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99955U -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99955U
CN219099955U CN202222554421.1U CN202222554421U CN219099955U CN 219099955 U CN219099955 U CN 219099955U CN 202222554421 U CN202222554421 U CN 202222554421U CN 219099955 U CN219099955 U CN 219099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groups
retaining wall
river
fram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544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敏敏
戴罗生
林汉森
熊庭文
陈崇辉
唐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i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i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i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i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544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99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99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99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地沟,各组所述地沟内部均铺设有宽度与河道宽度相等的基座,各组所述基座的水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工字钢,任意两组所述工字钢相互背离的竖直端面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挡墙贴合;各组所述基座与两组所述工字钢整体呈U型结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工字钢靠近挡墙的端面对挡墙形成支撑,对原有的病害挡墙进行加固,提升了挡墙的加固效果,延长了挡墙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河渠防汛能力,并保护了河岸的原有景观。

Description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渠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河渠的施工及后期的运维过程中,河渠管理人员发现,经过一定时间后,河渠两侧的断面挡墙容易出现沉陷、倾斜、开裂等质量病害,影响河渠中水流的正常流动,故为了提升河渠两侧挡墙的结构强度,需要对原有挡墙进行加固或者在河渠施工前即进行加固设计。具体在进行河渠修护过程中,需满足不扰动墙背建筑物、不迁改墙背地下管线、不影响河道行洪、不拆除现状挡墙、不破坏河床生态等目标。
目前的河修复治理过程中,在工程建设中常采用拆除重建既有挡墙,或在挡墙的外侧直接新建挡墙的治理方式对出现病害的挡墙进行处理。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如下的缺陷:常见的加固方法对挡墙或墙背造成扰动,影响了河道既有的景观效果;在加固后侵占了河道断面,使河道行洪能力大幅度降低,汛期洪水风险增大,存在给河岸居民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隐患,故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升河渠两侧挡墙的加固效果,降低两侧挡墙发生塌方等风险,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地沟,各组所述地沟内部均铺设有宽度与河道宽度相等的基座,各组所述基座的水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工字钢,任意两组所述工字钢相互背离的竖直端面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挡墙贴合;各组所述基座与两组所述工字钢整体呈U型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河渠两侧挡墙使用一定年限后,挡墙存在发生损坏的概率,现有的施工作业方式将挡墙整个拆除,工程量较大,重建周期较长,易于造成工程浪费;若在发生病害的挡墙外砌筑新的挡墙,影响河流的正常行洪能力;因此,本申请提出了在原河床上挖设有若干组地沟,将若干组U型钢架结构分别铺设于地沟内,其中基座对两侧的工字钢进行支撑,两侧的工字钢对两侧的挡墙进行支撑固定;上述技术方案中,工字钢靠近挡墙的端面对挡墙形成支撑,对原有的病害挡墙进行加固,提升了挡墙的加固效果,延长了挡墙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河渠防汛能力,并保护了河岸的原有景观。
优选的,任意相邻两组所述工字钢之间开设有若干组水平正对的开孔,两侧正对分布的各组开孔之间两两对拉连接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拉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的设置提升了相邻各组工字钢的稳定性,各组工字钢通过各组上下分布的拉杆实现了一体型,进一步增强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放大头,所述放大头与所述工字钢上开孔位置的抵紧固定;所述拉杆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杆的一端设置成放大头,便于拉杆插接于工字钢并一端固定;另一端贯穿并超出工字钢的部分螺纹连接有螺母,实现了拉杆在工字钢的限位固定,提升了安装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优选的,所述基座水平两端的上端面与所述工字钢背离挡墙的一侧端面的下端部之间对拉连接有不少于两组设置的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位于基座水平两端的上端面与工字钢背离挡墙的一侧端面的下端部之间,各组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工字钢的抗弯强度,针对挡墙局部发生塌方等危险时,上述各组加强筋的设置提升了各组钢架结构的结构刚度,进一步延长了工字钢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相邻两组所述加强筋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各组所述横梁的两端贯穿所述加强筋并贯穿开孔设置,各组开孔分别插接安装有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横梁的设置提高了加强筋的稳定性,横梁的两端分别开孔并插接安装有插销,实现了横梁对相邻两组加强筋的一体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工字钢包括第一钢板及第二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钢板靠近挡墙且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钢板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具体进行工字钢的预制过程中,制作人员增大第一钢板的宽度,增大了第一钢板对挡墙的受力面积,减小了挡墙对工字钢的压强,提高了工字钢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基座及所述工字钢上逐层铺设有两层内外分布的水泥层;两层所述水泥层之间浇筑有防水涂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渠中的水体易下渗,U型钢架结构与水接触易发生锈蚀,防水涂层的设置将该U型钢架结构与下渗的水体隔绝,延缓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锈蚀,进一步延长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出了在原河床上挖设有若干组地沟,将该U型结构铺设于地沟内,对原有的病害挡墙进行加固,提升了挡墙的加固效果,延长了挡墙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河渠防汛能力,并保护了河岸的原有景观;
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组相邻工字钢之间水平正对开孔并对拉安装有若干组拉杆;拉杆的一端设置为放大头,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拉杆的设置增强了工字钢的稳定性,放大头实现了对拉杆的限位作用,螺母的安装实现了拉杆与工字钢的固定连接,提升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装的便捷性;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座与工字钢之间对拉连接有加强筋;两组相邻加强筋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加强筋的安装提升了工字钢的抗弯曲强度;横梁的设置提升了加强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该U型钢架结构对挡墙的加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U型钢架结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地沟;2、基座;3、工字钢;31、第一钢板;32、第二钢板;4、拉杆;5、螺母;51、放大头;6、加强筋;7、横梁;8、插销;9、水泥层;10、防水涂层;11、挡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参照图1,河渠两侧砌筑有竖直分布的挡墙11,本申请中各组U型钢架结构铺设于河床上并紧靠挡墙11安装;各组U型钢架结构铺设完毕后,在河床上逐层浇筑混凝土砂浆,形成铺满河床的两层水泥层9。其中,第一层水泥层9浇筑成型后,在第一层水泥层9的表面均匀涂敷防水砂浆,形成结构均匀致密的防水涂层10;防水涂层10的浇筑,避免了该U型钢架结构直接与河流水体接触,延缓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锈蚀速度,进一步延长了该U型钢架结构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2,河渠的水平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地沟1,各组地沟1内部均铺设有宽度与河道宽度相等的基座2,各组基座2的水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工字钢3,任意两组工字钢3相互背离的竖直端面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挡墙11贴合;各组基座与两组工字钢整体呈U型结构;优选的,基座2选用方钢管结构,保障了基座2的结构强度并节约了钢架结构的用料量。
参照图2及图3,工字钢3包括第一钢板31及第二钢板32,第一钢板31与第二钢板32平行分布;第一钢板31靠近挡墙11且宽度大于第二钢板32的宽度看,上述设计增大第一钢板31的宽度,增大了工字钢3与挡墙11之间的受力面积,当局部的挡墙11发生塌方时,减小了挡墙11对工字钢3的压强,提高了工字钢3的稳定性。
任意相邻两组工字钢3之间开设有若干组水平正对的开孔,两侧正对分布的各组开孔之间两两对拉连接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拉杆4,拉杆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放大头51,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5;放大头51的设置将拉杆4卡接于工字钢3上并借助螺母5进行螺纹连接,对拉杆4实现了限位作用,提高了相邻各组工字钢之间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参照图2及图4,基座2水平两端的上端面与工字钢3背离挡墙11的一侧端面的下端部之间对拉连接有不少于两组设置的加强筋6;加强筋6的设置提高了工字钢3的抗弯强度,进一步提升了工字钢3的稳定性;相邻两组加强筋6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7;横梁7的设置提升了加强筋6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相邻各组U型钢架结构的一体性;各组横梁7的两端贯穿加强筋6并贯穿开孔设置,各组开孔分别插接安装有插销8;插销8的安装实现了将横梁7在两侧加强筋6上的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在河渠修复的过程中,在河床上铺设各组U型钢架结构前,施工人员先开挖掉部分挡墙11,沿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挖设若干组相互平行且间隔分布的地沟1,将各组批量预制的基座2放置于地沟1内,并将工字钢3焊接于基座2两侧;基座2及工字钢3安装完成后,将拉杆4贯穿于工字钢3上的孔内,放大头51卡接于一组工字钢3上开孔位置,远离放大头51的一端贯穿相邻工字钢3上的孔位并螺纹连接螺母5;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将若干组拉杆4固定于相邻各组工字钢3上。
进一步的施工过程中,工字钢3下端部与基座2之间对拉固定连接有加强筋6,将横梁7贯穿加强筋6上的孔内,并将插销8插接于横梁7两端开孔处,实现横梁7对相邻两组加强筋6的固定作用;该U型钢架结构安装完成后,在该结构搭设模板并浇筑第一层水泥层9,浇筑厚度满足将加强筋6所在水平面及工字钢3所在竖直平面覆盖;第一层水泥层9浇筑完成并养护成型后,在第一层水泥层9上表面均匀摊铺防水砂浆并成型有防水涂层10,待防水涂层10硬化后,再次搭设模板并进行混凝土砂浆的二次浇筑,养护成型后形成第二层水泥层9,最后继续拆模,即完成河渠挡墙的加固。本申请中设计的各组U型钢架结构提升了加固效果,延长了河渠挡墙的使用寿命,同时保障了原有的河岸景观,保证了河流的正常行洪能力。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河床上等间隔开挖有若干组垂直于河道延伸方向的地沟(1),各组所述地沟(1)内部均铺设有宽度与河道宽度相等的基座(2),各组所述基座(2)的水平两端均竖直固定有工字钢(3),任意两组所述工字钢(3)相互背离的竖直端面分别与河道两侧的挡墙(11)贴合;各组所述基座(2)与两组所述工字钢(3)整体呈U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组所述工字钢(3)之间开设有若干组水平正对的开孔,两侧正对分布的各组开孔之间两两对拉连接有若干组上下分布的拉杆(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放大头(51),所述放大头(51)与所述工字钢(3)上开孔位置的抵紧固定;所述拉杆(4)另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水平两端的上端面与所述工字钢(3)背离挡墙(11)的一侧端面的下端部之间对拉连接有不少于两组设置的加强筋(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所述加强筋(6)之间对拉连接有横梁(7),各组所述横梁(7)的两端贯穿所述加强筋(6)并贯穿开孔设置,各组开孔分别插接安装有插销(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3)包括第一钢板(31)及第二钢板(32),所述第一钢板(31)与所述第二钢板(3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钢板(31)靠近挡墙(11)且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钢板(32)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及所述工字钢(3)上铺设有两层内外分布的水泥层(9);两层所述水泥层(9)之间浇筑有防水涂层(10)。
CN202222554421.1U 2022-09-24 2022-09-24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Active CN219099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4421.1U CN219099955U (zh) 2022-09-24 2022-09-24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54421.1U CN219099955U (zh) 2022-09-24 2022-09-24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99955U true CN219099955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30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54421.1U Active CN219099955U (zh) 2022-09-24 2022-09-24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99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0313B2 (en) Aqueduct leakage repairing method
CN112177012A (zh) 基坑工程带格构柱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213836667U (zh) 一种基坑工程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
CN112177036A (zh) 高度可调的模块化预应力风机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05260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穿河渠引流的施工方法
CN109594581B (zh) 跨河段管道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9099955U (zh) 一种河渠挡墙对撑加固修复的u型钢架结构
CN114703770B (zh) 一种箱涵施工工艺
CN110117959B (zh) 一种临近江河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213836666U (zh) 基坑工程带格构柱预制混凝土非首道支撑体系
CN216108602U (zh) 一种河涌治理挡土墙支护结构
CN213684135U (zh) 一种隧道路面纵向裂缝加固处置结构
CN210066763U (zh) 一种基坑侧壁结构加固支护装置
CN209989781U (zh) 一种粉细砂地层防洪堤坝新型结构
CN219887440U (zh) 一种地坪结构
CN211057986U (zh) 一种波纹钢拼装板等高线蓄水坝
CN219992481U (zh) 一种适用于明挖地铁车站装配式支撑体系
CN219825346U (zh) 塔吊基础与筏板一体化结构
KR100912909B1 (ko) 암거의 제조방법
CN219364742U (zh) 一种适用于基础承台的加固结构
CN215057576U (zh) 一种便于清理泥沙的矿山分段水仓结构
CN220079740U (zh) 稳固型隧道锚
CN114658045B (zh) 现役挡土墙修复施工方法
CN219527672U (zh) 一种装配式基坑边坡支护结构
CN213625681U (zh) 高度可调的模块化预应力风机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