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4337U -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4337U
CN215534337U CN202122165356.9U CN202122165356U CN215534337U CN 215534337 U CN215534337 U CN 215534337U CN 202122165356 U CN202122165356 U CN 202122165356U CN 215534337 U CN215534337 U CN 215534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rate
blood pressure
pipeline
liquid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535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清
于春光
王晓飞
王爱君
宋磊
田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Baixin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6535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4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4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4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用于调节流过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的输液管路的液体流速,包括第一连接部、流速调节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流速调节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连通的液体流通管路,所述流速调节部包括圆柱状微孔管和包覆所述微孔管的流速切换管,所述微孔管设置有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流过所述流速调节部的液体具有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所述第二流速大于所述第一流速。本申请提供的流速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能够快速、准确、方便、可靠地调节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液体流速并检测管路的通畅性。

Description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有创血压测量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有创血压(Invasive Blood Presure,IBP)测量是通过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血管内血液压强的方法,能够直接、持续、动态地监测患者真实的血压情况,在急救领域、心血管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及手术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
有创血压测量获取血压的原理是:经穿刺置入导管并与充满灌注液(灌注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或加入肝素等抗凝液的生理盐水)的灌注系统连接形成液体流通管路,由于液体的压力传递作用使得通路内灌注液压力与血管内压力保持一致,并传递到置于通路内的压力传感器的探头上,压力传感器将血管内压力转变为电信号并处理后在心电监护仪屏幕等血压显示装置上以连续、动态方式显示血压波形及血压值,包括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和平均动脉压等。
有创血压测量的并发症之一为气栓,如液体流通管路内含有气泡,可能随倒流的血液进入人体血管并形成气栓,严重时可进入脑血管,导致脑栓塞;另外,气泡的存在也会影响液体管路的通畅性,并进一步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穿刺前,需要通过灌注液冲洗液体流通管路以排尽气泡。
在有创血压测量的临床应用中发现,即使在穿刺前完全排尽液体流通管路内的气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大量微气泡产生并附着在液体流通管路的内壁并逐渐融合形成较大体积的气泡,此外,患者体内管路的末端形成的血栓也有可能影响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临床上需要经常对液体管路的通畅性进行检测,以保证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安全性。
现有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通常使用设置于流速调节装置上的细长柱状提拉部进行上述检测,具体地,通过拉起然后松开提拉部,使得流过流速调节装置及压力传感器管路的灌注液的流速发生改变,并引起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体压力的改变,进一步地通过判读血压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液体压力的变化幅度与变化速度,从而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血栓等影响管路通畅性的因素。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细长柱状的提拉部容易被拉断使得无法再进行管路通畅性检测;每次提拉幅度不同导致流速改变幅度不同,进而使得液体压强波形的变化幅度不同并影响对其的判读;此外,向上拉起细长的提拉部也存在一定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可靠、一致性强的流速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有创血压测量装置,以满足在对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状态下快速、准确、方便、可靠地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包括所述流速调节装置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用于在对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状态下快速、准确、方便、可靠地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流速调节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流速调节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连通的液体流通管路;所述流速调节部包括圆柱状微孔管和包覆所述微孔管的流速切换管,所述微孔管设置有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流过所述流速调节部的液体具有用于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第一流速和用于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的第二流速,所述第二流速大于所述第一流速。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速为2至4毫升/小时,所述第二流速为10至60毫升/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微孔管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流速切换管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孔位于所述微孔管的径向中心且沿轴向贯通所述微孔管;所述第二微孔具有位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上侧的第一开口和位于所述微孔管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的横截面上部的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流速切换管包括中空弹性圆管、位于所述中空弹性圆管两端的圆环状密封部和位于所述中空弹性圆管的外壁上部的轴向推拉部;所述中空弹性圆管通过过盈配合包覆所述微孔管,所述中空弹性圆管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的外沿覆盖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圆环状密封部由所述中空弹性圆管的两端沿轴向延伸形成,所述圆环状密封部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液体管路、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轴向延伸的第一圆台状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圆台状突出部外侧的第一密封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上部和所述第一圆台状突出部的上部的第一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下部的第一限位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远离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管路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液体管路、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轴向延伸的第二圆台状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圆台状突出部外侧的第二密封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圆台状突出部的上部的第二导流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下部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且所述第一圆台状突出部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且所述第二圆台状突出部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凹槽通过过盈配合与所述圆环状密封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凹槽的底面与所述圆环状密封部的端面非固定地接触;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微孔管两端的端面非固定地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管路接头与所述血压测量设备输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血压测量设备的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液体管路连通。
优选地,流过所述流速调节部的液体还具有第三流速,所述第三流速大于所述第二流速;所述流速切换管还包括位于所述中空弹性圆管外壁上部两侧的挤压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将所述微孔管的微孔设置为两个,所述微孔管被所述第一液体管路和所述第二液体管路轴向限位,通过对所述轴向限位部的扳动及松开,使所述第二微孔在液体流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使得流过所述流速调节装置的液体在所述第二流速和所述第一流速之间切换,从而引起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的液体压强波形的转换。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能够保持所述第二流速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流速调节装置提起所述提拉部时状态不稳定导致的液体压强波形不一致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解决了提拉部容易被拉断导致无法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检测的问题;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扳动所述轴向推拉部较现有的拉起提拉部的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有助于更方便地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的检测。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有创血压测量设备,能够在对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状态下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包括输液管路、可加压输液袋、灌注器、压力传感器、血压显示装置、校零三通阀门、三通阀门、穿刺装置及血管内导管;还包括所述的流速调节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流速调节部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的系统框架图;
图3为图2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微孔管B-B向剖切的立体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切换管的立体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切换管与微孔管B-B向剖切的装配立体图;
图6为图5(b)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B-B向半剖切的立体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B-B向半剖切的立体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的装配爆炸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在有创血压测量状态下的B-B向剖切的平面图;
图12(b)为图12(a)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3(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在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时扳动轴向推拉部状态下的B-B向剖切的平面图;
图13(b)为图13(a)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检测的流程图;
图15(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状态下的液体压强波形的转换状态示意图;
图15(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存在气泡、血栓等影响通畅性因素时压强波形的转换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流速调节装置,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液体管路,112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3第一密封凹槽,114第一导流槽,115第一限位部,116管路接头,12流速调节部,121微孔管,1211第一微孔,1212第二微孔,1213第一开口,1214第二开口,122流速切换管,1221中空弹性圆管,1222圆环状密封部,1223轴向推拉部,1224挤压片,13第二连接部,131第二液体管路,132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3第二密封凹槽,134第二导流槽,135第二限位部,2压力传感器,21导线,3血压显示装置,4输液管路,5灌注器,6可加压输液袋,7滚轮调节器,8校零三通阀门,9三通阀门,10穿刺接头,101血管内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此外,为了方便理解,放大(厚)或者缩小(薄)了图纸上的各种构件,但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单数形式的词汇也包括复数含义,反之亦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为了区分不同的单元,本说明书上用了第一、第二等词汇,但这些不会受到制造的顺序限制,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在申请的详细说明与权利要求书上,其名称可能会不同。
本说明书中词汇是为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但不是试图要限制本申请。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之前,我们首先对现有血压测量设备的流速调节部进行介绍,图1为现有血压测量设备的流速调节部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流速调节部包括由硬质材料制成的圆柱状微孔管和包覆微孔管的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的流速切换管(为清楚地说明,图中流速切换管沿A-A向进行剖切),流速切换管通过过盈配合包覆微孔管并分别与两端的连接部件密封连接,在有创血压测量状态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内的灌注液只能通过位于微孔管径向中心的微孔流动,当需要对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进行检测以时,向上拉起位于流速切换管上部的提拉部,由于流速切换管的弹性,使得流速切换管与微孔管之间形成液体通路,从而使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内的灌注液可以同时通过微孔管的微孔和流速切换管与微孔管之间的液体通路进行流动。通过调节流过上述流速调节部的灌注液的流速,能够引起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体压力的改变,进一步地通过判读血压显示装置上显示的液体压力的变化幅度与变化速度,从而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内是否存在气泡、血栓等影响管路通畅性的因素。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上述现有的流速调节部及其连接部件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检测时存在以下问题:(1)细长柱状的提拉部容易被拉断使得无法再进行管路通畅性检测;(2)每次提拉幅度不同导致流速改变幅度不同,进而使得液体压强波形的变化幅度不同并影响对其的判读;(3)此外,向上拉起细长的提拉部也存在一定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可靠、一致性强的流速调节装置及应用其的有创血压测量装置,以满足在对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状态下快速、准确、方便、可靠地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的需求。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流速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流过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的输液管路的液体流速,图2示出了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1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的系统结构图,图3为图1中圆圈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2、图3所示,流速调节装置1包括第一连接部11、流速调节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1、流速调节部12和第二连接部13具有连通的液体流通管路;
流过流速调节部12的液体具有用于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第一流速和用于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的第二流速,第一流速大于第二流速。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的压力传感器2、导线21、血压显示装置3、输液管路4、灌注器5、可加压输液袋6、滚轮调节器7、校零三通阀门8、三通阀门9、穿刺接头10及血管内导管101等均为标准部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通用部件,其结构和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
优选地,第一流速为2至4毫升/小时,第二流速为10至60毫升/分钟。
进一步地,流速调节部12包括圆柱状微孔管121和包覆微孔管121的流速切换管122;微孔管121由硬质材料制成,流速切换管122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微孔管121可以由医用玻璃、医用金属、医用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流速切换管122可以由医用硅胶等具有弹性的软质高分子材料制成。
以下结合图4至图6详细说明微孔管121和流速切换管122的结构及装配方式。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微孔管121设置有第一微孔1211和第二微孔1212,第一微孔1211位于微孔管121的径向中心且沿轴向贯通微孔管121;第二微孔1212具有位于微孔管121的外壁上侧的第一开口1213和位于微孔管121朝向第二连接部13一端的横截面上部的第二开口1214。
进一步地,如图5(a)、图5(b)所示,流速切换管122包括中空弹性圆管1221、位于中空弹性圆管1221两端的圆环状密封部1222和位于中空弹性圆管1221的外壁上部的轴向推拉部1223;中空弹性圆管1221通过过盈配合包覆微孔管121;中空弹性圆管1221的内壁朝向第一连接部11一端的外沿覆盖第一开口1213;圆环状密封部1222由中空弹性圆管1221的两端沿轴向延伸形成,圆环状密封部1222的内壁直径大于微孔管121的外壁直径。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中空弹性圆管1221与位于中空弹性圆管1221两端的圆环状密封部1222、位于中空弹性圆管1221的外壁上部的轴向推拉部1223可以通过模压等方式一体成型地制成,中空弹性圆管1221的内壁直径稍小于微孔管121的外壁直径,从而使中空弹性圆管1221通过过盈配合包覆微孔管121,如图6所示,中空弹性圆管1221朝向第一连接部一端的外沿覆盖第一开口1213,圆环状密封部1222内壁直径大于微孔管121外壁直径,使得在装配状态下,位于圆环状密封部1222的内壁与微孔管121的外壁之间的液体只能通过第一微孔1211流动。
以下结合图7至图10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3的具体结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包括第一液体管路111、位于第一液体管路11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轴向延伸的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位于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外侧的第一密封凹槽113、位于第一液体管路11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上部和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的上部的第一导流槽114、位于第一液体管路111下部的第一限位部115以及位于第一液体管路111远离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管路接头116;第二连接部13包括第二液体管路131、位于第二液体管路13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轴向延伸的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位于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外侧的第二密封凹槽133、位于第二液体管路13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上部和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的上部的第二导流槽134以及位于第二液体管路131下部的第二限位部135;第一液体管路111的内壁直径小于微孔管121的外壁直径且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的内壁直径大于微孔管121的外壁直径;第二液体管路131的内壁直径小于微孔管121的外壁直径且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的内壁直径大于微孔管121的外壁直径。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7、图8所示,第一液体管路111朝向流速调节部12的一端轴向延伸且内壁直径增大形成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的外壁可以设计为逐渐收口的圆锥状,第一密封凹槽113为环绕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外侧的圆环状凹槽,由第一液体管路111的管壁沿径向增厚,再以圆环状凹槽形式沿轴向延伸形成;在第一液体管路11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上部以及第一圆台状突出部112的上部具有贯通的第一导流槽114,用于在第一液体管路111与流速调节部12之间形成连通的液体通路;第一限位部115位于第一液体管路111下部;管路接头116可以是标准的罗尔接头,位于第一液体管路111远离流速调节部12的一端,用于连接输液管路。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9、图10所示,第二液体管路131朝向流速调节部12的一端轴向延伸且内壁直径增大形成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的外壁可以设计为逐渐收口的圆锥状,第二密封凹槽133为环绕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外侧的圆环状凹槽,由第二液体管路131的管壁沿径向增厚,再以圆环状凹槽形式沿轴向延伸形成;在第二液体管路13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上部以及第二圆台状突出部132的上部具有贯通的第二导流槽134,用于在第二液体管路131与流速调节部12之间形成连通的液体通路;第二限位部135位于第二液体管路131下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1可以通过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地制成;第二连接部可以与压力传感器2的外壳通过注塑等方式一体成型地制成,第二液体管路131与压力传感器2的液体管路形成连通的液体流通管路。
以下,结合图2、图11至图13(b)详细说明流速调节装置1的装配方式及在有创血压测量状态下和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状态下的内部液体流通情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凹槽113、第二密封凹槽133通过过盈配合与圆环状密封部1222密封连接,第一密封凹槽113、第二密封凹槽133的底面与圆环状密封部1222的端面非固定地接触;第一限位部115与第二限位部135可拆卸地固定连接;第一液体管路11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端面、第二液体管路13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端面与微孔管121两端的端面非固定地接触。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11至图13(b)所示,中空弹性圆管1221两端的圆环状密封部1222分别进入第一密封凹槽113和第二密封凹槽133,其端面分别与第一密封凹槽113、第二密封凹槽133的底面非固定地接触,利用圆环状密封部1222的弹性,通过过盈配合实现密封连接。
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如图11至图13(b)所示,微孔管121两端的端面分别与第一液体管路11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端面、第二液体管路131朝向流速调节部12一端的端面非固定地接触,由于微孔管121的外壁直径大于第一液体管路111和第二液体管路131的内壁直径,因此微孔管121被第一液体管路111和第二液体管路131轴向限位;液体通过第一导流槽114和第二导流槽134充满微孔管121与圆环状密封部1222之间的空间。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1置于有创血压测量设备中,一端连接可加压输液袋6和灌注器5,另一端连接压力传感器2、校零三通阀门8、三通阀门9、穿刺接头10,穿刺接头10与血管内导管101相连,从而使有创血压测量设备自可加压输液袋6至血管内导管101的尖端形成连通的液体流通通路,此时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压即为需测量的血压,压力传感器2通过导线21将测量到的血压数据及波形在血压显示装置3上显示出来。
当有创血压测量设备处于有创血压测量状态时,如图12(a)及图12(b)的局部放大图所示,中空弹性圆管1221朝向第一连接部11一端的外沿覆盖第一开口1213,使得第二微孔1212被封闭,此时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内的灌注液只能通过第一微孔1211流过流速调节部12并进入压力传感器2的液体管路,通过第一微孔1211的灌注液具有第一流速,优选地,第一流速为2至4毫升/小时,在该流速下,压力传感器2内部的液体管路内的液体压强与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压保持一致,此时压力传感器2测量得到并在血压显示装置3上显示的数据即为需测量的血压;
当需要对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进行检测时,将轴向推拉部1223向第二连接部13方向扳动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松开。如图13(a)以及图13(b)的局部放大图所示,由于流速切换管122的弹性,轴向推拉部1223向第二连接部13的移动带动中空弹性圆管1221向第二连接部13方向进行微小位移,而微孔管121被第二液体管路131轴向限位,使得中空弹性圆管1221朝向第一连接部11一端的外沿不再覆盖第一开口1213,此时灌注液同时通过第一微孔1211和第二微孔1212,以第二流速流过流速调节部12并进入压力传感器2的液体管路,优选地,第二流速为10至60毫升/分钟,在该流速下,传感器内部的液体管路内的灌注液压强与灌注器5一端输液管路4内的液体压强保持一致,此时压力传感器2测量得到并在血压显示装置3上显示的数据为灌注器5一端输液管路4内的液体压强,该压强大于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压。
松开轴向推拉部1223后,轴向推拉部1223带动中空弹性圆管1221向第二连接部13方向复位,此时由于微孔管121被第一连接部11轴向限位,使得中空弹性圆管1221朝向第一连接部11一端的外沿重新覆盖第一开口1213从而重新封闭第二微孔1212,流过流速调节部12并进入压力传感器2的液体管路的液体流速重新变为第一流速从而压力传感器2的液体管路内的灌注液重新与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液建立压力传递,压力传感器2测量得到并在血压显示装置3上显示的数据重新变为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压。
在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内部存在气泡、血栓等影响通畅性的因素时,压力传感器2的液体管路内的灌注液重新与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液建立压力传递的时间要长于管路通畅的情况,表现在血压显示装置3上即压强波形从高压恢复为周期性血压的时间及波形变化均存在差异,通过对上述差异进行判读,即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
优选地,流过流速调节部12的液体还具有第三流速,第三流速大于第二流速;流速切换管122还包括位于中空弹性圆管1221外壁上部两侧的挤压片1224。
具体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流速切换管122还包括对称设置于中空弹性圆管1221外壁上部两侧地挤压片1224,通过捏住挤压片1224向流速切换管122中部挤压,中空弹性圆管1221将发生挤压变形,从而在中空弹性圆管1221内壁与微孔管121外壁之间形成液体流通通道,此时灌注液同时通过第一微孔1211、第二微孔1212以及中空弹性圆管1221内壁与微孔管121外壁之间地液体流通通道,以第三流速通过流速调节部12。该第三流速远大于第二流速,可用于有创血压测量前对输液管路4进行冲洗以除去输液管路4内存在的气泡。
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1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将微孔管121的微孔设置为两个,微孔管121被第一液体管路111和第二液体管路131轴向限位,通过对轴向推拉部1223的扳动及松开,使第二微孔1212在液体流通状态与封闭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使得流过流速调节装置1的液体在第二流速和第一流速之间切换,从而引起压力传感器2获取的液体压强波形的转换。本申请实施例的流速调节装置1能够保持第二流速的稳定,解决了现有流速调节装置提起提拉部时状态不稳定导致的液体压强波形不一致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解决了提拉部容易被拉断导致无法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检测的问题;同时,本申请实施例的扳动轴向推拉部1223较现有的拉起提拉部的操作更为简便快捷,有助于更方便地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的检测。
本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有创血压测量设备,能够在对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状态下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包括输液管路4、可加压输液袋6、灌注器5、压力传感器2、血压显示装置3、校零三通阀门8、三通阀门9、穿刺接头10及血管内导管101,还包括流速调节装置1。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有创血压测量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输液管路4、可加压输液袋6、灌注器5、压力传感器2、血压显示装置3、校零三通阀门8、三通阀门9及穿刺接头10,还包括流速调节装置1,通过如图14所示的流程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
S1:向所述第二连接部方向扳动所述轴向推拉部并保持一段时间;
S2:从所述血压显示装置中读取所述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二流速下的压强波形;
S3:松开所述轴向推拉部;
S4:从血压显示装置中读取所述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所述第一流速下的压强波形;
S5:根据所述第二流速下的液体压强波形向所述第一流速下的液体压强波形转换的状态,判断所述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管路的通畅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有创血压测量状态下和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检测状态下流速调节装置1的装配方式、内部液体流通情况和压力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液体压强情况前文已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图15(a)示出本实施例的有创血压测量管路保持较好的通畅性时液体压强的波形转换图,图15(b)示出本实施例的有创血压测量管路存在气泡、血栓等影响管路通畅性的因素时液体压强的波形转换图。
当测量管路保持较好的通畅性时,执行上述步骤S1到S4时,压力传感器2的液体管路内液体压强迅速从与灌注器5一端的输液管路4内的液体压强保持一致变为与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压保持一致,对应地,显示在血压显示装置3上的波形呈现一个陡峭的下降沿,然后恢复周期性变化的血压波形;当测量管路内存在气泡、血栓时,将影响测量管路的通畅性,使得压力传递时间延长,相应地,压力传感器2液体管路内的液体压强恢复为与血管内导管101尖端处的血压一致的时间变长,显示在血压显示装置3上的波形呈现一个缓慢的下降沿,然后恢复周期性变化的血压波形。通过对上述第二流速下的液体压强波形向所述第一流速下的液体压强波形转换状态的分析,即可判断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
以上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速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流过有创血压测量设备的输液管路的液体流速,包括第一连接部、流速调节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流速调节部和第二连接部具有连通的液体流通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速调节部包括圆柱状微孔管和包覆所述微孔管的流速切换管,所述微孔管设置有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
流过所述流速调节部的液体具有用于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第一流速和用于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通畅性的第二流速,所述第二流速大于所述第一流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速为2至4毫升/小时,所述第二流速为10至60毫升/分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孔管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流速切换管由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微孔位于所述微孔管的径向中心且沿轴向贯通所述微孔管;
所述第二微孔具有位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上侧的第一开口和位于所述微孔管朝向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的横截面上部的第二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速切换管包括中空弹性圆管、位于所述中空弹性圆管两端的圆环状密封部和位于所述中空弹性圆管的外壁上部的轴向推拉部;
所述中空弹性圆管通过过盈配合包覆所述微孔管,所述中空弹性圆管的内壁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的外沿覆盖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圆环状密封部由所述中空弹性圆管的两端沿轴向延伸形成,所述圆环状密封部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液体管路、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轴向延伸的第一圆台状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一圆台状突出部外侧的第一密封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上部和所述第一圆台状突出部的上部的第一导流槽、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下部的第一限位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液体管路远离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管路接头;
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液体管路、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轴向延伸的第二圆台状突出部、位于所述第二圆台状突出部外侧的第二密封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上部和所述第二圆台状突出部的上部的第二导流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下部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液体管路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且所述第一圆台状突出部的内壁直径大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
所述第二液体管路的内壁直径小于所述微孔管的外壁直径且所述第二圆台状突出部内壁直径大于所述微孔管外壁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密封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凹槽通过过盈配合与所述圆环状密封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密封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凹槽的底面与所述圆环状密封部的端面非固定地接触;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液体管路朝向所述流速调节部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微孔管两端的端面非固定地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管路接头与所述血压测量设备输液管路连通;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血压测量设备的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液体管路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液体管路连通。
9.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流过所述流速调节部的液体还具有第三流速,所述第三流速大于所述第二流速;
所述流速切换管还包括位于所述中空弹性圆管外壁上部两侧的挤压片。
10.一种有创血压测量设备,能够在对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状态下检测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的通畅性,包括输液管路、可加压输液袋、灌注器、压力传感器、血压显示装置、校零三通阀门、三通阀门、穿刺接头及血管内导管,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流速调节装置。
CN202122165356.9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Active CN215534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5356.9U CN215534337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5356.9U CN215534337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4337U true CN215534337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4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5356.9U Active CN215534337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4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8739A (zh) * 2021-09-08 2021-11-05 山东柏新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通畅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8739A (zh) * 2021-09-08 2021-11-05 山东柏新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管路通畅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54374A (en) Pressure-measuring method and needle system for hemodialysis
CN110996764B (zh) 用于监测腹内压的导管
US4901731A (en) Single sensor pressure differential device
US4192303A (en) Flow regulating device for arterial catheter systems
US7285097B2 (en) Technique to confirm correct positioning with respect to arterial wall
US4267835A (en) Medical flushing valve
US20150112210A1 (en) Lumen based pressure measurement guide wire system for measuring pressure in a body lumen
US4278083A (en) Flow regulating device for arterial catheter systems
US4245636A (en) Continuous flushing apparatus
US5687718A (en) Device for continuously detecting blood parameters
CN215534337U (zh)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EP2598015B1 (en) Endoscopic pressure detection assembly
US3720201A (en) Disposable body fluid pressure monitor
US4337770A (en) Flow regulating device for arterial catheter systems
WO2007134063A2 (en) Venous-arterial detector and pressure indicator
CN113598738A (zh) 一种流速调节装置及有创血压测量设备
US20100094113A1 (en) Hemodynamic monitoring during automated measurement of blood constituents
CN216060487U (zh) 一种管路通畅性检测装置
CN210300989U (zh) 压力检测装置及动静脉内瘘血管功能监测装置
CN215687804U (zh) 一种有创血压测量管路灌注阀
US4464179A (en) Medical flushing valve
CN113598739A (zh) 一种管路通畅性检测装置及方法
GB2519512A (en) Pleural manometry catheter
JP6472487B2 (ja) 測定子付嘴管
CN211460194U (zh) 压力测试组件和有创压力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