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9214U -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9214U
CN219139214U CN202320053962.8U CN202320053962U CN219139214U CN 219139214 U CN219139214 U CN 219139214U CN 202320053962 U CN202320053962 U CN 202320053962U CN 219139214 U CN219139214 U CN 219139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er
cylinder body
cooling
pipe
tub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39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文鹏
阿古达木
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Bone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Bone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Bone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Bone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39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9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9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9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与冷却器本体,所述发动机缸体表面分别连接有缸体进水管与缸体出水管,所述冷却器本体表面设有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器壳体表面连接有冷却器进水管与冷却器出水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流体流道设计成单层通道,使冷流体直接流入冷却器,对冷却管内的工质气体进行冷却,改善了对高温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通过将冷流体先流过缸体,再流过冷却器的串联流程,改为冷流体同时流过缸体和冷却器的并联流程,可以同时改善对缸体和冷却管内高温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同时降低冷流体流道内的流动阻力;通过将缸体内的双层流道改为单层流道,简化了缸体的流道,降低了缸体的加工难度。

Description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背景技术
斯特林发动机的冷却器是斯特林发动机三大换热器之一,围绕冷却器设计研究是斯特林发动机的重点,其性能的优劣对斯特林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冷却器的功能是将斯特林循环系统中,等温压缩过程的压缩热传导至外界,使得压缩过程在理想的“等温”下进行,且传热过程是在循环的最低温度下进行的(通常用水或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作冷却剂)。
但是,现有冷却器采用上下双通道,冷流体先流入斯特林发动机缸体第一层流道,对缸体进行冷却,再流入冷却器,对冷却管内的高温工质气体进行冷却,然后流出冷却器,再流向缸体第二层流道,再次对缸体冷却,最后流出缸体。由于冷流体是先流过缸体,再进入冷却器,所以当冷流体经过冷却器时,温度已经有所上升,对冷却管内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就有所下降;再者,由于缸体分为上下两层流道,流道长度较长,弯头较多,导致流动阻力较大。为此,提出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与冷却器本体,所述发动机缸体的表面分别连接有缸体进水管与缸体出水管,所述冷却器本体的表面设置有冷却器壳体,所述冷却器壳体的表面连接有冷却器进水管与冷却器出水管,所述冷却器进水管与冷却器出水管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进水管、冷却器壳体、冷却器本体、冷却器出水管组成冷却器冷却流道,所述缸体进水管、发动机缸体、缸体出水管组成缸体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器冷却流道和缸体冷却流道并联,共用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本体包括上管板、外壳、下管板、冷却管、挡圈以及O型圈,所述冷却器本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管板表面的安装孔与下管板表面的安装孔配套,安装孔沿上管板与下管板的表面呈圆形错位排列,安装孔的直径为2mm,所述上管板与下管板表面的安装孔各有767个。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外径为2mm,内径为1mm,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冷却管与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均通过真空钎焊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由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壳的外形为圆筒侧壁,所述外壳的圆筒侧壁的圆弧角度为120°。
优选的,所述冷却器本体安装在冷却器壳体的内部,所述冷却器本体和冷却器壳体组合形成冷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为单层通道,所述冷却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冷流体流道设计成单层通道,使冷流体直接流入冷却器,对冷却管内的工质气体进行冷却,改善了对高温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
2、通过将冷流体先流过缸体,再流过冷却器的串联流程,改为冷流体同时流过缸体和冷却器的并联流程,可以同时改善对缸体和冷却管内高温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同时降低冷流体流道内的流动阻力;
3、通过将缸体内的双层流道,改为单层流道,简化了缸体的流道,降低了缸体的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中冷却器冷却流道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中冷却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中冷却器本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中冷却器本体的剖视图。
图中:1、上管板;2、外壳;3、下管板;4、冷却管;5、挡圈;6、O型圈;7、冷却水进口;8、缸体进水管;9、冷却器进水管;10、冷却器壳体;11、冷却器本体;12、冷却器出水管;13、缸体出水管;14、发动机缸体;15、冷却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发动机缸体14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包括冷却器本体11与发动机缸体14,冷却器本体11的表面设置有冷却器壳体10,通过冷却器壳体10可以对冷却器本体11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冷却器本体11受损,冷却器壳体10的表面连接有冷却器进水管9与冷却器出水管12,冷却器进水管9、冷却器壳体10、冷却器本体11、冷却器出水管12组成冷却器冷却流道,通过冷却器冷却流道可以实现对冷却器本体11内部的冷却,发动机缸体14的表面分别连接有缸体进水管8与缸体出水管13,缸体进水管8、发动机缸体14、缸体出水管13组成缸体冷却流道,通过缸体冷却流道可以对发动机缸体14内部起到冷却降温的作用,可以防止发动机在工作时温度过高导致拉缸,冷却器进水管9与冷却器出水管12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冷却水进口7与冷却水出口15,冷却器冷却流道和缸体冷却流道并联,共用冷却水进口7和冷却水出口15,可以实现发动机缸体14和冷却器并联流程,可以同时改善对缸体和冷却管4内高温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同时降低冷流体流道内的流动阻力。
冷却器本体11包括上管板1、外壳2、下管板3、冷却管4、挡圈5以及O型圈6,冷却器本体11为圆柱体结构,上管板1与下管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上管板1表面的安装孔与下管板3表面的安装孔配套,组装时下管板3表面的安装孔与上管板1表面的安装孔对齐即可,安装孔沿上管板1与下管板3的表面呈圆形错位排列,安装孔的直径为2mm,上管板1与下管板3表面的安装孔各有767个,冷却管4的外径为2mm,内径为1mm,材质为304不锈钢,冷却管4与上管板1和下管板3之间均通过真空钎焊连接,通过上管板1与下管板3可以对冷却管4起到定位以及固定的作用,挡圈5以及O型圈6设置在上管板1以及下管板3的侧面,且嵌入上管板1以及下管板3的内部,可以在冷却器本体11与冷却器壳体10连接时起到密封作用,外壳2由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组成,外壳2的外形为圆筒侧壁,外壳2的圆筒侧壁的圆弧角度为120°。
冷却器本体11安装在冷却器壳体10的内部,冷却器本体11和冷却器壳体10组合形成冷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为单层通道,单层通道可以使冷流体直接流入冷却器,对冷却管4内的工质气体进行冷却,改善了对高温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冷却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
工作原理:在冷却过程中,冷却水从冷却水进口7进入冷却器进水管9,由于缸体进水管8与冷却器进水管9共用冷却水进口7,冷却水在进入冷却器进水管9时会同时进入缸体进水管8,冷却水经缸体进水管8和冷却器进水管9分别进入发动机缸体14和冷却器,实现对发动机缸体14和冷却器的冷却降温,然后冷却水分别从缸体出水管13和冷却器出水管12流出,实现发动机缸体14和冷却器并联流程,可以同时改善对缸体和冷却管4内高温工质气体的冷却效果,同时降低冷流体流道内的流动阻力。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14)与冷却器本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体(14)的表面分别连接有缸体进水管(8)与缸体出水管(13),所述冷却器本体(11)的表面设置有冷却器壳体(10),所述冷却器壳体(10)的表面连接有冷却器进水管(9)与冷却器出水管(12),所述冷却器进水管(9)与冷却器出水管(12)的端部分别开设有冷却水进口(7)与冷却水出口(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进水管(9)、冷却器壳体(10)、冷却器本体(11)、冷却器出水管(12)组成冷却器冷却流道,所述缸体进水管(8)、发动机缸体(14)、缸体出水管(13)组成缸体冷却流道,所述冷却器冷却流道和缸体冷却流道并联,共用冷却水进口(7)和冷却水出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11)包括上管板(1)、外壳(2)、下管板(3)、冷却管(4)、挡圈(5)以及O型圈(6),所述冷却器本体(1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上管板(1)与下管板(3)的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上管板(1)表面的安装孔与下管板(3)表面的安装孔配套,安装孔沿上管板(1)与下管板(3)的表面呈圆形错位排列,安装孔的直径为2mm,所述上管板(1)与下管板(3)表面的安装孔各有767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4)的外径为2mm,内径为1mm,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冷却管(4)与上管板(1)和下管板(3)之间均通过真空钎焊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由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组成,所述外壳(2)的外形为圆筒侧壁,所述外壳(2)的圆筒侧壁的圆弧角度为1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本体(11)安装在冷却器壳体(10)的内部,所述冷却器本体(11)和冷却器壳体(10)组合形成冷流体通道,冷流体通道为单层通道,所述冷却器壳体(10)的内部设置有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
CN202320053962.8U 2023-01-09 2023-01-09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Active CN219139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3962.8U CN219139214U (zh) 2023-01-09 2023-01-09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3962.8U CN219139214U (zh) 2023-01-09 2023-01-09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9214U true CN219139214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6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3962.8U Active CN219139214U (zh) 2023-01-09 2023-01-09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92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95056B (zh) 一种自由活塞式斯特林机冷端热交换器
CN111457763A (zh) 用于变物性流体冷却的毛细管换热器
CN219139214U (zh) 发动机缸体和冷却器冷却的并联结构
CN210718793U (zh) 一种用于柴油冷却器制造的铜管
CN207299597U (zh) 同轴型一级斯特林二级脉管混合制冷机中间换热器
CN106683821B (zh) 一种用于氦气冷却的冷头容器
CN201666179U (zh) 一种具有增强型热分布系统的内燃机
CN114576034A (zh)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冷却器及其特性试验台
CN109506498B (zh) 一种管式超高温气体冷却器
CN109340379B (zh) 一种超导旋转机械的低温氦气传输密封结构
CN108825402B (zh) 一种用于声能发动机的冷热端管壳式换热装置
CN212958839U (zh)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器
CN207420873U (zh) 热压缩机及其换热系统
CN201250720Y (zh) Egr冷却器
CN214470223U (zh) 一种分体式换热器
CN217029121U (zh) 一种斯特林发动机冷却器
CN214308325U (zh) 一种圆形多流程换热器
CN209588771U (zh) 一种中低温余热回收用有机朗肯循环套管式换热器
CN218583826U (zh) 超高压换热器
CN218916010U (zh) 一种高效换热装置
CN210036008U (zh) 一种提高冷、热端换热效率的水冷散热装置
CN111140361B (zh) 一种可用于燃气轮机系统的微通道换热器核芯
CN112240650B (zh) 预冷型低温节流制冷机直通式狭缝预冷换热器及制造方法
CN214701340U (zh) 一种低水压差壳管式蒸发器
CN217687641U (zh)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测试压降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