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9531U -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9531U
CN219139531U CN202223218533.6U CN202223218533U CN219139531U CN 219139531 U CN219139531 U CN 219139531U CN 202223218533 U CN202223218533 U CN 202223218533U CN 219139531 U CN219139531 U CN 2191395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iston
oil
hydraulic cylinder
buff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853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文英
马彬荣
吴锋
李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CHA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CHA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CHA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CHANG HYDRAUL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853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95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95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95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包括有缸体,所述缸体内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活塞的端部内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活动连接有双向弹性阀,所述双向弹性阀两端设置有活动阀杆,所述推杆连接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能抵接推动活动阀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能够在活塞运行到端部时将出油侧的油压进行泄压,减少其此时不稳定油压对于整体油压差的影响,同时通过双向弹性阀进行活塞缓冲,减少对于缸体的撞击力,同时双向弹性阀的被压缩产生的力受外界影响较小,两侧的压力差能够精准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各种大型设备的应用逐渐变得频繁,在液压缸的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多个液压缸同时工作的情况,并且其上负荷较大,而保持液压缸整个运动行程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多个液压缸同时工作的设备上,否则会出现支撑不稳,行进速率无法精准控制的情况。
在液压缸的运行过程中,当液压缸内部活塞接近端部时,液压缸的中活塞与出油侧的距离逐渐缩小,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油路阻碍,导致出油侧稳定的油压产生波动,并且在液压缸长时间使用后会使得活塞与缸体之间产生间隙,而在端部是活塞两侧的油压差变大,会有部分油液被压入出油侧,以及进油侧的压力过大对油液产生压缩,导致体积减小,油压不稳,会导致活塞运行到端部时的油压差不稳定,运行速率难以掌握,同时由于接近行程终点,没有时间进行细致调整,同时活塞会直接撞击缸体的端部,造成较大冲击。
例如公开号“CN207921002U”,公开了“液体定量分装液压缸”,包括液压缸和液体定量分装机构,所述液压缸的活塞将液压油与需要分装的液体分开,所述的液体定量分装机构安装在所述的液压缸左侧,所述的液压缸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的活塞设于缸体内部,所述的活塞杆内端头设于活塞上,所述的活塞杆外端头设于所述的液体定量分装机构中,所述的液压缸左侧设有液压腔端盖,所述的液压缸右侧设有分液腔端盖,所述的液压腔端盖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电磁阀进油孔和电磁阀出油孔,所述的分液腔端盖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单向阀进液孔和单向阀出液孔。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活塞运动至端部时,由于液压缸本身会存在油液泄漏、液压油可压缩、负载偏载、制造精度各种干扰因素,使得回油侧的油压不稳,导致两侧压力差变化,导致液压缸运行稳定性出现波动,不易进行并调整控制,并且在活塞抵接到端部时速度骤降,会对端部产生较大撞击,没有缓冲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存在活塞接近端部时两侧压力差会出现波动致使液压缸运动不稳,难以控制调整以及没有缓冲空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能够在活塞运行到端部时将出油侧的油压进行泄压,减少其此时不稳定油压对于整体油压差的影响,同时通过双向弹性阀进行活塞缓冲,减少对于缸体的撞击力,同时双向弹性阀的被压缩产生的力受外界影响较小,两侧的压力差能够精准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包括有缸体,所述缸体内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靠近活塞的端部内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活动连接有双向弹性阀,所述双向弹性阀两端设置有活动阀杆,所述推杆连接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能抵接推动活动阀杆。通过在活塞上设置双向弹性阀以及缓冲腔,能够当活塞运行到端部时,对其回油侧的油液进行泄压,将部分的油液快速回流到缓冲腔内,减少外界因素对于回流侧的波动影响,同时将回流侧的压力主要由双向弹性阀提供,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弹性件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以及阻力,能够避免活塞直接撞击缸体,同时由于回流侧油液被泄压,阻力由双向弹性阀内的弹性件提供,能够精准控制两侧的压力差,避免了此处压力差拨动超出预设范围的情况发生,双向弹性阀两端设置有活动阀杆,而活塞一端连接推杆,在未连接推杆一侧,活动阀杆伸出活塞外部,当运行到缸底时,活动阀杆抵接在缸底,双向弹性阀一端打开,进行油液回流以及提供缓冲阻力,活动销横向活动连接在推杆内部,活动销靠近活塞设置,当活动销靠近缸体端部时,伸出推杆的部分活动销抵接在缸体上,随着推杆的继续运行,活动销抵接在这一端的活动阀杆上,带动活动阀杆打开书双向弹性阀,进行油液回流及提供缓冲阻力,通过活动销的设计可以使得在缸底以及缸顶处都可以开启双向弹性阀,保证了活塞运行到两端时回油侧的压力稳定性,同时提供缓冲力,使得此处的运行更加稳定,同时从端部离开时,双向弹性阀挤压缓冲腔内的油液,快速充满进油侧,并且推出力由双向弹性阀提供,能够自适应进油侧的压力变化,进而控制添油,并且能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稳定性,避免进油侧压力过大或过低。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两端设置有油路通道,所述活动阀杆与油路通道间隙配合。当双向弹性阀打开后由于活动阀杆与油路通道之间为间隙配合,油液顺着油路通道进入到储油腔内,完成泄压过程,并对油液进行存储,为后续的反向运动时进行补油,使得进油侧与出油侧的压力能够通过补油以及泄压的到稳定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弹性阀靠近油路通道一侧设置有密封锥面,所述油路通道靠近储油腔一端设置有密封锥槽,所述密封锥面能与密封锥槽抵接。当活动阀杆未抵接在缸体的端部时,密封锥面与密封锥槽进行抵接,并通过双向弹性阀内部的弹性力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漏油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双向弹性阀包括有近底阀杆和远底阀杆,所述近底阀杆与远底阀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双向弹性阀设置有近底阀杆与远底阀杆两个阀杆,近底阀杆靠近缸底一侧,远底阀杆靠近缸顶一侧,两个活动阀杆之间设置的弹性件能够将两端的密封锥面抵接在密封锥槽上,从而实现密封效果,并提供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阀杆连接有套接杆,所述弹性件套接在套接杆上,所述套接杆远离弹性件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弹性件端部抵接在导向块上。活动阀杆包括有套接杆,两个套接杆相对设置,并且套接同一个弹性件,弹性件一般为弹簧,通过套接杆保证弹性件压缩复原的稳定性,同时在活动阀杆上还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抵接弹性件,进而对其进行压缩以及传递弹性力,同时导向块套接在缓冲腔内部,为活动阀杆在缓冲腔内部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销设置在活动腔内,所述推杆端部套接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活动销端部连接。推杆上设置有活动腔,活动销运行在其中同时活动销的端部连接在隔套上,隔套套接在推杆上,并能进行相对滑动,隔套对活动销进行了定位,防止其从活动腔内掉落。
作为优选,所述隔套靠近推杆一侧设置有让流通道。让流通道保证了隔套与推杆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了活动腔的开口被隔套全部遮挡后油液无法进入到缓冲腔内的情况发生。
作为优选,当所述隔套与活塞抵接时,所述活动销与活动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当隔套与活塞抵接在一起时,活动销并不抵接活动腔,而是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活动销的端部受力而发生弯折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阀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引流槽。引流槽设置在活动阀杆上,引流槽沿着活动阀杆的圆周面进行设置,从而改善油液的进出流畅度,避免由于活动阀杆与油路通道间隙配合导致进油出油效果不明显。
作为优选,所述活塞上嵌有封环,所述封环抵接缸体内壁。封环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性能,对活塞两侧的油液进行隔离,避免油液混流,提高了油液进出量的精准控制,保证进油侧与出油侧的油液压力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活塞接近端部时进行出油侧的油液泄压作业,避免油压不稳定对运行稳定性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双向弹性阀,来获得缓冲效果,减少冲击作用;
(2)通过双向弹性阀在反向运行时能够起到一定的补油效果,对进油侧的油压起到一定程度的调整作用,保证油压的稳定性;
(3)通过活动销能够使得在活塞运行到缸底或缸顶时都能够开启双向弹性阀,进行缓冲泄压;
(4)通过隔套来避免活动销两端受力产生扭曲,并对活动销进行定位约束,使其只能进行径向运动;
(5)通过引流槽来提高泄压以及补油过程中的流畅程度,从而对进油、出油的过程进行快速地相应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活塞,3推杆,31活动腔,4双向弹性阀,401近底阀杆,402远底阀杆,403弹性件,41活动阀杆,411引流槽,42缓冲腔,421储油腔,422油路通道,423密封锥槽,43密封锥面,44套接杆,45导向块,5活动销,51隔套,511让流通道,6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4所示,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包括有缸体1,缸体1内套接有活塞2,活塞2连接有推杆3,推杆3靠近活塞2的端部内设置有缓冲腔42,缓冲腔42内活动连接有双向弹性阀4,双向弹性阀4两端设置有活动阀杆41,推杆3连接有活动销5,活动销5能抵接推动活动阀杆41;缓冲腔42内设置有储油腔421,储油腔421两端设置有油路通道422,活动阀杆41与油路通道422间隙配合。
通过在活塞2上设置双向弹性阀4以及缓冲腔42,能够当活塞2运行到端部时,对其回油侧的油液进行泄压,将部分的油液快速回流到缓冲腔42内,减少外界因素对于回流侧的波动影响,同时将回流侧的压力主要由双向弹性阀4提供,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弹性件403提供一定的缓冲作用以及阻力,能够避免活塞2直接撞击缸体1,同时由于回流侧油液被泄压,阻力由双向弹性阀4内的弹性件403提供,能够精准控制两侧的压力差,避免了此处压力差拨动超出预设范围的情况发生,双向弹性阀4两端设置有活动阀杆41,而活塞2一端连接推杆3,在未连接推杆3一侧,活动阀杆41伸出活塞2外部,当运行到缸底时,活动阀杆41抵接在缸底,双向弹性阀4一端打开,进行油液回流以及提供缓冲阻力,活动销5横向活动连接在推杆3内部,活动销5靠近活塞2设置,当活动销5靠近缸体1端部时,伸出推杆3的部分活动销5抵接在缸体1上,随着推杆3的继续运行,活动销5抵接在这一端的活动阀杆41上,带动活动阀杆41打开书双向弹性阀4,进行油液回流及提供缓冲阻力,通过活动销5的设计可以使得在缸底以及缸顶处都可以开启双向弹性阀4,保证了活塞2运行到两端时回油侧的压力稳定性,同时提供缓冲力,使得此处的运行更加稳定,同时从端部离开时,双向弹性阀4挤压缓冲腔42内的油液,快速充满进油侧,并且推出力由双向弹性阀4提供,能够自适应进油侧的压力变化,进而控制添油,并且能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稳定性,避免进油侧压力过大或过低;当双向弹性阀4打开后由于活动阀杆41与油路通道422之间为间隙配合,油液顺着油路通道422进入到储油腔421内,完成泄压,并对油液进行存储,为后续的反向运动时进行补油,使得进油侧与出油侧的压力能够通过补油以及泄压的到稳定调整。
如图2、4所示,双向弹性阀4靠近油路通道422一侧设置有密封锥面43,油路通道422靠近储油腔421一端设置有密封锥槽423,密封锥面43能与密封锥槽423抵接。
当活动阀杆41未抵接在缸体1的端部时,密封锥面43与密封锥槽423进行抵接,并通过双向弹性阀4内部的弹性力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漏油现象。
如图2所示,双向弹性阀4包括有近底阀杆401和远底阀杆402,近底阀杆401与远底阀杆402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03,本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簧;活动阀杆41连接有套接杆44,弹性件403套接在套接杆44上,套接杆44远离弹性件403一侧设置有导向块45,弹性件403端部抵接在导向块45上。
双向弹性阀4设置有近底阀杆401与远底阀杆402两个阀杆,近底阀杆401靠近缸底一侧,远底阀杆402靠近缸顶一侧,两个活动阀杆41之间设置的弹性件403能够将两端的密封锥面43抵接在密封锥槽423上,从而实现密封效果,并提供缓冲作用;活动阀杆41包括有套接杆44,两个套接杆44相对设置,并且套接同一个弹性件403,弹性件403一般为弹簧,通过套接杆44保证弹性件403压缩复原的稳定性,同时在活动阀杆41上还设置有导向块45,导向块45抵接弹性件403,进而对其进行压缩以及传递弹性力,同时导向块45套接在缓冲腔42内部,为活动阀杆41在缓冲腔42内部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
如图1、3所示,推杆3上设置有活动腔31,活动销5设置在活动腔31内,推杆3端部套接有隔套51,隔套51与活动销5端部连接;隔套51靠近推杆3一侧设置有让流通道511;当隔套51与活塞2抵接时,活动销与活动腔3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推杆3上设置有活动腔31,活动销5运行在其中同时活动销5的端部连接在隔套51上,隔套51套接在推杆3上,并能进行相对滑动,隔套51对活动销5进行了定位,防止其从活动腔31内掉落;让流通道511保证了隔套51与推杆3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了活动腔31的开口被隔套51全部遮挡后油液无法进入到缓冲腔42内的情况发生;当隔套51与活塞2抵接在一起时,活动销并不抵接活动腔31,而是留有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活动销的端部受力而发生弯折现象。
如图1所示,活塞2上嵌有封环6,封环6抵接缸体1内壁。封环6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性能,对活塞2两侧的油液进行隔离,避免油液混流,提高了油液进出量的精准控制,保证进油侧与出油侧的油液压力稳定。
本实施例中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的装配和工作过程如下:在本实施例中,缸体1内部设置有推杆3,推杆3靠近缸底一侧连接有活塞2,在在活塞2与推杆3之间设置有缓冲腔42,缓冲腔42内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近底阀杆401和远底阀杆402,通过活动阀杆41与油路通道422间隙配合,并在近底阀杆401与远底阀杆402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工作过程中,推杆3推动活塞2向缸底运动,当活塞2快要接近缸底时,活动阀塞先抵接在缸底上,双向弹性阀4打开,油液通过油路通道422进入到缓冲腔42内,出油侧的油压降低,并通过弹簧为其提供缓冲效果,保证了此时活塞2运行的稳定性,当液压缸反向运动时,活塞2脱离缸底,弹簧挤压导向块45从而将内部的油液排出,对进油侧进行补油,使其压力能够快速稳定,当活塞2快接近缸顶时,隔套51抵接到缸顶,此时推杆3继续带动活塞2运行,使得活动销5抵接活动阀杆41,从而开启这一端的双向弹性阀4开口,进行泄压缓冲。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活动阀杆4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引流槽411。引流槽411设置在活动阀杆41上,引流槽411沿着活动阀杆41的圆周面进行设置,从而改善油液的进出流畅度,避免由于活动阀杆41与油路通道422间隙配合导致进油出油效果不明显。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包括有缸体,所述缸体内套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连接有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靠近活塞的端部内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内活动连接有双向弹性阀,所述双向弹性阀两端设置有活动阀杆,所述推杆连接有活动销,所述活动销能抵接推动活动阀杆。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腔内设置有储油腔,所述储油腔两端设置有油路通道,所述活动阀杆与油路通道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弹性阀靠近油路通道一侧设置有密封锥面,所述油路通道靠近储油腔一端设置有密封锥槽,所述密封锥面能与密封锥槽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弹性阀包括有近底阀杆和远底阀杆,所述近底阀杆与远底阀杆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杆连接有套接杆,所述弹性件套接在套接杆上,所述套接杆远离弹性件一侧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弹性件端部抵接在导向块上。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活动腔,所述活动销设置在活动腔内,所述推杆端部套接有隔套,所述隔套与活动销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靠近推杆一侧设置有让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隔套与活塞抵接时,所述活动销与活动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杆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引流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嵌有封环,所述封环抵接缸体内壁。
CN202223218533.6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Active CN2191395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533.6U CN2191395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8533.6U CN2191395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9531U true CN219139531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0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8533.6U Active CN219139531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95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2445B (zh) 一种恒功率控制阀
CN202091279U (zh) 螺纹插装式缓冲溢流阀
CN110792650B (zh) 一种螺纹插装式负载保持阀
JPH02102901A (ja) 空気油圧増圧式の圧力変換器の圧油充填法及び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16142768U (zh) 电液控比例换向阀
GB2351988A (en) Hydraulic control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 fluid activated downhole tool
CN219139531U (zh) 一种液压缸触底缓冲结构
CA2302722C (en) Pneumatic cylinder with damping device
CN110345128A (zh) 垃圾转运车举升液压油缸缓冲结构
CN202579789U (zh) 一种顶拉式液压缓冲器
US4293287A (en) Reversing valve assembly for a fluid operated well pump
EP4160027A1 (en) Unloading valve and combined-valve-type buffer oil cylinder
CN113464394B (zh) 柱塞泵用的扭矩控制装置
CN101813191B (zh) 一种阀及其流量调节装置
CN206054442U (zh) 一种机械自锁紧防松液压缸
CN106122144B (zh) 运行平稳的先导控制阀
CN110778555B (zh) 一种嵌入式压力补偿阀杆
CN210660816U (zh) 缓冲自适应调节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液压缸
CN210686480U (zh) 流量控制型卷扬平衡阀
CN209129842U (zh) 一种闭式变量柱塞泵控制阀
CN113775594A (zh) 气缸
CN2588130Y (zh) 缓闭止回阀用液压缸
WO2007047799A2 (en) Two-speed cylinder
CN216642606U (zh) 一种换向阀的跳位机构
CN217177016U (zh) 一种充液阀的进油控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