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051U - 带风幕的灶具 - Google Patents

带风幕的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051U
CN219103051U CN202223277024.0U CN202223277024U CN219103051U CN 219103051 U CN219103051 U CN 219103051U CN 202223277024 U CN202223277024 U CN 202223277024U CN 219103051 U CN219103051 U CN 219103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ventilation
air
air curtain
st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70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西乐
马树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Qingdao Haier Wisdom Kitchen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770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风幕的灶具,包括灶具主体、风幕装置和高温风险检测装置,灶具主体包括面板和炉头,炉头设置于面板上,至少面板的前侧设置有通风孔,通风孔由下而上朝向靠近炉头方向倾斜;风幕装置包括通风管道和风机,通风管道上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与通风孔相连通,风机与通风管道相连通;高温风险检测装置与风幕装置电连接,高温风险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高温信号,以控制风幕装置的启闭以及风量的调节。当高温风险检测装置检测到高温信号时,通过控制风机向通风管道内吹风,使得面板的通风孔出风,形成朝向炉头方向的风幕,对从锅中飞出的高温物体进行阻拦和降温,从而减少甚至避免落到操作者身上的风险。

Description

带风幕的灶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风幕的灶具。
背景技术
随着厨具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也随之提升。燃气灶作为生活中常用的烹饪工具,同时也是接触最近最多的一种高温高热工具,但是大家的关注点还未从最大的生命安全细致到对轻微烫伤的防范,比如在爆炒中最容易发生的滚烫油滴飞溅,极容易造成皮肤烫伤并感染。因此,亟需对灶具进行改进,以能够防止高温物质的飞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风幕的灶具,解决了现有灶具在爆炒中容易出现滚烫油滴飞溅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风幕的灶具,包括:
灶具主体,包括面板和炉头,所述炉头设置于所述面板上,至少所述面板的前侧设置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由下而上朝向靠近所述炉头方向倾斜;
风幕装置,包括通风管道和风机,所述通风管道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孔相连通,所述风机与所述通风管道相连通;及
高温风险检测装置,与所述风幕装置电连接,所述高温风险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高温信号,以控制所述风幕装置的启闭以及风量的调节。
该带风幕的灶具的通风管道与面板上的通风孔相连通,高温风险检测装置与风幕装置电连接,当高温风险检测装置检测到高温信号时,通过控制风机向通风管道内吹风,使得面板的通风孔出风,形成朝向炉头方向的风幕,对从锅中飞出的高温物体进行阻拦和降温,从而减少甚至避免落到操作者身上造成衣物污染或皮肤烫伤感染的风险;而且高温风险检测装置可以控制风机的启闭以及风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温风险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器;
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设置于所述炉头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测温装置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炉头上的锅具的锅底温度;和/或
电位器,所述电位器设置于所述灶具主体的旋塞阀阀杆上,并与所述旋塞阀阀杆同步转动,所述电位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位器被皮配置用于检测所述灶具的火力大小。
高温风险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测温装置和/或电位器,测温装置用于检测炉头上的锅具的锅底温度,由于锅底温度越高,锅内的高温物体越容易飞溅,由此通过检测锅底温度的高低能够判断出是否存在高温风险;电位器设置于灶具主体的旋塞阀阀杆上,并与旋塞阀阀杆同步转动,由于旋塞阀阀杆及电位器的转动程度越大,表示炉具开启的火力越大,火力越大,锅内的高温物体越容易费劲,由此通过检测电位器的转动程度来判断是否存在高温风险。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位器在其旋转路径上包括多个挡位,所述电位器随所述旋塞阀阀杆旋转而切换挡位。
电位器在其旋转路径上包括不同的挡位,可以根据不同的挡位来对应是否开启或者是调节风量的大小。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炉头,每个所述炉头上均设置一组所述测温装置;
每个所述炉头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旋塞阀,每个所述旋塞阀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电位器。
通过在面板上的每个炉头上设置一组测温装置,通过每个炉头上对应设置一个旋塞阀,每个旋塞阀上均设置有一个电位器,以便于对每个锅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独立检测。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的前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风孔,各所述通风孔均由下而上朝向靠近所述炉头方向倾斜。
通过在面板的前侧设置多个间隔的通风孔,在保证实现风幕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面板整体的支撑强度。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风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90°。
上述设置使得通风孔的出风方向朝向锅具,而且向上延伸,有效阻止锅内的高温物质飞溅,而且出风朝上,避免影响锅内温度。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风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
上述设置能够实现较好的控制高温物质飞溅的作用。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的前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所述通风孔,所述面板的下方对应所述通风孔位置设置有所述通风管道,所述风机设置两个,两个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通风管道相连通。
面板的前侧形成风幕,将锅具与操作者隔离开,避免锅具内的高温物质飞溅烫伤操作者,通过在通风管道的两端均设置风机,能够实现通风孔的快速出风。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的前侧以及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通风孔,所述面板的下方对应所述通风孔位置设置有所述通风管道,各所述通风管道相连通。
在面板的前侧以及两侧形成风幕,能够对操作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避免锅内的高温物质飞溅接触到操作者。
作为上述带风幕的灶具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面板周向设置有所述通风孔,所述面板的下方对应所述通风孔位置设置有所述通风管道,各所述通风管道围成闭环管道,所述风机通过管路与所述闭环管道相连通。
在面板的周向形成风幕,能够对操作者起到全方位的保护作用,避免锅内的高温物质朝向各个方向飞溅,防飞溅的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风幕的灶具,高温风险检测装置与风幕装置电连接,通风管道与面板上的通风孔相连通,当高温风险检测装置检测到高温信号时,通过控制风机向通风管道内吹风,使得面板的通风孔出风,形成朝向炉头方向的风幕,对从锅中飞出的高温物体进行阻拦和降温,从而减少甚至避免落到操作者身上造成衣物污染或皮肤烫伤感染的风险;而且高温风险检测装置可以控制风机的启闭以及风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风幕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风幕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带风幕的灶具去掉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带风幕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带风幕的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灶具主体;11、面板;111、通风孔;12、炉头;13、旋塞阀;
2、风幕装置;21、通风管道;211、出风口;22、风机;
31、测温装置;32、电位器;3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风幕的灶具,包括灶具主体1、风幕装置2和高温风险检测装置,灶具主体1包括面板11和炉头12,炉头12设置于面板11上,至少面板11的前侧设置有通风孔111,通风孔111由下而上朝向靠近炉头12方向倾斜;风幕装置2包括通风管道21和风机22,通风管道21上设置有出风口211,出风口211与通风孔111相连通,风机22与通风管道21相连通;高温风险检测装置与风幕装置2电连接,高温风险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高温信号,当检测到高温信号时,即当前灶具处环境存在高温风险,以根据检测结果控制风机22的启闭以及风量的调节。
该带风幕的灶具的通风管道21与面板11上的通风孔111相连通,当高温风险检测装置检测到灶具处环境存在高温风险时,通过控制风机22向通风管道21内吹风,使得面板11的通风孔111出风,形成朝向炉头12方向的风幕,对从锅中飞出的高温物体进行阻拦和降温,从而减少甚至避免落到操作者身上造成衣物污染或皮肤烫伤感染的风险;而且高温风险检测装置可以控制风机22的启闭以及风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面板11的前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通风孔111,面板11的下方对应通风孔111位置设置有通风管道21,风机22设置两个,两个风机22设置于通风管道21的两端,并分别与通风管道21相连通。面板11的前侧形成风幕,将锅具与操作者隔离开,避免锅具内的高温物质飞溅烫伤操作者,通过在通风管道21的两端均设置风机22,能够实现通风孔111的快速出风。
可选地,通风孔111可以设置为沿面板11的前侧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整条通孔结构,也可以为断续的条形的通孔结构。本实施例中,面板11的前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通风孔111,各通风孔111均由下而上朝向靠近炉头12方向倾斜,通风孔11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为圆形,结构简单,方便制备。通过在面板11的前侧设置多个间隔的通风孔111,在保证实现风幕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面板11整体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通风孔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90°。上述设置使得通风孔111的出风方向朝向锅具,而且向上延伸,有效阻止锅内的高温物质飞溅,而且出风朝上,避免影响锅内温度。本实施例中,通风孔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上述设置能够实现较好的控制高温物质飞溅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高温风险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33、测温装置31和/或电位器32,测温装置31设置于炉头12上,并与控制器33电连接,测温装置31被配置为检测炉头12上的锅具的锅底温度;电位器32设置于灶具主体1的旋塞阀13阀杆上,并与旋塞阀13阀杆同步转动,电位器32与控制器33电连接,电位器32被配置为根据其转动程度,以检测灶具的火力大小。可以单独设置测温装置31,也可以单独设置电位器32,还可以同时设置测温装置31和电位器32,本实施例中,同时设置测温装置31和电位器32。
测温装置31用于检测炉头12上的锅具的锅底温度,由于锅底温度越高,锅内的高温物体越容易飞溅,由此通过检测锅底温度的高低能够判断出是否存在高温风险;电位器32设置于灶具主体1的旋塞阀13阀杆上,并与旋塞阀13阀杆同步转动,由于旋塞阀13阀杆及电位器32的转动程度越大,表示炉具开启的火力越大,火力越大,锅内的高温物体越容易飞溅,由此通过检测电位器32的转动程度来判断是否存在高温风险。
面板11上设置有两个炉头12,每个炉头12上均设置一组测温装置31;每个炉头12对应设置一个旋塞阀13,每个旋塞阀13上均设置有一个电位器32。通过在面板11上的每个炉头12上设置一组测温装置31,通过每个炉头12上对应设置一个旋塞阀13,每个旋塞阀13上均设置有一个电位器32,以便于对每个锅具的使用情况进行独立检测。
优选地,电位器32在其旋转路径上包括多个挡位,电位器32随旋塞阀13阀杆旋转而切换挡位,旋塞阀13阀杆的转动程度越大,所需的风量越大,电位器32的不同挡位对应不同的风量挡位。当电位器32的转动程度大于启动转动程度时,风机22开启。具体的启动转动程度根据需求进行设定。电位器32的挡位对应的风量挡位定义为A。当仅设置电位器32时,风机22根据其挡位对应的风量挡位调节风量。
不同的温度范围对应不同的风量挡位,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对应的风量挡位定义为B。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启动温度时,风机22开启。当仅设置温度传感器时,风机22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对应的风量挡位调节风量。
当同时设置电位器32和温度传感器时,当电位器32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开启条件满足时,风机22开启。
风机22开启后,电位器32和温度传感器实时进行检测。
当B>A时,风机22的风量挡位F=B,风机22根据风量挡位调节风量。
当A≥B时,风机22的风量挡位F=A,风机22根据风量挡位调节风量,并检测在预设时间内的温升△T。
若△T≤第一预设温度,风机22的风量挡位F=B,风机22根据风量挡位调节风量。
若第一预设温度<△T<第二预设温度,F=(A+B)/2,风机22根据风量挡位调节风量。
若△T≥第二预设温度,F=A,风机22根据风量挡位调节风量。
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具体的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根据需求设定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风幕的灶具,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面板11上形成的风幕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面板11的前侧以及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孔111,面板11的下方对应通风孔111位置设置有通风管道21,各通风管道21相连通。在面板11的前侧以及两侧形成风幕,能够对操作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避免锅内的高温物质飞溅接触到操作者。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风幕的灶具,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面板11上形成的风幕的结构不同,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面板11周向设置有通风孔111,面板11的下方对应通风孔111位置设置有通风管道21,各通风管道21围成闭环管道,风机22通过管路与闭环管道相连通。在面板11的周向形成风幕,能够对操作者起到全方位的保护作用,避免锅内的高温物质朝向各个方向飞溅,防飞溅的效果较好。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灶具主体(1),包括面板(11)和炉头(12),所述炉头(12)设置于所述面板(11)上,至少所述面板(11)的前侧设置有通风孔(111),所述通风孔(111)由下而上朝向靠近所述炉头(12)方向倾斜;
风幕装置(2),包括通风管道(21)和风机(22),所述通风管道(21)上设置有出风口(211),所述出风口(211)与所述通风孔(111)相连通,所述风机(22)与所述通风管道(21)相连通;及
高温风险检测装置,与所述风幕装置电连接,所述高温风险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高温信号,以控制所述风幕装置(2)的启闭以及风量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风险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器(33);
测温装置(31),所述测温装置(31)设置于所述炉头(12)上,并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所述测温装置(31)被配置为检测所述炉头(12)上的锅具的锅底温度;和/或
电位器(32),所述电位器(32)设置于所述灶具主体(1)的旋塞阀(13)阀杆上,并与所述旋塞阀(13)阀杆同步转动,所述电位器(32)与所述控制器(33)电连接,所述电位器(32)用于检测所述灶具的火力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32)在其旋转路径上包括多个挡位,所述电位器(32)随所述旋塞阀(13)阀杆旋转而切换挡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上设置有两个所述炉头(12),每个所述炉头(12)上均设置一组所述测温装置(31);
每个所述炉头(12)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旋塞阀(13),每个所述旋塞阀(13)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电位器(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的前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通风孔(111),各所述通风孔(111)均由下而上朝向靠近所述炉头(12)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45°,且小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0°。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的前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所述通风孔(111),所述面板(11)的下方对应所述通风孔(111)位置设置有所述通风管道(21),所述风机(22)设置两个,两个所述风机(22)设置于所述通风管道(21)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通风管道(2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的前侧以及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通风孔(111),所述面板(11)的下方对应所述通风孔(111)位置设置有所述通风管道(21),各所述通风管道(21)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风幕的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周向设置有所述通风孔(111),所述面板(11)的下方对应所述通风孔(111)位置设置有所述通风管道(21),各所述通风管道(21)围成闭环管道,所述风机(22)通过管路与所述闭环管道相连通。
CN202223277024.0U 2022-12-07 2022-12-07 带风幕的灶具 Active CN219103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7024.0U CN219103051U (zh) 2022-12-07 2022-12-07 带风幕的灶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7024.0U CN219103051U (zh) 2022-12-07 2022-12-07 带风幕的灶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051U true CN219103051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5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7024.0U Active CN219103051U (zh) 2022-12-07 2022-12-07 带风幕的灶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78694B2 (en)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205261676U (zh) 红外测温吸油烟机
JP2015133117A (ja) 調理器具の安全使用を監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5279171U (zh) 一种煤气灶溢锅检测及预防系统
EP2749818B1 (en) Range hood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520499B1 (ko) 오븐 레인지
US11428418B2 (en) Oven appliance having a high-heat cooking surface
EP3867575B1 (en) An exhaust hood for detecting the cooking device type
KR101721541B1 (ko) 가스렌지 후드
CN219103051U (zh) 带风幕的灶具
JP2006200817A (ja) 換気制御システム、換気制御方法および換気制御装置
CN207486879U (zh) 感温智能燃气灶及控制系统
US20210100078A1 (en) Ventilation-fan-equipped microwave oven, and cooking system
CN211232954U (zh) 集成灶
US11739945B2 (en) Oven appliance spill management system
CN110631066A (zh) 风幕灶具
KR101624607B1 (ko) 주방 환기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109974045B (zh) 一种保护燃气灶火焰稳定的灶具支架及方法
CN113310093A (zh) 一种排油烟系统节能控制方法及排油烟系统
CN210004481U (zh) 一种智能安全集成灶
KR20170127725A (ko) 가스레인지 연동형 자동 환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150083812A1 (en) Temperature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075509A1 (en) Oven applian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oven appliance
US20180051888A1 (en) Oven appliance surface element with no onboard sensor
CN221055068U (zh) 一种防干烧装置以及应用其的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