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9543U -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9543U
CN219119543U CN202320066776.8U CN202320066776U CN219119543U CN 219119543 U CN219119543 U CN 219119543U CN 202320066776 U CN202320066776 U CN 202320066776U CN 219119543 U CN219119543 U CN 219119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ressure
booster
cylinder body
pis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677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真甲
吴明广
张少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ran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ran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ran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ran Industrial Contro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677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9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9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9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属于增压器技术领域。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前侧安装有换向阀,所述缸体内侧滑动安装有内置活塞,所述缸体左端安装有中继套,所述中继套顶端导通安装有供油罐,所述中继套左端安装有高压缸套,所述高压缸套内侧滑动安装有输出杆。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的供气端添加一个增压缸,可以将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气体,通过增压活塞进行气体增压,并且通过单向阀输送向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位置,在保留原有供气系统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供气预增压,避免增加供气系统中体的供气压力,保证供气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背景技术
气液增压器工作原理类似于压力增压器,对大径空气驱动活塞施加一个很低的压力,当此压力作用于一个小面积活塞上时,产生一个高压。通过一个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增压泵能够实现连续运行。
现有的气液式高压增压器只是通过一个活塞实现单程增压驱动,在需要超高压的使用场景下,则需要提供较高的气压,导致整个气管中气压较高,管道和供气设备的负载较大,长时间使用中,容易产生供气系统的部件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气液式高压增压器在超高压应该用场景供漆系统载荷过高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前侧安装有换向阀,所述缸体内侧滑动安装有内置活塞,所述缸体左端安装有中继套,所述中继套顶端导通安装有供油罐,所述中继套左端安装有高压缸套,所述高压缸套内侧滑动安装有输出杆,所述缸体前侧导通安装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进气端安装有增压缸;
缸体中有滑动的内置活塞,增压缸接受外部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空气,在换向阀进气端工作,为换向阀提供连续的高压气体,并且被增压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到缸体,不会对供气系统造成压力,换向阀采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将高压气体输送到内置活塞右端推动其左移,进而将中继套中的液压油向左挤压,推动输出杆向外输出高压推力,并且供油罐中充满液压油,可以保证液压油供给充足。
优选地,所述增压缸左端安装有供气电磁阀,所述增压缸右端安装有三通阀,所述增压缸内侧右部滑动安装有增压活塞,所述增压活塞采用左粗右细的结构设置;
供气电磁阀开启时,将外部的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气体输入到增压缸左部空间,之后电磁阀闭合,此时三通阀开启将供气系统和增压缸右端导通,将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气体输入到增压活塞右端,进而通过增压活塞将左部空气挤压增压,并通过换向阀提供给气缸,实现供气端预增压,在增压缸左部气体被挤出后,三通阀换向使得增压活塞右部气体向前排出,电磁阀开启为增压缸左部气体再次供气,之后三通阀换向再次实现持续的增压供气。
优选地,所述增压缸前侧左部贯穿安装有单向阀,所述换向阀经由单向阀与增压缸导通连接;
增压缸左部的低压气体被挤压增压,通过单向阀进入到换向阀,进而为缸体提供高压气体,并且泽雅后的气体直接通过换向阀进入到缸体,供气系统的管道和气泵不需要承载高压气体,保护了供气系统的部件稳定工作,避免因承载高压气体而泄露或者损坏。
优选地,所述增压缸内侧中部安装有限位环,所述供气电磁阀后端和三通阀后端串联安装;
限位环可以对增压活塞进行限位,防止增压活塞的活塞头移动到单向阀位置,并且供气电磁阀后端和三通阀后端串联安装,使得供漆系统可以同时为供气电磁阀和三通阀供气,流经供气电磁阀的气体通过增压后进入到单向阀,流经三通阀的气体进入增压缸右侧,为增压活塞提供动力,为左部的气体进行增压,在增压时,供气电磁阀闭合,使得被增压后的气体只能进入单向阀,保证增压稳定。
优选地,所述缸体内侧右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中继套右端位于缸体内部设置有限位凸沿,所述缸体前部左右边缘处设置有和换向阀配合的导通孔;
限位杆对内置活塞左端进行限位,限位凸沿对内置活塞左端进行限位,并且避免内置活塞的活塞头移动到导通孔位置,保证气体进出顺畅,左部导通孔进气内置活塞右移,右部导通孔进气内置活塞左移,移动稳定。
优选地,所述内置活塞左端与中继套滑动插接,所述内置活塞采用左细有粗的结构设置;
内置活塞左端与中继套滑动插接,可以保证内置活塞移动到最右端时,不会脱落,保证滑移的稳定,并避免液压油进入到缸体中,保证气液分离。
优选地,所述高压缸套外侧壁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散热环槽,所述高压缸套和中继套采用一体化结构;
散热环槽可以提高高压缸套外表面积,提高和外部大气的接触和散热效果,保证高压缸套的温度稳定性,并且高压缸套和中继套采用一体化浇筑,可以减少接缝避免高压液压油泄露。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设置,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的供气端添加一个增压缸,可以将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气体,通过增压活塞进行气体增压,并且通过单向阀输送向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位置,在保留原有供气系统不变的前提下,进行供气预增压,避免增加供气系统中体的供气压力,保证供气系统长时间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设置,结构紧凑同轴布置,可以相比垂直的供油罐可以减小所占空间,使得设备更加微型,对空间的使用更加灵活,并且高压缸套侧壁带有等距排列的散热环槽,可以提高高压缸套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行高压缸套的精准散热,避免高压导致高温影响活塞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缸体1;中继套2;供油罐21;高压缸套3;输出杆31;散热环槽32;换向阀4;单向阀41;增压缸5;供气电磁阀51;三通阀52;增压活塞53;限位环54;内置活塞6。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包括缸体1,缸体1前侧安装有换向阀4,缸体1内侧滑动安装有内置活塞6,缸体1左端安装有中继套2,中继套2顶端导通安装有供油罐21,中继套2左端安装有高压缸套3,高压缸套3内侧滑动安装有输出杆31,缸体1前侧导通安装有换向阀4,换向阀4进气端安装有增压缸5。
具体的,增压缸5左端安装有供气电磁阀51,增压缸5右端安装有三通阀52,增压缸5内侧右部滑动安装有增压活塞53,增压活塞53采用左粗右细的结构设置。
进一步的,增压缸5前侧左部贯穿安装有单向阀41,换向阀4经由单向阀41与增压缸5导通连接。
值得说明的是,增压缸5内侧中部安装有限位环54,供气电磁阀51后端和三通阀52后端串联安装。
缸体1中有滑动的内置活塞6,增压缸5接受外部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空气,在换向阀4进气端工作,为换向阀4提供连续的高压气体,并且被增压后的气体直接进入到缸体1,不会对供气系统造成压力,换向阀4采用二位五通气控换向阀,将高压气体输送到内置活塞6右端推动其左移,进而将中继套2中的液压油向左挤压,推动输出杆31向外输出高压推力,并且供油罐21中充满液压油,可以保证液压油供给充足,供气电磁阀51开启时,将外部的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气体输入到增压缸5左部空间,之后电磁阀51闭合,此时三通阀52开启将供气系统和增压缸5右端导通,将供气系统提供的低压气体输入到增压活塞53右端,进而通过增压活塞53将左部空气挤压增压,并通过换向阀4提供给气缸1,实现供气端预增压,在增压缸5左部气体被挤出后,三通阀52换向使得增压活塞53右部气体向前排出,电磁阀51开启为增压缸5左部气体再次供气,之后三通阀52换向再次实现持续的增压供气,增压缸5左部的低压气体被挤压增压,通过单向阀41进入到换向阀4,进而为缸体1提供高压气体,并且泽雅后的气体直接通过换向阀4进入到缸体1,供气系统的管道和气泵不需要承载高压气体,保护了供气系统的部件稳定工作,避免因承载高压气体而泄露或者损坏,限位环54可以对增压活塞53进行限位,防止增压活塞53的活塞头移动到单向阀41位置,并且供气电磁阀51后端和三通阀52后端串联安装,使得供漆系统可以同时为供气电磁阀51和三通阀52供气,流经供气电磁阀51的气体通过增压后进入到单向阀41,流经三通阀52的气体进入增压缸5右侧,为增压活塞53提供动力,为左部的气体进行增压,在增压时,供气电磁阀51闭合,使得被增压后的气体只能进入单向阀41,保证增压稳定。
实施例二: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包括缸体1,缸体1前侧安装有换向阀4,缸体1内侧滑动安装有内置活塞6,缸体1左端安装有中继套2,中继套2顶端导通安装有供油罐21,中继套2左端安装有高压缸套3,高压缸套3内侧滑动安装有输出杆31,缸体1前侧导通安装有换向阀4,换向阀4进气端安装有增压缸5。
值得注意的是,缸体1内侧右部安装有限位杆,中继套2右端位于缸体1内部设置有限位凸沿,缸体1前部左右边缘处设置有和换向阀4配合的导通孔。
除此之外,内置活塞6左端与中继套2滑动插接,内置活塞6采用左细有粗的结构设置。
不得不说的是,高压缸套3外侧壁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散热环槽32,高压缸套3和中继套2采用一体化结构。
限位杆对内置活塞6左端进行限位,限位凸沿对内置活塞6左端进行限位,并且避免内置活塞6的活塞头移动到导通孔位置,保证气体进出顺畅,左部导通孔进气内置活塞6右移,右部导通孔进气内置活塞6左移,移动稳定,内置活塞6左端与中继套2滑动插接,可以保证内置活塞6移动到最右端时,不会脱落,保证滑移的稳定,并避免液压油进入到缸体1中,保证气液分离,散热环槽32可以提高高压缸套3外表面积,提高和外部大气的接触和散热效果,保证高压缸套3的温度稳定性,并且高压缸套3和中继套2采用一体化浇筑,可以减少接缝避免高压液压油泄露。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前侧安装有换向阀(4),所述缸体(1)内侧滑动安装有内置活塞(6),所述缸体(1)左端安装有中继套(2),所述中继套(2)顶端导通安装有供油罐(21),所述中继套(2)左端安装有高压缸套(3),所述高压缸套(3)内侧滑动安装有输出杆(31),所述缸体(1)前侧导通安装有换向阀(4),所述换向阀(4)进气端安装有增压缸(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5)左端安装有供气电磁阀(51),所述增压缸(5)右端安装有三通阀(52),所述增压缸(5)内侧右部滑动安装有增压活塞(53),所述增压活塞(53)采用左粗右细的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5)前侧左部贯穿安装有单向阀(41),所述换向阀(4)经由单向阀(41)与增压缸(5)导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缸(5)内侧中部安装有限位环(54),所述供气电磁阀(51)后端和三通阀(52)后端串联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内侧右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中继套(2)右端位于缸体(1)内部设置有限位凸沿,所述缸体(1)前部左右边缘处设置有和换向阀(4)配合的导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活塞(6)左端与中继套(2)滑动插接,所述内置活塞(6)采用左细有粗的结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缸套(3)外侧壁开设有等距排列的散热环槽(32),所述高压缸套(3)和中继套(2)采用一体化结构。
CN202320066776.8U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Active CN219119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776.8U CN219119543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6776.8U CN219119543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9543U true CN219119543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6776.8U Active CN219119543U (zh) 2023-01-10 2023-01-10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95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8537A (zh) * 2023-09-22 2023-12-01 蚌埠方正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式气体干燥净化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8537A (zh) * 2023-09-22 2023-12-01 蚌埠方正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式气体干燥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19543U (zh) 一种微型超高压增压器
CN110185671A (zh) 一种双泵源并联供油的四足机器人液压动力系统
CN212155066U (zh) 一种连续输出压力油的手动泵
CN101987334B (zh) 高低压式缓冲系统
CN217898095U (zh) 一种结构简单的输送装置
CN1485546A (zh) 液压增力电动缸
CN219081968U (zh) 一种具有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CN115573968A (zh) 一种内置双作用快速缸
CN2821244Y (zh) 多柱塞连动同步分流器
CN214368097U (zh) 一种可切换气动增压泵自动换向阀门控制系统
CN115076169A (zh) 油气隔离型增压缸
JP2002070806A (ja) 双方向作動シリンダ装置
CN108561344B (zh) 一种双作用往复式液压增压器
CN107013506B (zh) 冲压机构
CN221003359U (zh) 气动液压驱动装置及液压站
TW201103743A (en) High-low pressure buffering system
CN102039886B (zh) 液压助力器
CN116085326A (zh) 一种顺序增压式增压器
CN215830700U (zh) 单体泵
CN215908142U (zh) 一种模内功能组件的控制装置
CN215927955U (zh) 回拖增力液压系统及水平定向钻机
CN217481627U (zh) 一种分体式伺服增压缸
CN216518904U (zh) 一种连续式流量放大器及液压机
CN217873136U (zh) 高压精密比例气液增压泵
CN114060329A (zh) 气动增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