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33479U -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33479U
CN219133479U CN202223321271.6U CN202223321271U CN219133479U CN 219133479 U CN219133479 U CN 219133479U CN 202223321271 U CN202223321271 U CN 202223321271U CN 219133479 U CN219133479 U CN 219133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yarns
fabric
heating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12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宗文
卢姣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 Deni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 Deni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 Denim Co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 Deni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12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33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33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33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包括清凉层、发热层以及设置在清凉层和发热层之间的粘接层,清凉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第一纬纱包括凉感纱线;发热层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第二纬纱包括吸湿发热腈纶;粘接层具有平面网状结构,该面料具有两种穿法,在气温较高时,可用清凉层的一面与皮肤接触,通过凉感纱线提供凉感;在气温较低时,可用发热层的一面与皮肤接触,通过吸湿发热腈纶吸收人体散发的水分发热,提供暖感,粘接层连接固定发热层和清凉层,其平面网状结构能够减少粘结导致弹力下降的程度,使面料更加舒适。

Description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属于纺织领域。
背景技术
牛仔服装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和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尚舞台上不可替换的角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传统的牛仔面料采用靛蓝染色的经纱与本白色的纬纱,以三上一下组织结构进行织造而得,织造得的面料经过后整理处理后,会赋予牛仔面料不同的布面风格及手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舒适性、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希望衣物能有清凉干爽的体感,从而能够使穿戴者更加舒适;而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则需要衣物能保持体表温暖。传统的保暖牛仔主要是在牛仔服装贴近皮肤的一面缝制绒毛层,或者通过抓毛工序,在贴肤面抓出绒毛,实现牛仔服装的保暖效果。但缝制的绒毛层使织物变得更加厚重,弹力下降,影响穿着舒适度;而经过抓毛工序得到的绒毛牛仔则会在多次的家庭洗水后,出现掉毛的现象,影响保暖效果。在现有技术中,单一功能的牛仔服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与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变化带来的压力,人们开始寻求具有复合功能性的牛仔服装,使服装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其一面与皮肤接触具有凉感,另一面与皮肤接触具有暖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包括清凉层、发热层以及设置在所述清凉层和所述发热层之间的粘接层,所述清凉层由第一经纱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纱包括凉感纱线;所述发热层由第二经纱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纬纱包括吸湿发热腈纶;所述粘接层具有平面网状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在发热层与皮肤接触时,吸湿发热腈纶能够吸收人体散发的水分发热,适合在气温较低时提供暖感,而在气温较高时,可用清凉层的一面与皮肤接触,通过凉感纱线提供凉感。两种穿法,实现冬暖夏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纬纱还包括与所述凉感纱线平行并排的蜂窝涤纶。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都宜选用经过浆染的棉纱。蜂窝涤纶具有导湿作用,在清凉层与皮肤接触的穿法中,蜂窝涤纶能将汗液导向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借助棉纤维良好的吸水性使汗液迅速在经纱上铺开,迅速增大蒸发面积,吸走人身上的汗液,更有利于使穿戴者感受到清凉。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蜂窝涤纶之间具有两条所述凉感纱线。凉感纱线通常为含有玉石或云母的纱线,在接触皮肤时形成清凉的感觉,将蜂窝涤纶和凉感纱线按1:2的比例织入到面料中,有利于平衡导湿和接触清凉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网状结构中,每个网眼的面积为8000μm²-1.8mm²。这种网眼大小在清凉层和发热层能够连接牢固的前提下,在拉伸面料时不容易损坏粘接层,使面料更加耐用。网眼能够导湿透气,方便蜂窝涤纶向第二经纱传递水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纬纱与所述第二纬纱异面不平行,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异面不平行。即清凉层和发热层的交织方向不重合,使得面料整体在多个方向都具有纱线约束,在拉伸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使双层粘结的结构更加耐用。
进一步地,所述平面网状结构为菱形网格。菱形网格在受到拉伸时的变形能力较强,使双层粘结的结构也具有较好的弹力,且拉伸后粘结层不容易受损。
进一步地,所述清凉层为纬面缎纹结构,且纬面向外,在清凉层与皮肤接触时,更多的第一纬纱与皮肤接触,具有更好的清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具有两种穿法,在气温较高时,可用清凉层的一面与皮肤接触,通过凉感纱线提供凉感;在气温较低时,可用发热层的一面与皮肤接触,通过吸湿发热腈纶吸收人体散发的水分发热,提供暖感,粘接层连接固定发热层和清凉层,其平面网状结构能够减少粘结导致弹力下降的程度,使面料更加舒适。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接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清凉层和发热层重叠但交织方向不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清凉层;11、第一经纱;121、凉感纱线;122、蜂窝涤纶;2、粘接层;3、发热层;31、第二经纱;32、吸湿发热腈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包括清凉层1、发热层3以及设置在清凉层1和发热层3之间的粘接层2,清凉层1由第一经纱11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第一纬纱包括凉感纱线121;发热层3由第二经纱31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第二纬纱包括吸湿发热腈纶32;粘接层2具有平面网状结构。一般而言,多层粘结面料的弹性较差,粘接剂会阻碍导湿透气,本申请实施例的粘接层2具有平面网状结构,能够通过网眼导湿透气,平面网状结构更加容易形变,使双层粘结面料也具有较好的弹力。在夏天时,可用清凉层1的一面与皮肤接触,通过凉感纱线提供凉感;在春秋两季,可用发热层3的一面与皮肤接触,通过吸湿发热腈纶32吸收人体散发的水分发热,提供暖感。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凉感纱线是现有技术,具体是在喷丝时混合玉石微粒或云母微粒,借助玉石、云母具有接触冰凉的效果使纱线具有凉感。另外,吸湿发热腈纶也属于现有技术,例如TOYOBO研发的产品 MOISCARE,具有高于棉和尼龙约7倍的高吸湿性,同时可以根据环境长期反复的进行吸放湿(呼吸)式循环,吸湿的同时产生吸附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均采用经过浆染的棉纱,以营造传统牛仔面料蓝色或黑色的外观。
第一纬纱还包括与凉感纱线121平行并排的蜂窝涤纶122。蜂窝涤纶具有导湿作用,在清凉层与皮肤接触的穿法中,蜂窝涤纶122能将汗液导向第一经纱11和第二经纱31,借助棉纤维良好的吸水性使汗液迅速在经纱上铺开,迅速增大蒸发面积,吸走人身上的汗液,更有利于使穿戴者感受到清凉。在清凉层1与皮肤接触的穿法中,由于凉感纱线常通过喷丝制成,玉石的载体通常为涤纶或聚酯,吸水性不佳,主要作用在于直接接触以提供凉感,而棉纤维吸水性较强,吸湿发热纤维的吸水性甚至比棉纤维更强,因此蜂窝涤纶122的导湿方向更倾向于从里(靠近皮肤)往外(靠近外界),迅速将汗液带到面料表面蒸发,通过蒸发吸热提供凉感,发热层向外,大面积与环境换热,吸湿发热腈纶32产生的热在空气中迅速散失,发热层3对清凉层1的影响极小。在发热层3与皮肤接触的穿法中,发热层3的吸水能力比清凉层强,蜂窝涤纶122难以逆向导湿,水汽散失较慢,人体散发的水分大多留在发热层3供吸湿发热腈纶32产热,凉感纱线121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发挥作用,此时清凉层1仅相当于多一层普通的布在发热层3之外保温,因此发热层3能有效提供暖感。
参照图3,相邻蜂窝涤纶122之间具有两条凉感纱线1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纬纱也可包括棉纱,例如,第一纬纱包括并排的蜂窝涤纶122、凉感纱线121和棉纱,其中棉纱位于蜂窝涤纶122和凉感纱线121之间,能够增强清凉层的透气能力。
优选地,平面网状结构中,每个网眼的面积为8000μm²-1.8mm²,粘接层2的厚度为0.1mm-0.8mm。这种网眼大小在清凉层和发热层能够连接牢固的前提下,在拉伸面料时不容易损坏粘接层,使面料更加耐用。网眼能够导湿透气,方便蜂窝涤纶向第二经纱传递水分。
参照图2,平面网状结构为菱形网格,该形状的粘接层可通过辊印、静电纺丝、喷熔制成。菱形网格在受到拉伸时的变形能力较强,使双层粘结的结构也具有较好的弹力。参照图3,图3中发热层叠在清凉层之上,且忽略了粘接层,为了便于区分两层,发热层用较细的线展示,清凉层用较粗的线展示,实际上,发热层和清凉层所用纱线的粗细可大致相当。图3中,第一纬纱与第二纬纱异面不平行,第一经纱与第二经纱异面不平行。更进一步地,第一经纱、第一纬纱、第二经纱、第二纬纱与菱形网格的边线均不在同一直线方向上,有利于使面料在多个方向都具有一定弹性,有利于解决双层粘结面料发硬的问题,使面料在穿着运动时更加舒适。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清凉层(1)、发热层(3)以及设置在所述清凉层(1)和所述发热层(3)之间的粘接层(2),所述清凉层(1)由第一经纱(11)和第一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一纬纱包括凉感纱线(121);所述发热层(3)由第二经纱(31)和第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第二纬纱包括吸湿发热腈纶(32);所述粘接层(2)具有平面网状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还包括与所述凉感纱线(121)平行并排的蜂窝涤纶(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蜂窝涤纶(122)之间具有两条所述凉感纱线(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网状结构中,每个网眼的面积为8000μm²-1.8mm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纱与所述第二纬纱异面不平行,所述第一经纱与所述第二经纱异面不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面穿着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网状结构为菱形网格。
CN202223321271.6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Active CN219133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1271.6U CN219133479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1271.6U CN219133479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33479U true CN219133479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98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1271.6U Active CN219133479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33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94859A (zh) 吸湿匀缓发热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208930858U (zh) 一种防紫外线面料
CN213167210U (zh) 一种保暖梭织面料
CN219133479U (zh) 一种两面穿着牛仔面料
CN208002554U (zh) 一种快干透气被套
CN216942192U (zh) 一种抗撕裂型面料
CN214083234U (zh) 一种带纱线夹层面料结构的吸湿透气型涤粘坯布
CN107700032A (zh) 冰爽防紫外型服装面料
CN211106110U (zh) 一种涤纶仿真丝面料
CN209383910U (zh) 一种直贡组织保暖面料
CN112921489A (zh) 一种具有凉感功能的立体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5704742U (zh) 一种凉爽吸湿的涤纶复合面料
CN212521601U (zh) 降温面料及毛巾
CN217258855U (zh)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CN216993353U (zh) 一种采用再生材料的丝织提花布
CN218857856U (zh) 一种干爽贴身运动面料及服饰
CN208197716U (zh) 一种吸湿排汗面料
CN220916635U (zh) 一种拼接短袖
CN215620521U (zh) 一种柔软发热保暖面料
CN220332203U (zh) 一种复合座椅靠垫经编间隔织物
CN213648963U (zh) 一种防风透气保暖面料
CN215662282U (zh) 一种高导湿发热纤维面料
CN214646392U (zh) 一种具有远红外线放射功能的罗纹布
CN210492682U (zh) 一种透气t恤衫
CN218580202U (zh) 一种发热牛仔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