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8032U -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8032U
CN219138032U CN202222426480.0U CN202222426480U CN219138032U CN 219138032 U CN219138032 U CN 219138032U CN 202222426480 U CN202222426480 U CN 202222426480U CN 219138032 U CN219138032 U CN 219138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 wool
wall body
wool board
fram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264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双钰
田春林
周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Qianl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Qianl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Qianl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Qianlo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264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8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8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80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涉及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其包括岩棉板以及用于将岩棉板固定安装于墙体表面的框架、纤维网和填充于纤维网和墙体之间的砂浆层,所述岩棉板靠近墙体的一侧凹陷开设有若干道第一排气槽,所述框架沿墙体横向延伸方向的两侧壁上贯穿并相对开设有多道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连通第一排气槽和外部环境;在岩棉板内外端面之间存在较大温差时,墙体与岩棉板之间的湿气能够通过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与外部环境进行空气交换,湿气不易积存于岩棉板与墙体之间,较好地保障了岩棉板的保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岩棉板又称岩棉保温装饰板,是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材料,经高温熔融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和不燃的特点,常用于建筑保温外墙的施工建造中。
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6195570U的一篇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岩棉板外墙保温结构,其包括墙体、框架、保温组件和纤维网,框架的内部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纤维网,纤维网和墙体之间填充有砂浆,框架的内部远离墙体的一侧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岩棉板和金属片,金属片粘接于岩棉板的外端面上;上述岩棉板外墙保温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采用固定钉将框架固定在外墙面上,然后在框架内部纤维网中填筑砂浆用于密封墙面,同时将保温组件安装在框架内部,通过钢索穿过金属片用于拉紧密封连接,整体组装连接较为方便,安装牢固性较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的岩棉板外墙保温结构在使用时,为使得岩棉板在建筑外墙上连接稳定,岩棉板与填筑于框架内的砂浆层之间一般为紧贴状态,相邻框架之间也处于插接抵紧状态;当岩棉板厚度较厚时,岩棉板对墙体的保温效果较佳,岩棉板内外端面之间存在较大温差,墙体与岩棉板之间易积存湿气,且此种连接方式下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空气流通不佳,湿气难以得到有效排出,造成保温效果下降,长时间易致使岩棉板保温效果失效及外饰面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岩棉板外墙保温结构中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积存湿气难以得到有效排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包括岩棉板以及用于将岩棉板固定安装于墙体表面的框架、纤维网和填充于纤维网和墙体之间的砂浆层,所述岩棉板靠近墙体的一侧凹陷开设有若干道第一排气槽,所述框架沿墙体横向延伸方向的两侧壁上贯穿并相对开设有多道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排气槽连通第一排气槽和外部环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棉板、框架、纤维网以及砂浆层共同构成岩棉板墙体结构,第一排气槽开设于岩棉板靠近墙体的一侧表面上。在岩棉板通过框架固定安装于墙体表面时,第一排气槽能够于墙体和岩棉板之间形成若干道适于供空气流通交换的通道,第二排气槽则能够将第一排气槽与外部环境连通,使得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积存的湿气能够经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排出至岩棉板外侧的空气环境中。整体有效实现了岩棉板内外侧的空气交换,使得湿气不易积存于岩棉板与墙体之间,有效改善了岩棉板墙体保温机构中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积存湿气难以得到有效排出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气槽包括交叉分布且相互连通的横槽和纵槽,所述横槽沿墙体横向延伸方向布设,所述横槽两端分别与相对设于框架沿墙体延伸方向的两侧的任意两道第二排气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槽和纵槽相配合,第一排气槽的整体路径较长,在岩棉板与墙体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于水平方向和竖向方向上均有分布,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的空气流动性更佳。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气槽为L型槽,所述第二排气槽一侧开设于框架的内端面上、另一侧开设于框架的侧壁上,且安装于所述墙体上的左右相邻的两个框架上的相邻的两道第二排气槽相互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岩棉板墙体结构安装于墙体上时,左右相邻的两组岩棉板和框架之间也能够进行空气交换,有利于提高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整体对湿气的排出效果。
可选的,位于所述框架侧壁上的第二排气槽自靠近墙体的一侧朝向远离墙体的一侧自上而下呈倾斜布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湿气凝结所产生的的水珠能够沿第二排气槽自然滑落、从岩棉板与墙体之间排出;另一方面,雨水不易从第二排气槽进入墙体,有利于提高岩棉板墙体结构的整体防水效果。
可选的,位于所述框架侧壁上的第二排气槽端部连接有装饰堵块,所述装饰堵块远离墙体的一侧表面与框架表面相平齐,且所述装饰堵块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第二排气槽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饰堵块能够在保障第二排气槽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空气交换的同时,对第二排气槽的出口处进行装饰性封堵,提高框架表面的美观。
可选的,所述框架上还安装有隔断网,所述隔断网位于岩棉板靠近墙体的一侧,且所述隔断网一侧与岩棉板相抵接、另一侧与框架内端面相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断网在保障框架与墙体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在垂直于墙体的方向上对横槽和纵槽进行连接,进一步扩大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的、可供空气流动交换的空间,使得积存于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的湿气能够有效排出。
可选的,所述框架上还安装有挡条和固定件,所述挡条位于岩棉板远离墙体的一侧,且所述挡条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框架的任意两相对侧壁上,所述固定件贯穿挡条和岩棉板并适于植入至墙体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能够在垂直于墙体的方向上对岩棉板和墙体之间进行进一步的连接固定,增强岩棉板与墙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气槽的截面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湿气凝结所形成的水珠从第二排气槽中自然滑落排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开设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能够有效实现岩棉板内外侧之间的空气交换,使得空气不易积存于岩棉板与墙体之间,有效改善了岩棉板墙体保温机构中岩棉板与墙体之间积存湿气难以得到有效排出的问题;
2.通过使框体侧壁上的第二排气槽向下倾斜设置,一方面便于排出湿气,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雨水落入岩棉板与墙体之间,较好地保障了岩棉板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展示本申请中岩棉板与框架之间连接关系所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岩棉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岩棉板;11、第一排气槽;111、横槽;112、纵槽;2、框架;21、第二排气槽;211、内槽;212、外槽;22、隔断网;23、挡条;24、固定件;3、墙体;4、砂浆层;5、装饰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包括岩棉板1以及用于将岩棉板1固定安装于墙体3表面的框架2、纤维网和填充于纤维网和墙体3之间的砂浆层4,框架2为矩形框,框架2的长度方向与墙体3的横向延伸方向相一致,岩棉板1可拆卸固定安装于框架2内;且岩棉板1靠近墙体3的一侧凹陷开设有若干道用于增强岩棉板1与墙体3之间的空气流通的第一排气槽11,框架2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壁上贯穿并相对开设有多道第二排气槽21,第二排气槽21连通第一排气槽11和外部环境,岩棉板1与墙体3之间的空气能够经由第一排气槽11和第二排气槽21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行交换、实现空气流通。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框架2由上下两根横梁和左右两根纵梁共同构成,下横梁位于两根纵梁同一侧,且下横梁与纵梁一端垂直并固定连接,下横梁与两根纵梁之间形成有用于岩棉板1放置的空隙;上横梁与下横梁相对布设,且上横梁与纵梁之间活动连接并通过螺栓锁止固定,上横梁、下横梁与纵梁相配合,能够将岩棉板1较为稳定地可拆卸固定安装于框架2上。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排气槽11包括交叉分布且相互连通的横槽111和纵槽112,横槽111和纵槽112均为直线型槽,横槽111的延伸方向与墙体3的横向/水平延伸方向相一致;纵槽112可以与横槽111相垂直,也可仅与横槽111相交;横槽111沿竖向方向等间隔开设于岩棉板1上,纵槽112沿墙体3横向延伸方向等间隔开设于岩棉板1上。横槽111和纵槽112相配合,在墙体3与岩棉板1之间形成多条交错的、适于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道,湿气适于在横槽111和纵槽112之间进行流通。
第二排气槽21为L型槽,第二排气槽21开设于纵梁上,且第二排气槽21具体包括开设于框架2的内端面(即框架2靠近墙体3的一侧表面)上的内槽211和开设于框架2沿其长度方向的侧壁上的外槽212,内槽211和横槽111相互平行,且每根纵梁上的内槽211与横槽111一一对应并相互连通;外槽212与内槽211相垂直,且外槽212位于纵梁远离岩棉板1的一侧,外槽212自靠近墙体3的一侧朝向远离墙体3的一侧自上而下呈倾斜布设,以便湿气凝结产生的的水珠能够沿纵槽112自然滑落、从岩棉板1与墙体3之间排出。
相应的,参照图1和图2,内槽211和外槽212均为半圆形槽,即内槽211和外槽212的截面均呈半圆形,当左右相邻的两组框架2于墙体3上相互对接时,分别位于两组框架2上的、相邻的两道外槽212相互拼接并形成一条圆形的、直线的长槽;当岩棉板墙体结构安装于墙体3上时,左右相邻的两组岩棉板1和框架2之间也能够进行空气交换,岩棉板墙体结构整体对湿气的排出效果较佳。
进一步的,外槽212端部还连接有用于对第二排气槽21进行装饰性封堵的装饰堵块5,装饰堵块5为半径与外槽212开口半径相一致的圆形堵块,每组框架2上的装饰堵块5设置有一列,一列装饰堵块5均位于框架2的同一侧,且装饰堵块5数量与任意一根纵梁上的外槽212的数量相对应。每个装饰堵块5均位于相对应的外槽212内并固定连接于纵梁上,且装饰堵块5远离墙体3的一侧表面与框架2表面相平齐,装饰堵块5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与第二排气槽21相连通。
装饰堵块5能够在保障第二排气槽21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空气交换的同时,对第二排气槽21的出口处进行装饰性封堵,提高岩棉板墙体结构表面的整体美观。
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框架2上还安装有用于进一步扩大岩棉板1与墙体3之间可供空气流动交换的空间的隔断网22,隔断网22为钢丝网,且隔断网22位于岩棉板1靠近墙体3的一侧,隔断网22一侧与岩棉板1相抵接、另一侧与框架2内端面相平齐,隔断网22在保障框架2与墙体3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使得横槽111和纵槽112得以在垂直于墙体3的方向上实现连通,便于岩棉板1与墙体3之间的湿气得以进一步实现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有利于湿气的有效排出。
进一步的,针对较厚的岩棉板1墙体3结构,框架2上还安装有用于增强岩棉板1与框架2之间连接性的挡条23和固定件24,挡条23具体设置有多条,多条挡条23分别沿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均匀交叉布设于岩棉板1远离墙体3的一侧。
参照图1和图2,固定件24可以为销钉、螺钉或水泥钉中的任意一种,固定件24于每组框架2上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岩棉板1中部开设有用于供固定件24贯穿的第一通孔,位于框架2最中间的、相交叉的两根挡条23的交叉点与该通孔于水平方向上重合,且两根挡条23于重合点处设有用于供固定件24贯穿的第二通孔;固定件24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活动贯穿挡条23和岩棉板1并植入至墙体3中,将岩棉板1固定连接于墙体3上。从而,岩棉板墙体结构在保障墙体3与岩棉板1之间湿气得以有效排出的同时,岩棉板1与墙体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通过螺栓/水泥钉将框架2预先固定安装于墙体3表面,再打开上横梁,将超厚岩棉板1从框架2上部置入框架2中,并采用固定件24对岩棉板1和墙体3进行进一步固定,实现岩棉板墙体结构的安装;在岩棉板1内外端面之间存在较大温差时,墙体3与岩棉板1之间的湿气能够通过第一排气槽11和第二排气槽21与外部环境进行空气交换,湿气不易积存于岩棉板1与墙体3之间,较好地保障了岩棉板1的保温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包括岩棉板(1)以及用于将岩棉板(1)固定安装于墙体(3)表面的框架(2)、纤维网和填充于纤维网和墙体(3)之间的砂浆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板(1)靠近墙体(3)的一侧凹陷开设有若干道第一排气槽(11),所述框架(2)沿墙体(3)横向延伸方向的两侧壁上贯穿并相对开设有多道第二排气槽(21),所述第二排气槽(21)连通第一排气槽(11)和外部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槽(11)包括交叉分布且相互连通的横槽(111)和纵槽(112),所述横槽(111)沿墙体(3)横向延伸方向布设,所述横槽(111)两端分别与相对设于框架(2)沿墙体(3)延伸方向的两侧的任意两道第二排气槽(2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槽(21)为L型槽,所述第二排气槽(21)一侧开设于框架(2)的内端面上、另一侧开设于框架(2)的侧壁上,且安装于所述墙体(3)上的左右相邻的两个框架(2)上的相邻的两道第二排气槽(21)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框架(2)侧壁上的第二排气槽(21)自靠近墙体(3)的一侧朝向远离墙体(3)的一侧自上而下呈倾斜布设。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框架(2)侧壁上的第二排气槽(21)端部连接有装饰堵块(5),所述装饰堵块(5)远离墙体(3)的一侧表面与框架(2)表面相平齐,且所述装饰堵块(5)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第二排气槽(2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上还安装有隔断网(22),所述隔断网(22)位于岩棉板(1)靠近墙体(3)的一侧,且所述隔断网(22)一侧与岩棉板(1)相抵接、另一侧与框架(2)内端面相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上还安装有挡条(23)和固定件(24),所述挡条(23)位于岩棉板(1)远离墙体(3)的一侧,且所述挡条(2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框架(2)的任意两相对侧壁上,所述固定件(24)贯穿挡条(23)和岩棉板(1)并适于植入至墙体(3)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槽(21)的截面为弧形。
CN202222426480.0U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Active CN219138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480.0U CN219138032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26480.0U CN219138032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8032U true CN219138032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4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26480.0U Active CN219138032U (zh) 2022-09-13 2022-09-13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80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07282B (fi) Termoplastisia rakennuskomponentteja
US4942707A (en) Load-bearing roof or ceiling assembly made up of insulated concrete panels
CA2501911C (en) Integrated curtain wall and wireway distribution system
US5930960A (en) Prefab wall element with integrated chases
CN101460686A (zh) 支撑件部分伸入的建筑板及其方法
KR20110071099A (ko) 벽을 위한 합성 패널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A2500064A1 (en) Head joint drainage device, wa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aining moisture from a head joint
CN110374190B (zh) 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
CN219138032U (zh) 一种超厚岩棉板墙体结构
CN104631650A (zh) 一种设有保温层的网板外墙及施工方法
CN112282260B (zh) 建筑装饰板材干挂连接系统及施工方法
RU2468165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ки теплоизоляционных панелей
US10961701B2 (en) Interlocking construction block
CN207988334U (zh) 一种装配式围护结构保温复合板
CN209817177U (zh) 一种可控可调整的建筑节能保温框架墙体结构
CN112709341A (zh) 保温与砌体同筑施工方法
CN217053937U (zh) 一种能够隐藏龙骨的幕墙单元及单元式幕墙系统
KR100255380B1 (ko) 콘크리트 옹벽의 치장벽돌 조적구조
CN221030818U (zh) 一种防火隔断结构及墙体体系
CN211690740U (zh) 一种具有一体化空调机位的预制凸窗结构及其建筑
CN2193437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室内装饰构件体系
CN211597185U (zh) 保温装配式建筑预制墙
CN211816902U (zh) 自适应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
CN217679718U (zh) 一种墙板与楼板、屋面板交接处的防排水构造节点结构
CN210737811U (zh) 建筑外墙保温集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