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8155U -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8155U
CN219088155U CN202320049311.1U CN202320049311U CN219088155U CN 219088155 U CN219088155 U CN 219088155U CN 202320049311 U CN202320049311 U CN 202320049311U CN 219088155 U CN219088155 U CN 219088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ylinder
longitudinal
cylinder
zebra fish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93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璐
潘鲁湲
孙永华
罗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3200493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8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8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8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涉及实验用斑马鱼养殖技术领域。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包括:外缸和内缸;外缸顶部设有缸口且内部设有容置槽;内缸能够通过缸口置于外缸的所述容置槽内;内缸底部设有收集通孔;在内缸置于容置槽内时,外缸内壁的底部和内缸外壁底部之间的构成鱼卵存放区;内缸内设有可拆装隔离件;可拆装隔离件能将所述内缸内的空间划分为不少于2个独立隔离区。本实用新型避免狭窄空间对斑马鱼产卵的影响,满足群体对较大游动空间的需求;为斑马鱼提供独立隔离区进行培育产卵,实现大规模鱼卵一次性收集,为斑马鱼的基因分型鉴定及鱼卵收集实验提供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用斑马鱼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鱼体呈梭形,体长3至5厘米,从背部至腹部、臀鳍,有多条深蓝色纵向条纹直达尾鳍,因满身条纹似斑马而得名。斑马鱼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性成熟期为3个月左右,全年皆可交配产卵。斑马鱼受精卵直径在0.7mm左右,鱼卵透明、产卵量大、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这些是斑马鱼作为生物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优势之一。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对斑马鱼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插入等,以探究目标基因在人类机体中的基因功能。在实验构建过程中,需要逐条对斑马鱼个体进行提取组织样本鉴定,鉴定个体数常常数以百计,而鉴定周期一般需要2-4天时间。在鉴定完成之前,需要对斑马鱼个体进行编号,并将斑马鱼个体分离饲养,因斑马鱼的生物学特性,无法直接对动物进行编号,只有通过每条一个隔离空间,对此空间进行编号的方式,确认不同个体。同时需保持养殖水环境的水质稳定,养殖密度合乎实验动物伦理要求。由于基因编辑技术常需鉴定较大数量的斑马鱼个体(如96个样本一组),对培养空间要求高,而系统容错率很低。
目前,由于没有专门应用于斑马鱼基因编辑和鱼卵采集实验的养殖装置,在常规实验操作中常常采用食品盒或收纳盒来放置鉴定中的斑马鱼个体,并以在每个盒中放置一条的方式用于基因分型鉴定。这种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包括:容器体积和外形并非专门为斑马鱼实验而设计,使用及其不便;难以叠加放置,占用空间大;在鉴定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至少数天时间),难以进行换水操作;该盒只能用在基因分型鉴定实验中,不能用于其他实验;由于基因分型的实验中若养殖斑马鱼数量较大(对应96孔板),需要至少上百个盒子造成个体标记困难,极易出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包括:
外缸和内缸;
所述外缸顶部设有缸口且内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内缸能够通过所述缸口置于所述外缸的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内缸底部设有收集通孔;
在所述内缸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外缸内壁的底部和所述内缸外壁底部之间的构成鱼卵存放区,以便于在所述内缸内的斑马鱼卵能经所述收集通孔基于重力向下进入所述鱼卵存放区内;
所述内缸内设有可拆装隔离件;所述可拆装隔离件能将所述内缸内的空间划分为不少于2个独立隔离区。
优选地,所述可拆装隔离件包括横向隔离插板和纵向隔离插板;
所述横向隔离插板和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能够交叉连接,并均与所述内缸的内壁底部垂直设置,将所述内缸划分为多个所述独立隔离区。
优选地,所述横向隔离插板设有底部开口;
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设有顶部开口;
所述顶部开口与所述底部开口相对应且能够相向插接,以便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和所述纵向隔离插板交叉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向隔离插板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底部开口;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顶部开口,以便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通过任意一个所述底部开口与所述纵向隔离插板的任意一个所述顶部开口插接组合。
优选地,所述内缸还设有插槽组件;
所述插槽组件包括横向插槽和纵向插槽;
所述横向插槽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相对应,且设于所述内缸的内侧壁的横向端面上,所述横向隔离插板能通过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个端头与所述横向插槽插接;
所述纵向插槽与所述纵向隔离插板相对应,且设于所述内缸的内侧壁的纵向端面上,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能通过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个端头与所述纵向插槽插接。
优选地,所述外缸的缸口设有卡槽;
所述内缸的开口处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凸起件;
在所述内缸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内缸的所述凸起件与所述卡槽卡接,并能凸出于所述外缸的外侧壁。
优选地,所述凸起件之间能够互相适配且连接;
所述内缸还设有由所述内缸底部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外缸的底部内侧壁的支撑件。
优选地,所述外缸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地,还包括盖板;
所述盖板能覆盖于所述外缸中的所述内缸的上表面;
所述盖板设有投食位。
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能够架设于所述外缸的所述缸口的板框、卷轴装置、移动装置和投料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板框上下两端的横向移动轨、架设于上下两端所述横向移动轨上的纵向移动轨和与所述纵向移动轨连接的定位器,以及与所述定位器连接的第一移动电机和与所述纵向移动轨连接的第二移动电机;其中,所述定位器能在所述第一移动电机控制下沿所述纵向移动轨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纵向移动轨与所述横向移动轨垂直设置,且能在所述第二移动电机控制下沿所述板框上下两端的所述横向移动轨横向移动;
所述卷轴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板框左右两端的自卷轴、卷绕于所述自卷轴上且设有透气孔的覆盖件、设于所述覆盖件远离所述自卷轴一端端头的滑轨档条;其中,所述覆盖件的宽度与所述外缸的上下两端长度相对应,且能覆盖于所述外缸上表面;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滑轨档条连接,且能沿所述滑轨档条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自卷轴能够随所述定位器的牵引下延长或收缩所卷绕的所述覆盖件;
所述投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定位器连接的投料管、设于所述投料管上端的物料储存器和所述投料管区别于所述物料储存器的一端设置的投食位,以及与所述投料管连接控制所述物料储存器向所述投料管放料的电磁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包括:外缸和内缸;所述外缸顶部设有缸口且内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内缸能够通过所述缸口置于所述外缸的所述容置槽内;所述内缸底部设有收集通孔;在所述内缸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外缸内壁的底部和所述内缸外壁底部之间的构成鱼卵存放区,以便于在所述内缸内的斑马鱼卵能经所述收集通孔基于重力向下进入所述鱼卵存放区内;所述内缸内设有可拆装隔离件;所述可拆装隔离件能将所述内缸内的空间划分为不少于2个独立隔离区。
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可拆装隔离件,将内缸空间分隔为不同大小的独立隔离区,解决了多个鱼卵收集盒同时工作导致收集率低下的问题;将多对斑马鱼放置独立空间进行配鱼产卵,解决了不足的空间会使得斑马鱼不产卵的问题,并且满足了大群体对较大游动空间的需求;将多对斑马鱼放置独立空间进行培育产卵,多对鱼产下的鱼卵通过内缸底部收集通孔沉积于外缸底部的鱼卵存放区,可实现了大规模鱼卵一次性全部收集,提高了鱼卵的收集率,为斑马鱼的基因分型鉴定及鱼卵收集实验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内缸和外缸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横向侧方位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纵向侧方位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盖板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横向隔离插板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纵向隔离插板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一个设置多个内缸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盖板的另一种实施方试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的盖板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10,外缸;111,缸口;112,容置槽;113,卡槽;114,进水口;115,出水口;120,内缸;121,收集通孔;122,独立隔离区;123,插槽组件;1231,横向插槽;1232,纵向插槽;124,凸起件;125,支撑件;130,鱼卵存放区;140,可拆装隔离件;141,横向隔离插板;1411,底部开口;142,纵向隔离插板;1421,顶部开口;150,盖板;151,板框;152,卷轴装置;1521,自卷轴;1522,覆盖件;1523,滑轨档条;153,移动装置;1531,横向移动轨;1532,纵向移动轨;1533,定位器;1534,第一移动电机;1535,第二移动电机;154,投料装置;1541,物料储存器;1542,投料管;1543,投食位;1544,电磁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参考图1(图1展示的为内缸120和外缸110的组装过程和两者之间连接关系的简要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00,包括:
外缸110和内缸120。
所述外缸110顶部设有缸口111且内部设有容置槽112;所述内缸120能够通过所述缸口111置于所述外缸110的所述容置槽112内;
所述内缸120底部设有收集通孔121;
在所述内缸120置于所述容置槽112内时,所述外缸110内壁的底部和所述内缸120外壁底部之间的构成鱼卵存放区130,以便于在所述内缸120内的斑马鱼卵能经所述收集通孔121基于重力向下进入所述鱼卵存放区130内;
所述内缸120内设有可拆装隔离件140;所述可拆装隔离件140能将所述内缸120内的空间划分为不少于2个独立隔离区122。
内缸120和外缸110组合后的结构关系,可以参考图2和图3,分别为横向侧方位的主视图和纵向侧方位的侧视图。
上述,内缸120用于放置实验用的斑马鱼,并且内缸120能放置于外缸110的容置槽112内。
上述,内缸120和外缸110之间构成套设关系,在进行实验时,外缸110的容置槽112内放置用于养殖斑马鱼的水,内缸120放置在外缸110内,由于内缸120下端同时具有收集通孔121,因此内缸120内同样具有与外缸110水位相同的水,因此可以将斑马鱼养殖于内缸120内。
上述,收集通孔121的大小,与斑马鱼卵的大小相适配;优选地,收集通孔121的形状可以为栅格形状,为栅格的通孔。
上述,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收集通孔121为栅格形状的通孔,其孔径可以为2.5-3mm,同时,相邻的收集通孔121间距为5.5-6mm。
上述,内缸120与外缸110之间为可拆装的组合套设关系,两者组合时,内缸120的底部外壁,与外缸110的底部内壁之间,具有一段空间,该空间即为鱼卵存放区130,用于由收集通孔121流出或落下的斑马鱼卵存放和收集。在收集时,待排卵完成,可将内缸120连其中的鱼一并取出,此时外缸110中的斑马鱼卵进行一并收集,为斑马鱼卵成批次成批量的鱼卵收集提供了方便。
上述,外缸110可以为立方体形状,其缸口111,即为上开口,其内即为容置槽112,用于容置内缸120和鱼卵收集区。为了形成鱼卵收集区,保证外缸110和内缸120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内缸120和外缸110之间的卡接,使内缸120形成悬挂姿态;或者,内缸120底部设置支撑的装置,使内缸120支撑于外缸110的容置槽112内并且留有构成鱼卵收集区的空间,此外也可以通过其他能够使内缸120与外缸110之间保留一定空间的组合方式。
上述,为了便于拆装、移动,外缸110可以设置为圆角的立方体,内缸120同样的也可以设置为与外缸110相对应的圆角立方体。
上述,可拆装隔离件140,可以为单独一件,也可以为多件组合,通过该装置,可以实现对于内缸120内的空间的划分和对于斑马鱼的隔离。可拆装隔离件140在内缸120中,可根据实验选择、斑马鱼的体积大小等等进行选择从而进行拆装,例如,不安装可拆装隔离件140时,内缸120为完整的一个空间;而如果需要防止多组、多条斑马鱼时,需要多个分隔的区域,则需要安装一个或多个可拆装隔离件140,将其中的空间分隔为与斑马鱼相匹配的独立隔离区122,灵活调整。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利用可拆装隔离件140,将内缸120空间分隔为不同大小的独立隔离区122,解决了多个鱼卵收集盒同时工作导致收集率低下的问题;将多对斑马鱼放置独立空间进行配鱼产卵,解决了不足的空间会使得斑马鱼不产卵的问题,并且满足了大群体对较大游动空间的需求;将多对斑马鱼放置独立空间进行培育产卵,多对鱼产下的鱼卵通过内缸120底部收集通孔121沉积于外缸110底部的鱼卵存放区130,可实现了大规模鱼卵一次性全部收集,提高了鱼卵的收集率,为斑马鱼的基因分型鉴定及鱼卵收集实验提供了方便。
进一步的,参考图6和图7,所述可拆装隔离件140包括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
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和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能够交叉连接,并均与所述内缸120的内壁底部垂直设置,将所述内缸120划分为多个所述独立隔离区122。
上述,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能够交叉连接,可以互相垂直设置,也可以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交叉;此外,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可以为表面水平的平板,也可以为具有一定弧度、角度的特殊板材。
本实施例中,优选方案中可以采用平板,并且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之间为互相垂直交叉连接的关系。
上述,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之间的交叉连接,可以通过互相插接组合,也可以通过相应的板面上设置卡接件卡接组合。
上述,在一个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00中,内缸120中可以包括有多个横向隔离插板141和多个纵向隔离插板142,根据实验的要求和斑马鱼的实际大小、养殖数量进行选择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的数量,从而相应的调整分隔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设有底部开口1411;
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设有顶部开口1421;
所述顶部开口1421与所述底部开口1411相对应且能够相向插接,以便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和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交叉连接。
上述,组合后的结构可以参考图4,顶部开口1421和底部开口1411相对应,通过顶部开口1421和底部开口1411互相之间的相向插接,实现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之间的组合,从而实现对于内缸120内部空间的分隔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底部开口1411;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顶部开口1421,以便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通过任意一个所述底部开口1411与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的任意一个所述顶部开口1421插接组合。
上述,在一个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00中,可以针对于开口进行如下设置:
(1)横向隔离插板141中的底部开口1411≥2;
(2)纵向隔离插板142中的顶部开口1421≥2。
由此,在存在多个顶部开口1421和底部开口1411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验需求、斑马鱼的大小数量进行对于独立隔离区122的灵活调整,例如可以分割成:2、4、6、8、10、12、14、16、18、20、22或24个独立隔离区122等等,此外也可以通过改变横向隔离插板141和/或纵向隔离插板142的大小,从而设置为单数个的可能存在大小不一的独立隔离区122。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优选方案,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垂直的设在所述内缸120内,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的顶部间隔有5个顶部开口1421,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同样也与内缸120底部相垂直,并且其底部有3个底部开口1411;底部开口1411与顶部开口1421相对应且能互相插接,因此,数量上可以设置5个横向隔离插板141和3个纵向隔离插板142,将内缸120内的空间划分为4×6=24个独立隔离区122。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现有技术多组斑马鱼同时配鱼产卵和大规模鱼卵的收集,本实施例提供的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00,通过在空间内设置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获得不同组合方式的独立隔离区122,可满足多对斑马鱼在不同或相同的独立隔离区122内进行交配产卵,所产的卵全部沉积在外缸110底部,实现了大规模鱼卵同时收集的目的。当只设置3个纵向隔离插板142时,内缸120被分为4个独立空间,可以满足4×2对鱼同时产卵的需求;当设置3个纵向隔离插板142和2个横向隔离插板141工作时,内缸120被分为12个独立空间,可以满足12×1对鱼同时产卵的需求。充足的产卵空间更适宜斑马鱼产卵,此产卵密度符合实验动物伦理要求。
此外,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优选的方案,但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具体尺寸、参数、材质:
(1)外缸110、内缸120、纵向隔离插板142和横向隔离插板141均可以设置为透明材质,例如PVC等。
(2)外缸110、内缸120、纵向隔离插板142和横向隔离插板141厚度均可以设置为1-3mm。
(3)外缸110内壁可以设置为:长340mm、宽200mm、高105mm;内缸120的内壁可以设置为:长320mm、宽180mm、高85mm。
(4)内缸120优选的容积设置为不小于4.6L。外缸110的容积可以根据内缸120的大小设置为不小于7.8L。
(5)横向隔离插板141可以设置为:长320mm、高80mm,横向隔离插板141底部间隔设置了3个高60mm底部开口1411,每个底部开口1411宽度3.5mm;
(6)纵向隔离插板142可以设置为:顶部间隔设置5个高20mm顶部开口1421,每个顶部宽度3.5mm。
(7)将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根据底部开口1411和顶部开口1421进行组合,最多可以将内缸120分为4×6=24个独立隔离区122,每个空间的面积约为80mm×30mm。
当有数量较多的斑马鱼个体需要进行鉴定时,每一尾斑马鱼个体被提取完组织后,放入单独的隔离空间,其个体组织对应放入96孔板单元格中,个体在隔离空间中的位置与96孔板位置一一对应,实现4或6的整数倍排列,极大地减少了实验过程中错误率,同时隔离空间内充足面积匹配常规斑马鱼鱼捞的尺寸,对鉴定完成后对斑马鱼个体的捞取所造成地损伤也降到最低。实施时,为了节约放置空间,可以利用外缸1101底部的9个凸起10,将外缸1101叠加放置,实现集约化密集养殖。
进一步的,所述内缸120还设有插槽组件123;
所述插槽组件123包括横向插槽1231和纵向插槽1232;
所述横向插槽1231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相对应,且设于所述内缸120的内侧壁的横向端面上,所述横向隔离插板141能通过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个端头与所述横向插槽1231插接;
所述纵向插槽1232与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相对应,且设于所述内缸120的内侧壁的纵向端面上,所述纵向隔离插板142能通过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个端头与所述纵向插槽1232插接。
上述,为了保证放置于内缸120内的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的稳定性,防止在水中发生位移,本实施例中,设置插槽组件123实现针对于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在安装后的固定作用。
横向插槽1231设于内缸120的横向内侧壁的端面上,与横向隔离插板141相对应,当横向隔离插板141安装时,将端头插入对应的横向插槽1231中,从而实现对于横向隔离插板141的限位固定。
相应的,纵向隔离插板142在安装时,同样需要将端头插入对应的纵向插槽1232中,实现限位固定。
上述,限位固定时,是通过一个插槽组件123(横向插槽1231或纵向插槽1232)与对应的可拆装隔离件140(横向隔离插板141或纵向隔离板)进行插接,从而实现对于该可拆装隔离件140进行固定。
例如:内缸120中,设有1个横向隔离插板141(若两端头由左至右依次命名为A和B)和1个纵向隔离插板142(若两端头由上至下命名为C和D);两者组通过底部开口1411和顶部开口1421的互相咬合而组合后,形成"十字形",俯视方向可见将内缸120分隔成了4个独立隔离区122;在内缸120中,俯视时的横向"左端"内侧壁设有一横向插槽1231(E),纵向的"下端"内侧壁设有一纵向插槽1232(F);在安装了组合后的可拆装隔离组件后,横向隔离插板141的A端插入E中,纵向隔离插板142的D端插入F中,实现了通过插槽组件123对于组合后的可拆装隔离组件的限位固定。
此外,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内缸120中设有的横向插槽1231和纵向插槽1232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且均为偶数个;横向插槽1231在内缸120中的横向内侧壁上对称设置,纵向插槽1232在内缸120中的纵向的内侧壁上也为对称设置。偶数个对称设置的插槽组件123,在安装可拆装隔离件140时,能够将横向隔离插板141的两端头分别与横向两端的对应横向插槽1231插接,将纵向隔离插板142的两端头也与纵向两端的对应的纵向插槽1232插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可拆装隔离组件在内缸120中的稳定性,实现更加稳固的效果。
横向插槽1231和纵向插槽1232,分别对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在内缸120中组合后进行了限位固定,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防止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外缸110的缸口111设有卡槽113;
所述内缸120的开口处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槽113相对应的凸起件124;
在所述内缸120置于所述容置槽112内时,所述内缸120的所述凸起件124与所述卡槽113卡接,并能凸出于所述外缸110的外侧壁。
凸起件124与卡槽113互相适配,凸起件124能够与卡槽113卡接,使内缸120与外缸110实现连接。凸起件124一方面能够凸出于外缸110,实现对于内缸120的单独转移移动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能够与卡槽113卡接,实现使内缸120部分或全部悬挂于外缸110之上。
凸起件124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横向两端各设置一个,纵向上下两端各设置3个,对应的外缸110具有对应数量的卡槽113,因此当内缸120安装在外缸110内时,可以通过触动任意一个或2个以上的凸起件124将内缸120从外缸110容置槽112中提出。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件124之间能够互相适配且连接;
所述内缸120还设有由所述内缸120底部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外缸110的底部内侧壁的支撑件125。
此外,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实施方案,外缸110内可以容纳的内缸120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容纳两个及以上,实现大批量的养殖实验和鉴定实验,从而实现统一的鱼卵收集的技术效果。
在此技术方案中,凸起件124之间能够互相适配连接。参考图8中,提供了一种实施方式,在外缸110内,安装有4个内缸120(一个外缸110中安装4个内缸120在此为实施方式的一种情况,内缸120的数量还可以不限于4个),分别为A、B、C和D4个,4个内缸120之间组装后在外缸110内俯视方向上呈"田"字形结构排布;内缸120之间通过凸起件124实现连接,其连接关系可以包括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可以为卡扣连接,通过两个凸起件124之间的卡接实现连接;再例如,可以为图8中的插接,其中一端为公头(B内缸120的凸起件124),另一端为母头(A内缸120的凸起件124,具有与B内缸120的凸起件124的公头相对应的凹槽),具有公头和具有母头的凸起结构之间能够适配插接,两者插接后,实现两个内缸120之间的连接。通过凸起结构之间的连接,实现了多个内缸120之间的互相连接,既实现了两者之间的组装,又提高了两者连接时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为其他能够实现两个凸起件124之间连接的组装方式,例如,滑道连接、铰接和搭接等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外缸110中安装有4个内缸120的这种实施方式,在具体应用于养殖实验时,可以每个内缸120中设置24个独立隔离区122,4个内缸120为24×4=96个独立隔离区122,从而在实验中能够将样本数据对应为96孔板,可以更加方便于在一次实验中同时进行基于96孔板对应数量的斑马鱼的多组实验,以及实验相关的数据的检测、计算和统计。
在插接时,2个或2个以上的内缸120组合,通过凸起件124之间的连接,实现组合,例如4个内缸120,组成"田"字结构,互相之间通过凸起件124的插接实现拼合,并通过最外侧的凸起件124与外缸110的插槽卡接。
同时,为了更稳定的提供支撑力,在每个内缸120下端均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支撑件125,从而从下端为上端的内缸12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进一步的,所述外缸110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114和出水口115。
需要说明的是,斑马鱼养殖过程中,其养殖空间内会产生大量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会导致养殖环境中水质败坏,进而影响到斑马鱼实验的正常进行。所以斑马鱼在实验过程中应当被饲养于循环水系统中,以保证水温水质稳定,促进斑马鱼健康生长。
本实施例中,在外缸110侧壁上分别设置进水口114和出水口115。外缸110两侧设有可以连接循环管路的进水口114和出口,用于系统连接外过滤循环,从而通入循环活水,实现活水饲养,水流从系统下方流动的方式,快速的将水体中的固体废物排出并过滤,保持装置水体中各独立隔间的水环境正常。
进一步的,参考图5,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00中还包括盖板150;
所述盖板150能覆盖于所述外缸110中的所述内缸120的上表面;
所述盖板150设有投食位1543。
上述,为了保持外缸110和内缸120内的斑马鱼的生活环境稳定,同时避免斑马鱼的跳出。
上述,盖板150,可以采用整张板材进行覆盖,例如可以采用透明材质,例如食品级的PVC材质,也可以通过设置外框,内部设置软性的具有透气孔的塑料布等材质实现,此外也可以为多块板材或软性材质拼接组合。
上述,盖板150的整体大小可以为335mm、宽195mm,投食位1543用于对斑马鱼的投食喂养,其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例如其可以设置为直径10mm的圆孔。
上述,盖板150可以设置为多种形式,例如可以为整体板材,其中为了方便于对多个不同的独立隔离区122进行分别投食,可以设置与多个独立隔离区122对应的投食位1543,如果下方的内缸120通过横向隔离插板141和纵向隔离插板142最多划分为24个独立隔离区122,则上方的盖板150同样设置24个对应的投食位1543,进而方便于针对每个独立隔离区122进行分别投食。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关于盖板150的实施方式,参考图9,所述盖板150包括能够架设于所述外缸110的所述缸口111的板框151、卷轴装置152、移动装置153和投料装置154;
所述移动装置153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板框151上下两端的横向移动轨1531、架设于上下两端所述横向移动轨1531上的纵向移动轨1532和与所述纵向移动轨1532连接的定位器1533,以及与所述定位器1533连接的第一移动电机1534和与所述纵向移动轨1532连接的第二移动电机1535;其中,所述定位器1533能在所述第一移动电机1534控制下沿所述纵向移动轨1532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纵向移动轨1532与所述横向移动轨1531垂直设置,且能在所述第二移动电机1535控制下沿所述板框151上下两端的所述横向移动轨1531横向移动;
所述卷轴装置15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板框151左右两端的自卷轴1521、卷绕于所述自卷轴1521上且设有透气孔的覆盖件1522、设于所述覆盖件1522远离所述自卷轴1521一端端头的滑轨档条1523;其中,所述覆盖件1522的宽度与所述外缸110的上下两端长度相对应,且能覆盖于所述外缸110上表面;所述定位器1533与所述滑轨档条1523连接,且能沿所述滑轨档条1523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自卷轴1521能够随所述定位器1533的牵引下延长或收缩所卷绕的所述覆盖件1522;
参考图10,所述投料装置154包括:与所述定位器1533连接的投料管1542、设于所述投料管1542上端的物料储存器1541和所述投料管1542区别于所述物料储存器1541的一端设置的投食位1543,以及与所述投料管1542连接控制所述物料储存器1541向所述投料管1542放料的电磁控制器1544。
如果在实验中,在一个内缸120中设置多个独立隔离区122,例如24个,在外缸110中装有多个这种内缸120,则存在几十上百个独立隔离区122需要分别投喂,每个独立隔离区122在投喂的时候,根据实验要求需要进行分别定量投喂,操作时间长,步骤繁琐,浪费大量人工,极易出现漏喂、多喂、错喂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在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00中,针对于盖板150,提供了一种智能解决方案,包括板框151、卷轴装置152、移动装置153和投料装置154。
上述,板框151架设到外缸110的边缘上缸口111处,用于支撑和固定。板框151,为表述方便,其在俯视角度时为一矩形框架,分为上下两端和左右两端。
第一方面,移动装置153,包括横向移动轨1531、纵向移动轨1532和定位器1533。横向移动轨1531固定在板框151的上下两端,中间设置有纵向移动轨1532,纵向移动轨1532与上下两个横向移动轨1531垂直连接,其可以通过纵向移动轨1532两个端头的滑轮实现在横向移动轨1531上的横向的移动。其中。设有第二移动电机1535,用于为纵向移动轨1532沿横向移动轨1531的横向移动提供动力。
定位器1533,与纵向移动柜连接,能沿着纵向移动轨1532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同时设置有第一移动电机1534,为定位器1533的移动提供电力。定位器1533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一移动电机1534连接的传动装置,以及与传动装置连接进而接受传动装置所传导的第一移动电机1534输出的动力,且能够沿着纵向移动轨1532上移动的滑轮,其可以为单排滑轮,也可以为多排滑轮。
第二方面,卷轴装置152,包括自卷轴1521、覆盖件1522和滑轨档条1523。自卷轴1521,具有自卷的作用,针对于卷绕于其上的覆盖件1522,通过内部弹簧始终提供的向其内部卷绕的拉力。自卷轴1521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形式实现自卷,例如可以采用卷尺中的弹簧自卷装置。
自卷轴1521对称的设置在板框151的左右两端,各设置一个。覆盖件1522,可以为具有一定卷曲能力、软性材质,例如可以为透明塑料布,其表面设有一定数量的透气孔,用于透气。
在每个覆盖件1522的远离自卷轴1521的一端,即延伸出去的远端端头,设置有一个与覆盖件1522宽度相对应的滑轨档条1523,该滑轨档条1523的长度,可以与覆盖件1522的宽度相同,或者小于覆盖件1522的宽度,以达到能使定位器1533移动到指定位置达到投料效果为基准。
定位器1533与滑轨档条1523连接,且能沿所述滑轨档条1523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在定位器1533的移动下,带动两端的自卷轴1521,能够随所述定位器1533的牵引下其覆盖件1522的长度方向上延长或收缩。
第三方面,投料装置154中,投料管1542上端设有物料储存器1541,下端设有投食位1543。中部连接定位器1533,并且投料管1542还与电磁控制器1544连接。投料管1542起到物料输送,并且通过电磁控制器1544实现物料向下投料的开关,通过控制开关的时间能够控制投料的多少。
上述,电磁控制器1544,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实现对于投料管1542中的闸门开启和关闭,例如,可以为包括设于投料管1542内的动作开关,动作开关包括电磁铁、铁片、弹簧、套杆、投料闸门;所述套杆固定于电磁铁上,投料闸门与铁片固定连接且铁片和投料闸门套设于套杆上,所述弹簧设于铁片与电磁铁之间;所述电磁控制器1544用于根据指令向电磁铁通电,并在通电后预设时间内断开电磁铁的电源;所述投料管1542设有孔,所述投料闸门穿过孔并在弹簧的作用下封闭投料管1542的管道。
此外,参考图11,还可以包括通过总线连接的中央处理器,以及用于显示状态和操作的显示装置、用于输入指令的输入装置和供电装置;其中第一移动电机1534、第二移动电机1535和电磁控制器1544均通过所述总线与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以便于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根据指令在板框151内的水平方向上沿着X轴或Y轴移动到指定独立隔离区122内,并根据指令将物料储存器1541中的鱼食投料至对应区域内,为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100中的斑马鱼饲养工作提供了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缸和内缸;
所述外缸顶部设有缸口且内部设有容置槽;所述内缸能够通过所述缸口置于所述外缸的所述容置槽内;
所述内缸底部设有收集通孔;
在所述内缸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外缸内壁的底部和所述内缸外壁底部之间的构成鱼卵存放区,以便于在所述内缸内的斑马鱼卵能经所述收集通孔基于重力向下进入所述鱼卵存放区内;
所述内缸内设有可拆装隔离件;所述可拆装隔离件能将所述内缸内的空间划分为不少于2个独立隔离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装隔离件包括横向隔离插板和纵向隔离插板;
所述横向隔离插板和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能够交叉连接,并均与所述内缸的内壁底部垂直设置,将所述内缸划分为多个所述独立隔离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设有底部开口;
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设有顶部开口;
所述顶部开口与所述底部开口相对应且能够相向插接,以便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和所述纵向隔离插板交叉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底部开口;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设有至少两个所述顶部开口,以便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通过任意一个所述底部开口与所述纵向隔离插板的任意一个所述顶部开口插接组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还设有插槽组件;
所述插槽组件包括横向插槽和纵向插槽;
所述横向插槽与所述横向隔离插板相对应,且设于所述内缸的内侧壁的横向端面上,所述横向隔离插板能通过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个端头与所述横向插槽插接;
所述纵向插槽与所述纵向隔离插板相对应,且设于所述内缸的内侧壁的纵向端面上,所述纵向隔离插板能通过长度方向的任意一个端头与所述纵向插槽插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的缸口设有卡槽;
所述内缸的开口处边缘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对应的凸起件;
在所述内缸置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内缸的所述凸起件与所述卡槽卡接,并能凸出于所述外缸的外侧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之间能够互相适配且连接;
所述内缸还设有由所述内缸底部外侧壁延伸至所述外缸的底部内侧壁的支撑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
所述盖板能覆盖于所述外缸中的所述内缸的上表面;
所述盖板设有投食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能够架设于所述外缸的所述缸口的板框、卷轴装置、移动装置和投料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对称设于所述板框上下两端的横向移动轨、架设于上下两端所述横向移动轨上的纵向移动轨和与所述纵向移动轨连接的定位器,以及与所述定位器连接的第一移动电机和与所述纵向移动轨连接的第二移动电机;其中,所述定位器能在所述第一移动电机控制下沿所述纵向移动轨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纵向移动轨与所述横向移动轨垂直设置,且能在所述第二移动电机控制下沿所述板框上下两端的所述横向移动轨横向移动;
所述卷轴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板框左右两端的自卷轴、卷绕于所述自卷轴上且设有透气孔的覆盖件、设于所述覆盖件远离所述自卷轴一端端头的滑轨档条;其中,所述覆盖件的宽度与所述外缸的上下两端长度相对应,且能覆盖于所述外缸上表面;所述定位器与所述滑轨档条连接,且能沿所述滑轨档条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自卷轴能够随所述定位器的牵引下延长或收缩所卷绕的所述覆盖件;
所述投料装置包括:与所述定位器连接的投料管、设于所述投料管上端的物料储存器和所述投料管区别于所述物料储存器的一端设置的投食位,以及与所述投料管连接控制所述物料储存器向所述投料管放料的电磁控制器。
CN202320049311.1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Active CN219088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9311.1U CN219088155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9311.1U CN219088155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8155U true CN219088155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6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9311.1U Active CN219088155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8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rgmann Growth and division of single cells of higher plants in vitro
CN109266548B (zh) 一种动态细胞培养器及细胞培养系统
WO1994006902A1 (es) Placa para cultivos celulares con un sistema de difusion lateral de moleculas a traves de membrana barrera
US5010014A (en) Perifusion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living cells and perifusion culturing process
CN219088155U (zh) 一种实验斑马鱼分隔收集系统
EP3341466A1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bio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20040234940A1 (en) System
CN211268212U (zh) 一种平腹小蜂养殖皿
CN216274192U (zh) 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系统
CN205284678U (zh) 一种红线虫饲养装置
CN212937409U (zh) 一种可移动鱼类养殖池
CN208175800U (zh) 一种适用于小龙虾室内实验养殖的格箱
EP3987920A1 (en) Water culture block
CN219330423U (zh) 一种稚鲍养殖装置
CN213427867U (zh) 一种熊蜂筑巢箱
CN219248958U (zh) 一种全北褐蛉卵收集孵化装置、方形收纳篮及繁育柜
RU209069U1 (ru) Би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для выращивания личинок большой восковой моли (ЛБВМ)
CN216274063U (zh) 培养皿架
CN218921327U (zh) 一种成鱼养殖用控温养殖池
CN210054096U (zh) 一种出菇房恒温供热系统
CN220157297U (zh) 一种便于更换垫料的实验鼠笼
CN112544540B (zh) 一种水产高产养殖系统
CN213663026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实验动物养殖笼具
CN109251859B (zh) 一种细胞培养装置及其细胞盒
CN218126435U (zh) 一种实验室熊蜂饲养观察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