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2517U -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2517U
CN219082517U CN202223457361.8U CN202223457361U CN219082517U CN 219082517 U CN219082517 U CN 219082517U CN 202223457361 U CN202223457361 U CN 202223457361U CN 219082517 U CN219082517 U CN 219082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onnecting pipe
pipe body
open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73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凌
俞锞辉
李泽琨
林威
林雷
忻红波
鲍丹阳
应碧波
杨展程
沈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hai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73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2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2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2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包括有:接管本体,其端部具有敞口,并记敞口的朝向为朝上;密封板,底面朝下约束在接管本体的敞口之上,且密封板的底面具有中央部分以及位于中央部分外周的周围部分,所述中央部分与敞口相对而闭合敞口;上下延伸的套筒,套设在接管本体的侧壁外周,与接管本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且套筒的上端部与所述密封板之底面的周围部分相对并约束在一起,从而使得环形间隙的上端部闭合;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间隙的下端部内,并同时与所述套筒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的侧壁密封配合,从而使得环形间隙的下端部闭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提高密封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换热器的壳体上一般设有供管程、壳程介质进出的接管,接管的管口处设有法兰,当需要闭合接管的管口时,采用盲板与法兰相连即可。具体如专利号为201620241328.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多股流换热器》(授权公告号为CN205505833U)中公开的法兰接管的结构。也有一些场合,需要对接管进行试压时,需要将管口进行封闭。
现有的接管在需要闭合时存在如下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一、接管管口闭合处的密封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当接管的管口处没有法兰时,如何在不改变接管结构的前提下实现接管管口的闭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以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以在没有法兰的情况下还能闭合管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包括有:
接管本体,其端部具有敞口,并记敞口的朝向为朝上;
密封板,底面朝下约束在接管本体的敞口之上,且密封板的底面具有中央部分以及位于中央部分外周的周围部分,所述中央部分与敞口相对而闭合敞口;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上下延伸的套筒,套设在接管本体的侧壁外周,与接管本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且套筒的上端部与所述密封板之底面的周围部分相对并约束在一起,从而使得环形间隙的上端部闭合;
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间隙的下端部内,并同时与所述套筒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的侧壁密封配合,从而使得环形间隙的下端部闭合。
如此,密封板起到第一道密封的作用,密封圈起到第二道密封的作用,上端部、下端部均闭合的环形间隙能提高密封性能。
为了便于密封圈装配的同时,保证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内部具有周向延伸的空腔,空腔的腔壁设有供空气进入的入口,并设有启闭入口的阀芯;
所述密封圈被布置成能随着空气进入空腔内而发生形变,直至密封圈与套筒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的侧壁密封配合。
如此,打气前,可先将密封圈套设在环形间隙内,然后通过入口向密封圈的空腔打气,待空腔内充满空气后,密封圈即可与套筒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的侧壁密封配合,方便操作。上述阀芯可参考现有的气门芯设置。
为进一步便于操作,优选地,所述入口位于空腔的底壁,并向下延伸而形成接气管。如此,接气管能露于环形间隙之外,便于操作。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上端部与所述密封板之底面的周围部分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除此之外,两者之间也可为一体件。
为进一步提升密封性,优选地,所述密封板的底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接管本体之敞口所在的端部插设于环形凹槽内;
还包括有环形的密封垫,设于环形凹槽内,并同时与接管本体的端部以及环形凹槽的槽壁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接管本体之敞口所在的端面由内至外向下倾斜,对应地,所述环形凹槽之与所述端面相对的槽底壁由内至外向下倾斜,所述密封垫设于接管本体的端面、环形凹槽的槽底壁之间,并与两者密封配合。槽底壁的形状与端面形状匹配,其贴合和保护敞口端面的作用。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优选地,还包括有:
抱箍,抱紧在所述接管本体的侧壁外周;
连接件,与所述抱箍以及上述密封板之间以能拆装的方式相连,并使所述密封板的底面抵紧在所述接管本体的敞口上。
如此,密封板能通过连接件以及抱箍抵紧在接管本体的敞口上,实现敞口的闭合,且无需在接管本体上进行焊接等操作而改变接管本体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板之底面的周围部分设有贯穿板厚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有多个并沿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抱箍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并上下延伸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一致,且各第二连接孔对应各自的第一连接孔布置;
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一致,每个连接件包括有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上下延伸,其上下端部分别插设于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内,并通过各自的螺母而将密封板与抱箍连接。
优选地,所述抱箍由两个半圆形的法兰环对接而成,且对接处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抱箍位于所述套筒的下方,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套筒的外周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接管本体和密封板的基础上增设套筒以及密封圈,密封板起到第一道密封的作用,密封圈起到第二道密封的作用,且密封圈与接管本体、密封板以及套筒之间形成的上端部、下端部均闭合的环形间隙能提高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D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B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该密封结构包括有接管本体1、密封板2、套筒3、密封圈4、密封垫5、抱箍6以及连接件7。
其中,接管本体1的端部具有敞口10,该敞口10朝上。接管本体1之敞口10所在的端面由内至外向下倾斜。
上述密封板2底面朝下覆盖在接管本体1的敞口10之上,且密封板2的底面具有中央部分2a以及位于中央部分2a外周的周围部分2b。中央部分2a与敞口10相对而闭合敞口10。周围部分2b上设有贯穿板厚的第一连接孔21,第一连接孔21有多个并沿周向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密封板2的底面设有环形凹槽20,该环形凹槽20位于中央部分2a与周围部分2b之间。接管本体1之敞口10所在的端面插设于环形凹槽20内,环形凹槽20之与接管本体1的端面相对的槽底壁由内至外向下倾斜。上述密封垫5呈环形,设于接管本体1的端面、环形凹槽20的槽底壁之间,并与两者密封配合。具体请参见图1、3、4。
上述套筒3上下延伸,并套设在接管本体1的侧壁外周,与接管本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30。且套筒3的上端部与密封板2之底面的周围部分2b相对,并与周围部分2b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从而使得环形间隙30的上端部闭合。本实施例中,套筒3的上端部位于周围部分2b上多个第一连接孔21的内围。
如图1、2所示,上述密封圈4设于环形间隙30的下端部内,并同时与所述套筒3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1的侧壁密封配合,从而使得环形间隙30的下端部闭合。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内部具有周向延伸的空腔40,空腔40的底壁设有供空气进入的入口,并设有启闭入口的阀芯,且入口的边缘向下延伸而形成接气管41。并且密封圈4被布置成能随着空气进入空腔40内而发生形变,直至密封圈4与套筒3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1的侧壁密封配合。
上述抱箍6位于套筒3的下方,并抱紧在接管本体1的侧壁外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抱箍6由两个半圆形的法兰环60对接而成,且对接处通过螺栓连接。同时,抱箍6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并上下延伸的第二连接孔61。第二连接孔61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21的数量一致,且各第二连接孔61对应各自的第一连接孔21布置。
上述连接件7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21的数量一致,每个连接件7包括有螺杆71和两个螺母72,螺杆71上下延伸,并位于套筒3的外周侧,螺杆71的上下端部分别插设于对应的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内,并通过各自的螺母72而将密封板2与抱箍6连接,并使密封板2的底面抵紧在接管本体1的敞口10上。
如此,密封垫5起到第一道密封的作用,密封圈4起到第二道密封的作用,且密封圈4与接管本体1、密封板2以及套筒3之间形成的上端部、下端部均闭合的环形间隙30能提高密封性能。
且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结构便于拆装,如当需要安装时,可先将套筒3套设在接管本体1的外周,并将密封板2底面朝下覆盖在接管本体1的敞口10上,然后将抱箍6抱紧在接管本体1的侧壁外周,通过连接件7连接抱箍6与密封板2,直至密封板2的底面抵紧在接管本体1的敞口10上,最后往密封圈4的空腔40内充气,直至密封圈4与套筒3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1的侧壁相抵而密封配合。

Claims (10)

1.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包括有:
接管本体(1),其端部具有敞口(10),并记敞口(10)的朝向为朝上;
密封板(2),底面朝下约束在接管本体(1)的敞口(10)之上,且密封板(2)的底面具有中央部分(2a)以及位于中央部分(2a)外周的周围部分(2b),所述中央部分(2a)与敞口(10)相对而闭合敞口(1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上下延伸的套筒(3),套设在接管本体(1)的侧壁外周,与接管本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30),且套筒(3)的上端部与所述密封板(2)之底面的周围部分(2b)相对并约束在一起,从而使得环形间隙(30)的上端部闭合;
密封圈(4),设于所述环形间隙(30)的下端部内,并同时与所述套筒(3)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1)的侧壁密封配合,从而使得环形间隙(30)的下端部闭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内部具有周向延伸的空腔(40),空腔(40)的腔壁设有供空气进入的入口,并设有启闭入口的阀芯;
所述密封圈(4)被布置成能随着空气进入空腔(40)内而发生形变,直至密封圈(4)与套筒(3)的内周壁以及接管本体(1)的侧壁密封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位于空腔(40)的底壁,并向下延伸而形成接气管(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上端部与所述密封板(2)之底面的周围部分(2b)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的底面设有环形凹槽(20),所述接管本体(1)之敞口(10)所在的端部插设于环形凹槽(20)内;
还包括有环形的密封垫(5),设于环形凹槽(20)内,并同时与接管本体(1)的端部以及环形凹槽(20)的槽壁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本体(1)之敞口(10)所在的端面由内至外向下倾斜,对应地,所述环形凹槽(20)之与所述端面相对的槽底壁由内至外向下倾斜,所述密封垫(5)设于接管本体(1)的端面、环形凹槽(20)的槽底壁之间,并与两者密封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项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抱箍(6),抱紧在所述接管本体(1)的侧壁外周;
连接件(7),与所述抱箍(6)以及上述密封板(2)之间以能拆装的方式相连,并使所述密封板(2)的底面抵紧在所述接管本体(1)的敞口(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2)之底面的周围部分(2b)设有贯穿板厚的第一连接孔(21),所述第一连接孔(21)有多个并沿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抱箍(6)上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分布、并上下延伸的第二连接孔(61),第二连接孔(61)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21)的数量一致,且各第二连接孔(61)对应各自的第一连接孔(21)布置;
所述连接件(7)的数量与第一连接孔(21)的数量一致,每个连接件(7)包括有螺杆(71)和螺母(72),所述螺杆(71)上下延伸,其上下端部分别插设于第一连接孔(21)、第二连接孔内,并通过各自的螺母(72)而将密封板(2)与抱箍(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6)由两个半圆形的法兰环(60)对接而成,且对接处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6)位于所述套筒(3)的下方,所述连接件(7)位于所述套筒(3)的外周侧。
CN202223457361.8U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Active CN219082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7361.8U CN219082517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7361.8U CN219082517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2517U true CN219082517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9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7361.8U Active CN219082517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2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98648U (zh) 一种聚四氟乙烯管式空气预热器
CN104989558B (zh) 发动机燃气供给系统的双层管接头
US20100224173A1 (en) Heat Exchanger with Cast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13389660A (zh) 发动机天然气供给双壁波纹管
CN219082517U (zh) 一种接管的密封结构
CN204202439U (zh) 一种新型单管程浮头换热器
CN209026340U (zh) 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双壁管
CN205560096U (zh) 膨胀节
CN211230653U (zh) 冷却器及废气再循环模块
CN208579054U (zh) 一种双壁管对接法兰
CN208199430U (zh) 一种冷凝水罐的检查孔结构
CN209763736U (zh) 回转炉
CN213177180U (zh) 一种试压用密封法兰
CN106425339A (zh) 一种大口径低温过滤器及制作方法
CN207111443U (zh) 压缩机
CN214350622U (zh) 一种蝶阀连接短管组装模具
CN205905375U (zh) 双壁波纹管挤出模具夹层气密闭式独立气道
CN202195157U (zh) 耐高温针阀
CN207113296U (zh) 进气管组件
CN108644036A (zh) 一种v型egr发动机多通道废气连接装置
CN216926115U (zh) 一种换热器试压工装
CN219692612U (zh) 管道末端引流快速堵漏装置
CN105571352A (zh) 一种新型单管程浮头换热器
CN219869817U (zh) 一种可更换流道的流量传感器
CN217764573U (zh) 一种换热器套管式自紧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