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3177U -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3177U
CN219123177U CN202223412337.2U CN202223412337U CN219123177U CN 219123177 U CN219123177 U CN 219123177U CN 202223412337 U CN202223412337 U CN 202223412337U CN 219123177 U CN219123177 U CN 219123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tight
vacuum pump
sealing
chamber
sealed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23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鲁斌
赵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ying Testi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ying Testi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ying Testi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ying Testing Technology Ningb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123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3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3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3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包括有真空泵,用于将气密密封室抽成真空;气密密封室;以及法兰接头;法兰接头包括有:主体部;下凸缘部,从该主体部的端面向下伸出、并呈环状,该下凸缘部伸入所述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内形成第一密封连接;上凸缘部,从该主体部的端面向上伸出、并朝向外侧水平伸出并呈环状,该上凸缘部与所述真空泵的入口所在端部形成第二密封连接;外凸缘部,从主体部于所述上凸缘部和下凸缘部之间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水平伸出,该外凸缘部与所述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的外围形成第三密封连接。优点在于:使真空泵的入口和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之间能保持三道密封连接,密封性更好,以提高X射线管的使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X射线管中,从阴极发射的电子经阴极、阳极间的电场加速后,轰击X射线管阳极,将其动能传递给阳极靶上的原子,只有约1%左右的能量转化为X射线,并从X射线照射窗中射出,阴极发射的电子会被聚集到阳极靶上的一个点。
在射线发射过程中是需要将将阴极、电子束筒、阳极靶等部件密封在真空壳体内,如有专利号为ZL202220904910.2(授权公告号为CN 21764120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单级聚焦微焦点X射线管,其中真空单元包括分子泵(即:真空泵),分子泵通过阴极腔壳体上设置的法兰接口固定连接阴极腔壳体,虽然该X射线管中能通过分子泵对阴极腔壳体抽真空而使阴极腔壳体内处于真空状态,其X射线管的阴极腔壳体上通常是开设有供真空泵与阴极腔壳体连通的连通孔,具体如何形成阴极腔壳体与分子泵的密封连接,一般通过两种形式实现:其一,为分子泵的端部与阴极腔壳体的连通孔周缘形成端面密封连接;其二,为在分子泵的端部与阴极腔壳体的连通孔周缘之间加设法兰接头,该法兰接头分别与分子泵的端部与阴极腔壳体的连通孔周缘形成端面密封连接;虽然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实现分子泵的端部与阴极腔壳体的连通孔周缘之间的密封连接,但仅仅通过一道端面密封连接的方式,还是容易造成密封性不足的问题,为此,需要对此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增强真空泵与X射线管之间密封性的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包括有
真空泵,用于将气密密封室抽成真空,包括有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以允许空气流流动的入口和出口;
气密密封室,设置有与所述真空泵的入口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气密密封室用于容纳用于产生热电子的阴极,以及向阴极提供电流以加热它的供电线路,阴极产生热电子而且产生的热电子加速或聚集射线束发射;
以及
法兰接头,设置在所述真空泵的入口和所述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接头包括有:
主体部;
下凸缘部,从该主体部的端面向下伸出、并呈环状,该下凸缘部伸入所述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内形成第一密封连接;
上凸缘部,从该主体部的端面向上伸出、并朝向外侧水平伸出并呈环状,该上凸缘部与所述真空泵的入口所在端部形成第二密封连接;
外凸缘部,从主体部于所述上凸缘部和下凸缘部之间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水平伸出,该外凸缘部与所述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的外围形成第三密封连接。
为延长真空泵的使用寿命,所述真空泵的壳体内于所述入口和出口之间能拆卸地连接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元件。
为提高气体导出效果,所述法兰接头的主体部于所述上凸缘部和下凸缘部之间的内周面,具有自上而下逐步向下收窄的导流部。
为增加真空泵与上凸缘部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密封连接稳固性,所述上凸缘部的上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外缘,以用于供真空泵的入口所在端部抵接。
为进一步提高第三密封连接的密封性,所述外凸缘部在与所述气密密封室密封连接的表面开设有围绕下凸缘部外周布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还设有第一密封圈。
为实现X射线管的阴极安装时保持气密密封室的密封性,所述气密密封室呈柱状,并具有第一敞口,X射线管的阴极自第一敞口穿入到气密密封室内,阴极具有用于密封第一敞口的基座,所述基座和/或在位于气密密封室第一敞口处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分别与基座和气密密封室的端面相抵的第二密封圈。
为便于X射线管内部元件更换的同时,也能保持气密密封室的密封性,所述气密密封室具有与第一敞口相对设置的第二敞口,所述第二敞口借助于X射线管内供射线束发射的电子束管安装的外壳进行封闭,所述外壳和/或在位于气密密封室第二敞口处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有分别与外壳和气密密封室的端面相抵的第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下凸缘部伸入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内形成的第一密封连接、上凸缘部与真空泵的入口所在端部形成的第二密封连接以及外凸缘部与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的外围形成的第三密封连接,从而使真空泵的入口和气密密封室的排气口之间能保持三道密封连接,相较于传统的一道端面密封连接的方式,密封性更好,以提高X射线管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省略真空泵);
图4为图1中法兰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包括有真空泵1、气密密封室2和法兰接头3。
其中气密密封室2为X射线管的一部分,气密密封室2设置有与真空泵1的入口111连通的排气口21,气密密封室2用于容纳用于产生热电子的阴极5以及向阴极5提供电流以加热它的供电线路(该供电线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展开赘述),阴极5产生热电子而且产生的热电子加速或聚集射线束发射。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密密封室2呈柱状,并具有第一敞口和与第一敞口相对设置的第二敞口,X射线管的阴极5自第一敞口穿入到气密密封室2内,阴极5具有用于密封第一敞口的基座51,第二敞口借助于X射线管内供射线束发射的电子束管6安装的外壳7进行封闭,上述将气密密封室2与外壳7分成两部分的结构与传统一体成型的X射线管相比,拆卸更加方便,便于更换X射线管内的元件。
为保持气密密封室2安装密封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51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1,第二凹槽81内设有分别与基座51和气密密封室2的端面相抵的第二密封圈91;并且在位于气密密封室2第二敞口处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凹槽82,第三凹槽82内设有分别与外壳7和气密密封室2的端面相抵的第三密封圈92。
如图3~5所示,法兰接头3设置在真空泵1的入口111和气密密封室2的排气口21之间;本实施例中的法兰接头3包括有主体部31、下凸缘部32、上凸缘部33和外凸缘部34。其中下凸缘部32从该主体部31的端面向下伸出、并呈环状,该下凸缘部32伸入气密密封室2的排气口21内形成第一密封连接;上凸缘部33从该主体部31的端面向上伸出、并朝向外侧水平伸出并呈环状,该上凸缘部33与真空泵1的入口111所在端部形成第二密封连接;外凸缘部34从主体部31于上凸缘部33和下凸缘部32之间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水平伸出,该外凸缘部34与气密密封室2的排气口21的外围形成第三密封连接,外凸缘部34在与气密密封2密封连接的表面开设有围绕下凸缘部32外周布置的第一凹槽341,第一凹槽341内还设有第一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的三道密封相比于传统的一道密封连接,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如图3中所示,上凸缘部33的上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外缘331,以用于供真空泵1的入口111所在端部抵接。并且法兰接头3的主体部31于上凸缘部33和下凸缘部32之间的内周面,具有自上而下逐步向下收窄的导流部35。通过导流部35对气流起到导流作用,进而提高气流的导出效率。
另外真空泵1的壳体11内于入口111和出口之间能拆卸地连接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元件10。如图3中所示,该过滤元件10为过滤网,本实施例中的真空泵1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至少其中的1个真空泵具有过滤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包括有
真空泵(1),用于将气密密封室(2)抽成真空,包括有壳体(11)、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上以允许空气流流动的入口(111)和出口;
气密密封室(2),设置有与所述真空泵(1)的入口(111)连通的排气口(21),所述气密密封室(2)用于容纳用于产生热电子的阴极(5),以及向阴极(5)提供电流以加热它的供电线路,阴极(5)产生热电子而且产生的热电子加速或聚集射线束发射;
以及
法兰接头(3),设置在所述真空泵(1)的入口(111)和所述气密密封室(2)的排气口(21)之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接头(3)包括有:
主体部(31);
下凸缘部(32),从该主体部(31)的端面向下伸出、并呈环状,该下凸缘部(32)伸入所述气密密封室(2)的排气口(21)内形成第一密封连接;
上凸缘部(33),从该主体部(31)的端面向上伸出、并朝向外侧水平伸出并呈环状,该上凸缘部(33)与所述真空泵(1)的入口(111)所在端部形成第二密封连接;
外凸缘部(34),从主体部(31)于所述上凸缘部(33)和下凸缘部(32)之间的外周面朝向外侧水平伸出,该外凸缘部(34)与所述气密密封室(2)的排气口(21)的外围形成第三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1)的壳体(11)内于所述入口(111)和出口之间能拆卸地连接有用于过滤的过滤元件(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接头(3)的主体部(31)于所述上凸缘部(33)和下凸缘部(32)之间的内周面,具有自上而下逐步向下收窄的导流部(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缘部(33)的上端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有外缘(331),以用于供真空泵(1)的入口(111)所在端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真空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部(34)在与所述气密密封室(2)密封连接的表面开设有围绕下凸缘部(32)外周布置的第一凹槽(341),所述第一凹槽(341)内还设有第一密封圈(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密封室(2)呈柱状,并具有第一敞口,X射线管的阴极(5)自第一敞口穿入到气密密封室(2)内,阴极(5)具有用于密封第一敞口的基座(51),所述基座(51)和/或在位于气密密封室(2)第一敞口处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81),所述第二凹槽(81)内设有分别与基座(51)和气密密封室(2)的端面相抵的第二密封圈(9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密封室(2)具有与第一敞口相对设置的第二敞口,所述第二敞口借助于X射线管内供射线束发射的电子束管(6)安装的外壳(7)进行封闭,所述外壳(7)和/或在位于气密密封室(2)第二敞口处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凹槽(82),所述第三凹槽(82)内设有分别与外壳(7)和气密密封室(2)的端面相抵的第三密封圈(92)。
CN202223412337.2U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Active CN219123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337.2U CN219123177U (zh)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2337.2U CN219123177U (zh)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3177U true CN219123177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2337.2U Active CN219123177U (zh)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31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15486B2 (ja) 光電子増倍管
US8018234B2 (en) Electron source for a vacuum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EP2677843A1 (en) Radiation device installation box and x-ray generator
US8675818B2 (en) Ceramic metallization in an x-ray tube
US9242019B2 (en) UV pipe
US9240303B2 (en) Dual tube support for electron emitter
CN213905285U (zh) 一种阳极陶瓷结构的大热容量医用x射线管
CN219123177U (zh) 一种用于x射线管的真空保持装置
CN213905286U (zh) 一种阴极陶瓷结构的大热容量医用x射线管
US20120106713A1 (en) Electrically insulating x-ray shielding devices in an x-ray tube
CN212848304U (zh) 一种紫外线发射器
CN217334003U (zh) 一种开放式反射靶微焦点x射线管
CN214960487U (zh) 一种多腔结构真空腔体
JP2007103319A (ja) X線管
CN213905287U (zh) 一种大热容量医用x射线管
CN112103172B (zh) 一种紫外线发射器
CN217719492U (zh) 一种自带铅防护装置的x射线管
CN105826148A (zh)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零件除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20856492U (zh) 一种x射线管
CN220556583U (zh) 一种立式ct-x射线球管
CN219123176U (zh) 一种x射线管阳极靶的冷却装置
CN218998349U (zh) 一种整体密封式电子帘加速器
CN110925164A (zh) 一种离子注入机用高性能低温泵
CN220543831U (zh) 一种微焦点x射线管
CN219642773U (zh) 一种陶瓷芯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