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6581U -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6581U
CN219126581U CN202222130506.7U CN202222130506U CN219126581U CN 219126581 U CN219126581 U CN 219126581U CN 202222130506 U CN202222130506 U CN 202222130506U CN 219126581 U CN219126581 U CN 2191265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arterial puncture
positioning device
puncture positio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05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1305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65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65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65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脉穿刺定位装置,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弹性膜和示压机构,装置本体设置有压力腔,压力腔具有开口部和第一孔,弹性膜固接于装置本体且密封开口部,弹性膜能够受压向压力腔内变形且能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恢复;示压机构包括示压管,示压管用于容纳液体,示压管安装于装置本体且通过第一孔与压力腔相连通,解决了动脉穿刺过程中难以准确定位到动脉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重大手术和部分重症监护时,需对病人进行动脉穿刺置管,如: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在进行PCI手术时进行动脉血血气分析。
准确判断动脉的位置,是动脉穿刺成功的关键。目前,主要方法为人眼观察和人工触摸,主要依靠穿刺人员的经验进行穿刺,人工触摸主要靠手指触觉,手指与动脉呈十字交叉,不利于固定动脉,由于触觉误差,经常造成穿刺不成功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疼痛。支架置入术中,如果桡动脉穿刺失败,对病人进行股动脉穿刺,术后病人需不能翻身躺8小时以上,病人非常痛苦,同时增加了病人发生压疮的风险。通过手指触觉定位动脉,很多情况下穿刺器械不能直接穿入动脉,当穿刺器械进入皮肤下,需要反复探查动脉,器械在皮下每动一次患者都会有剧烈疼痛。
由于人的视觉和触觉误差较大,在手指的按压下靠触觉定位动脉,动脉穿刺定位不准确,穿刺时常常找不到最佳穿刺点而造成穿刺失败,一次性动脉穿刺成功率低,增加病人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脉穿刺定位装置,以解决动脉穿刺过程中难以准确定位到动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弹性膜和示压机构,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具有开口部和第一孔,所述弹性膜固接于所述装置本体且密封所述开口部,所述弹性膜能够受压向所述压力腔内变形且能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恢复;
所述示压机构包括示压管,所述示压管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示压管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且通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示压管的内径为0.6mm~1.0mm。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中心体和设置于所述中心体两侧的侧部,所述压力腔设置于所述中心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部设置于两个所述侧部之间,并且,至少一个所述侧部延伸至所述开口部的端面外。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侧部之间设置有定位通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设置有沿所述定位通道延伸的凸起部。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手柄。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包括握持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连接于所述握持杆,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于所述中心体的两侧且能够将所述中心体夹紧;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与所述侧部抵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设置有沿所述压力腔的深度方向贯通的贯通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示压机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灯珠和供电电路;所述示压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示压管内,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示压管内的液体能够在受压时流动至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向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的示压管中注入液体,在探测动脉的过程中,将装置本体置于与动脉解剖位置,当弹性膜与动脉接触时,随着动脉搏动,弹性膜会受到动脉的推压而随动脉搏动产生运动,使压力腔的容积发生改变,压力腔内的压力随着发生改变,从而驱动示压管中液体运动,液面产生与脉搏搏动一致的起伏。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能够辅助定位动脉,便于穿刺操作,实现准确穿刺。相比于通过手指触觉定位动脉,避免了反复探查,有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提高了一次性动脉穿刺成功率,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中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图7所示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中示压机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装置本体;100、压力腔;101、开口部;102、第一孔;
20、中心体;
30、侧部;301、侧部的端面;302、凸起部;
41、定位通道;42、贯通槽;
50、示压机构;51、示压管;511、第二孔;
61、第一电极;62、第二电极;63、灯珠;
70、手柄;71、第一夹板;72、第二夹板;73、握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如图1和图7-图9所示,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0、弹性膜和示压机构50,装置本体10设置有压力腔100,压力腔100具有开口部101和第一孔102,弹性膜固接于装置本体10且密封开口部101,弹性膜能够受压向压力腔100内变形且能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恢复;示压机构50包括示压管51,示压管51用于容纳液体,示压管51安装于装置本体10且通过第一孔102与压力腔100相连通。
向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的示压管51中注入液体,在探测动脉的过程中,将装置本体10置于与动脉解剖位置,当弹性膜与动脉接触或靠近时,随着动脉搏动,弹性膜会受到动脉的推压而随动脉搏动产生运动,使压力腔100的容积发生改变,压力腔100内的压力随着发生改变,从而驱动示压管51中液体运动,液面产生与脉搏搏动一致的起伏。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能够辅助定位动脉,便于穿刺操作,实现准确穿刺。相比于通过手指触觉定位动脉,避免了反复探查,有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提高了一次性动脉穿刺成功率,可减轻病人的痛苦。
示压管51可以采用玻璃管;可以为直管,也可以为弯管。进一步地,示压管51的内径为0.6mm~1.0mm,示压管51用于容纳液体,压力腔100中容纳气体,由于示压管51的内径较小,使流体不会流入压力腔100中,使弹性膜能够更容易地随动脉搏动而运动。示压管51的外径可以为1mm~2mm。具体地,第一孔102设置于装置本体10的上壁,第一孔102的直径范围为1mm~2mm,示压管51插接于该第一孔102中,连接处用胶水密封固定。注入示压管51的液体可以为水,使用时,注入示压管51的水位处于示压管51中部。
当弹性膜位于动脉上方,弹性膜与动脉接触时,弹性膜会随动脉搏动产生运动,使压力腔100内的压力随着发生改变。在一实施方式中,装置本体10包括中心体20和设置于中心体20两侧的侧部30,压力腔100设置于中心体20。如图2-图5所示,开口部101设置于两个侧部30之间,并且,至少一个侧部30延伸至开口部101的端面外,具体地,侧部30沿压力腔100的深度方向延伸,压力腔100的底面、开口部101的端面与侧部的端面301依次分布。
进一步地,两个侧部30均延伸至开口部101的端面外,两个侧部30之间设置有定位通道41。使用时,定位通道41与动脉平行,并且将动脉限位于定位通道41中,以在定位动脉后固定动脉,便于穿刺操作,有利于一次性穿刺成功,减轻病人的痛苦。如图3和图5所示,定位通道41呈凹槽状,便于在定位动脉后向下按压固定动脉。
中心体20可以呈长方体状。优选地,压力腔100也呈长方体状,将定位通道41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压力腔100的长度方向,将第一孔102的纵向定义为压力腔100的高度方向,进一步地,压力腔100的长度范围为5mm~7mm,宽度范围为2mm~3mm,高度范围为3mm~5mm。侧部30设置有沿定位通道41延伸的凸起部302,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凸起部302沿定位通道41的延伸方向延伸,当确定动脉位置后,凸起部302可引导动脉穿刺从两凸起部302中间进行。
在一实施方式中,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手柄70,以便于操作。手柄70与装置本体10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
如图7-图10和图12所示,手柄70包括握持杆73、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均连接于握持杆73,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设置于中心体20的两侧且能够将中心体20夹紧;第一夹板71和第二夹板72分别与侧部30抵接。通过手柄70来固定和操作装置本体10,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并且手柄70与装置本体10之间可以分离,便于对装置本体10进行位置调整或更换。进一步地,侧部30设置有沿压力腔100的深度方向贯通的贯通槽42,贯通槽42可以作为定位槽,手柄70通过贯通槽42来与侧部30进行定位;通过设置贯通槽42,还有利于装置本体10的轻量化。
如图13所示,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示压管51中液面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已定位到动脉。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判断是否已定位到动脉,发明人对示压机构50作了进一步的改进:示压机构50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极61、第二电极62、灯珠63和供电电路,如图11所示,示压管51的管壁设置有第二孔511,第一电极61设置于示压管51内,第二电极62设置于第二孔511,示压管51内的液体能够在受压时流动至第二孔511与第二电极62接触。
当检测到动脉时,示压管51内液位随脉搏变化,产生跟脉搏一致的周期性波动,会使示压管51内液体从管内反复流出吸回,液体流出时与第二电极62接触,从而使供电电路与灯珠63联通,灯珠63点亮;液体吸回时,使供电电路与灯珠63断开,灯珠63熄灭,这样,会使电路呈周期性的联通及断开,同样会使灯珠63产生同脉搏一致的闪烁,帮助操作人员判断是否检测到动脉。
示压管51内的压力变化是通过脉搏触动弹性膜产生的,水滴流出与吸回的节律也是同脉搏的节律相同的,电路接通与断开依靠水滴完成的,使得灯珠63会产生与脉搏一致的闪烁效果。当弹性膜下有动脉时,动脉的搏动会使压力腔100内产生跟动脉搏动一致的压力变化,而示压管51侧壁上的第二孔511比较小,因为水有表面张力的缘故,示压管51内压力升高时会使少量水通过第二孔511流出并在第二孔511的孔口形成一个小水滴;当示压管51内压力下降时,水滴通过第二孔511被吸回。优选地,第二孔511可以为圆孔,其孔径范围为0.2mm~0.5mm。
第二电极62可以位于第二孔511内;第二电极62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孔511外,第二电极62固定于示压管51的外壁,并且,如图11所示,第二电极62至少部分与第二孔511相靠近。
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用于表浅动脉穿刺,可明确定位动脉,更准确定位并固定动脉,实现准确穿刺,增加动脉穿刺成功率;并且,穿刺器械进入皮下后直接进入动脉,不用反复探查,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超声协助可以辅助完成动脉穿刺,超声仪器昂贵。相比于超声协助定位的方式,该动脉穿刺定位装置成本低,更适合低成本下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弹性膜和示压机构,所述装置本体设置有压力腔,所述压力腔具有开口部和第一孔,所述弹性膜固接于所述装置本体且密封所述开口部,所述弹性膜能够受压向所述压力腔内变形且能够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向外恢复;
所述示压机构包括示压管,所述示压管用于容纳液体,所述示压管安装于所述装置本体且通过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压力腔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示压管的内径为0.6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中心体和设置于所述中心体两侧的侧部,所述压力腔设置于所述中心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设置于两个所述侧部之间,并且,至少一个所述侧部延伸至所述开口部的端面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部之间设置有定位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设置有沿所述定位通道延伸的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握持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均连接于所述握持杆,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于所述中心体的两侧且能够将所述中心体夹紧;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与所述侧部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设置有沿所述压力腔的深度方向贯通的贯通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动脉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示压机构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灯珠和供电电路;所述示压管的管壁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示压管内,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示压管内的液体能够在受压时流动至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二电极接触。
CN202222130506.7U 2022-08-12 2022-08-12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Active CN2191265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0506.7U CN219126581U (zh) 2022-08-12 2022-08-12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0506.7U CN219126581U (zh) 2022-08-12 2022-08-12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6581U true CN219126581U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68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0506.7U Active CN219126581U (zh) 2022-08-12 2022-08-12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65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6463B2 (ja) 標的解剖学的部位または環境へのアクセスを促進するためのデバイス
US2007029374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ampling and analyzing body fluid
JP5829249B2 (ja) 体液試料の生成およびその分析のための機器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4522500A5 (zh)
US20130237881A1 (en) Instruments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a sample of a body fluid and for analysis thereof
US20110270183A1 (en) Syringe and Catheter Set Comprising Same
CN219126581U (zh) 动脉穿刺定位装置
CN210300989U (zh) 压力检测装置及动静脉内瘘血管功能监测装置
CN104188712A (zh) 一种自动式动脉穿刺器及使用方法
CN210863265U (zh) 一种用于医学检验的快速取样装置
CN218075920U (zh) 一种麻醉用注射装置
CN215534337U (zh)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JP2017012375A (ja) 血糖値測定装置
CN109009351A (zh) 胸骨穿刺针固定器
CN214970407U (zh) 一种应用于动脉穿刺的定位笔
JP2008093146A (ja) 血液検査装置
CN210228864U (zh) 新生儿弯曲针头一体式负压中心静脉穿刺套件
CN113598738A (zh)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KR20220075229A (ko) 혈관 삽입용 프로브의 위치를 파악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219594752U (zh) 超声引导药物注射装置
CN216257328U (zh) 一种动脉留置针穿刺装置
CN217987855U (zh) 一种鼓膜穿刺设备
CN211094157U (zh) 一体式采血测血糖装置
CN216675754U (zh) 一种用于测量腹内压的防泄漏三通接头
CN215503035U (zh) 一种可视化动脉采血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