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1672U -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1672U
CN219081672U CN202223058760.7U CN202223058760U CN219081672U CN 219081672 U CN219081672 U CN 219081672U CN 202223058760 U CN202223058760 U CN 202223058760U CN 219081672 U CN219081672 U CN 219081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ole
pan
engine
oil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87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聿琦
李俊梅
邓文乐
张立新
李元帝
朱彦龙
吴江涛
王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North Dynam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North Dynam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North Dynam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North Dynam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87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1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1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1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领域,解决了目前发动机的油底壳集成度不高,需要采用外置油管作为机油通道的技术问题。该所述油底壳内设置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散热进油孔、散热出油孔、过滤进油孔和过滤出油孔,油底壳的上端面设置有机油泵进油口、机油泵出油口和润滑油孔;机油泵出油口和散热进油孔分别连通于第一孔道的两端,散热出油孔和过滤进油孔分别连通于第二孔道的两端;过滤出油孔与润滑油孔连通,润滑油孔用于连通机体下表面的机油孔。该油底壳内通过设置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省略了外置油管,提高了油底壳的集成度,也更有利于机油的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零件,其位于曲轴箱的下半部分,故又被称之为下曲轴箱,主要的作用是储存发动机各个摩擦表面流出的润滑机油,防止其氧化和外流。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通过外置机油泵将机油输送到各个零件部位并进行润滑。
目前,大部分发动机的油底壳集成度不高,需要采用外置油管作为机油通道,影响了发动机的结构紧凑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解决了目前发动机的油底壳集成度不高,需要采用外置油管作为机油通道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内设置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
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散热进油孔、散热出油孔、过滤进油孔和过滤出油孔,所述油底壳的上端面设置有机油泵进油口、机油泵出油口和润滑油孔;
所述机油泵出油口和所述散热进油孔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孔道的两端,所述散热出油孔和所述过滤进油孔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孔道的两端;
所述过滤出油孔与所述润滑油孔连通,所述润滑油孔用于连通机体下表面的机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机油滤清器的第一安装平台;
所述过滤进油孔和所述过滤出油孔均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散热器的第二安装平台和第三安装平台;
所述散热进油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平台,所述散热出油孔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为所述油底壳的壳体内部中空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机油泵进油口、所述机油泵出油口和所述润滑油孔的外围均设置环形密封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多块肋板。
进一步地,所述油底壳为铸造铝合金材质。
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该油底壳内设置有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散热进油孔、散热出油孔、过滤进油孔和过滤出油孔,油底壳的上端面设置有机油泵进油口、机油泵出油口和润滑油孔;机油泵出油口和散热进油孔分别连通于第一孔道的两端,散热出油孔和过滤进油孔分别连通于第二孔道的两端;过滤出油孔与润滑油孔连通,润滑油孔用于连通机体下表面的机油孔。使用该油底壳时,散热器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散热进油孔与散热出油孔,机油泵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机油泵进油口与机油泵出油口,机油滤清器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过滤进油孔和过滤出油孔,润滑油孔与发动机机体下端面的油孔连通。该油底壳内通过设置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省略了外置油管,提高了油底壳的集成度,也更有利于机油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孔道;2-第二孔道;3-第一安装平台;4-第二安装平台;5-第三安装平台;31-过滤进油孔;32-过滤出油孔;41-散热进油孔;51-散热出油孔;6-机油泵进油口;7-机油泵出油口;8-润滑油孔;9-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该油底壳内设置有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散热进油孔41、散热出油孔51、过滤进油孔31和过滤出油孔32,油底壳的上端面设置有机油泵进油口6、机油泵出油口7和润滑油孔8。
机油泵进出油口和散热进油孔41分别连通于第一孔道1的两端,散热出油孔51和过滤进油孔31分别连通与第二孔道2的两端;过滤出油孔32与润滑油孔8连通,润滑油孔8用于连通机体下表面的机油孔。
使用该油底壳时,散热器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散热进油孔41与散热出油孔41,机油泵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机油泵进油口7与机油泵出油口8,机油滤清器的两端分别连通于过滤进油孔31和过滤出油孔32,润滑油孔8与发动机机体下端面的油孔连通。机油通过机油泵进入第一孔道1,然后流入与第一孔道1连通的散热器,从散热器流入第二孔道2,第二孔道2与机油滤清器连通,机油进入机油滤清器后从机油滤清器流出并进入润滑油孔8,从润滑油孔8进入发动机机体下表面的机油孔。该油底壳内通过设置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省略了外置油管,提高了油底壳的集成度,也更有利于机油的散热。
继续参照如图1所示,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机油滤清器的第一安装平台3,过滤进油孔31和过滤出油孔32均设置在第一安装平台3上。
油底壳的一侧设置第一安装平台3,为安装机油滤清器提供了安装空间,可以使用卡扣、螺栓等连接方式将机油滤清器安装于第一安装平台3。机油滤清器上设置有供机油进入和排出的机油孔道,机油滤清器上的机油进入孔道连接该油底壳的过滤进油孔31,机油滤清器上的机油排出孔道连接该油底壳的过滤出油孔32,机油在机油滤清器中完成过滤后通过过滤出油孔32排出机油滤清器,并进入润滑油孔8。
如图2所示,该油底壳的另一外侧设置有安装散热器的第二安装平台4和第三安装平台5,散热进油孔41设置于第二安装平台4,散热出油孔51设置于第三安装平台5。
油底壳另一侧的第二安装平台4和第三安装平台5,为散热器提供了安装空间,可以使用卡扣、螺栓等连接方式将散热器安装于第二安装平台4和第三安装平台5。散热器上具有供机油进入和排出的机油孔道,散热器上的机油进入孔道连接于该油底壳的散热进油孔41,散热器上的机油排出孔道连接于该油底壳的散热出油孔51。机油从第一孔道1经散热进油孔41流入散热器,进入散热器完成散热之后从散热出油孔51进入第二通道2并流向机油滤清器。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为了保证发动机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对于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的设计作出了创新。目前发动机的机油孔道位于发动机整体单元的外侧,本申请将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分别设置在发动机油底壳的内部两侧。具体地,在制作油底壳结构的同时,为发动机油底壳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的油路留出空间,即发动机油底壳内部两侧分别设置由壳体内部中空形成的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并且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不直接连通。
同时参照图1和图2所示,位于油底壳上表面的机油泵进油口6、机油泵出油口7和润滑油孔8,这几个位于油底壳上端面的油孔外围设置环形密封凹槽,环形密封凹槽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漏油。
整体而言,油底壳的外侧有着复杂的外形结构,用于安装其他结构,用于配合其他构件。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多块肋板9,多块肋板9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油底壳的抗拉强度,同时增大油底壳的表面积便于机油和发动机结构散热。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采用铸造铝合金材质,使其具有重量轻,变形小,耐久性好的特点。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内设置有第一孔道(1)和第二孔道(2);
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散热进油孔(41)、散热出油孔(51)、过滤进油孔(31)和过滤出油孔(32),所述油底壳的上端面设置有机油泵进油口(6)、机油泵出油口(7)和润滑油孔(8);
所述机油泵出油口(7)和所述散热进油孔(41)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孔道(1)的两端,所述散热出油孔(51)和所述过滤进油孔(31)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二孔道(2)的两端;
所述过滤出油孔(32)与所述润滑油孔(8)连通,所述润滑油孔(8)用于连通机体下表面的机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机油滤清器的第一安装平台(3);
所述过滤进油孔(31)和所述过滤出油孔(32)均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安装散热器的第二安装平台(4)和第三安装平台(5);
所述散热进油孔(4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平台(4),所述散热出油孔(51)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平台(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道(1)和所述第二孔道(2)为所述油底壳的壳体内部中空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进油口(6)、所述机油泵出油口(7)和所述润滑油孔(8)的外围均设置环形密封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外侧设置有多块肋板(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为铸造铝合金材质。
CN202223058760.7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Active CN219081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760.7U CN21908167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8760.7U CN21908167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1672U true CN219081672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8760.7U Active CN219081672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1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0584A (zh) 汽车发动机机油滤清冷却集成结构以及汽车
CN105134326A (zh) 一种发动机机油泵及其润滑系统
CN219081672U (zh) 一种发动机内置孔道的油底壳
CN107725208B (zh)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
US20100147253A1 (en) Oil Pan
JPH06280537A (ja) オイルフィルタ付内燃機関
CN105545405B (zh) 一种二冲程水平对置活塞、对置气缸发动机的油底壳总成
CN213807785U (zh) 一种发动机用冷却滤清模块
CN113309701B (zh) 一种罗茨真空泵
CN202745959U (zh) 汽车发动机机油滤清冷却集成结构以及汽车
CN214403707U (zh) 发动机油底壳结构
CN210637172U (zh) 一种自带导向功能的柴油滤清器
CN211174267U (zh) 一种干湿结合式内燃机油底壳
CN113309687B (zh) 一种空压机内部冷却水道结构及空压机
CN209742995U (zh) 油底壳、发动机和车辆
CN111734563A (zh) 一种可换芯式燃油滤芯
CN109339900B (zh) 一种集成机油散热器式机油滤座
CN205382967U (zh) 油底壳
CN220302222U (zh) 气缸盖和气缸盖组件
CN218717149U (zh) 一种集成机油冷却器安装法兰的气缸体及发动机
CN211715195U (zh) 一种发动机多功能机油冷却与滤清装置
CN219045428U (zh) 一种柴油机机油冷却系统
CN210105971U (zh) 一种散热器的水箱组件和具有其的散热器组件
CN214366415U (zh) 发动机机体和发动机油路循环系统
CN216691303U (zh) 预滤器壳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