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8761U -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8761U
CN219128761U CN202320106390.5U CN202320106390U CN219128761U CN 219128761 U CN219128761 U CN 219128761U CN 202320106390 U CN202320106390 U CN 202320106390U CN 219128761 U CN219128761 U CN 219128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urity
waste gas
bio
fermentation tank
organic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063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志略
林海燕
孙增军
孙磊
卢刚
高甲乐
王乙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unde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Junde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Junde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Junde Ec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063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8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8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8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涉及废气排出技术领域,包括废气处理箱,废气处理箱内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分为依次连通的杂质粗分离区、杂质溶解区、杂质吸附区以及杂质精分离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发酵槽排出的废气直接排出,无法实现对废气中夹杂的杂质进行分离,导致加大了后续设备处理强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排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在有机肥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发酵密封处理,现有市场上的有机肥发酵槽不具备废气排出的功能,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吸入对身体也存在危害,不利于使用者的生产使用。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2102628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发酵槽本体,所述发酵槽本体的右侧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右侧连通有排出管,所述风机的左侧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远离风机的一侧贯穿发酵槽本体并延伸至发酵槽本体的内腔处,所述横管的顶部通过固定块与发酵槽本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通过发酵槽本体、通风框、横管、吸气罩、风机、排出管、旋转杆、安装框、驱动电机、防护钢网、风扇叶、加热框和加热棒,可使装置达到废气排出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有机肥发酵槽不具备废气排出的功能,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可燃气体,存在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吸入对身体也存在危害,不利于使用者生产使用的问题。
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技术在过程中,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
现有的发酵槽排出的废气直接排出,无法实现对废气中夹杂的杂质进行分离,导致加大了后续设备的处理强度。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发酵槽排出的废气直接排出,无法实现对废气中夹杂的杂质进行分离,导致加大了后续设备处理强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所述废气处理箱内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分为依次连通的杂质粗分离区、杂质溶解区、杂质吸附区以及杂质精分离区;
所述杂质分离区内竖直固接有滤网板,所述杂质溶解区内设有液体溶解层,所述杂质吸附区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杂质精分离区设有棉花过滤层。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隔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固接有延伸至所述液体溶解层内的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下端部连接有分布头。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固接有延伸至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底部的第二管道。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三隔板开设有处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上方的第三通孔。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分布头包括固接于所述第一管道下端部的球壳,所述球壳的周壁上均布有布气孔。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杂质粗分离区沿竖向滑动设有与所述滤网板表面摩擦接触的清理板。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杂质粗分离区的上下端壁之间转动设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座,所述清理板固接于所述驱动座上。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废气处理箱的上端部固接有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驱动机。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废气处理箱处于所述丝杠与所述滤网板之间的下端部固接有连通所述杂质粗分离区的矩形排渣筒,所述矩形排渣筒的下端部铰接有封闭门。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废气处理箱的端壁上固接有连通所述杂质粗分离区的废气进入筒,所述废气处理箱的端壁上固接有连通所述杂质精分离区的废气排出筒。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废气排出筒靠近所述棉花过滤层的下端部位置,且废气排出筒内固接有挡网。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废气处理箱的上端部固接有连通杂质溶解区的进液筒,所述进液筒的上端部固接有盖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滤网板实现对废气中夹杂的杂质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设置清理板,实现对滤网板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刮落,保证滤网板过滤的效率,被刮落的杂质落入矩形排渣筒,通过开启封闭门进行排出;
经过初步过滤后的废气利用第一管道进入至液体溶解层内,利用液体实现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溶解过滤,更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经过液体溶解层的废气利用第二管道进入至活性炭吸附层内,利用活性炭吸附层进行再进一步的过滤处理;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废气进入至棉花过滤层内,实现对细小杂质及颗粒进行过滤分离,分离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出筒排出,大大的提高了对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过滤效率;
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废气处理箱;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杂质粗分离区;6-杂质溶解区;7-杂质吸附区;8-杂质精分离区;9-滤网板;10-液体溶解层;11-活性炭吸附层;12-棉花过滤层;13-废气进入筒;14-废气排出筒;15-挡网;16-清理板;17-丝杠;18-驱动座;19-驱动机;20-矩形排渣筒;21-封闭门;22-第一管道;23-分布头;24-第二管道;25-第三通孔;26-进液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箱1,废气处理箱1内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以及第三隔板4分为依次连通的杂质粗分离区5、杂质溶解区6、杂质吸附区7以及杂质精分离区8;
杂质分离区内竖直固接有滤网板9,杂质溶解区6内设有液体溶解层10,杂质吸附区7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1,杂质精分离区8设有棉花过滤层12。
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固接有延伸至液体溶解层10内的第一管道22,第一管道22的下端部连接有分布头23。
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固接有延伸至活性炭吸附层11底部的第二管道24。
第三隔板4开设有处于活性炭吸附层11上方的第三通孔25。
分布头23包括固接于第一管道22下端部的球壳,球壳的周壁上均布有布气孔。
杂质粗分离区5沿竖向滑动设有与滤网板9表面摩擦接触的清理板16。
杂质粗分离区5的上下端壁之间转动设有丝杠17,丝杠17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座18,清理板16固接于驱动座18上。
废气处理箱1的上端部固接有驱动丝杠17转动的驱动机19。
废气处理箱1处于丝杠17与滤网板9之间的下端部固接有连通杂质粗分离区5的矩形排渣筒20,矩形排渣筒20的下端部铰接有封闭门21。
废气处理箱1的端壁上固接有连通杂质粗分离区5的废气进入筒13,废气处理箱1的端壁上固接有连通杂质精分离区8的废气排出筒14。
废气排出筒14靠近棉花过滤层12的下端部位置,且废气排出筒14内固接有挡网15。
废气处理箱1的上端部固接有连通杂质溶解区6的进液筒26,进液筒26的上端部固接有盖体。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通过滤网板9实现对废气中夹杂的杂质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设置清理板16,实现对滤网板9上粘附的杂质进行刮落,保证滤网板9过滤的效率,被刮落的杂质落入矩形排渣筒20,通过开启封闭门21进行排出;
经过初步过滤后的废气利用第一管道22进入至液体溶解层10内,利用液体实现对废气中的杂质进行溶解过滤,更进一步提高过滤效率;
经过液体溶解层10的废气利用第二管道24进入至活性炭吸附层11内,利用活性炭吸附层11进行再进一步的过滤处理;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的废气进入至棉花过滤层12内,实现对细小杂质及颗粒进行过滤分离,分离后的废气通过废气排出筒14排出,大大的提高了对生物有机肥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的过滤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气处理箱(1),所述废气处理箱(1)内通过并列设置的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以及第三隔板(4)分为依次连通的杂质粗分离区(5)、杂质溶解区(6)、杂质吸附区(7)以及杂质精分离区(8);
所述杂质粗分离区内竖直固接有滤网板(9),所述杂质溶解区(6)内设有液体溶解层(10),所述杂质吸附区(7)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1),所述杂质精分离区(8)设有棉花过滤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固接有延伸至所述液体溶解层(10)内的第一管道(22),所述第一管道(22)的下端部连接有分布头(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3)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固接有延伸至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1)底部的第二管道(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隔板(4)开设有处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1)上方的第三通孔(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头(23)包括固接于所述第一管道(22)下端部的球壳,所述球壳的周壁上均布有布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粗分离区(5)沿竖向滑动设有与所述滤网板(9)表面摩擦接触的清理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粗分离区(5)的上下端壁之间转动设有丝杠(17),所述丝杠(17)上螺纹连接有驱动座(18),所述清理板(16)固接于所述驱动座(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上端部固接有驱动所述丝杠(17)转动的驱动机(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1)处于所述丝杠(17)与所述滤网板(9)之间的下端部固接有连通所述杂质粗分离区(5)的矩形排渣筒(20),所述矩形排渣筒(20)的下端部铰接有封闭门(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端壁上固接有连通所述杂质粗分离区(5)的废气进入筒(13),所述废气处理箱(1)的端壁上固接有连通所述杂质精分离区(8)的废气排出筒(14)。
CN202320106390.5U 2023-02-03 2023-02-03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Active CN219128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06390.5U CN219128761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06390.5U CN219128761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8761U true CN219128761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601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06390.5U Active CN219128761U (zh) 2023-02-03 2023-02-03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8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3064U (zh) 一种环保土壤污染筛选治理设备
CN112591352A (zh) 一种圆林绿化用垃圾回收装置
CN210528659U (zh) 一种涂料废液收集装置
CN219128761U (zh) 生物有机肥发酵槽用废气排出装置
CN214829652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CN218058698U (zh) 一种生猪养殖场污水处理设备
CN217594302U (zh) 一种用于生物碳源加工的废气处理装置
CN215027646U (zh) 一种处理废气生物净化除臭装置
CN115463537A (zh) 一种微生物除臭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212188515U (zh) 一种可沉淀灰尘的废气处理设备
CN115069727A (zh) 一种负碳排放的垃圾能源化处理系统及其工艺
CN212384842U (zh) 一种光纤激光切割机排烟装置
CN209685403U (zh) 一体化mbr膜快速反应装置
CN215508852U (zh) 下砂口处带吸烟尘装置的混砂机
CN202011840U (zh) 餐厨废弃物处理机
CN206396026U (zh)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CN213995431U (zh) 一种污泥处理中废气处理装置
CN215654476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生物除臭装置
CN211999696U (zh) 一种湿垃圾发酵车间的微负压机构
CN215138874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仓除臭设备
CN214680824U (zh) 一种大气污染治理用净化设备
CN220393525U (zh) 一种污泥臭味净化机
CN218421849U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的除臭装置
CN216755968U (zh) 一种禽畜废弃物处理装置
CN217287738U (zh) 一种带有降尘功能的肉牛养殖场除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