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0069U -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0069U
CN219100069U CN202223360078.3U CN202223360078U CN219100069U CN 219100069 U CN219100069 U CN 219100069U CN 202223360078 U CN202223360078 U CN 202223360078U CN 219100069 U CN219100069 U CN 219100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od
truss
supporting
suppor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00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宇
刘晓辉
牛奕然
詹正书
杨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rst Building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rst Build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rst Building filed Critical Sha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rst Building
Priority to CN2022233600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0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0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0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包括桁架体系,所述桁架体系通过若干个建筑扣件与钢管体系固定连接;所述桁架体系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支撑斜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底部固定件;若干个支撑钢管之间通过建筑扣件连接;桁架体系为单侧支模的核心。该新型的有益效果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场地,灵活性强,节省材料成本,还能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模体系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相应节地要求,基坑支护往往紧贴建筑红线开挖,使得外墙距离支护距离过小无法采用常规的双面支模的方式,目前针对此种工况采用的工艺为单面支模体系。目前单面支模体系有两种类别,一种为钢管式、一种为桁架式,钢管式施工简单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但工作量大,导致架体搭设和拆除时间过长,导致工期滞后;桁架式部件多为预制件,现场搭设工作量小,施工进度快,单次吊装重,但是该支模体系仅适合大面支模,灵活性差,适用性小,无法根据现场条件进行调整,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地下室结构外墙紧贴基坑围护桩(地下连续墙)的情况,因而只能使用单侧支模的方法进行墙体施工,从而加大了施工难度,现有的单侧支模体系只能满足灵活性或者高效率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场地,灵活性强,节省材料成本,还能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时间成本的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包括桁架体系,所述桁架体系通过若干个建筑扣件与钢管体系固定连接;所述桁架体系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支撑斜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底部固定件;若干个支撑钢管之间通过建筑扣件连接;桁架体系为单侧支模的核心,桁架体系具有较大的刚度,避免支架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挠度;钢管体系为斜撑部分,该部分可拆卸组装,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场地。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个加强支撑斜杆;且个加强支撑斜杆呈斜Z字型;使整个桁架部分更加稳定,同时也能起到支撑模板的作用,减小模板位移。
较佳地,所述桁架体系的长度为4.0m;宽度为0.9m;当单侧支模墙体高度高于4.0m时,可顶部连接区连接钢管以固定模板;当支模墙体不高于4m时,仅需要加装斜撑钢管,支撑钢管和建筑扣件数量视具体工程而定;当支模墙体高于4.0m时,还需在桁架部分顶部加装直立倾斜钢管,用以固定高出部分模板。
较佳地,所述底部固定件通过固定螺栓与顶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支座。
较佳地,所述底部固定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限位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
该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由于设置有桁架体系、钢管体系、建筑扣件、若干个支撑钢管,使得本体系,根据工程情况进行组合拼接,桁架体系为单侧支模的核心,桁架体系具有较大的刚度,避免支架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挠度;钢管体系为斜撑部分,该部分可拆卸组装,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场地,灵活性强,将桁架体系和钢管体系相结合,综合二者优势,改进现有的各种单侧支模体系在灵活性和施工进度上的欠缺,节省材料成本,还能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的桁架体系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桁架体系;2-钢管体系;21-建筑扣件;22-支撑钢管;101-第一支撑杆;102-第二支撑杆;103-连接件;104-加强支撑斜杆;105-加强支撑连接杆;106-底部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包括桁架体系1、钢管体系2、建筑扣件21、包括若干个支撑钢管22、第一支撑杆101、第二支撑杆102、连接件103、加强支撑斜杆104、加强支撑连接杆105、底部固定件106,所述桁架体系1通过若干个建筑扣件21与钢管体系2固定连接;所述桁架体系1包括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支撑斜杆104;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03;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底部固定件106;若干个支撑钢管22之间通过建筑扣件21连接;桁架体系1为单侧支模的核心,桁架体系1具有较大的刚度,避免支架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挠度;钢管体系2为斜撑部分,该部分可拆卸组装,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场地。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3个加强支撑斜杆104;且3个加强支撑斜杆104呈斜Z字型;使整个桁架部分更加稳定,同时也能起到支撑模板的作用,减小模板位移。
较佳地,所述桁架体系1的长度为4.0m;宽度为0.9m;当单侧支模墙体高度高于4.0m时,可顶部连接区连接钢管以固定模板;当支模墙体不高于4m时,仅需要加装斜撑钢管,支撑钢管22和建筑扣件21数量视具体工程而定;当支模墙体高于4.0m时,还需在桁架部分顶部加装直立倾斜钢管,用以固定高出部分模板。
较佳地,所述底部固定件106通过固定螺栓与顶板固定连接;形成固定支座。
较佳地,所述底部固定件106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限位安装孔。
工作原理:根据工程情况,对钢管体系2进行拼接组合,当支模墙体不高于4m时,仅需要加装斜撑钢管,钢管组装数量视具体工程而定,当支模墙体高于4.0m时,还需在桁架体系1顶部加装直立倾斜钢管,用以固定高出部分模板,对钢管体系2进行拼装时,把若干个支撑钢管22组合,并且相邻的支撑钢管22之间使用建筑扣件21连接,然后把桁架体系1通过若干个建筑扣件21与钢管体系2固定连接,把底部固定件106通过固定螺栓与顶板固定连接,本单面支模体系就安装组装完成了。
技术效果:该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由于设置有桁架体系1、钢管体系2、建筑扣件21、若干个支撑钢管22,使得本体系,根据工程情况进行组合拼接,桁架体系1为单侧支模的核心,桁架体系1具有较大的刚度,避免支架在混凝土侧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挠度;钢管体系2为斜撑部分,该部分可拆卸组装,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场地,灵活性强,将桁架体系1和钢管体系2相结合,综合二者优势,改进现有的各种单侧支模体系在灵活性和施工进度上的欠缺,节省材料成本,还能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时间成本。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体系(1)、钢管体系(2)、建筑扣件(21)、包括若干个支撑钢管(22)、第一支撑杆(101)、第二支撑杆(102)、连接件(103)、加强支撑斜杆(104)、加强支撑连接杆(105)、底部固定件(106),所述桁架体系(1)通过若干个建筑扣件(21)与钢管体系(2)固定连接;所述桁架体系(1)包括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个加强支撑斜杆(104);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03);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底部固定件(106);若干个支撑钢管(22)之间通过建筑扣件(2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01)和第二支撑杆(102)之间由上至下设置有3个加强支撑斜杆(104);且3个加强支撑斜杆(104)呈斜Z字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体系(1)的长度为4.0m;宽度为0.9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件(106)通过固定螺栓与顶板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件(106)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固定螺栓的限位安装孔。
CN202223360078.3U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Active CN219100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0078.3U CN219100069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0078.3U CN219100069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0069U true CN219100069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7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0078.3U Active CN219100069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0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24120U (zh) 一种拼装轻钢框架结构建筑体系
JPH102018A (ja) 建物ユニットとユニット建物とその構築方法
CN103352563A (zh) 自承板式钢筋网架组合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81625B (zh) 装配式施工栈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11894269A (zh) 一种墙、柱外模的加固结构施工方法
CN113235734A (zh) 板式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结构系统及其建造方法
CN110630014A (zh) 可拆卸的张弦梁式楼承板临时支撑结构
CN112177036A (zh) 高度可调的模块化预应力风机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09138431B (zh) 一种超高层泵管过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48063B (zh) 装配式带支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3773394U (zh) 新型装配式矩形钢管混凝土桁架支撑系统
CN219100069U (zh) 一种轻量化组合式单面支模体系
CN109989590B (zh) 用于屋顶超长钢梁安装的辅助固定装置及钢梁的吊装方法
CN103790376A (zh) 用于双曲面建筑物施工的墙体模架及墙体的施工方法
CN110656716A (zh) 一种预制墙板密肋连接的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419728U (zh) 一种可周转附着式钢结构施工电梯基础
CN114673191A (zh) 一种可周转附着式钢结构施工电梯基础及其使用方法
CN211172365U (zh) 装配式低层住宅结构体系
CN110258798B (zh) 一种装配式柱脚连接节点的安装方法
CN220285431U (zh) 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构件
CN113684833A (zh) 基于拱形梁结构的装配式支撑系统
CN220184735U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楼板的支撑结构
CN212336723U (zh) 板支模骨架
CN218933875U (zh) 一种竖向泵管固定装置
CN219240890U (zh) 一种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装配式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