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0917U -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 Google Patents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0917U
CN219110917U CN202223561422.5U CN202223561422U CN219110917U CN 219110917 U CN219110917 U CN 219110917U CN 202223561422 U CN202223561422 U CN 202223561422U CN 219110917 U CN219110917 U CN 219110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avity
cyclone
rainwater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14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司启
左晓俊
刘振善
彭爱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aj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aj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aj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ajing Rainwater Util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614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0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0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0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该无动力旋流过滤器中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过滤组件的储水腔。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储水腔的底部连接有漏斗腔,漏斗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过滤组件的内筒嵌入在外筒的内部,外筒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储水腔的内壁相连,内筒的内部具有容纳导流组件的旋流腔。旋流腔与漏斗腔相连。顶盖安装在外筒的顶部,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导流组件的叶片单元套设在转轴的侧壁上。转轴的一端与支架相连,转轴的另一端与顶盖相连。该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引导雨水在内筒的旋流腔中快速形成旋流,大大提升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提高了排水效率。

Description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背景技术
雨水口是一种路面排水设施,用于对路面上的雨水径流实施收集,并将收集的雨水输送至地下排水系统。传统的雨水口通常利用雨水箅子,对雨水中的树叶等杂质进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地下排水系统中,缺乏对雨水的净化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对雨水的处理效果,现有技术中有利用旋流离心的原理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通过雨水流动形成的漩涡对于水中的杂质实施分离。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2188148U中公开了一种无动力旋流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上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水管,净水装置包括桶体,桶体的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收集桶,收集桶上焊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有内桶。雨水从进水管进入桶体内,遇到桶体内壁后被迫做回转运动,由于所受的离心力不同,雨水中的粗颗粒所受的离心力大,能够克服流体阻力向内壁运动,并在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桶体内壁上的螺旋片二螺旋向上运动,细颗粒因所受的离心力小,未靠近内壁即随雨水做回转运动。
然而,上述无动力旋流净水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进水管的位置低于排水管的位置,雨水汇集成的水流动力不足,水流在桶体内难以形成有效的旋流,雨水中的杂质难以分离,进而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不佳。并且,水流在桶体内逆流而上,在雨水量增大时,极易发生堵塞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仅影响了对雨水的处理效果,还降低了雨水口的排水效率。
综上所述,在对雨水处理的过程中,如何设计一种旋流过滤装置,用以引导雨水快速形成旋流,提升对雨水的过滤效果,提高排水效率,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雨水处理的过程中,提供一种旋流过滤装置,用以引导雨水快速形成旋流,提升对雨水的过滤效果,提高排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提出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包括壳体、过滤组件和导流组件;
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过滤组件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连接有漏斗腔,所述漏斗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内筒、外筒和顶盖,所述内筒嵌入在外筒的内部,所述外筒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储水腔的内壁相连,所述内筒的内部具有容纳导流组件的旋流腔,所述旋流腔与漏斗腔相连,所述顶盖安装在外筒的顶部,所述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外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滤孔;
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转轴和叶片单元,所述叶片单元套设在转轴的侧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支架相连,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顶盖相连。
作为优选,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内筒形成轴向限位的第一凸台,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相匹配的第二凸台。如此设置,第二凸台搭接在第一凸台上,便于内筒嵌入安装在外筒的内部,有利于形成对雨水实施二次过滤的双套筒结构,提升了过滤组件对雨水的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吸附腔,吸附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泥沙的滤网。如此设置,经过内筒第一次过滤的雨水进入吸附腔中,滤网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进行吸附,进而进一步提升了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壳体上设置有盖板,盖板嵌入在壳体的顶部,盖板上设置有用于顶盖穿过的通孔。如此设置,盖板用于对储水腔的顶部形成防护,避免了杂质从储水腔的顶部进入经过二次过滤的水体中。
作为优选,导流组件具有多组叶片单元,多组叶片单元沿着转轴的轴向呈等间距排布。如此设置,多组叶片单元便于将雨水的势能转换为转轴的动能,进而使得导流组件在旋流腔中更好地引导水体形成旋流,有利于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在旋流的作用下,形成快速沉降。
作为优选,多组叶片单元中至少有一组叶片单元位于顶盖内。如此设置,位于顶盖中的叶片单元用于充分吸收涌入进水口雨水中的动能,有利于带动转轴旋转,进而引导雨水快速形成旋流,进一步提升了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第一滤孔为腰型孔,第二滤孔为圆孔。
作为优选,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法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紧固件相连。如此设置,便于顶盖的安装,降低了过滤组件的装配难度,同时,便于顶盖的拆卸,有利于对过滤组件定期实施维护保养。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使用时,雨水从进水口进入,带动过滤组件中设置导流组件转动,将雨水的动能和势能充分转换为转轴的动力,进而引导水体在内筒的旋流腔中快速形成旋流,雨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在旋流的作用下快速沉降,通过漏斗腔底部的排污口排出,小颗粒杂质在旋流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内筒上的第一滤孔和外筒上的第二滤孔,过滤后进入储水腔中,最终完成过滤后的雨水从储水腔侧壁上设置的排水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该无动力旋流过滤器通过在过滤组件中设置导流组件,利用叶片单元带动转轴转动,将雨水的动能和势能充分转换为转轴的动力,有利于引导雨水在内筒的旋流腔中快速形成旋流,大大提升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位于储水腔侧壁上的排水口低于位于顶盖上的进水口,雨水顺流而下,提高了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储水腔;3、排水口;4、漏斗腔;5、排污口;6、内筒;7、外筒;8、顶盖;9、支架;10、进水口;11、第一滤孔;12、第二滤孔;13、转轴;14、叶片单元;15、第一凸台;16、第二凸台;17、盖板;18、吸附腔;19、第一法兰;20、第二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旨在引导雨水快速形成旋流,提升对雨水的过滤效果,提高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通过在过滤组件中设置导流组件,利用叶片单元带动转轴转动,将雨水的动能和势能充分转换为转轴的动力,有利于引导雨水在内筒的旋流腔中快速形成旋流,大大提升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位于储水腔侧壁上的排水口低于位于顶盖上的进水口,雨水顺流而下,提高了排水效率。
如图1所示,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包括壳体1、过滤组件和导流组件。如图3结合图5所示,壳体1的内部具有容纳过滤组件的储水腔2。储水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3。储水腔2的底部连接有漏斗腔4。漏斗腔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5。
如图2结合图4所示,过滤组件包括内筒6、外筒7和顶盖8。内筒6嵌入在外筒7的内部。外筒7的底部通过支架9与储水腔2的内壁相连。内筒6的内部具有容纳导流组件的旋流腔。旋流腔与漏斗腔4相连。顶盖8安装在外筒7的顶部。顶盖8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0。内筒6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滤孔11。外筒7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滤孔12。
其中,内筒6和外筒7形成对雨水实施二次过滤的双套筒结构。第一滤孔11为腰型孔,第二滤孔12为圆孔。
如图5所示,导流组件包括转轴13和叶片单元14。叶片单元14套设在转轴13的侧壁上。转轴13的一端与支架9相连。转轴13的另一端与顶盖8相连。例如,转轴1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分别与支架9和顶盖8相连,用以进一步降低转轴13转动的阻力。
如图2所示,壳体1上设置有盖板17。盖板17嵌入在壳体1的顶部。盖板17上设置有用于顶盖8穿过的通孔。如此设置,盖板17用于对储水腔2的顶部形成防护,避免了杂质从储水腔2的顶部进入经过二次过滤的水体中。
如图5所示,导流组件具有多组叶片单元14。多组叶片单元14沿着转轴13的轴向呈等间距排布。如此设置,多组叶片单元14便于将雨水的势能转换为转轴13的动能,进而使得导流组件在旋流腔中更好地引导水体形成旋流,有利于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在旋流的作用下,形成快速沉降。
多组叶片单元14中至少有一组叶片单元14位于顶盖8内。如此设置,位于顶盖8中的叶片单元14用于充分吸收涌入进水口10雨水中的动能,有利于带动转轴13旋转,进而引导雨水快速形成旋流,进一步提升了过滤效果。
例如,如图5所示,导流组件具有4组叶片单元14,其中一组叶片单元14位于顶盖8内,且正对于进水口10。
如图6所示,外筒7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内筒6形成轴向限位的第一凸台15。内筒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15相匹配的第二凸台16。如此设置,第二凸台16搭接在第一凸台15上,便于内筒6嵌入安装在外筒7的内部,有利于形成对雨水实施二次过滤的双套筒结构,提升了过滤组件对雨水的过滤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过滤效果,内筒6与外筒7之间具有吸附腔18。吸附腔18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泥沙的滤网。其中,滤网未在图中示出。如此设置,经过内筒6第一次过滤的雨水进入吸附腔18中,滤网对雨水中的细小颗粒进行吸附,进而进一步提升了过滤效果。
如图6所示,顶盖8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19,外筒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法兰20,第一法兰19和第二法兰20通过紧固件相连。如此设置,便于顶盖8的安装,降低了过滤组件的装配难度,同时,便于顶盖8的拆卸,有利于对过滤组件定期实施维护保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使用时,雨水从进水口10进入,带动过滤组件中设置导流组件转动,将雨水的动能和势能充分转换为转轴13的动力,进而引导水体在内筒6的旋流腔中快速形成旋流,雨水中较大颗粒的杂质在旋流的作用下快速沉降,通过漏斗腔4底部的排污口5排出,小颗粒杂质在旋流的作用下依次通过内筒6上的第一滤孔11和外筒7上的第二滤孔12,过滤后进入储水腔2中,最终完成过滤后的雨水从储水腔2侧壁上设置的排水口3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是集雨水旋流、沉淀、过滤、吸附工艺于一体的雨水处理器。通过在过滤组件中设置导流组件,利用叶片单元14带动转轴13转动,将雨水的动能和势能充分转换为转轴13的动力,有利于引导雨水在内筒6的旋流腔中快速形成旋流,大大提升了对雨水的过滤效果。位于储水腔2侧壁上的排水口3低于位于顶盖8上的进水口10,雨水顺流而下,提高了排水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具体技术方案,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过滤组件和导流组件;
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过滤组件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储水腔的底部连接有漏斗腔,所述漏斗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内筒、外筒和顶盖,所述内筒嵌入在外筒的内部,所述外筒的底部通过支架与储水腔的内壁相连,所述内筒的内部具有容纳导流组件的旋流腔,所述旋流腔与漏斗腔相连,所述顶盖安装在外筒的顶部,所述顶盖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外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滤孔;
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转轴和叶片单元,所述叶片单元套设在转轴的侧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支架相连,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顶盖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对内筒形成轴向限位的第一凸台,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第一凸台相匹配的第二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具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设置有用于吸附泥沙的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嵌入在壳体的顶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用于顶盖穿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具有多组叶片单元,多组叶片单元沿着转轴的轴向呈等间距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多组叶片单元中至少有一组叶片单元位于顶盖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孔为腰型孔,所述第二滤孔为圆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旋流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外筒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紧固件相连。
CN202223561422.5U 2022-12-30 2022-12-30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Active CN219110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1422.5U CN219110917U (zh) 2022-12-30 2022-12-30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1422.5U CN219110917U (zh) 2022-12-30 2022-12-30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0917U true CN219110917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1422.5U Active CN219110917U (zh) 2022-12-30 2022-12-30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0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2782B (zh) 一种涡轮增压式自清洁高效过滤器
CN201371017Y (zh) 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CN219110917U (zh) 无动力旋流过滤器
CN112717493B (zh) 一种基于旋流沉砂原理的管网径流净化装置
CN2766932Y (zh) 油气水固体四相分离过滤装置
CN209108675U (zh) 一种污水沉降池
CN208280284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雨水回收装置
CN201108756Y (zh) 含油污水组合分离装置
CN215592767U (zh) 一种三相旋流萃取装置
CN214344969U (zh) 一种环保工程污水处理用杂质清除装置
CN103111104B (zh) 一种油田污水过滤装置
CN212283044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收集装置
CN212504362U (zh) 一种净水用反应沉淀器
CN212248493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过滤装置
CN2266448Y (zh) 污物分流除污器
CN111606389A (zh) 一种内外复螺旋多级旋流除砂过滤器
CN215886453U (zh) 一种除污器
CN212188148U (zh) 一种无动力旋流净水装置
CN214972410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引水装置
CN21970129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生化池
CN213407869U (zh) 一种高效滤芯
CN216948648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雨污分流装置
CN111359294B (zh) 耗能少的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CN220394822U (zh) 一种初期雨水旋流式过滤装置
CN215085508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污水与污泥分离的旋流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