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9210U -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9210U
CN219089210U CN202221339037.3U CN202221339037U CN219089210U CN 219089210 U CN219089210 U CN 219089210U CN 202221339037 U CN202221339037 U CN 202221339037U CN 219089210 U CN219089210 U CN 219089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component
plate
wall
fixed
conical g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390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驰原
衣力亚尔·艾力
朱俊豪
杜超楠
蔡祥铭
耿渊明
苑锋
杨进
唐超
丛子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3390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9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9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9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内镜手术时的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圆环板,圆环板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所述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均匀分布在圆环板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一和调节组件三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一,调节组件一和调节组件二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二,圆环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外壳的顶部中间开设有承托孔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如今内镜在术中运用时缺乏稳定支撑点,在较浅表内镜手术时缺乏腔隙而造成操作困难,使手术医生在术中消耗大量精力寻求稳定的操作平台、术中运镜时须格外当心镜身晃动造成对患者组织损伤的非必要损伤等处境。

Description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是外科手术中进行观察和操作的工具。内镜凭借其可消除术中视野盲区、借助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能处理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部位、和适合用微创入路,手术侵袭性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越来越受外科医生的青睐。且内镜手术已成为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1)医生在进行开颅或开胸内镜手术时,需要用到内镜、吸引器等外科器械,在手术过程中,使用内镜时术者通常难以找到稳固的支撑点进行手术操作,使得镜身晃动而带来传输的图像出现晃动的情况,影响手术效率的同时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一些病变虽然在浅表部位,但仍需内镜操作来完成手术的,其病变部位与内镜难以形成可操作的腔隙,无法为术者提供可舒适操作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如今内镜在术中运用时缺乏稳定支撑点使手术医生在术中消耗大量精力寻求稳定的操作平台、术中运镜时须格外当心镜身晃动造成对患者组织损伤的非必要损伤的处境。
本实用新型的开发便能够很好的提高内镜操作的舒适性,为手术医生节省精力,使其更专注于更安全、高效的完成手术操作,同时,本装置设有的注水腔结构可为术者提供不需退出镜身就可冲洗手术区域的便利,同时设有的辅助腔能满足术中各种器械及吸引器的应用,使得手术流程更加流畅、安全又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圆环板,所述圆环板的中心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圈与圆环板内侧固定连接,轴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板,所述圆环板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所述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均匀分布在圆环板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一和调节组件三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一,所述调节组件一和调节组件二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二,所述圆环板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承托板的中心处开设有承托孔一,所述承托孔一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中间管组件,所述承托板绕承托孔一四周等角度差开设有多个承托孔二,所述承托孔二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侧管组件,多个所述承托孔二均匀分布在承托孔一的周围,所述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上均安装有撑板组件,所述承托孔一和承托孔二均为球面通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小型马达一、传动轴和锥形齿轮七,所述小型马达一固定在圆环板的顶部,所述小型马达一的输出轴和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锥形齿轮七固定。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的规格一致,所述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均包括两个锥形齿轮四、两个传动杆二、两个锥形齿轮五、一个锥形齿轮六和凹形板二,所述凹形板二的两端外壁均开设转动孔一,所述传动杆二转动安装在转动孔一的内壁,所述锥形齿轮四和锥形齿轮五分别固定在传动杆二的两端,所述凹形板二的内壁开设有转动孔二,所述转动孔二的内壁转动安装有外螺纹筒,所述锥形齿轮六固定在外螺纹筒的外壁上,所述锥形齿轮六与外螺纹筒同轴设置,两个的所述锥形齿轮五均与锥形齿轮六啮合,所述调节组件三内的其中一个锥形齿轮四与锥形齿轮七啮合。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一和传动组件二的规格一致,所述传动组件一和传动组件二均包括一个凹形板一、一个锥形齿轮一、两个锥形齿轮二、两个传动杆一和两个锥形齿轮三,所述凹形板一的两端外壁均开设转动孔三,所述传动杆一转动安装在转动孔三的内壁,所述锥形齿轮二和锥形齿轮三分别固定在传动杆一的两端,所述锥形齿轮一转动安装在凹形板一的内壁上,两所述锥形齿轮二均与锥形齿轮一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三和与其靠近的锥形齿轮四啮合。
优选的,所述圆环板上固定有三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侧壁开设等距离分布的滑口一,所述滑孔的内壁设置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包括筒体和多个固定在筒体圆周外壁上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滑动安装在滑口一的内壁上,所述外螺纹筒通过螺纹连接在筒体的内侧壁,所述撑板组件安装在筒体远离圆环板一端上,所述筒体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凹形板二和固定板之间,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三个通槽,三个所述筒体分别分布在三个通槽中。
优选的,所述撑板组件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侧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滑口二,所述固定筒套设在筒体的外壁上,所述导向条滑动安装在滑口二的内壁上,所述圆环的固定有三个小型马达二,所述小型马达二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中间管组件包括中间管一、转动安装在承托孔内的球面转头一、橡胶圈、中间管二和储水囊,球面转头一套设并固定安装在中间管一的外侧中段靠近橡胶圈的位置,所述中间管一套设在中间管二上,中间管一和中间管二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形成圆柱面结构的间隙,中间管一的中段开设有圆环形的开口,所述橡胶圈为圆环状且其内部设置有注水腔,橡胶圈的纵剖面结构为H形结构且注水腔也为H形结构,开口的宽度小于橡胶圈的圆环形缺口的宽度,间隙远离储水囊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圆环形分布的出水孔,橡胶圈的内侧穿过开口内嵌入间隙内,且注水腔位于间隙内靠近出水孔一侧开设有与间隙连通的圆环形缺口,橡胶圈外侧通过软管与储水囊连通,所述中间管二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缘一。
优选的,所述侧管组件包括侧管和转动安装在承托孔二内的球面转头二,球面转头二套设并固定安装在侧管的外侧中段,其中一个所述侧管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缘二。
所述承托板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承托分板一体成型,每个承托分板均设置有若干个半球面结构的通孔,该通孔的一端直径大于自身的一端的直径,两个承托分板的通孔一一对应连通且两者的大头端相贴合连通。
所述撑板组件还包括有所述撑板本体,所述撑板本体固定在固定筒的背离筒体的外壁上,所述撑板本体朝向固定筒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马达一通过输出轴传动轴使锥形齿轮七进行转动,锥形齿轮七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四转动,锥形齿轮四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杆二转动,被带动的传动杆二带动与其固定的锥形齿轮五转动,锥形齿轮五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六转动,然后锥形齿轮六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五转动,两个锥形齿轮五转动方向相反,同理传动组件一与调节组件一的结构相似,所以调节组件一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一,传动组件一的内部相同的运动,由此可知,调节组件一、调节组件二和调节组件三内的外螺纹筒转向一致,外螺纹筒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可以控制三个筒体同步向外或移动并顶紧骨边沿,这样更好将内镜支撑起来,方便且快捷;也可以将撑板本体从固定筒拿下来,可以与蛇形臂配合,整体设备在不接触手术创面的情况下,将内镜移动到手术位置,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其二: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马达二通过输出轴使螺纹杆转动,螺纹杆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控制撑板本体向外或向内进行移动,由于三个小型马达二独立设置,所以三个控制撑板本体可以被独立控制,从而可以根据手术情况,进行微调节,在手术创面不规则情况下,通过调整撑板本体的位置,能够将内镜移动到最佳的位置。
其三: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管组件和侧管组件能够带动手术中的视角随意调整,保证内镜在手术中的最佳视角。
其四:本实用新型的储水囊将生理盐水通过中间管组件的间隙和出水孔对手术区域与内镜镜头进行清洗,可以满足内镜在各个角度的视角情况下能够均匀清洗,避免内镜的图像模糊,不仅提高了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同时又提高了手术效率。
其五:本实用新型的中间管二内侧的橡胶凸缘一和侧管内侧的橡胶凸缘二摩擦力能够保证内镜调整到最佳位置后,不会随意转动和滑动;降低了内镜的操作难度。
其六:本实用新型凭借其实用精巧的设计能够为内镜提供更好的支撑固定从而满足术者的需求。在外科领域内镜技术受众越发广大的前景中,该装置解决了现如今内镜(偏向于神经内镜)在术中运用时缺乏稳定支撑点从而使手术医生在术中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寻求稳定安全的操作平台、术中运镜时须格外当心镜身晃动造成对患者组织损伤的非必要损伤的处境,凭借其小巧的外观设计和精细的内部操作结构,为内镜提供了稳定又可靠的平台支撑的同时,又有冲洗通路、备用通路等结构,为术中内镜冲洗、注药等操作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术中调整内镜的次数,使得内镜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的E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间管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侧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筒和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A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11是图10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2是中间管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B处放大图;
图14是图12的C处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承托板与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壳;2、撑板组件;201、撑板本体;202、固定筒;301、侧管;302、球面转头二;4、中间管组件;401、中间管一;402、球面转头一;403、橡胶圈;404、中间管二;405、开口;406、储水囊;407、间隙;408、注水腔;409、出水孔;5、伸缩筒;501、筒体;502、导向条;503、限位板;6、传动组件一;601、凹形板一;602、锥形齿轮一;603、锥形齿轮二;604、传动杆一;605、锥形齿轮三;7、调节组件一;701、锥形齿轮四;702、传动杆二;703、锥形齿轮五;704、锥形齿轮六;705、凹形板二;8、橡胶凸缘一;9、橡胶凸缘二;10、小型马达一;11、传动轴;12、锥形齿轮七;13、圆环板;14、小型马达二;15、螺纹杆;16、传动组件二;17、调节组件二;18、调节组件三;19、外螺纹筒;20、固定板;21、轴承;22、承托板;23、承托孔一;24、承托孔二;25、承托分板;2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如图1-图18所示,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圆环板13,圆环板13的中心安装有轴承21,轴承21外圈与圆环板13内侧固定连接,轴承2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板22,圆环板13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均匀分布在圆环板13的顶部,调节组件一7和调节组件三18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一6,调节组件一7和调节组件二17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二16,圆环板13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组件,承托板22的中心处开设有承托孔一23,承托孔一23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中间管组件4,承托板22绕承托孔一23四周等角度差开设有多个承托孔二24,承托孔二2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侧管组件,多个承托孔二24均匀分布在承托孔一23的周围,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上均安装有撑板组件外壳;2,承托孔一23和承托孔二24均为球面通孔。
这里需要进行说明,驱动组件可以与调节组件三18连接,也可以与调节组件二17连接,本实施例并不对此做限定,如图3和图4为例,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三18连接;驱动组件工作的时候,可以使调节组件三18工作,调节组件三18通过传动组件一6带动调节组件一7工作,调节组件一7通过传动组件二16带动调节组件二17工作,即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同步工作,将撑板组件2向外撑开,将内镜分别从侧管组件或中间管组件4穿过,通过侧管组件或中间管组件4分别在对应的承托孔一23或者承托孔二24转动来调整内镜的视角,中间管组件4和侧管组件实现能够带动手术中的视角随意调整,保证内镜在手术中的最佳视角。
驱动组件包括小型马达一10、传动轴11和锥形齿轮七12,小型马达一10固定在圆环板13的顶部,小型马达一10的输出轴和传动轴11的一端,传动轴11的另一端与锥形齿轮七12固定,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的规格一致,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均包括两个锥形齿轮四701、两个传动杆二702、两个锥形齿轮五703、一个锥形齿轮六704和凹形板二705,凹形板二705的两端外壁均开设转动孔一,传动杆二702转动安装在转动孔一的内壁,锥形齿轮四701和锥形齿轮五703分别固定在传动杆二702的两端,凹形板二705的内壁开设有转动孔二,转动孔二的内壁转动安装有外螺纹筒19,锥形齿轮六704固定在外螺纹筒19的外壁上,锥形齿轮六704与外螺纹筒19同轴设置,两个的锥形齿轮五703均与锥形齿轮六704啮合,调节组件三18内的其中一个锥形齿轮四701与锥形齿轮七12啮合,传动组件一6和传动组件二16的规格一致,传动组件一6和传动组件二16均包括一个凹形板一601、一个锥形齿轮一602、两个锥形齿轮二603、两个传动杆一604和两个锥形齿轮三605,凹形板一601的两端外壁均开设转动孔三,传动杆一604转动安装在转动孔三的内壁,锥形齿轮二603和锥形齿轮三605分别固定在传动杆一604的两端,锥形齿轮一602转动安装在凹形板一601的内壁上,两锥形齿轮二603均与锥形齿轮一602啮合,锥形齿轮三605和与其靠近的锥形齿轮四701啮合。
如图3和图4为例,小型马达一10通过输出轴传动轴11使锥形齿轮七12进行转动,锥形齿轮七12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四701转动,锥形齿轮四701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杆二702转动,被带动的传动杆二702带动与其固定的锥形齿轮五703转动,锥形齿轮五703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六704转动,然后锥形齿轮六704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五703转动,两个锥形齿轮五703转动方向相反,同理传动组件一6与调节组件一7的结构相似,所以调节组件一7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一6,传动组件一6的内部相同的运动,由此可知,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内的外螺纹筒19转向一致。
进一步的,圆环板13上固定有三个固定板20,固定板20的外壁开设有滑孔,滑孔的内侧壁开设等距离分布的滑口一,滑孔的内壁设置有伸缩筒5,伸缩筒5包括筒体501和多个固定在筒体501圆周外壁上的导向条502,导向条502滑动安装在滑口一的内壁上,外螺纹筒19通过螺纹连接在筒体501的内侧壁,撑板组件2安装在筒体501远离圆环板13一端上,筒体50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503,限位板503位于凹形板二705和固定板20之间,外壳1外壁开设有三个通槽,三个筒体501分别分布在三个通槽中,外螺纹筒19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可以控制三个筒体501向外或向内进行移动,滑口一和导向条502的设置,可以防止筒体501转动。
撑板组件2包括固定筒202,固定筒202的内侧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滑口二,固定筒202套设在筒体501的外壁上,导向条502滑动安装在滑口二的内壁上,圆环13的固定有三个小型马达二14,小型马达二14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壁上,从而可以根据手术情况,进行微调节,固定筒202的一端与可以与蛇形臂配合,整体设备在不接触手术创面的情况下,将内镜移动到手术位置,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的,中间管组件4包括中间管一401、转动安装在承托孔内的球面转头一402、橡胶圈403、中间管二404和储水囊406,球面转头一402套设并固定安装在中间管一401的外侧中段靠近橡胶圈403的位置,中间管一401套设在中间管二404上,中间管一401和中间管二404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形成圆柱面结构的间隙407,中间管一401的中段开设有圆环形的开口405,橡胶圈403为圆环状且其内部设置有注水腔408,橡胶圈403的纵剖面结构为H形结构且注水腔也为H形结构,开口405的宽度小于橡胶圈403的圆环形缺口的宽度,间隙407远离储水囊406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圆环形分布的出水孔409,橡胶圈403的内侧穿过开口405内嵌入间隙内,且注水腔408位于间隙内靠近出水孔409一侧开设有与间隙连通的圆环形缺口,橡胶圈403外侧通过软管与储水囊406连通,中间管二404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缘一8。
当内镜的图像模糊时候,可以通过储水囊406将生理盐水注入橡胶圈403的注水腔408内,当生理盐水充满注水腔408后,生理盐水沿开口405的四周方向流入中间管一401和中间管二404之间的间隙407内,然后生理盐水从出水孔409流出对内镜进行清洗,可以满足内镜在各个角度的视角情况下能够均匀清洗,橡胶凸缘一8能够保证中间管二404内侧的橡胶凸缘一8摩擦力能够保证内镜调整到最佳位置后,不会随意滑动和摆动;提高手术安全性与效率,橡胶圈的结构,保证了密封性同时能够在中间管组件转动同时,保证生理盐水正常输送。
侧管组件包括侧管301和转动安装在承托孔二24内的球面转头二302,球面转头二302套设并固定安装在侧管301的外侧中段,其中一个侧管30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缘二9,因为球面转头一402与橡胶圈403形成活动配合,因为球形管一和球形管二形成活动配合,所以中间管一401和中间管二404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侧管301和球面转头二302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如果有插管进入到侧管301和球面转头二302内,插管可以任意弯曲,橡胶凸缘一8和橡胶凸缘二9的设置主要用于提高插管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中间管二404内侧的橡胶凸缘一8和侧管301内侧的橡胶凸缘二9摩擦力能够保证内镜调整到最佳位置后不会滑落;提高内镜的可操作性与舒适性。
承托板22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承托分板25一体成型,每个承托分板25均设置有若干个半球面结构的通孔26,该通孔26的一端直径大于自身的一端的直径,两个承托分板25的通孔26一一对应连通且两者的大头端相贴合连通,能够保证,球面转头一402和球面转头二302在对应的承托孔一23或承托孔二24内转动的同时,不会从对应的承托孔一23或承托孔二24内掉出,避免内镜损坏。
工作原理:小型马达一10通过输出轴传动轴11使锥形齿轮七12进行转动,锥形齿轮七12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四701转动,锥形齿轮四701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杆二702转动,被带动的传动杆二702带动与其固定的锥形齿轮五703转动,锥形齿轮五703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六704转动,然后锥形齿轮六704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五703转动,两个锥形齿轮五703转动方向相反,同理传动组件一6与调节组件一7的结构相似,所以调节组件一7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一6,传动组件一6的内部相同的运动,由此可知,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内的外螺纹筒19转向一致,外螺纹筒19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可以控制三个筒体501同步向外或移动,便于找到稳固的支撑点进行手术操作,使得镜身晃动而带来传输的图像出现晃动的情况,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安全隐患;小型马达二14通过输出轴使螺纹杆15转动,螺纹杆15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控制撑板本体201向外或向内进行移动,撑板本体201顶在骨缘上,由于三个小型马达二14独立设置,所以三个控制撑板本体201可以被独立控制,从而可以根据手术情况,进行微调节;当内镜的图像模糊时候,储水囊406的出水端通过软管与橡胶圈403联通,储水囊406的进水端通过软管与微型水泵的出水端联通,需要清洗的时候,微型水泵将生理盐水注入橡胶圈403的注水腔408内,当生理盐水充满注水腔408后,生理盐水沿开口405的四周方向流入中间管一401和中间管二404之间的间隙407内,然后生理盐水从出水孔409流出对内镜进行清洗,当中间管的间隙407堵塞了,可以通过挤压储水囊406将储水囊406内生理盐水注入中间管的间隙407,挤压的时候,增加瞬时水压将堵塞的中间管的间隙407疏通,可以满足内镜在各个角度的视角情况下能够均匀清洗,橡胶凸缘一8能够保证中间管二404内侧的橡胶凸缘一8摩擦力能够保证内镜调整到最佳位置后,不会随意滑动和摆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与手术效率。
中间管二404内侧的橡胶凸缘一8和侧管301内侧的橡胶凸缘二9摩擦力能够保证内镜调整到最佳位置后不会滑落;提高内镜的操作舒适性。
实施例2
实施例2在实施例1增加如下结构:
如图1-图15所示,撑板组件2包括撑板本体201和固定筒202,固定筒202的内侧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滑口二,固定筒202套设在筒体501的外壁上,导向条502滑动安装在滑口二的内壁上,撑板本体201固定在固定筒202的背离筒体501的外壁上,撑板本体201朝向固定筒202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孔,圆环板13的固定有三个小型马达二14,小型马达二14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壁上,小型马达二14通过输出轴使螺纹杆15转动,螺纹杆15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控制撑板本体201向外或向内进行移动,由于三个小型马达二14独立设置,所以三个控制撑板本体201可以被独立控制,从而可以根据手术情况,进行微调节,也可以将撑板本体201承托在颅骨的位置,将内镜移动到手术位置,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创面不规则情况下,通过调整撑板本体201的位置,能够将内镜移动到最佳的位置,撑板本体201远离外壳一侧为弧面结构且其弧面的一侧中段为橡胶材质,能够保证撑板本体201顶住颅骨,与骨边缘咬合,此时,撑板本体201的弧面一侧的橡胶内凹呈C字形。
工作原理:小型马达一10通过输出轴传动轴11使锥形齿轮七12进行转动,锥形齿轮七12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四701转动,锥形齿轮四701带动与其固定的传动杆二702转动,被带动的传动杆二702带动与其固定的锥形齿轮五703转动,锥形齿轮五703转动带动锥形齿轮六704转动,然后锥形齿轮六704带动与其啮合锥形齿轮五703转动,两个锥形齿轮五703转动方向相反,同理传动组件一6与调节组件一7的结构相似,所以调节组件一7将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一6,传动组件一6的内部相同的运动,由此可知,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内的外螺纹筒19转向一致,外螺纹筒19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可以控制三个筒体501同步向外或移动,这样可以保证固定的支撑点;小型马达二14通过输出轴使螺纹杆15转动,螺纹杆15通过螺纹传动的形式,控制撑板本体201向外或向内进行移动,撑板本体201顶在骨缘上,由于三个小型马达二14独立设置,所以三个控制撑板本体201可以被独立控制,从而可以根据手术情况,进行微调节;当内镜的图像模糊时候,可以通过储水囊406将生理盐水注入橡胶圈403的注水腔408内,当生理盐水充满注水腔408后,生理盐水沿开口405的四周方向流入中间管一401和中间管二404之间的间隙407内,然后生理盐水从出水孔409流出对内镜进行清洗,可以满足内镜在各个角度的视角情况下能够均匀清洗,橡胶凸缘一8能够保证中间管二404内侧的橡胶凸缘一8摩擦力能够保证内镜调整到最佳位置后,不会随意乱转和乱窜;降低手术一定程度的难度。
中间管二404内侧的橡胶凸缘一8和侧管301内侧的橡胶凸缘二9摩擦力能够保证内镜调整到最佳位置后,不会随意乱转和乱窜;降低手术一定程度的难度。
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圆环板(13),所述圆环板(13)的中心安装有轴承(21),所述轴承(21)外圈与圆环板(13)内侧固定连接,轴承(2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承托板(22),所述圆环板(13)的顶部安装有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所述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均匀分布在圆环板(13)的顶部,所述调节组件一(7)和调节组件三(18)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一(6),所述调节组件一(7)和调节组件二(17)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二(16),所述圆环板(13)的顶部安装有驱动组件,所述承托板(22)的中心处开设有承托孔一(23),所述承托孔一(23)的内壁转动安装有中间管组件(4),所述承托板(22)绕承托孔一(23)四周等角度差开设有多个承托孔二(24),所述承托孔二(2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侧管组件,多个所述承托孔二(24)均匀分布在承托孔一(23)的周围,所述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上均安装有撑板组件(2),所述承托孔一(23)和承托孔二(24)均为球面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小型马达一(10)、传动轴(11)和锥形齿轮七(12),所述小型马达一(10)固定在圆环板(13)的顶部,所述小型马达一(10)的输出轴和传动轴(11)的一端,所述传动轴(11)的另一端与锥形齿轮七(1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的规格一致,所述调节组件一(7)、调节组件二(17)和调节组件三(18)均包括两个锥形齿轮四(701)、两个传动杆二(702)、两个锥形齿轮五(703)、一个锥形齿轮六(704)和凹形板二(705),所述凹形板二(705)的两端外壁均开设转动孔一,所述传动杆二(702)转动安装在转动孔一的内壁,所述锥形齿轮四(701)和锥形齿轮五(703)分别固定在传动杆二(702)的两端,所述凹形板二(705)的内壁开设有转动孔二,所述转动孔二的内壁转动安装有外螺纹筒(19),所述锥形齿轮六(704)固定在外螺纹筒(19)的外壁上,所述锥形齿轮六(704)与外螺纹筒(19)同轴设置,两个的所述锥形齿轮五(703)均与锥形齿轮六(704)啮合,所述调节组件三(18)内的其中一个锥形齿轮四(701)与锥形齿轮七(12)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一(6)和传动组件二(16)的规格一致,所述传动组件一(6)和传动组件二(16)均包括一个凹形板一(601)、一个锥形齿轮一(602)、两个锥形齿轮二(603)、两个传动杆一(604)和两个锥形齿轮三(605),所述凹形板一(601)的两端外壁均开设转动孔三,所述传动杆一(604)转动安装在转动孔三的内壁,所述锥形齿轮二(603)和锥形齿轮三(605)分别固定在传动杆一(604)的两端,所述锥形齿轮一(602)转动安装在凹形板一(601)的内壁上,两所述锥形齿轮二(603)均与锥形齿轮一(602)啮合,所述锥形齿轮三(605)和与其靠近的锥形齿轮四(70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板(13)上固定有三个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外壁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侧壁开设等距离分布的滑口一,所述滑孔的内壁设置有伸缩筒(5),所述伸缩筒(5)包括筒体(501)和多个固定在筒体(501)圆周外壁上的导向条(502),所述导向条(502)滑动安装在滑口一的内壁上,所述外螺纹筒(19)通过螺纹连接在筒体(501)的内侧壁,所述撑板组件(2)安装在筒体(501)远离圆环板(13)一端上,所述筒体(501)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板(503),所述限位板(503)位于凹形板二(705)和固定板(20)之间,所述外壳外壁开设有三个通槽,三个所述筒体(501)分别分布在三个通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组件(2)包括固定筒(202),所述固定筒(202)的内侧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滑口二,所述固定筒(202)套设在筒体(501)的外壁上,所述导向条(502)滑动安装在滑口二的内壁上,所述圆环板(13)的固定有三个小型马达二(14),所述小型马达二(14)的输出轴固定有螺纹杆(15),所述螺纹杆(15)通过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组件(2)还包括有撑板本体(201),所述撑板本体(201)固定在固定筒(202)的背离筒体(501)的外壁上,所述撑板本体(201)朝向固定筒(202)的外壁开设有螺纹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组件(4)包括中间管一(401)、转动安装在承托孔内的球面转头一(402)、橡胶圈(403)、中间管二(404)和储水囊(406),球面转头一(402)套设并固定安装在中间管一(401)的外侧中段靠近橡胶圈(403)的位置,所述中间管一(401)套设在中间管二(404)上,中间管一(401)和中间管二(404)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形成圆柱面结构的间隙(407),中间管一(401)的中段开设有圆环形的开口(405),所述橡胶圈(403)为圆环状且其内部设置有注水腔(408),橡胶圈(403)的纵剖面结构为H形结构且注水腔也为H形结构,开口(405)的宽度小于橡胶圈(403)的圆环形缺口的宽度,间隙(407)远离储水囊(406)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呈圆环形分布的出水孔(409),橡胶圈(403)的内侧穿过开口(405)内嵌入间隙内,且注水腔(408)位于间隙内靠近出水孔(409)一侧开设有与间隙连通的圆环形缺口,橡胶圈(403)外侧通过软管与储水囊(406)连通,所述中间管二(404)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缘一(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管组件包括侧管(301)和转动安装在承托孔二(24)内的球面转头二(302),球面转头二(302)套设并固定安装在侧管(301)的外侧中段,其中一个所述侧管(30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橡胶凸缘二(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22)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承托分板(25)一体成型,每个承托分板(25)均设置有若干个半球面结构的通孔(26),该通孔(26)的一端直径大于自身的一端的直径,两个承托分板(25)的通孔(26)一一对应连通且两者的大头端相贴合连通。
CN202221339037.3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089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9037.3U CN2190892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39037.3U CN2190892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9210U true CN219089210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2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39037.3U Active CN219089210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9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3659B2 (en) Rotational tissue cutting device
CN205493900U (zh) 一种免气腹牵开器
CN105561412B (zh) 心脏辅助装置
CN219089210U (zh)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CA2773529A1 (en) Surgical file
CN115486797A (zh) 一种内镜手术用辅助支撑装置
CN108836240B (zh) 一种密封伸缩接头及其与内窥镜的安装连接结构
CN218391846U (zh) 一种导管及震波发生系统
CN116138850A (zh) 一种肿瘤切除装置及其切除方法
US20190290313A1 (en) Rotational tissue cutting control device
CN115005743A (zh) 角度可调的内窥镜
CN107811661A (zh)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开睑器
CN209059131U (zh) 一种密封伸缩接头及其与内窥镜的安装连接结构
CN106388883A (zh) 关节镜下辅助牵拉器
CN208481454U (zh) 可弯曲双极手术器械
CN112472158A (zh) 具有快速伸缩定位功能的医疗用手术通道
CN205307564U (zh) 一种穿刺引流管
CN216090712U (zh)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辅助针刀镜
CN210904300U (zh) 手术抽吸管
CN211460425U (zh) 一种心内科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
CN218685671U (zh) 一种导管导丝的自动对接装置
CN219835640U (zh) 一种胸腔手术拉钩
CN212630814U (zh) 一种内窥镜隆乳拉钩
CN215534674U (zh) 一种腔镜拉钩
CN209404898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用多功能套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4

Address after: 210002 No. 305 Shandong Road,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ASTERN THEATER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Address before: 210002 No. 305 Shandong Road,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a Ch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