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1308U - 一种磁碰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碰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1308U
CN219081308U CN202223219851.4U CN202223219851U CN219081308U CN 219081308 U CN219081308 U CN 219081308U CN 202223219851 U CN202223219851 U CN 202223219851U CN 219081308 U CN219081308 U CN 219081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door
magnetic stripe
silence
door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98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玉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Xinjianyi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hengshi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hengshi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hengshi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98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1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1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1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碰门结构,涉及门技术领域,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左侧门结构与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设置在第一门框结构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和与第一门框静音磁条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第一门扇静音磁条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设置在第二门框结构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和与第二门框静音磁条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第二门扇静音磁条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磁碰门结构,采用灰色加强中空铝条材质,高强度不易变形,结构更加稳定,且房门采用同种材料颜色统一,更加美观,具有门扇超静音、磁吸静音锁芯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磁碰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磁碰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经存在的房门重量较重,关门开门的开合声音较大,密封性也不够好,静音效果较差,门板主体的整体强度较低,不够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碰门结构,使得房门的整体重量更加轻便,采用磁吸条斜口设计,解决了静音、密封性较差的问题,整体采用铝合金材料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牢固,强度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碰门结构,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所述左侧门结构与所述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所述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框结构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和与所述第一门框静音磁条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所述第一门扇静音磁条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
所述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框结构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和与所述第二门框静音磁条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所述第二门扇静音磁条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框结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三框架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所述第四框架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门框结构包括第五框架、第六框架、第七框架和第八框架,所述第二门框结构和所述第一门框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五框架和所述第六框架均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七框架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所述第八框架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门扇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门扇主体上设置有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的一边均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弯曲角度设置为钝角。
优选的,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F型盖槽,所述第七门框和所述第八门框之间设置有第二F型盖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上连接有第三F型盖槽,所述第三F型盖槽设置在第一包套上,所述第五框架上连接有第四F型盖槽,所述第四F型盖槽设置在第二包套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铝板,所述第一铝板连接有第三包套,所述第七框架和所述第八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铝板,所述第二铝板连接有第四包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上连接有第五F型盖槽,所述第五F型盖槽上连接有第五包套,所述第五框架上连接有第六F型盖槽,所述第六F型盖槽上连接有第六包套。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可做无包边结构,采用灰色加强中空铝条材质,高强度不易变形,结构更加稳定,可拆卸合页更加方便,且房门采用同种材料颜色统一,更加美观,具有门扇超静音、垫圈不易脱落、磁吸静音锁芯的优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碰门结构实施例的无包套内开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碰门结构实施例的第一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碰门结构实施例的第二门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碰门结构实施例的无包套外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碰门结构实施例的外单包外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碰门结构实施例的外单包内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磁碰门结构实施例的双包套内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门扇玻璃;2、第一门框结构;3、第一门框静音磁条;4、第一门扇静音磁条;5、第一门扇主体;6、第二门框结构;7、第二门框静音磁条;8、第二门扇静音磁条;9、第二门扇主体;10、第一框架;11、第二框架;12、第三框架;13、第四框架;14、第五框架;15、第六框架;16、第七框架;17、第八框架;18、第一空腔;19、第二空腔;20、第三空腔;21、第四空腔;22、第一F型盖槽;23、第二F型盖槽;24、第三F型盖槽;25、第四F型盖槽;26、第一包套;27、第二包套;28、第一铝板;29、第二铝板;30、第三包套;31、第四包套;32、第五F型盖槽;33、第六F型盖槽;34、第五包套;35、第六包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一种磁碰门结构,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左侧门结构与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1,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2、设置在第一门框结构2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和与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5;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6、设置在第二门框结构6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和与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9。采用斜口设计的门扇静音磁条和门框静音磁条能使门扇超静音,在开关门时超静音,避免产生噪音影响人休息,同时磁吸条搭配磁吸锁,静音、密封性更好,防风性更好。
第一门框结构2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三框架12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四框架13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第二门框结构6包括第五框架14、第六框架15、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第二门6框结构和第一门框结构2对称设置,第五框架14和第六框架15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七框架16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八框架17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是与门框静音磁条的结构设置相对应,能够让门框静音磁条安装的更牢固。各个框架之间采用角码连接,角码连接的角度设置为45°,连接更紧固,整体强度更高。
第一门扇主体5上设置有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第二门扇主体9上设置有第三空腔20和第四空腔21,第一空腔18和第三空腔20的一边均设置有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弯曲角度设置为钝角。空腔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重量更轻,节省材料,但整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变形,折弯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贴合门扇静音磁条,使门扇静音磁条更牢固的安装在门扇框架上。
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之间设置有第一F型盖槽22,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之间设置有第二F型盖槽23。
这种磁碰门结构是无包套内开结构,当房间内起火时,第一框架10和第五框架14一侧是受火侧,第四框架13和第八框架17一侧是背火侧。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3与图4,一种磁碰门结构,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左侧门结构与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1,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2、设置在第一门框结构2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和与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5;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6、设置在第二门框结构6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和与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9。采用斜口设计的门扇静音磁条和门框静音磁条能使门扇超静音,在开关门时超静音,避免产生噪音影响人休息,同时磁吸条搭配磁吸锁,静音、密封性更好,防风性更好。
第一门框结构2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三框架12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四框架13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第二门框结构6包括第五框架14、第六框架15、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第二门6框结构和第一门框结构2对称设置,第五框架14和第六框架15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七框架16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八框架17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是与门框静音磁条的结构设置相对应,能够让门框静音磁条安装的更牢固。各个框架之间采用角码连接,角码连接的角度设置为45°,连接更紧固,整体强度更高。
第一门扇主体5上设置有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第二门扇主体9上设置有第三空腔20和第四空腔21,第一空腔18和第三空腔20的一边均设置有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弯曲角度设置为钝角。空腔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重量更轻,节省材料,但整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变形,折弯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贴合门扇静音磁条,使门扇静音磁条更牢固的安装在门扇框架上。
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之间设置有第一F型盖槽22,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之间设置有第二F型盖槽23。
这种磁碰门结构是无包套外开结构,当房间内起火时,第一框架10和第五框架14一侧是背火侧,第四框架13和第八框架17一侧是受火侧。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图3与图5,一种磁碰门结构,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左侧门结构与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1,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2、设置在第一门框结构2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和与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5;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6、设置在第二门框结构6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和与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9。采用斜口设计的门扇静音磁条和门框静音磁条能使门扇超静音,在开关门时超静音,避免产生噪音影响人休息,同时磁吸条搭配磁吸锁,静音、密封性更好,防风性更好。
第一门框结构2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三框架12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四框架13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第二门框结构6包括第五框架14、第六框架15、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第二门6框结构和第一门框结构2对称设置,第五框架14和第六框架15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七框架16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八框架17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是与门框静音磁条的结构设置相对应,能够让门框静音磁条安装的更牢固。各个框架之间采用角码连接,角码连接的角度设置为45°,连接更紧固,整体强度更高。
第一门扇主体5上设置有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第二门扇主体9上设置有第三空腔20和第四空腔21,第一空腔18和第三空腔20的一边均设置有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弯曲角度设置为钝角。空腔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重量更轻,节省材料,但整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变形,折弯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贴合门扇静音磁条,使门扇静音磁条更牢固的安装在门扇框架上。
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之间设置有第一F型盖槽22,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之间设置有第二F型盖槽23。
第一框架10上连接有第三F型盖槽24,第三F型盖槽24设置在第一包套26上,第五框架14上连接有第四F型盖槽25,第四F型盖槽设置在第二包套27上。包套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
这种磁碰门结构是外单包外开结构,当房间内起火时,第一包套26和第二包套27一侧是背火侧,第四框架13和第八框架17一侧是受火侧。
实施例4
请参阅图2、图3与图6,一种磁碰门结构,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左侧门结构与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1,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2、设置在第一门框结构2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和与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5;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6、设置在第二门框结构6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和与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9。采用斜口设计的门扇静音磁条和门框静音磁条能使门扇超静音,在开关门时超静音,避免产生噪音影响人休息,同时磁吸条搭配磁吸锁,静音、密封性更好,防风性更好。
第一门框结构2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三框架12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四框架13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第二门框结构6包括第五框架14、第六框架15、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第二门6框结构和第一门框结构2对称设置,第五框架14和第六框架15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七框架16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八框架17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是与门框静音磁条的结构设置相对应,能够让门框静音磁条安装的更牢固。各个框架之间采用角码连接,角码连接的角度设置为45°,连接更紧固,整体强度更高。
第一门扇主体5上设置有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第二门扇主体9上设置有第三空腔20和第四空腔21,第一空腔18和第三空腔20的一边均设置有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弯曲角度设置为钝角。空腔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重量更轻,节省材料,但整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变形,折弯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贴合门扇静音磁条,使门扇静音磁条更牢固的安装在门扇框架上。
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之间设置有第一铝板28,第一铝板28连接有第三包套30,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之间设置有第二铝板29,第二铝板连接有第四包套31。铝板起到连接作用,包套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
这种磁碰门结构是外单包内开结构,当房间内起火时,第一框架10和第五框架14一侧是受火侧,第三包套30和第四包套31一侧是背火侧。
实施例5
请参阅图2、图3与图7,一种磁碰门结构,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左侧门结构与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1,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2、设置在第一门框结构2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和与第一门框静音磁条3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第一门扇静音磁条4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5;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6、设置在第二门框结构6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和与第二门框静音磁条7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第二门扇静音磁条8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9。采用斜口设计的门扇静音磁条和门框静音磁条能使门扇超静音,在开关门时超静音,避免产生噪音影响人休息,同时磁吸条搭配磁吸锁,静音、密封性更好,防风性更好。
第一门框结构2包括第一框架10、第二框架11、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第一框架10和第二框架11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三框架12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四框架13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第二门框结构6包括第五框架14、第六框架15、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第二门6框结构和第一门框结构2对称设置,第五框架14和第六框架15均设置为矩形结构,第七框架16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第八框架17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U型结构是与门框静音磁条的结构设置相对应,能够让门框静音磁条安装的更牢固。各个框架之间采用角码连接,角码连接的角度设置为45°,连接更紧固,整体强度更高。
第一门扇主体5上设置有第一空腔18和第二空腔19,第二门扇主体9上设置有第三空腔20和第四空腔21,第一空腔18和第三空腔20的一边均设置有折弯结构,折弯结构的弯曲角度设置为钝角。空腔的设计使得整体结构更加轻便,重量更轻,节省材料,但整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强度更高、结构更稳定,不容易变形,折弯结构的设计是为了贴合门扇静音磁条,使门扇静音磁条更牢固的安装在门扇框架上。
第三框架12和第四框架13之间设置有第一铝板28,第一铝板28连接有第三包套30,第七框架16和第八框架17之间设置有第二铝板29,第二铝板连接有第四包套31。铝板起到连接作用,包套主要的作用是固定门扇和保护墙角、装饰,在装修装潢过程中,用来保护门免受刮伤、腐蚀、破损、脏污。
第一框架10上连接有第五F型盖槽32,第五F型盖槽32上连接有第五包套34,第五框架14上连接有第六F型盖槽33,第六F型盖槽33上连接有第六包套35。铝板起连接作用,采用双包套的结构颜值更高,更加耐看、好看一些,同时也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这种磁碰门结构是双包套内开结构,当房间内起火时,第三包套30和第四包套31一侧是背火侧,第五包套34和第六包套35一侧是受火侧。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可做无包边结构,采用灰色加强中空铝条材质,高强度不易变形,结构更加稳定,可拆卸合页更加方便,且房门采用同种材料颜色统一,更加美观,具有门扇超静音、垫圈不易脱落、磁吸静音锁芯的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磁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门结构和右侧门结构,所述左侧门结构与所述右侧门结构之间连接有门扇玻璃,所述左侧门结构包括第一门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框结构上的第一门框静音磁条和与所述第一门框静音磁条相吸合的第一门扇静音磁条,所述第一门扇静音磁条设置在第一门扇主体上;
所述右侧门结构包括第二门框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框结构上的第二门框静音磁条和与所述第二门框静音磁条相吸合的第二门扇静音磁条,所述第二门扇静音磁条设置在第二门扇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框结构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和第四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均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三框架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所述第四框架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所述第二门框结构包括第五框架、第六框架、第七框架和第八框架,所述第二门框结构和所述第一门框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五框架和所述第六框架均设置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七框架设置为P型框架结构,所述第八框架设置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设置为U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扇主体上设置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二门扇主体上设置有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的一边均设置有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的弯曲角度设置为钝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F型盖槽,所述第七框架和所述第八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F型盖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连接有第三F型盖槽,所述第三F型盖槽设置在第一包套上,所述第五框架上连接有第四F型盖槽,所述第四F型盖槽设置在第二包套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铝板,所述第一铝板连接有第三包套,所述第七框架和所述第八框架之间设置有第二铝板,所述第二铝板连接有第四包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磁碰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上连接有第五F型盖槽,所述第五F型盖槽上连接有第五包套,所述第五框架上连接有第六F型盖槽,所述第六F型盖槽上连接有第六包套。
CN202223219851.4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磁碰门结构 Active CN219081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9851.4U CN21908130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磁碰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9851.4U CN21908130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磁碰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1308U true CN219081308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9851.4U Active CN219081308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磁碰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1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81308U (zh) 一种磁碰门结构
CN205477258U (zh) 一种玻璃隐框隔音门
CN209096435U (zh) 一种外凸型房车用门窗玻璃
CN111779425A (zh) 一种室内门
CN204761859U (zh) 一种双层门暗装箱
CN208251970U (zh) 隔音门组合
CN104790806A (zh) 室内隐形安全门
CN206319820U (zh) 一种金刚网安全防护纱窗
CN207110839U (zh) 一种门窗用扇辅材
CN107035275A (zh) 一种加强型防盗推拉窗
CN206668058U (zh) 一种拼格平开门
CN206397379U (zh) 一种防弹隐扇门窗
CN219974258U (zh) 一种格栅隐形门
CN206418928U (zh) 一种新型钢质门中缝搭接结构
CN211313870U (zh) 一种内开平墙隐形门
CN209096434U (zh) 一种外平内凸型房车用门窗玻璃
CN217461948U (zh) 一种窄边框的幕墙防火开启窗
CN217269675U (zh) 一种隐框式门结构
CN217380281U (zh) 一种玻纱双内开窗的纱扇用错位磁吸结构
CN201794433U (zh) 金塑板门框
CN218264474U (zh) 一种带隐蔽开启扇的玻璃幕墙
CN217001523U (zh) 隐框玻璃门
CN216406610U (zh) 一种防火防盗钢化玻璃套装门
CN219176162U (zh) 一种微缝平开门边框
CN209874943U (zh) 一种新型家用智能装饰防盗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8

Address after: 528000, Floor 7-30, Gaodun Industrial Zone, Beisha Village,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Declaration)

Patentee after: Foshan Xinjianyi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8244, No. 35, North Shaxi Line Industrial Zone, Lishui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Chengshi Door and Window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