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8719U - 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38719U CN219138719U CN202223054822.7U CN202223054822U CN219138719U CN 219138719 U CN219138719 U CN 219138719U CN 202223054822 U CN202223054822 U CN 202223054822U CN 219138719 U CN219138719 U CN 2191387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plate
- pull
- push rod
- door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卡板,所述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自吸机构,所述自吸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卡板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以对应所述卡板的上锁或解锁;扇形连接块,所述扇形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推杆通过限位柱与所述扇形连接块相连接;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扇形连接块移动,所述扇形连接块通过限位柱带动所述推杆移动,使所述推杆与卡板分离,以对所述卡板解锁,采用该机构能够随时快速的将车门锁打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门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功能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智能化升级,自吸门锁在乘用车的应用逐渐增多。相比普通门锁,自吸在增加功能性,提升舒适性的同时,也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吸动作意味着汽车门有夹到手指,衣物的风险。在门锁机构的设计上,需要提供紧急脱开的机械结构。具体来说,当乘客或司机在关门过程中,意识到危险,迅速拉动外开启或内开启手柄,门锁机构必须能够无条件的,可靠的中断自吸过程,机械的脱开相关结构,使得车门能够打开,解除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门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采用该机构能够快速的将车门锁在吸合的过程中无条件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
卡板,所述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自吸机构,所述自吸机构包括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卡板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以对应所述卡板的上锁或解锁;
扇形连接块,所述扇形连接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推杆通过限位柱与所述扇形连接块相连接;
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扇形连接块移动,所述扇形连接块通过限位柱带动所述推杆移动,使所述推杆与卡板分离,以对所述卡板解锁。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连接块的设有一弧形槽,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弧形槽内,并能够沿着所述弧形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连接块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壳体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块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且包括内开组件和外开组件,所述内开组件和外开组件均通过所述扇形连接块将所述卡板解锁。
进一步的,所述内开组件包括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连接板以及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一驱动板,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扇形连接块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板沿着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向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板沿着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第一驱动板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扇形连接块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连接板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所述扇形连接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开组件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二驱动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板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驱动板的一端与所述扇形连接块抵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线缆,两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板、第二驱动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内开组件和外开组件的设置保证了汽车不管是从里面或者外面都可以轻松的将车门打开,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2、推杆通过限位柱与扇形连接块相连接,能够快捷的驱动推杆与卡板分离,进而保证车门能够顺利的打开。
3、扇形连接块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通过第一复位弹簧能够在失去外力的情况下保证扇形连接块恢复原来的位置。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扇形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00、壳体;101、导向槽;200、扇形连接块;201、支撑柱;202、弧形槽;203、导向块;300、自吸机构;310、推杆;311、限位柱;400、内开组件;401、第二转轴;402、第一转轴;403、第一驱动板;404、第四复位弹簧;405、连接板;406、连接柱;407、第三复位弹簧;408、第一复位弹簧;500、外开组件;501、第二复位弹簧;502、第二驱动板;600、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施例记载的以及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包括:
卡板600,所述卡板600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当卡板600正转时,汽车门锁完成上锁的动作,当卡板600翻转时,汽车门锁完成解锁的动作。
自吸机构300,所述自吸机构300包括推杆310,所述推杆310与所述卡板600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以对应所述卡板600的吸合与吸合脱离;
需要说明的是,当卡板600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卡板600正转一定的角度,此时汽车门处于半锁的状态。自吸机构300能够推动卡板600继续正转,使得汽车门从半锁状态转化到全锁状态,这是汽车门自吸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推杆310推动卡板600实现正转。汽车车门在吸合过程中解锁时,需要将推杆310远离抵触的位置,使得推杆310与卡板600分离,实现解锁。
由此可见,推杆310与卡板600抵接时,车门可实现吸合上锁;车门在任何时候解锁时,推杆310与卡板600分离。上述的前提是不一样的,因此推杆310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
扇形连接块200,所述扇形连接块200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所述推杆310通过限位柱311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相连接;
其中,壳体100位于扇形连接块200和推杆310之间,壳体100还设有一横槽,限位柱311闯过横槽与扇形连接块相连接,当扇形连接块200移动时,通过限位柱311能够带动推杆310移动,进而实现推杆310与卡板600之间的状态变化。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的设有一弧形槽202,所述限位柱311插入所述弧形槽202内,并能够沿着所述弧形槽202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柱311能够沿着弧形槽202的方向滑动连接;当需要将汽车门上锁时,自吸机构300的推杆310转动并沿着扇形连接块200的弧形槽202方向移动,使得推杆310与卡板600相抵接,进而推动卡板600正转,并完成汽车门的上锁,此时,扇形连接板405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当汽车门需要解锁时,扇形连接块20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扇形连接块200通过限位柱311带动推杆310移动,使得推杆310与卡板600分离,此时,推杆310的位置发生变化,扇形连接块200的位置发生变化,卡板600通过其他部件的配合实现翻转,进而完成了汽车门的解锁。
由此可见,推杆310的存在不仅能够完成车门锁的自吸动作,而且能够配合扇形连接块(200)完成车门锁的解锁脱离动作。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扇形连接块200连接有导向块203,所述壳体100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块203使用的导向槽101,所述导向块203与导向槽101滑动连接。
导向块203和导向槽101的配合使用,保证了扇形连接块200移动行程的顺畅性,以及对移动行程进行限定,保证了每个部件之间配合的精密和精确性。
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移动,所述扇形连接块200通过限位柱311带动所述推杆310移动,使所述推杆310与卡板600分离,以对所述卡板600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为能够驱动扇形连接块200移动的机构,可以是连杆驱动、电机驱动或者凸块驱动,本实施例中优选了杠杆式驱动,这样的驱动方式较为省力,且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安装和更换。
上述已经详细的说明了,要想实现卡板600的解锁,首先需要将推杆310与卡板600进行分离,由于推杆310通过限位柱311与扇形连接块200相连接,推杆310活动连接于自吸机构300中,当扇形连接块200的位置发生变化时,推杆310的位置同步发生变化;进而推杆310与卡板600之间的状态转化为分离,以完成车门锁的解锁。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且包括内开组件400和外开组件500,所述内开组件400和外开组件500均通过所述扇形连接块200将所述卡板600解锁。
汽车门锁分内开和外开两种,不管是内开还是外开均能够将车门锁打开,虽然内开或外开的驱动方式不一样,但是均通过扇形连接块200来实现的,只有扇形连接块20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位置发生变化,那么推杆310与卡板600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如图1、图3和4所示,所述内开组件400包括通过第一转轴402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连接板405以及通过第二转轴401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第一驱动板403,所述连接板405位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板403位于所述连接板405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板403沿着所述第二转轴401的轴向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板405沿着所述第一转轴402的轴向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00还设有第四复位弹簧404,第四复位弹簧404与第一驱动板403相连接,当第一驱动板403受到外力沿着第二转轴401的轴向转动时,第一驱动板403的一端向连接板405上的连接柱406抵接并挤压,连接板405受到第一驱动板403的外力并沿着第一转轴402的轴向转动,连接板405在转动过程中向扇形连接块200抵接并挤压,进而驱动扇形连接块200沿着导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扇形连接块200驱动推杆310,使推杆310不能与卡板600相抵触。
当第一驱动板403的外力消失时,第四复位弹簧404能够将第一驱动板403的位置复位。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连接板405连接有连接柱406,所述连接柱406与所述第一驱动板403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
当第一驱动板403相对于壳体100转动时,第一驱动板403的一侧与连接柱406抵接并挤压,通过连接柱406带动连接板405沿着第一转轴402的轴向转动。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扇形连接块200设有支撑柱201,所述支撑柱201与连接板405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
支撑柱201位于连接板405的一侧,当连接板405相对于第一转轴402的轴向转动时,连接板405的一侧向支撑柱201挤压,支撑柱201受到连接板405施加的外力时能够带动扇形连接块200沿着导向槽101的长度方向于壳体100内移动。
同时,第一转轴402上套设有第三复位弹簧407,第三复位弹簧407与连接板405相连接,当连接板405受到的外力消失,利用第三复位弹簧407的弹性能够使连接板405复位。
所述第一转轴402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0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8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相连接,当扇形连接块200受到的外力消失时,利用第一复位弹簧408的弹性能够恢复扇形连接块200的位置。
如图1和图7所示,所述外开组件500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第二驱动板502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板502的第二复位弹簧501,所述第二驱动板502的一端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滑动抵接。
第二驱动板502位于扇形连接块200的一侧,当第二驱动板502相对于壳体100转动时,第二驱动板502的一端向扇形连接块200挤压,从而能够带动扇形连接块200沿着导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
还包括两个线缆,两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板403、第二驱动板502相连接。通过线缆提供第一驱动板403和第二驱动板502的动力。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复位弹簧408、第二复位弹簧501、第三复位弹簧407和第四复位弹簧404的作用均为复位,保证了汽车门锁的各个部件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顺畅以及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汽车门锁内开过程:通过线缆驱动第一驱动板403沿着第二转轴401的轴向转动,第一驱动板403靠近连接板405的一端向连接柱406抵接并挤压,通过连接柱406带动连接板405沿着第一转轴402的轴向转动。连接板405在转动过程中向支撑柱201抵接并挤压,通过支撑柱201带动扇形连接块200沿着导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扇形连接块200与推板通过弧形槽202与限位柱311相连接,当扇形连接块200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限位柱311能够带动推杆31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使推杆310与卡板600处于分离轨迹。
汽车门锁外开的过程:通过线缆驱动第二驱动板502相对于壳体100转动,第二驱动板502靠近扇形连接块200的一端向扇形连接块200抵接并挤压,使得扇形连接块200沿着导向槽101的长度方向移动。扇形连接块200与推板通过弧形槽202与限位柱311相连接,当扇形连接块200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限位柱311能够带动推杆31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使推杆310与卡板600处于分离轨迹。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包括
卡板(600),所述卡板(600)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
自吸机构(300),所述自吸机构(300)包括推杆(310),所述推杆(310)与所述卡板(600)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以对应所述卡板(600)的吸合或脱离;
扇形连接块(200),所述扇形连接块(200)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所述推杆(310)通过限位柱(311)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相连接;
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移动,所述扇形连接块(200)通过限位柱(311)带动所述推杆(310)移动,使所述推杆(310)与卡板(600)分离,以对所述卡板(600)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的设有一弧形槽(202),所述限位柱(311)插入所述弧形槽(202)内,并能够沿着所述弧形槽(202)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连接有导向块(203),所述壳体(100)设有配合所述导向块(203)使用的导向槽(101),所述导向块(203)与导向槽(10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组且包括内开组件(400)和外开组件(500),所述内开组件(400)和外开组件(500)均通过所述扇形连接块(200)将所述推杆(310)与卡板(600)脱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开组件(400)包括通过第一转轴(402)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连接板(405)以及通过第二转轴(401)转动连接于壳体(100)的第一驱动板(403),所述连接板(405)位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板(403)位于所述连接板(405)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板(403)沿着所述第二转轴(401)的轴向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板(405)沿着所述第一转轴(402)的轴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5)连接有连接柱(406),所述连接柱(406)与所述第一驱动板(403)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设有支撑柱(201),所述支撑柱(201)与连接板(405)之间存在抵接和分离两种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402)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40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08)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开组件(500)包括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第二驱动板(502)和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板(502)的第二复位弹簧(501),所述第二驱动板(502)的一端与所述扇形连接块(200)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线缆,两所述线缆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板(403)、第二驱动板(502)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54822.7U CN219138719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54822.7U CN219138719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38719U true CN219138719U (zh) | 2023-06-06 |
Family
ID=8660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54822.7U Active CN219138719U (zh) | 2022-11-17 | 2022-11-17 | 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38719U (zh) |
-
2022
- 2022-11-17 CN CN202223054822.7U patent/CN21913871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58830B (zh) | 电吸锁 | |
CN112639240B (zh) | 用于车辆的嵌装式门把手组件的联接装置 | |
CN108979366B (zh) | 车辆的行李箱盖锁栓组件 | |
CN102449253B (zh) | 利用凸轮的电动门锁闭系统 | |
US8590947B2 (en) | Lock device for sliding door | |
US20130219976A1 (en) | Locking Mechanism | |
KR200418883Y1 (ko) | 차량용 테일게이트 래치 어셈블리 | |
JP2017008712A (ja) |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 |
CN108541288B (zh) | 用于机动车辆的外部打开控件 | |
CN101133221A (zh) | 用于机动车锁定系统的可释放锁具 | |
CN109281557B (zh) | 一种吸合解锁控制装置 | |
WO2009042992A1 (en) | Electric swing plug door operator with auxiliary door locking mechanism | |
CN111622624A (zh) | 电动儿童锁操作装置 | |
CN219138719U (zh) | 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 |
CN212837235U (zh) | 一种门锁总成 | |
CN102858565A (zh) | 车门锁闩 | |
CN219492004U (zh) | 门把手和车辆 | |
CN210264265U (zh) | 车辆门机械锁装置 | |
CN115898170A (zh) | 用于车门锁的吸合脱离机构 | |
CN111809988B (zh) | 一种前罩锁操作机构 | |
CN109914945B (zh) | 车辆门机械锁装置 | |
CN109441252B (zh) | 枪弹柜门闭锁装置 | |
CN105822154A (zh) | 一种平面运动的双拉门锁 | |
CN220790923U (zh) | 一种前盖电动锁 | |
CN218541896U (zh) | 用于汽车门锁的破冰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