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331U -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331U
CN219103331U CN202320052376.1U CN202320052376U CN219103331U CN 219103331 U CN219103331 U CN 219103331U CN 202320052376 U CN202320052376 U CN 202320052376U CN 219103331 U CN219103331 U CN 219103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air
air inlet
box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23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宝
赵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Xuanding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Xuanding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Xuanding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Xuanding Metallurgical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23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包括外箱体和设于外箱体内的燃烧筒、换热筒、第一环形集风箱、第二环形集风箱、若干换热管,换热筒间隙套设于燃烧筒,第一环形集风箱套设于燃烧筒靠近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第二环形集风箱套设于换热筒靠近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若干换热管圆周环绕换热筒且一端连接第一环形集风箱、另一端连接第二环形集风箱;第一环形集风箱内设有两个隔板以将其分隔成进风箱和回风箱,进风管道一端连通进风箱的圆管、另一端连通燃烧筒;每个换热管内均插设有一个螺旋扭转条形板;外箱体第二端的箱壁上设有用于空气进入的空气进口管;换热筒的一端为空气出口且伸出于外箱体的第二端。

Description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风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热风炉是一种专业的空气加热设备,热风炉的结构由燃烧炉和先进的高效换热器组成,它可以将燃烧热传导给空气,以提高室内温度。
申请号为201621179125.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迷宫换热式热风炉,包括炉体,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烟囱,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燃烧室和清渣室,炉体中下部侧壁设置有下风道口,炉体的中上部侧壁设置有上风道口,燃烧室的上方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上设置有过烟孔,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设置有迷宫换热装置,迷宫换热装置的上下两端分别紧贴上隔板和下隔板,迷宫换热装置由空心板组装而成,迷宫换热装置的进风口与上风道口相连通,迷宫换热装置的出风口与下风道口相连通,空心板上设置有过烟通道。
现有技术中的迷宫换热式热风炉燃烧室无法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得空气与燃烧烟气的热交换面积小,且烟气在换热管中的行程小,使得换热时间少,整体换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包括外箱体和设于所述外箱体内的燃烧筒、换热筒、第一环形集风箱、第二环形集风箱、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筒间隙套设于所述燃烧筒,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套设于所述燃烧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套设于所述换热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若干所述换热管圆周环绕所述换热筒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
所述燃烧筒的一端设有热风进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热风进口伸出于所述外箱体的第一端且用于燃烧热风的进入;
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均由若干圆管首尾连接形成多边环形;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内设有两个隔板以将其分隔成进风箱和回风箱,所述隔板设于相邻所述圆管之间,所述进风箱在圆周内侧设有至少一个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一端连通所述进风箱的所述圆管、另一端连通所述燃烧筒;所述回风箱上设有伸出至所述外箱体外部的烟气出口管;
每个所述换热管内均插设有一个螺旋扭转条形板;若干所述换热管包括若干进风换热管和若干回风换热管,所述进风换热管连通所述进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所述回风换热管连通所述回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
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箱壁上设有用于空气进入的空气进口管;所述换热筒的两端均开口,所述换热筒的一端为空气出口且伸出于所述外箱体的第二端。
较佳的,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的所述圆管数量相同且均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圆管均对应连接有五个所述换热管。
较佳的,所述换热管的直径为60mm。
较佳的,所述进风箱由七个所述圆管构成、所述回风箱由五个所述圆管构成,所述进风管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进风管道分别连接所述进风箱的三个所述圆管。
较佳的,所述燃烧筒的两端为锥筒形。
较佳的,所述燃烧筒中间直筒段的外壁上沿圆周设有若干换热筋板。
较佳的,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分别通过若干第一支架与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固连;
所述换热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若干第二支架与所述换热管固连、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与所述外箱体固连;
所述燃烧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与所述外箱体固连、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若干第三支架与换热筒内壁固连。
较佳的,所述外箱体的截面为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箱体、燃烧筒、换热筒、第一环形集风箱、第二环形集风箱、若干换热管,燃烧热风从设于外箱体第一端的热风进口进入燃烧筒,在燃烧筒中顺着燃烧筒流向其靠近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然后再折返回燃烧筒靠近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再通过进风管道进入进风箱,再经进风换热管进入第二环形集风箱,然后经回风换热管折返回回风箱,最后通过烟气出口管排出;待加热的空气从外箱体第二端的空气进口管进入外箱体内,在此期间与换热管换热使得空气被加热,然后通过换热筒靠近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与燃烧筒之间的间隙进入换热筒,进入换热筒后空气与燃烧筒的外壁换热被二次加热,最后热空气从空气出口排出。整个过程燃烧热风和空气均在外箱体内多次折返,使得增加了换热时间,且换热管内插设有螺旋扭转条形板,燃烧热风可通过螺旋扭转条形板在换热管内螺旋前进,一方面通过螺旋扭转条形板增加了燃烧热风与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另一方面可增加燃烧热风在换热管内的行程以增加换热时间,使得整体换热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环形集风箱处的正视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扭转条形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箱体;2:燃烧筒;3:换热筒;4:第一环形集风箱;5:第二环形集风箱;6:进风换热管;7:回风换热管;8:热风进口;9:隔板;10:进风箱;11:回风箱;12:进风管道;13:烟气出口管;14:螺旋扭转条形板;15:空气进口管;16:换热筋板;17:第三支架;18:空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参看图1至3,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包括外箱体1和设于外箱体1内的燃烧筒2、换热筒3、第一环形集风箱4、第二环形集风箱5、若干换热管。
外箱体1的截面为多边形,外箱体1采用双层钢板中间装有岩棉保温材料,使得保温效果更高。外箱体1第二端的箱壁上设有用于空气进入的空气进口管15,待加热的空气从空气进口管15进入外箱体1内。
燃烧筒2的两端为锥筒形,燃烧筒2的一端设有热风进口8、另一端封闭,热风进口8伸出于外箱体1的第一端且用于燃烧热风的进入,且燃烧筒2设有热风进口8的一端与外箱体1固连。
换热筒3间隙套设于燃烧筒2,换热筒3的两端均开口,换热筒3的一端为空气出口18且伸出于外箱体1的第二端,换热筒3设有空气出口18的一端与外箱体1固连。燃烧筒2靠近外箱体1第二端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若干第三支架17与换热筒3内壁固连。
第一环形集风箱4套设于燃烧筒2靠近外箱体1第一端的一端,第二环形集风箱5套设于换热筒3靠近外箱体1第二端的一端,第一环形集风箱4和第二环形集风箱5分别通过若干第一支架与外箱体1的内壁固连。
若干换热管圆周环绕换热筒3且一端连接第一环形集风箱4、另一端连接第二环形集风箱5。换热筒3靠近外箱体1第一端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若干第二支架与换热管固连。
第一环形集风箱4和第二环形集风箱5均由若干圆管首尾连接形成多边环形,通过圆管制造第一环形集风箱4和第二环形集风箱5使得制造简单、成本低。第一环形集风箱4内设有两个隔板9以将其分隔成进风箱10和回风箱11,隔板9设于相邻圆管之间,回风箱11上设有伸出至外箱体1外部的烟气出口管13。本实施例中进风箱10由七个圆管构成、回风箱11由五个圆管构成。第一环形集风箱4和第二环形集风箱5的圆管数量相同且均一一对应,每个圆管均对应连接有五个换热管,换热管的直径为60mm,采用多个小直径的换热管相比于采用数量少的大直径换热管使得换热面积更大。
进风箱10在圆周内侧设有至少一个进风管道12,进风管道12一端连通进风箱10的圆管、另一端连通燃烧筒2,本实施例中进风管道1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进风管道12分别连接进风箱10的三个圆管。
每个换热管内均插设有一个螺旋扭转条形板14;若干换热管包括若干进风换热管6和若干回风换热管7,进风换热管6连通进风箱10和第二环形集风箱5、回风换热管7连通回风箱11和第二环形集风箱5。
优选的,燃烧筒2中间直筒段的外壁上沿圆周设有若干换热筋板16,以增加和空气的换热面积。
本实用新型燃烧热风从设于外箱体1第一端的热风进口8进入燃烧筒2,在燃烧筒2中顺着燃烧筒2流向其靠近外箱体1第二端的一端,然后再折返回燃烧筒2靠近外箱体1第一端的一端,再通过进风管道12进入进风箱10,再经进风换热管6进入第二环形集风箱5,然后经回风换热管7折返回回风箱11,最后通过烟气出口管13排出。
待加热的空气从外箱体1第二端的空气进口管15进入外箱体1内,在此期间与换热管换热使得空气被加热,然后通过换热筒3靠近外箱体1第一端的一端与燃烧筒2之间的间隙进入换热筒3,进入换热筒3后空气与燃烧筒2的外壁换热被二次加热,最后热空气从空气出口18排出。
整个过程燃烧热风和空气均在外箱体1内多次折返,使得增加了换热时间,且换热管内插设有螺旋扭转条形板14,燃烧热风可通过螺旋扭转条形板14在换热管内螺旋前进,一方面通过螺旋扭转条形板14增加了燃烧热风与换热管的换热面积、另一方面可增加燃烧热风在换热管内的行程以增加换热时间,使得整体换热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箱体1、燃烧筒2和换热筒3的三层迷宫结构,使得燃烧热风和空气均在外箱体1内多次折返,大大提高燃烧热风的使用效率,提高转换出来的空气的热量,从而得到高效、均匀、稳定、洁净、温度高的热风,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使换热效率再提高20%。
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接加热空气方式,使燃烧热风和空气各走其道,加热无污染,满足了对热风有清洁要求的领域。本实用新型换热面积增大,性能可靠,热效率高、运行费用低、节能,使用寿命至少3年以上,其成本与原有换热管组相比非常低,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和设于所述外箱体内的燃烧筒、换热筒、第一环形集风箱、第二环形集风箱、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筒间隙套设于所述燃烧筒,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套设于所述燃烧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套设于所述换热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若干所述换热管圆周环绕所述换热筒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
所述燃烧筒的一端设有热风进口、另一端封闭,所述热风进口伸出于所述外箱体的第一端且用于燃烧热风的进入;
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均由若干圆管首尾连接形成多边环形;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内设有两个隔板以将其分隔成进风箱和回风箱,所述隔板设于相邻所述圆管之间,所述进风箱在圆周内侧设有至少一个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一端连通所述进风箱的所述圆管、另一端连通所述燃烧筒;所述回风箱上设有伸出至所述外箱体外部的烟气出口管;
每个所述换热管内均插设有一个螺旋扭转条形板;若干所述换热管包括若干进风换热管和若干回风换热管,所述进风换热管连通所述进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所述回风换热管连通所述回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
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箱壁上设有用于空气进入的空气进口管;所述换热筒的两端均开口,所述换热筒的一端为空气出口且伸出于所述外箱体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的所述圆管数量相同且均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圆管均对应连接有五个所述换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的直径为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箱由七个所述圆管构成、所述回风箱由五个所述圆管构成,所述进风管道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进风管道分别连接所述进风箱的三个所述圆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的两端为锥筒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筒中间直筒段的外壁上沿圆周设有若干换热筋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集风箱和所述第二环形集风箱分别通过若干第一支架与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固连;
所述换热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若干第二支架与所述换热管固连、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与所述外箱体固连;
所述燃烧筒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一端的一端与所述外箱体固连、靠近所述外箱体第二端的一端外壁上通过若干第三支架与换热筒内壁固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体的截面为多边形。
CN202320052376.1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Active CN219103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2376.1U CN21910333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2376.1U CN21910333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331U true CN219103331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6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2376.1U Active CN21910333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3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103331U (zh) 一种高换热效率的迷宫式热风炉
CN110645708A (zh) 一种改进燃气蒸汽盘管热风炉
CN201593862U (zh) 高效节能旋风换热除尘无烟锅炉
CN203704729U (zh) 一种节能导热油炉
CN212511236U (zh) 一种排气管
CN206145966U (zh) 中心炉胆l形导管立式燃气锅炉
CN204648660U (zh) 立式外循环弯水管锅炉
CN212204611U (zh) 热处理设备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0569203U (zh) 一种蒸汽热风双盘管热风炉
CN202792510U (zh) 高效集热式热水炉
CN104913498A (zh) 一种高效节能常压卧式超导燃气锅炉
CN212179208U (zh) 锅炉炉腔高效组合系统
CN2338705Y (zh) 螺旋换热热风炉
CN209355249U (zh) 一种炉用二次预热式空气自预热烧嘴
CN2473533Y (zh) 高风温热风炉
CN1828165A (zh) 高效节能锅炉
CN216205598U (zh) 一种管截面为扇状的热交换管
CN210740705U (zh) 一种改进燃气蒸汽盘管热风炉
CN214949013U (zh) 一种燃气壁挂炉排烟管
CN220793197U (zh) 可增强热风效果的炉筒
CN2682336Y (zh) 集风盒式螺旋导风燃煤热风炉
CN211876080U (zh) 一种带有独立二次风系统生物质锅炉
CN2639793Y (zh) 双逆流高效耐用金属热风炉
CN2387458Y (zh) 流体燃料高温节能热风炉
CN217236506U (zh) 一种立式低碳冷凝节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