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0091U -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0091U
CN219100091U CN202223591323.1U CN202223591323U CN219100091U CN 219100091 U CN219100091 U CN 219100091U CN 202223591323 U CN202223591323 U CN 202223591323U CN 219100091 U CN219100091 U CN 2191000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le
push rod
soil body
gro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132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霜
王健
龚德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2005 Survey And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132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00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00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00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包括边坡土体、多个支护钉和设置于边坡土体的混凝土面板,边坡土体开设有多个注浆孔,多个支护钉分别对应插设于多个注浆孔内,支护钉包括支护杆和包覆于支护杆的砂浆层,支护杆开设有通孔,支杆还开设有两个活动孔,两个活动孔均连通于通孔,支护杆设置有抵紧件,抵紧件包括推杆和两个插杆,推杆穿设于通孔,两个插杆分别穿设于两个活动孔,两个插杆位于推杆的两侧,推杆端部的截面轮廓呈尖角状。本申请具有减小在注浆时锚杆相对注浆孔退出的可能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边坡防护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边坡指的是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由于土体的抗剪强度较低,当边坡高度较大时,超过土体的抗剪切临界值,边坡的土体就会发生整体破坏。为保证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通常采用挂网喷浆锚杆结构作为边坡的支护结构。
挂网喷浆锚杆结构是以砂浆锚杆作为受力构件,与边坡土体和混凝土面板组成的支护体系。边坡的土体上钻出多个注浆孔,将锚杆插设入注浆孔内,并进行注浆以形成砂浆锚杆。再在边坡土体上铺设钢筋网,在土体上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固化后与钢筋网形成混凝土面板。砂浆锚杆、边坡土体和混凝土面板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墙来抵抗土压力,以对边坡土体进行支护。
对插有锚杆的注浆孔采用孔底注浆法注浆时,随着注浆孔底部的砂浆增多,砂浆会将锚杆向注浆孔外推动,而导致锚杆的插设深度不够,锚杆难以对边坡土体进行更好的受力。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在注浆时握持并抵触锚杆,使得锚杆能够保持原本的插入深度。但由于注浆管注浆时存在一定的注浆压力,且通有砂浆的注浆管重量较重,需要施工人员双手握持注浆管才能进行稳定地注浆,施工人员难以再对锚杆进行握持抵触,而由其他施工人员协作,又会降低人效,而使得施工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小在注浆时锚杆相对注浆孔退出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边坡土体、多个支护钉和设置于边坡土体的混凝土面板,所述边坡土体开设有多个注浆孔,多个所述支护钉分别对应插设于多个注浆孔内,所述支护钉包括支护杆和包覆于支护杆的砂浆层,所述支护杆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护杆还开设有两个活动孔,两个所述活动孔均连通于通孔,所述支护杆设置有抵紧件,所述抵紧件包括推杆和两个插杆,所述推杆穿设于通孔,两个所述插杆分别穿设于两个活动孔,两个所述插杆位于推杆的两侧,所述推杆端部的截面轮廓呈尖角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护杆插设于注浆孔内,锤打推杆,推杆推动两个插杆朝向注浆孔的孔壁移动,使得两个插杆插入注浆孔孔壁的土体内,以将支护杆相对边坡土体进行固定,使得对注浆孔进行注浆时,砂浆难以将支护杆向注浆孔外推动,以使得支护杆插设于注浆孔的深度不会发生改变,支护杆能够对边坡土体进行更好的受力。并且,在施工人员双手握持注浆管进行稳定注浆时,无需另外的施工人员对支护杆进行握持抵触,使得人效提升,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的,两个所述插杆远离支护杆的一端截面轮廓均呈尖角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杆推动两个插杆朝向注浆孔孔壁时,插杆能够更轻易地插入注浆孔孔壁的土体内。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通孔同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推杆开设有螺纹,所述推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杆和螺纹套筒的螺纹连接,转动推杆就能够使得推杆有足够的作用力将两个插杆推动并使之插设于土体内,相比于捶打推杆,捶打产生的震动会使得注浆孔孔壁土体发生塌落,转动推杆产生的震动更小,对注浆孔孔壁土体的整体性的影响较小。
可选的,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有,所述转动部的截面轮廓呈多边形,所述转动部用于使得转动推杆更加省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部为转动推杆时提供了多个受力点,使得转动推杆,将两个插杆插入土体时更将省力。
可选的,所述支护杆开设有多个漏浆孔,多个所述漏浆孔均连通于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注浆孔进行注浆时,砂浆通过漏浆孔进入通孔内,固化后的砂浆使得支护杆与边坡土体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升,提升支护杆对边坡土体的支护效果。
可选的,所述混凝土面板包括混凝土层和嵌设于混凝土层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铺设于边坡土体,所述混凝土层覆盖于边坡土体,所述支护杆固定连接有扎带,所述扎带捆绑于钢筋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扎带将定位环附近的钢筋网固定于螺杆,使得钢筋网能够更稳定地铺设于边坡土体,以减小喷射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射流冲击钢筋网,而导致钢筋网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并且相比于将定位环与钢筋网进行焊接,使用扎带捆绑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支护杆外套设有多个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包括大环、小环和多个同时固定连接于大环和小环的支杆,所述大环和小环同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大环的直径与注浆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小环套设于支护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环和多个支杆使得小环始终位于注浆孔的中心轴线处,以使得支护杆始终位于注浆孔的中心轴线处,使得支护杆和砂浆层形成支杆钉的强度更大。同时注浆时,可将注浆管穿设于相邻两个支杆之间,以对注浆孔底部进行注浆。
可选的,所述小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支护杆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沿支护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护杆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多个所述第二卡槽均连通于第一卡槽,所述卡块卡设于第二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小环套设于支护杆后,此时卡块插设于第一卡槽内,再转动小环使卡块进入第二卡槽内,以限制小环继续相对支护杆进行滑移,以使得注浆时,砂浆不会推动小环相对支护杆继续滑移,使得大环和小环稳定地对支护杆进行对中。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推杆使得两个插杆插入注浆孔孔壁的土体内,以将支护杆相对边坡土体进行固定,使得对注浆孔进行注浆时,砂浆难以将支护杆向注浆孔外推动,支护杆能够对边坡土体进行更好的受力;
2.转动部为转动推杆时提供了多个受力点,使得转动推杆,将两个插杆插入土体时更将省力;
3.通过扎带将定位环附近的钢筋网固定于螺杆,使得钢筋网能够更稳定地铺设于边坡土体,以减小喷射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射流冲击钢筋网,而导致钢筋网发生偏移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护杆和定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边坡土体;11、注浆孔;2、支护钉;21、支护杆;211、通孔;212、活动孔;213、漏浆孔;22、砂浆层;3、混凝土面板;31、混凝土层;32、钢筋网;4、抵紧件;41、推杆;411、转动部;42、插杆;5、螺纹套筒;6、扎带;7、定位器;71、大环;72、小环;721、卡块;73、支杆;8、第一卡槽;9、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参照图1,边坡支护结构包括边坡土体1、多个支护钉2和设置于边坡土体1的混凝土面板3,混凝土面板3包括混凝土层31和钢筋网32,钢筋网32铺设于边坡土体1,混凝土层31覆盖于边坡土体1,钢筋网32嵌设于混凝土层31内。
参照图1,边坡土体1开设有多个注浆孔11,多个注浆孔11阵列分布于边坡土体1,多个支护钉2分别对应插设于多个注浆孔11内。支护钉2包括支护杆21和包覆于支护杆21的砂浆层22,砂浆层22呈圆筒状,砂浆层22的外直径与注浆孔11的直径相同。
参照图1和图2,支护杆21开设有通孔211,通孔211沿支护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支护杆21还开设有两个活动孔212,两个活动孔212均连通于通孔211,两个活动孔212的轴线垂直于通孔211的轴线,且两个活动孔212同中心轴线设置。
参照图1和图2,支护杆21设置有抵紧件4,抵紧件4包括推杆41和两个插杆42,推杆41穿设于通孔211,两个插杆42分别穿设于两个活动孔212,推杆41朝向两个插杆42的一端端部的截面轮廓呈尖角状。两个插杆42远离支护杆21的一端截面轮廓均呈尖角状。
将支护杆21插设于注浆孔11内,锤打推杆41,推杆41推动两个插杆42朝向注浆孔11的孔壁移动,使得两个插杆42插入注浆孔11孔壁的土体内。截面轮廓均呈尖角状的插杆42端部,使得插杆42能够更轻易地插入注浆孔11孔壁的土体内。
插杆42插入注浆孔11孔壁的土体内,将支护杆21相对边坡土体1进行固定,使得对注浆孔11进行注浆时,砂浆难以将支护杆21向注浆孔11外推动,以使得支护杆21插设于注浆孔11的深度不会发生改变,支护杆21能够对边坡土体1进行更好的受力。并且,在施工人员双手握持注浆管进行稳定注浆时,无需另外的施工人员对支护杆21进行握持抵触,使得人效提升,提高施工效率。
参照图2和图3,支为减小捶打推杆41时产生的震动使得注浆孔11孔壁土体发生塌落的可能性,通孔211的孔壁固定连接有螺纹套筒5,螺纹套筒5与通孔211同中心轴线设置,推杆41开设有螺纹,推杆41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5。推杆41位于通孔21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部411,转动部411的截面轮廓呈六边形。
握持支护杆21,转动推杆41使得推杆41在通孔211朝向两个插杆42移动。通过推杆41和螺纹套筒5的螺纹连接,转动推杆41就能够使得推杆41有足够的作用力将两个插杆42推动并使之插设于土体内,转动部411为转动推杆41时提供了多个受力点,使得转动推杆41,将两个插杆42插入土体时更将省力。相比于捶打推杆41,捶打产生的震动会使得注浆孔11孔壁土体发生塌落,转动推杆41产生的震动更小,对注浆孔11孔壁土体的整体性的影响较小。
参照图1和图3,转动部411固定连接有扎带6,扎带6捆绑于钢筋网32。通过扎带6将支护杆21附近的钢筋网32固定于螺杆,使得钢筋网32能够更稳定地铺设于边坡土体1,以减小喷射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射流冲击钢筋网32,而导致钢筋网32发生偏移的可能性。并且相比于将定位环与钢筋网32进行焊接,使用扎带6捆绑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提高施工效率。
参照图1和图2,为提高支护钉2的抗弯强度,支护杆21外套设有多个定位器7,定位器7包括大环71、小环72和多个支杆73,大环71和小环72同中心轴线设置,多个支杆73同时固定连接于大环71和小环72,多个支杆73环绕小环72的中心线间隔设置。大环71的直径与注浆孔11的直径相同,小环72套设于支护杆21。
参照图2,小环7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块721,支护杆21开设有第一卡槽8,第一卡槽8沿支护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支护杆21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9,多个第二卡槽9均连通于第一卡槽8,多个第二卡槽9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卡槽8的长度方向设置,卡块721卡设于第二卡槽9内。
大环71和多个支杆73使得小环72始终位于注浆孔11的中心轴线处,以使得支护杆21始终位于注浆孔11的中心轴线处,使得支护杆21和砂浆层22形成支杆73钉的强度更大。同时注浆时,可将注浆管穿设于相邻两个支杆73之间,以对注浆孔11底部进行注浆。
将小环72套设于支护杆21后,卡块721先插设于第一卡槽8内,再转动小环72使卡块721进入第二卡槽9内,以限制小环72继续相对支护杆21进行滑移,以使得注浆时,砂浆不会推动小环72相对支护杆21继续滑移,使得大环71和小环72稳定地对支护杆21进行对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边坡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握持支护杆21,转动推杆41使得推杆41在通孔211朝向两个插杆42移动,推杆41将两个插杆42推动并使之插设于注浆孔11孔壁的土体内。
插杆42插入注浆孔11孔壁的土体内,将支护杆21相对边坡土体1进行固定,使得对注浆孔11进行注浆时,砂浆难以将支护杆21向注浆孔11外推动,以使得支护杆21插设于注浆孔11的深度不会发生改变,支护杆21能够对边坡土体1进行更好的受力。并且,在施工人员双手握持注浆管进行稳定注浆时,无需另外的施工人员对支护杆21进行握持抵触,使得人效提升,提高施工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边坡土体(1)、多个支护钉(2)和设置于边坡土体(1)的混凝土面板(3),所述边坡土体(1)开设有多个注浆孔(11),多个所述支护钉(2)分别对应插设于多个注浆孔(11)内,所述支护钉(2)包括支护杆(21)和包覆于支护杆(21)的砂浆层(22),所述支护杆(21)开设有通孔(211),所述支护杆(21)还开设有两个活动孔(212),两个所述活动孔(212)均连通于通孔(211),所述支护杆(21)设置有抵紧件(4),所述抵紧件(4)包括推杆(41)和两个插杆(42),所述推杆(41)穿设于通孔(211),两个所述插杆(42)分别穿设于两个活动孔(212),两个所述插杆(42)位于推杆(41)的两侧,所述推杆(41)的端部呈尖角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插杆(42)远离支护杆(21)的一端截面轮廓均呈尖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1)的孔壁与螺纹套筒(5),所述螺纹套筒(5)与通孔(211)同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推杆(41)开设有螺纹,所述推杆(41)螺纹连接于螺纹套筒(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1)固定连接有转动部(411),所述转动部(411)的截面轮廓呈多边形,所述转动部(411)用于使得转动推杆(41)更加省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杆(21)开设有多个漏浆孔(213),多个所述漏浆孔(213)均连通于通孔(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面板(3)包括混凝土层(31)和嵌设于混凝土层(31)的钢筋网(32),所述钢筋网(32)铺设于边坡土体(1),所述混凝土层(31)覆盖于边坡土体(1),所述支护杆(21)固定连接有扎带(6),所述扎带(6)捆绑于钢筋网(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杆(21)外套设有多个定位器(7),所述定位器(7)包括大环(71)、小环(72)和多个同时固定连接有大环(71)和小环(72)的支杆(73),所述大环(71)和小环(72)同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大环(71)的直径与注浆孔(11)的直径相同,所述小环(72)套设于支护杆(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环(72)固定连接于卡块(721),所述支护杆(21)开设有第一卡槽(8),所述第一卡槽(8)沿支护杆(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护杆(21)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卡槽(9),多个所述第二卡槽(9)均连通于第一卡槽(8),所述卡块(721)卡设于第二卡槽(9)内。
CN202223591323.1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Active CN2191000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1323.1U CN21910009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1323.1U CN21910009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0091U true CN219100091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28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1323.1U Active CN219100091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00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6977B (zh) 井下软岩巷道大变形塌方预防及治理方法
CN1963043A (zh) 机械扩孔锚杆施工方法
CN108487256B (zh) 一种基坑加深超挖的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4669449B (zh) 一种钻孔装置和钢筋混凝土支撑梁的切割方法
JP2019522129A (ja) マイクロパイルの波形グラウト球根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CN113356198A (zh) 单拼槽钢锚杆腰梁结构及使用方法
CN113529707A (zh) 一种伞形轻型锚杆、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100091U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02627328U (zh) 一种中空自平衡预应力钢棒及预应力张拉夹具
CN109469055B (zh) 一种局部管缝式端扩型吸能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KR200455432Y1 (ko) 옹벽시공용 연결장치
CN103233474B (zh) 立柱结构及包括该立柱结构的基坑支护系统
KR20130029906A (ko) 주변마찰력 증가 장치
JP4767132B2 (ja) 落石防止用アンカー
CN108643189A (zh) 外锚头固定结构、基坑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KR20190123854A (ko) 마이크로파일
CN204982874U (zh) 可多次拆装的锚索施工系统
JP2007107276A (ja) 既設岸壁の改修補強方法およびその改修補強構造。
CN207700705U (zh) 一种梁底植筋送筋器
CN208379597U (zh) 外锚头固定结构以及基坑支护系统
CN207362840U (zh) 一种适用于岩质边坡的锥形锚索
KR20180062669A (ko) 내진 및 지반강화용 마이크로파일 성형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하여 시공된 내진 및 지반강화용 마이크로파일
CN220433694U (zh) 一种边坡开挖预锚固支护结构及边坡开挖支护结构
JP6975577B2 (ja) 高架構造物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09780930U (zh) 一种用于软弱层状围岩隧底加固的装置及其软弱层状围岩隧底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