可以在底板10的边缘(例如后边缘)设置第一枢轴110,让保压部件11通过第一枢轴110和底板10枢接。连接件12可以设置在保压部件11和底板10连接处的对侧,例如设置在第一枢轴110的对侧(如前侧),以便以较小的锁紧力(因为此时连接件12距离第一枢轴110较远,在相对于第一枢轴110的锁紧力矩相同的情况下,距离越远,所需锁紧力越小)将保压部件11固定到底板10上。保压部件11转动到远离底板10的位置可以是保压部件11和底板10成一钝角时的位置。保压部件11的底部可以绕第一枢轴110转动到抵顶底板10的顶部。
通过设置包括底板10、保压部件11和连接件12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让保压部件11的第一盖板111和底板10可转动连接。在保压部件11转动到远离底板10后,让组合体2设置于底板10。在保压部件11转动到抵顶底板10时,让连接件12将保压部件11固定到底板10,且让保压部件11对组合体2进行保压。由于在组合体2需要进入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的底板10时,只需要将保压部件11转动到远离底板10的位置,即可避免保压部件11阻挡组合体2的放入,相对于保压部件11是固定的而言,可以更方便地将组合体2放入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
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3,优选地,在第一盖板111转动到远离底板10后,组合体2可设置于底板10,在第一盖板111转动到抵顶底板10时,连接件12可将第一盖板111固定到底板10,且保压组件112可对组合体2进行保压。即保压部件11(保压部件11请参考图1)是通过第一盖板111相对于底板10的可转动连接实现相对于底板10的可转动连接的。
如图2所示,优选地,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请参考图1)还包括线材盖板13,其设置于第一盖板111,其中,第一盖板111转动到抵顶底板10时,线材盖板13抵顶于壳体21。线材盖板13可以由缓冲材料,例如热固胶材料制成,线材盖板13可以通过螺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盖板111。第一盖板111转动后,可使线材盖板13抵顶于壳体21,由于此时线材盖板13位于第一盖板111和壳体21之间,因而可以缓冲第一盖板111作用于壳体21的压力,避免第一盖板111和壳体21直接接触压坏壳体21。
请同时参考图2和图3,第一盖板111可以通过第一枢轴110和底板10枢接。第一盖板111的底部可绕第一枢轴110转动到抵顶底板10的顶部。第一盖板111可以包括避让空间1110以用于对组合体2进行点胶及保压作业。例如,避让空间1110可以是设置在第一盖板111右边缘的缺口。保压组件112可以和第一盖板111连接,并可跟随第一盖板111转动远离底板10。在第一盖板111转动到抵顶底板10时,保压组件112可保持在远离底板10的位置,例如远离底板10的位置为在与底板10成一钝角的位置。第一盖板111转动到抵顶底板10时,可以与卡线件31配合以固定弯折后的线材20(第一盖板111和卡线件31具体如何配合可以参照实施例的后续内容),并可以和线材盖板13配合将壳体21固定于底板10(第一盖板111和线材盖板13具体如何配合可以参照实施例的后续内容)。保压组件112具体如何对组合体2进行保压可以参考实施例的后续内容。
如图3所示,优选地,在第二盖板1120转动到抵顶第一盖板111时,连接组件1123可将第二盖板1120固定到第一盖板111,且压紧组件1121可压紧线材20于壳体21(壳体21请参考图2),并且调压组件1122可调节作用于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的保压力。
如图3所示,可以在第一盖板111的后边缘设置第二枢轴113,第二枢轴113可以和第一枢轴110(第一枢轴110请参考图2,下同)互相平行设置,且和第一枢轴110位于第一盖板111的同一侧,第二盖板1120和第一盖板111可以通过第二枢轴113枢接。调压组件1122可以和第二盖板1120连接,压紧组件1121和调压组件1122可跟随第二盖板1120转动到远离底板10的位置,例如其远离底板10的位置为在与底板10成一钝角的位置。
如图3所示,第二盖板1120和第一盖板111可转动连接,可以在仅需要使用第一盖板111时(例如在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需要点胶时),让第二盖板1120、压紧组件1121及调压组件1122保持在远离底板10的位置,以免第二盖板1120、压紧组件1121及调压组件1122处在干扰组合体2点胶的位置而影响点胶作业。压紧组件1121和第二盖板1120的具体连接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中的后续内容。连接组件1123可以是螺钉,也可以是实施例中后续内容对应的卡扣。连接组件1123可以和第一盖板111枢接。第二枢轴113及连接组件1123可以设置在避让空间1110(避让空间1110请参考图2)的边缘。
如图4所示,优选地,压紧组件1121(压紧组件1121请参考图3)包括第一手柄11210、拉轴11211、压块11212和固定板11213,第一手柄11210和拉轴11211枢接,拉轴11211和压块11212可移动连接,固定板11213固定于第二盖板1120,第一手柄11210顶抵于固定板11213,其中,第一手柄11210转动时可带动拉轴11211沿拉轴11211的轴向运动(例如竖直上下运动),进而拉轴11211可带动压块11212沿拉轴11211的轴向运动,压块11212沿拉轴11211的轴向运动后可顶抵线材20以压紧线材20于壳体21。或者,压块11212沿拉轴11211的轴向运动后可与线材20脱离接触。固定板11213可以螺接或铆接于第二盖板1120的上表面。
如图4所示,可以设置第三枢轴114,让第一手柄11210和拉轴11211通过第三枢轴114枢接。第三枢轴114的轴向可以垂直于拉轴11211的轴向。第三枢轴114的轴向可以平行于第一枢轴110(第一枢轴110请参考图2)及第二枢轴113(第二枢轴113请参考图3)的轴向。第一手柄11210可呈b字形状,b字形第一手柄11210的底部可以和拉轴11211的顶部枢接,压块11212和固定板11213均可以是长方体形状。拉轴11211可以从固定板11213上的通孔穿过。可以在拉轴11211的底部设置凸缘,在压块11212的顶面设置贯通压块11212两侧面的滑槽,让凸缘嵌设于滑槽以实现拉槽和压块11212的可移动连接。
如图4所示,拉轴11211在压块11212上的移动方向可以垂直拉轴11211的轴向及垂直第一枢轴110(第一枢轴110请参考图2)所在侧的底板10上的侧平面。第一手柄11210的底部可抵顶于固定板11213的上表面。压块11212的底部可抵顶线材20的上表面。压块11212在抵顶线材20时,作用于线材20的压紧力等于压紧组件1121(压紧组件1121请参考图3,下同)的重力与固定板11213反作用于压紧组件1121的支持力的合力。由于作业人员可以直接捏住第一手柄11210以让其转动(即绕第三枢轴114转动),第一手柄11210转动后可带动拉轴11211,继而拉轴11211可带动压块11212压紧线材20或者和线材20脱离接触,因而压紧组件1121在压紧或松开时不需要借助额外的工具,使得其压紧线材20时或者和线材20脱离接触时更方便。
如图5所示,第一手柄11210包括第一平面11210a和第二平面11210b,其中,第一手柄11210转动(即绕第三枢轴114转动)时,固定板11213(固定板11213请参考图4,下同)和第一平面11210a顶抵以使压块11212顶抵线材20以压紧线材20于壳体21,或者,固定板11213和第二平面11210b顶抵以使压块11212与线材20脱离接触。
如图5所示,通过设置合适的第一平面11210a到第三枢轴114的距离、合适的第二平面11210b到第三枢轴114的距离、合适的拉轴11211长度及合适的压块11212高度,即可让固定板11213(固定板11213请参考图4,下同)和第一平面11210a抵顶时,使得压块11212压紧线材20。让固定板11213和第二平面11210b抵顶时,使得压块11212和线材20脱离接触。第一平面11210a和第二平面11210b可以互相垂直且相邻设置。第一平面11210a和第二平面11210b可以平行于第三枢轴114的轴向设置。第一平面11210a到第三枢轴114的距离可以小于第二平面11210b到第三枢轴114的距离,这样第一平面11210a和固定板11213抵顶时,可以让拉轴11211处在较低的位置,进而与拉轴11211连接的压块11212也可以处在较低的位置并抵顶线材20。第二平面11210b和固定板11213抵顶时,可以让拉轴11211所处在较高的位置,进而与拉轴11211连接的压块11212也可以处在较高的位置并与线材20脱离接触。
如图5所示,在需要在让压块11212压紧线材20于壳体21或让压块11212脱离线材20两个状态之间切换时,作业人员可以捏住第一手柄11210的上部,让第一手柄11210绕第三枢轴114旋转,则第一手柄11210上和固定板11213(固定板11213请参考图4,下同)的接触平面可以在第一平面11210a和第二平面11210b之间切换。由于第一手柄11210和固定板11213的接触面是平面(包括第一平面11210a和第二平面11210b),因此一旦第一平面11210a或第二平面11210b和固定板11213接触,第一手柄11210将可以稳定地抵顶于固定板11213而不易绕第三枢轴114晃动,从而给了和其连接的拉轴11211,及与拉轴11211连接的压块11212在拉轴11211的轴向以稳定的定位。
如图6所示,优选地,调压组件1122(调压组件1122请参考图3,下同)包括调节件11220、框架11221和第一弹性件11222,调节件11220固定于固定板11213,调节件11220抵顶框架11221(如何顶抵请参考图4),第一弹性件11222的两端分别顶抵固定板11213和框架11221,其中,在调节作用于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下同)的保压力时,框架11221位于组合体2和固定板11213之间,框架11221可受调节件11220作用而运动,进而第一弹性件11222可发生弹性变形以调节框架11221作用于组合体2的保压力。其中,第一弹性件11222在图6中用圆柱形简化表示。
如图7所示,调节件11220的数量和第一弹性件11222的数量均可以是多个,例如调节件112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第一弹性件11222的数量可以为4个。压块11212可以嵌设于框架11221中,并可沿框架11221的内壁滑动。压块11212在其上部的边缘可以设置凸块以用于搭接框架11221,以便框架11221转动时可以通过凸块带动压块11212一起运动。压块11212嵌设于框架11221后和框架11221形成的整体的底面形状和点胶区域的形状大致相同,以让点胶区域受到均匀的保压力。框架11221可以包括凸起部112210,凸起部112210可以位于第二盖板1120的上表面上方,并可搭接于第二盖板1120,以便第二盖板1120转动时可以通过和凸起部112210接触带动框架11221一起转动。第一弹性件11222可以位于凸起部112210和固定板11213之间。框架11221的尺寸大于调节件11220的尺寸。
如图7所示,调节件11220和第一弹性件11222错开设置。第一弹性件11222的两端可以分别顶抵固定板11213的下表面和框架11221的上表面。在调节作用于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下同)的保压力时,框架11221可以位于组合体2的上表面和固定板11213下表面之间。调节件11220可以是螺栓,调节件11220可以和固定板11213螺接,调节件11220的底端可以穿过固定板11213抵顶于框架11221。调节件11220的底端向下运动时可抵顶框架11221使之向下运动,框架11221向下运动后与固定板11213的间距亦发生了变化,进而第一弹性件11222的弹性变形量也会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框架11221作用于组合体2的保压力发生变化。第一弹性件11222可以是压缩弹簧。
由于框架11221与组合体2的接触面积大于调节件11220直接作用于组合体2的接触面积,因而在调节作用于组合体2的保压力时,让调节件11220的一端抵顶框架11221,并让框架11221抵顶组合体2,可以避免调节件11220因为和组合体2的直接接触时的接触面积过小而破坏组合体2。
如图8所示,优选地,连接组件1123(连接组件1123请参考图3,下同)包括第二手柄11230和连接块11231,第二手柄11230和连接块11231枢接,连接块11231和第一盖板111枢接,其中,第二手柄11230通过转动可将第二盖板1120固定到第一盖板111或让第二盖板1120从第一盖板111松开。连接组件1123可以为卡扣。
如图8所示。第二手柄11230和连接块11231可以呈长方体形状。可以设置第四枢轴115,让第二手柄11230和连接块11231通过第四枢轴115枢接。第四枢轴115的轴向可以垂直于第一枢轴110(第一枢轴110请参考图2)及第二枢轴113(第二枢轴113请参考图3)所在侧的底板10上的侧平面。第二手柄11230的底部可以和连接块11231的顶部枢接,第一盖板111可以和连接块11231的底部枢接。由于作业人员可以直接捏住第二手柄11230以让其转动(即绕第四枢轴115转动),因而第二手柄11230在固定第二盖板1120时或者让第二盖板1120松开时都无需额外借助工具,让第二手柄11230在固定第二盖板1120时或者让第二盖板1120松开时更加方便。第二手柄11230转动时具体如何固定第二盖板1120或松开第二盖板1120可以参考实施例的后续内容。
如图8所示,优选地,第二盖板1120包括第一弧面1120a,第二手柄11230包括第二弧面11230a和第三弧面11230b,其中,第二手柄11230通过转动可让第一弧面1120a和第二弧面11230a互相贴合设置以将第二盖板1120固定于第一盖板111,或可让第一弧面1120a和第三弧面11230b互相间开设置以让第二盖板1120从第一盖板111松开。
如图8所示,第一弧面1120a可以位于第二盖板1120的上表面。第一弧面1120a的曲率和第二弧面11230a的曲率可以大致相同,例如,第一弧面1120a和第二弧面11230a可以是半径相同的圆柱面。第二弧面11230a和第三弧面11230b可以位于第二手柄11230的底部,第二弧面11230a和第三弧面11230b可以相切。第一弧面1120a、第二弧面11230a和第三弧面11230b均可以是圆弧面并平行于第四枢轴115的轴向设置。第二弧面11230a的半径大于第三弧面11230b的半径。第一弧面1120a、第二弧面11230a和第三弧面11230b的圆心可以位于第四枢轴115的中心轴线。
如图8所示,在需要固定第二盖板1120时,可以先让第三弧面11230b朝向底板10(例如此时第二手柄11230可以是竖直状态,且第三弧面11230b平行底板10),然后将连接块11231转动到竖直状态并和第一盖板111抵顶(例如抵顶第一盖板111右侧面),再扳动第二手柄11230,让第二弧面11230a绕第四枢轴115转动至和第一弧面1120a贴合以将第二盖板1120固定于第一盖板111的上表面。由于第二手柄11230是通过第二弧面11230a和第一弧面1120a的贴合将第二盖板1120固定在第一盖板111上,即贴合处是弧面,因此第一弧面1120a相对于第二弧面11230a仅能转动而不会移动,进而在第二手柄11230固定第二盖板1120时,将不会和第二盖板1120发生相对移动而让固定失稳,因而可以达到更稳定地固定作用。
如图8所示,优选地,连接件12和底板10枢接,连接件12转动后可卡接于第一盖板111。连接件12包括钩部120,第一盖板111包括槽部1111,连接件12转动后,钩部120可勾接于槽部1111。钩部120可以位于连接件12的后侧,槽部1111可以位于第一盖板111的前侧,其走向可以平行底板10的长度方向(即左右方向)。连接件12可以为卡扣。可以设置销轴116于底板10,让连接件12通过销轴116和底板10枢接。销轴116的轴向可以平行第一枢轴110(第一枢轴110请参考图2)的轴向和第二枢轴113(第二枢轴113请参考图3)的轴向。连接件12可以呈T形,T形连接件12的后侧顶端可以向下倾斜以形成钩部120。作业人员可以捏住连接件12使其绕销轴116转动,从而让连接件12卡接于第一盖板111或者从第一盖板111松开,此时不使用工具也可让连接件12卡接于第一盖板111或者从第一盖板111松开,让连接件12的卡接更加方便。槽部1111可以是V形凹槽并可设置于第一盖板111的上表面。
如图9所示,优选地,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还包括把手14、推块15、第二弹性件16和限位块17,把手14的一端穿过底板10及第二弹性件16和推块15连接,第二弹性件16的两端分别顶抵底板10和推块15,把手14用于推拉推块15,推块15用于推动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下同。推块15可推动组合体2左右运动),限位块17设置于底板10,组合体2位于推块15和限位块17之间,限位块17用于限制壳体21的运动。第二弹性件16在图9中用圆柱形简化表示。
如图9所示,把手14可以是贯通的长方形框体,作业人员的手指可以穿过长方形框体握住把手14。把手14可以位于底板10的左部,推块15可以位于底板10内的左部。把手14的一端(例如右端)可以穿过第二弹性件16及底板10的左侧和推块15连接。把手14的一端和推块15可以通过孔轴配合的方式连接,即把手14的一端可插设于推块15。把手14及推块15可以相对于底板10左右移动。第二弹性件16可以位于底板10的左部和推块15之间。推块15可以呈长方体形状。第二弹性件16可以是压缩弹簧,第二弹性件16可套设于把手14的一端。第二弹性件1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并互相平行设置。
如图9所示,限位块17可以位于底板10的右部。一旦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下同)被推块15推动从左至右运动到抵顶限位块17,则表示组合体2在底板10的长度方向已进行了恰当的定位,此后即可进行点胶及保压作业。限位块17的底端可以嵌设于底板10的上表面,限位块17的顶端可以外露于底板10。在推块15将组合体2推动至抵顶限位块17后,可以将把手14的位置固定,此时即使组合体2发生变形,第二弹性件16产生的弹力也可以让推块15时刻保持和组合体2接触。
如图10所示,优选地,壳体21包括第四弧面210,限位块17包括第五弧面170,第四弧面210的曲率和第五弧面170的曲率相匹配,第四弧面210和第五弧面170顶抵时可限制壳体21的运动。第四弧面210可以位于壳体21的右端。第五弧面170可以位于限位块17的左端。第四弧面210的曲率和第五弧面170的曲率可以相同。第四弧面210的曲率和第五弧面170的曲率相匹配可以让限位块17和壳体21形成面接触,减少了组合体2的自由度,进而可以保证组合体2的位置度。
请同时参考图9和图11,在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组装设备3,包括:点胶装置30、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1和卡线件31。点胶装置30用于对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进行点胶作业。点胶装置30可以从壳体21的上方将胶水涂覆于壳体21右部的上表面。卡线件31的一端和第一盖板111可转动连接,在点胶装置30对壳体21点胶时,卡线件31可转动至阻挡线材20与壳体21上的点胶区域接触的位置。卡线件31可以呈长条状,卡线件31可以用带磁性的材料制成,卡线件31的一端和第一盖板111可以枢接,卡线件31的另一端可以用螺钉固定于底板10。或者卡线件31的另一端可以用耐高温磁铁固定于底板10(当底板10为铁或磁性材料制成时)。卡线件31的一端可以通过第二枢轴113和第一盖板111枢接。
如图9所示,例如,卡线件31转动后的位置为顶抵底板10的上表面时,且卡线件31的另一端固定到底板10的上表面时,卡线件31可以与第一盖板111形成过线空间310以让线材20通过,例如可以让线材20从避让空间1110(避让空间1110请参考图2)处向把手14方向弯折并从过线空间310通过,此时卡线件31可阻挡线材20与壳体21上的点胶区域接触。待点胶结束后,可以让卡线件31转动到远离底板10的位置(例如和底板10成一钝角的位置),即可将线材20弯折返回到和点胶区域接触。卡线件31可转动至阻挡线材20与壳体21上的点胶区域接触的位置,可以在壳体21上需要进行点胶作业时,让线材20远离点胶区域而不会阻挡干扰点胶作业。
请同时参考图1和图9,组装设备3(组装设备3请参考图11)组装线材20和壳体21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线材20和壳体21的组合体2需要点胶时,先将保压部件11转动到远离底板10的位置,将组合体2放入底板10的上表面,推动推块15将组合体2向右推动至抵顶限位块17,然后将第一盖板111转动到抵顶壳体21的左部顶端及底板10,捏住连接件12让其旋转以卡接第一盖板111,以让连接件12将第一盖板111固定到底板10。弯折线材20至线材20被卡线件31阻挡以避免其与壳体21上的点胶区域接触,启动点胶装置30(点胶装置30请参考图11),让胶水通过避让空间1110(避让空间1110请参考图2)并涂覆在壳体21右部的上表面以形成点胶区域。然后转动卡线件31至远离底板10的位置,将线材20弯折返回到和壳体21上的点胶区域接触。
请同时参考图8和图9,将保压组件112(保压组件112请参考图3)旋转到和第一盖板111抵顶,捏住第二手柄11230让其旋转,使得连接组件1123卡接第二盖板1120,将第二盖板1120固定到第一盖板111。捏住第一手柄11210使其旋转,将线材20压紧于壳体21。旋转调节件11220,使得框架11221(框架11221请参考图7)受力向下运动抵顶线材20,以在组合体2(组合体2请参考图2,下同)上产生合适的保压力。此时,作用于组合体2的总的保压力等于压紧组件1121(压紧组件1121请参考图3,下同)产生的压紧力和调压组件1122(调压组件1122请参考图3,下同)产生的保压力的合力。对组合体2保压一段时间后,即可松开第一盖板111、压紧组件1121和调压组件1122,然后作业人员可以将保压部件11(保压部件11请参考图1)旋转到远离底板10的位置,最后作业人员捏住把手14将推块15向左拉开以使其脱离组合体2,此时作业人员即可取出组装好的线材20和壳体21的组合体2。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所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凡依据本申请的精神与技术思想所做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5)

1.一种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应用于线材和壳体所形成的组合体的保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保压部件,包括第一盖板和保压组件,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所述保压组件包括第二盖板、压紧组件、调压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一盖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压紧组件和所述第二盖板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和所述第一盖板连接;以及
连接件,其中,在所述保压部件转动到远离所述底板后,所述组合体可设置于所述底板,在所述保压部件转动到抵顶所述底板时,所述连接件可将所述保压部件固定到所述底板,且所述保压部件可对所述组合体进行保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盖板转动到远离所述底板后,所述组合体可设置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盖板转动到抵顶所述底板时,所述连接件可将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到所述底板,且所述保压组件可对所述组合体进行保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盖板转动到抵顶所述第一盖板时,所述连接组件可将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到所述第一盖板,且所述压紧组件可压紧所述线材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调压组件可调节作用于所述组合体的保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手柄、拉轴、压块和固定板,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拉轴枢接,所述拉轴和所述压块可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手柄顶抵于所述固定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其中,所述第一手柄转动时,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平面顶抵以使所述压块顶抵所述线材以压紧所述线材于所述壳体,或者,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平面顶抵以使所述压块与所述线材脱离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包括调节件、框架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调节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调节件抵顶所述框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顶抵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框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手柄和连接块,所述第二手柄和所述连接块枢接,所述连接块和所述第一盖板枢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板包括第一弧面,所述第二手柄包括第二弧面和第三弧面,其中,所述第二手柄通过转动可让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可互相贴合设置以将所述第二盖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盖板,或可让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三弧面互相间开设置以让所述第二盖板从所述第一盖板松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底板枢接,所述连接件转动后可卡接于所述第一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钩部,所述第一盖板包括槽部,所述连接件转动后,所述钩部可勾接于所述槽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材盖板,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其中,所述第一盖板转动到抵顶所述底板时,所述线材盖板抵顶于所述壳体。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推块、第二弹性件和限位块,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底板及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推块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顶抵所述底板和所述推块,所述把手用于推拉所述推块,所述推块用于推动所述组合体,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组合体位于所述推块和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壳体的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四弧面,所述限位块包括第五弧面,所述第四弧面的曲率和所述第五弧面的曲率相匹配,所述第四弧面和所述第五弧面顶抵时可限制所述壳体的运动。
14.一种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2-13任一项所述的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以及
点胶装置,其用于对所述组合体进行点胶作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线件,所述卡线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盖板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点胶装置对所述壳体点胶时,所述卡线件可转动至阻挡所述线材与所述壳体上的点胶区域接触的位置。
CN202320200210.XU 2023-02-13 2023-02-13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Active CN2191395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0210.XU CN219139569U (zh) 2023-02-13 2023-02-13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0210.XU CN219139569U (zh) 2023-02-13 2023-02-13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9569U true CN219139569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6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0210.XU Active CN219139569U (zh) 2023-02-13 2023-02-13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95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3151B2 (en) Locking device
JPH07276259A (ja) 自動フィーダ付き帯状体搭載ねじ打ち込み装置
CN107112463B (zh) 云台的电源模组、电池组件及云台
CN219139569U (zh) 点胶组接用的保压装置及组装设备
US7180744B2 (en) Heat sink mounting device
US11837833B2 (en) Terminal holding device for crimp hand tool
CN210550712U (zh) 一种压销夹具
US1129600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aching a microprocessor from a heat sink
CN111148601A (zh) 电线夹具
CN111757834B (zh) 捆束装置
CN109390831A (zh) 一种两芯线缆装勾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源线插头组装机
CN209071788U (zh) 一种两芯线缆装勾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源线插头组装机
US6178611B1 (en) Apparatus for installing a clip
CN211439778U (zh) 一种铰链组装夹具
US20220155255A1 (en) Electrophoresis apparatus
US20230413461A1 (en) Carry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4519822U (zh) 压紧定位装置
CN116037734B (zh) 一种弹片折弯设备及弹片折弯方法
CN218514051U (zh) 一种线缆夹持装置
CN116372962B (zh) 一种带卡扣式的线束接头插拔的末端执行器
CN114447512B (zh) 仓盖装卡装置
CN210877261U (zh) 一种组合折弯钳结构
CN216391963U (zh) 一种扎带枪扭力旋钮锁紧机构
CN219957933U (zh) 一种光纤配线箱
CN219101800U (zh) 保压机构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