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1127U -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1127U
CN219121127U CN202222815964.4U CN202222815964U CN219121127U CN 219121127 U CN219121127 U CN 219121127U CN 202222815964 U CN202222815964 U CN 202222815964U CN 219121127 U CN219121127 U CN 2191211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aste heat
cooling
spray d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159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Wengquan Boron Magnes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Wengquan Boron Magnes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Wengquan Boron Magnes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Wengquan Boron Magnesiu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159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11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11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11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移动底板,包括回收过滤装置,回收过滤装置安装在移动底板用于回收热气的顶部,回收过滤装置包括降温组件和过滤组件。该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由于降温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气斗,当热量通过进气斗流进降温箱的内部时,如果热量需要降温直接排放时,出水管上的阀门开启,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向雾化喷头喷出,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可以对热气进行降温,而水滴落在集水板上,通过流水槽流进集水管内部,此时抽水管上的抽水泵处于工作状态,把集水管抽进水箱进行反复利用,从而便于根据工作需求可以对气体进行降温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热风干燥又称“瞬间干燥”,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干燥方法。干燥时,加热介质(如空气、惰性气体、燃气废气等)和待干燥固体颗粒直接接触,并使待干燥固体颗粒悬浮于加热介质中,二者接触面积很大,从而强化了传热过程。干燥结束后,加热介质作为尾气排出,其排空温度一般很高,尾气内仍含有大量的热能,需要利用余热回收装置进一步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热量,以减少热量流失,节约能源。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公开号:CN216878508 U,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启动后转动并带动齿轮旋转,旋转的齿轮啮合齿环转动,从而通过齿环带动环架旋转,使箱体通过环架沿着活动环轴转动,使过滤框一端朝下,一端朝上,将封闭盖取下,进行更换活性炭,达到方便更换的效果,但是含有热量的烟气在回收时,会有部分烟气吸收后直接进行排放,而含有热量的烟气直接排放时,容易提高室内的温度,从而对使用人员所处的环境升温,对人员造成不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移动底板,包括回收过滤装置,回收过滤装置安装在移动底板用于回收热气的顶部,回收过滤装置包括降温组件和过滤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水箱,注水管,出水管,雾化喷头,集水板、集水管、抽水管和降温箱,水箱固定在降温箱的顶部,注水管设置在水箱的顶部,出水管和雾化喷头均设置在降温箱的内部,集水板安装在降温箱的内底壁上,集水管设置在集水板的内部,抽水管安装在水箱和降温箱之间。
优选的,过滤组件包括收集箱,过滤箱、活性炭干燥剂和活性炭吸附棉,收集箱固定在移动底板的顶部,过滤箱安装在收集箱的内部,活性炭干燥剂和活性炭吸附棉固定在过滤箱用于过滤干燥热气的内部,过滤箱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进出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优选的,所述收集箱上开设有用于插接过滤箱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有用工作人员手握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把手上套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套。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使用时,由于降温箱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气斗,当热量通过进气斗流进降温箱的内部时,如果热量需要降温直接排放时,出水管上的阀门开启,水箱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向雾化喷头喷出,雾化喷头喷出的水雾可以对热气进行降温,而水滴落在集水板上,通过流水槽流进集水管内部,此时抽水管上的抽水泵处于工作状态,把集水管抽进水箱进行反复利用,从而便于根据工作需求可以对气体进行降温排放。
其二,在使用时,当热气不需要降温时,热气通过降温箱进入收集箱的内部,同时通过进风口进入过滤箱的内部,此时活性炭干燥剂和活性炭吸附棉对热气中的水分进行干燥除潮,并通过出风口排出,从而提高热气的热量利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箱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降温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移动底板1,回收过滤装置2,降温组件21,水箱211,注水管212,出水管213,雾化喷头214,集水板215,流水槽216,集水管217,抽水管218,降温箱219,过滤组件22,收集箱221,过滤箱222,插槽223,把手224,进风口225,出风口226,活性炭干燥剂227,活性炭吸附棉22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和图5,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移动底板1,包括回收过滤装置2,回收过滤装置2安装在移动底板1用于回收热气的顶部,回收过滤装置2包括降温组件21和过滤组件22,降温组件21,包括水箱211,注水管212,出水管213,雾化喷头214,集水板215、集水管217、抽水管218和降温箱219,水箱211固定在降温箱219的顶部,注水管212设置在水箱211的顶部,出水管213和雾化喷头214均设置在降温箱219的内部,集水板215安装在降温箱219的内底壁上,集水管217设置在集水板215的内部,抽水管218安装在水箱211和降温箱219之间,注水管212的底部与水箱211的顶部固定连通,出水管213的顶部贯穿降温箱219与水箱211的底部固定连通,雾化喷头214固定连通在出水管213的底部,集水板215固定连接在降温箱219的底部,集水板215上开设有流水槽216,流水槽216和集水管217相连通,抽水管218的一端贯穿降温箱219与集水管217的一端固定连通,抽水管218的另一端与水箱211的外壁固定连通;
在使用时,由于降温箱219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气斗,当热量通过进气斗流进降温箱219的内部时,如果热量需要降温直接排放时,出水管216上的阀门开启,水箱211内部的水通过出水管213流向雾化喷头214喷出,雾化喷头214喷出的水雾可以对热气进行降温,而水滴落在集水板215上,通过流水槽216流进集水管217内部,此时抽水管218上的抽水泵处于工作状态,把集水管217抽进水箱211进行反复利用,从而便于根据工作需求可以对气体进行降温排放。
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过滤组件22包括收集箱221,过滤箱222、活性炭干燥剂227和活性炭吸附棉228,收集箱221固定在移动底板1的顶部,过滤箱222安装在收集箱221的内部,活性炭干燥剂227和活性炭吸附棉228固定在过滤箱222用于过滤干燥热气的内部,过滤箱22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进出气的进风口225和出风口226,收集箱221上开设有用于插接过滤箱222的插槽223,过滤箱222的顶部固定有用工作人员手握的把手224,把手224上套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套。
在使用时,当热气不需要降温时,热气通过降温箱219进入收集箱221的内部,同时通过进风口225进入过滤箱222的内部,此时活性炭干燥剂227和活性炭吸附棉228对热气中的水分进行干燥除潮,并通过出风口226排出,从而提高热气的热量利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移动底板(1),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过滤装置(2),回收过滤装置(2)安装在移动底板(1)用于回收热气的顶部,回收过滤装置(2)包括降温组件(21)和过滤组件(22),所述降温组件(21),包括水箱(211),注水管(212),出水管(213),雾化喷头(214),集水板(215)、集水管(217)、抽水管(218)和降温箱(219),水箱(211)固定在降温箱(219)的顶部,注水管(212)设置在水箱(211)的顶部,出水管(213)和雾化喷头(214)均设置在降温箱(219)的内部,集水板(215)安装在降温箱(219)的内底壁上,集水管(217)设置在集水板(215)的内部,抽水管(218)安装在水箱(211)和降温箱(21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22)包括收集箱(221),过滤箱(222)、活性炭干燥剂(227)和活性炭吸附棉(228),收集箱(221)固定在移动底板(1)的顶部,过滤箱(222)安装在收集箱(221)的内部,活性炭干燥剂(227)和活性炭吸附棉(228)固定在过滤箱(222)用于过滤干燥热气的内部,过滤箱(22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进出气的进风口(225)和出风口(2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221)上开设有用于插接过滤箱(222)的插槽(2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22)的顶部固定有用工作人员手握的把手(2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24)上套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套。
CN202222815964.4U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1211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5964.4U CN219121127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15964.4U CN219121127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1127U true CN219121127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4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15964.4U Active CN219121127U (zh) 2022-10-25 2022-10-25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11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59328A (zh) 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塑料加工的尾气处理装置
CN110899039B (zh) 一种通用型汽车水泵加工装置
CN219121127U (zh) 一种闭式循环喷雾干燥系统的溶剂余热回收装置
CN109621609A (zh) 一种漆雾收集装置
CN111773921B (zh) 焦化vocs尾气治理装置
CN212757846U (zh) 一种定型机的油烟除尘系统
CN109529494A (zh) 一种钢结构喷漆的废气处理系统
CN115920583A (zh) 一种活性炭废气处理装置
CN217312586U (zh) 一种工业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4032994U (zh) 一种纺织用环保定型机
CN208436589U (zh) 一种含VOCs废气组合处理设备
CN112807967A (zh) 一种喷雾塔烟气除尘超低排放处理系统
CN212962437U (zh) 双锥干燥装置
CN117065489B (zh) 一种喷淋式降尘装置
CN218282226U (zh) 一种铝薄板的喷漆烘干一体机
CN214130916U (zh) 一种工业企业环保除尘装置
CN215560487U (zh) 一种环保型热处理装置
CN110864564A (zh) 一种氯酸钾精制工艺的蒸汽冷凝水回收装置
CN214233415U (zh) 一种改进型化工厂用吸附塔
CN217041574U (zh) 一种水净化回收系统和空气能热水器
CN113371732B (zh) 一种邻苯二胺合成中的氨回收装置
CN210699299U (zh) 用于生活垃圾热解用的喷淋塔
CN115282754B (zh) 一种化工生产中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5294945U (zh)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的催化燃烧设备
CN21877451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除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