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73490U -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73490U
CN219073490U CN202223566609.4U CN202223566609U CN219073490U CN 219073490 U CN219073490 U CN 219073490U CN 202223566609 U CN202223566609 U CN 202223566609U CN 219073490 U CN219073490 U CN 219073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torage tank
controller
air inl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666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燕
杨伟荣
王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oyua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oyu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oyua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oyua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666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73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73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73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包括箱体、储水槽和支撑腿,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底部右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水槽的左侧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水槽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箱体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风道,该新型烘干装置,具有对外部漆包线进行润湿的功能,可对漆包线进行逐步加热烘干,不仅提高了漆包线的固色率,避免了漆包线着色不均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提高了漆包线的烘干效率,保证了漆包线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好的烘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漆包线外表面大都需要刷二到三道漆才能满足漆包线的耐电晕、耐高温的性能要求,而再对漆包线刷漆时,每刷一道漆,都必须经过晾干后才能进行下一道油漆涂刷;一般的漆包线生产厂家在对漆包线进行刷漆晾干时,大都采用的是自然晾干,然而对漆包线自然晾干处理,占用的场地较大,处理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低;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漆包线在刷漆后,可使用烘干装置对其进行快速烘干,从而提高漆包线进行一下道油漆涂刷的效率,但是,现有的烘干装置,大都是将较高温度的空气吹向漆包线,对其进行快速烘干,然而漆包线在经过刷漆后,存在这一定的湿度,如若直接对漆包线进行过高温度的烘干,蒸发的水分则会带走部分油漆,从而影响漆包线的固色率,导致着色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影响产品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烘干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储水槽和支撑腿,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箱体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底部右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储水槽的左侧顶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水槽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箱体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风道,所述风道之间设置有过线槽,且过线槽横向贯穿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中心,所述风道相对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有第二烘干孔与第一烘干孔,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烘干单元,所述烘干单元分别与风道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的左端设置有润湿单元;
其中:所述箱体的前侧顶部左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液位传感器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烘干单元包含进气窗、固定架、进气扇、防尘网和第一电热丝,所述进气窗设置有两个,所述进气窗分别前后对称设置在箱体的前后两侧顶部,所述进气窗的后端分别与风道的内部连通,且进气窗的内侧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热丝,所述进气窗的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防尘网,所述进气窗的内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气扇,所述进气扇与第一电热丝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固定架可对进气扇进行支撑固定,使其可以平稳运行,防尘网可对进入至进气窗内空气中含有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从而可避免灰尘颗粒影响漆包线的加工生产,通过进气扇运行,可将外部空气吹向第一电热丝,使第一电热丝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风道上的第二烘干孔吹向过线槽内经过的漆包线,则可对其进行预加热烘干,使漆包线可适应随后的高温烘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道的内侧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分流板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流板可对进入至风道内部的空气气流进行分流,第二电热丝可加热从第一烘干孔处吹向过线槽内的空气,从而可提高经过过线槽右端的漆包线烘干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润湿单元包含鼓风机、第一连接管、连接箱、通槽、第二连接管和润湿孔,所述通槽设置有两个,所述通槽分别设置在风道的左端,所述通槽的底部分别与储水槽左侧设置的第二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箱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与风道的内部连通,且连接箱位于通槽的正上方,所述连接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箱体顶部左端后侧设置的鼓风机的排风端固定连接,所述润湿孔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在过线槽的左端,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鼓风机可将外部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吹进连接箱内,而连接箱与风道连通,从而使较为“强劲”的气流带动风道内的空气通过通槽进入至第二连接管内,通过第二连接管的底部位于储水槽内,从而使空气对储水槽内部的热水进行“吹气”,进而使气流携带水蒸汽从润湿孔处向过线槽内排出,从而对漆包线外侧的漆料进行润湿保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与储水槽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的右侧顶部前端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鼓风机运行,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送入至连接箱内,而风道内部左端另外一部分空气则被连接箱内的空气吹向至通槽底部的第二连接管中,由于第二连接管的底部完全浸入在热水中,输送至第二连接管内部的热气透过热水排放至储水槽内,而储水槽内部多余的气体携带着水蒸汽通过润湿孔吹向过线槽内经过的漆包线,从而对漆包线外侧的漆料进行润湿保护;
通过进气扇运行,使外部空气进入至进气窗内并吹向至风道的内部,而外部空气在经过防尘网时,防尘网可对空气内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当外部空气经过第一电热丝时,第一电热丝则对空气进行加热,而风道内部左端其中一部分空气则通过第二烘干孔吹向过线槽内,从而对经过过线槽的漆包线进行预加热烘干;
通过分流板对进气扇吹进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分流,使向着风道的左右两端进行移动,而风道内部右端的空气在经过第二电热丝时,被再次加热提升温度,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一烘干孔吹向过线槽的内侧,对经过过线槽的漆包线进行快速高温烘干;
综上,该新型烘干装置,具有对外部漆包线进行润湿的功能,可对漆包线进行逐步加热烘干,不仅提高了漆包线的固色率,避免了漆包线着色不均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提高了漆包线的烘干效率,保证了漆包线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好的烘干效果,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烘干装置,大都是将较高温度的空气吹向漆包线,对其进行快速烘干,然而漆包线在经过刷漆后,存在这一定的湿度,如若直接对漆包线进行过高温度的烘干,蒸发的水分则会带走部分油漆,从而影响漆包线的固色率,导致着色不均匀的情况发生,影响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过线槽、3控制器、4储水槽、5烘干单元、51进气窗、52固定架、53进气扇、54防尘网、55第一电热丝、6润湿单元、61鼓风机、62第一连接管、63连接箱、64通槽、65第二连接管、66润湿孔、7风道、8分流板、9第一烘干孔、10第二烘干孔、11第二电热丝、12排水管、13第一电磁阀、14进水管、15第二电磁阀、16支撑腿、17温度传感器、18温度控制器、19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烘干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1、储水槽4和支撑腿16,箱体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6,箱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储水槽4,储水槽4的底部右端设置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储水槽4的左侧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4,进水管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储水槽4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9,箱体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风道7,风道7之间设置有过线槽2,且过线槽2横向贯穿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中心,风道7相对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有第二烘干孔10与第一烘干孔9,箱体1的前后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烘干单元5,烘干单元5分别与风道7的内部连通,烘干单元5包含进气窗51、固定架52、进气扇53、防尘网54和第一电热丝55,进气窗51设置有两个,进气窗51分别前后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前后两侧顶部,进气窗51的后端分别与风道7的内部连通,且进气窗51的内侧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热丝55,进气窗51的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防尘网54,进气窗51的内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52,固定架52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气扇53,进气扇53与第一电热丝55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通过进气扇53运行,使外部空气进入至进气窗51内并吹向至风道7的内部,而外部空气在经过防尘网54时,防尘网54可对空气内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当外部空气经过第一电热丝55时,第一电热丝55则对空气进行加热,而风道7内部左端其中一部分空气则通过第二烘干孔10吹向过线槽2内,从而对经过过线槽2的漆包线进行预加热烘干,使漆包线可适应随后的快速高温烘干,风道7的内侧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分流板8,分流板8为等腰三角形结构,分流板8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热丝11,第二电热丝1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分流板8可对进气扇53吹进风道7内的空气进行分流,使向着风道7的左右两端进行移动,而风道7内部右端的空气在经过第二电热丝11时,被再次加热提升温度,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第一烘干孔9吹向过线槽2的内侧,对经过过线槽2的漆包线进行快速高温烘干,箱体1的左端设置有润湿单元6,润湿单元6包含鼓风机61、第一连接管62、连接箱63、通槽64、第二连接管65和润湿孔66,通槽64设置有两个,通槽64分别设置在风道7的左端,通槽64的底部分别与储水槽4左侧设置的第二连接管65固定连接,连接箱63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与风道7的内部连通,且连接箱63位于通槽64的正上方,连接箱6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62,第一连接管62的另一端与箱体1顶部左端后侧设置的鼓风机61的排风端固定连接,润湿孔66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在过线槽2的左端,鼓风机6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通过鼓风机61运行,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62送入至连接箱63内,而风道7内部左端另外一部分空气则被连接箱63内的空气吹向至通槽64底部的第二连接管65中,由于第二连接管65的底部完全浸入在热水中,输送至第二连接管65内部的热气透过热水排放至储水槽4内,而储水槽4内部多余的气体携带着水蒸汽通过润湿孔66吹向过线槽2内经过的漆包线,从而对漆包线外侧的漆料进行润湿保护,箱体1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且温度传感器17的感应端与储水槽4的内部连通,箱体1的右侧顶部前端设置有温度控制器18,温度控制器18与温度传感器17分别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温度控制器18可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电热丝55与第二电热丝11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温度传感器17可对储水槽4内部热水的温度进行实时感应检测,当水温低于40℃时,温度传感器17则将控制器3发送信号,使控制器3打开低于电磁阀13,使储水槽4内部的热水从排水管12处向外排出;
其中:箱体1的前侧顶部左端设置有控制器3,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13与第二电磁阀15的输入端,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液位传感器19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当液位传感器19感应的液位信号过低时,则向控制器3发送信号,使控制器3将第二电磁阀15打开,使外部送水管将热水输送至储水槽4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进水管14与外部送水管进行连接,通过控制器3打开第二电磁阀15,使外部送水管将70-80℃的热水通过进水管14输送至储水槽4的内部,同时通过控制器3启动进气扇53、第一电热丝55、第二电热丝11和鼓风机61,使进气扇53将外部空气吹气至风道7的内部,而外部空气在经过防尘网54时,防尘网54可对空气内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当外部空气经过第一电热丝55时,第一电热丝55则对空气进行加热,此时,通过分流板8对加热后的空气进行分流,使加热后的空气向着风道7的左右两端进行移动,风道7内部左端其中一部分空气则通过第二烘干孔10吹向过线槽2内,而风道7内部右端的空气在经过第二电热丝11时,被再次加热提升温度,最后通过第一烘干孔9吹向过线槽2内,与此同时,鼓风机61启动后,将“加压”后的空气通过第一连接管62送入至连接箱63内,而风道7内部左端另外一部分空气则被连接箱63内的空气吹向至通槽64底部的第二连接管65中,由于第二连接管65的底部完全浸入在热水中,输送至第二连接管65内部的热气透过热水排放至储水槽4内,而储水槽4内部多余的气体携带着水蒸汽通过润湿孔66吹向过线槽2的内侧;当外部加工的漆包线需要进行烘干时,将漆包线从过线槽2的左端穿移至过线槽2的右端,使润湿孔66首先对漆包线进行润湿烘干,第二烘干孔10其次对漆包线进行预加热烘干,而第一烘干孔9则最后对漆包线进行快速烘干处理,从而在保证漆包线固色率的同时提高漆包线的烘干效率,使漆包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工作人员可通过温度控制器18对第一电热丝55与第二电热丝11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温度传感器17可对储水槽4内部热水的温度进行实时感应检测,当水温低于40℃时,温度传感器17则将控制器3发送信号,使控制器3打开低于电磁阀13,使储水槽4内部的热水从排水管12处向外排出;当液位传感器19感应的液位信号过低时,则向控制器3发送信号,使控制器3将第二电磁阀15打开,使外部送水管将热水输送至储水槽4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
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包括箱体(1)、储水槽(4)和支撑腿(16),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腿(16),所述箱体(1)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储水槽(4),所述储水槽(4)的底部右端设置有排水管(12),所述排水管(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所述储水槽(4)的左侧顶部设置有进水管(14),所述进水管(14)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5),所述储水槽(4)的内侧中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9),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风道(7),所述风道(7)之间设置有过线槽(2),且过线槽(2)横向贯穿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中心,所述风道(7)相对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有第二烘干孔(10)与第一烘干孔(9),所述箱体(1)的前后两侧中部分别设置有烘干单元(5),所述烘干单元(5)分别与风道(7)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的左端设置有润湿单元(6);
其中:所述箱体(1)的前侧顶部左端设置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阀(13)与第二电磁阀(15)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液位传感器(19)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5)包含进气窗(51)、固定架(52)、进气扇(53)、防尘网(54)和第一电热丝(55),所述进气窗(51)设置有两个,所述进气窗(51)分别前后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前后两侧顶部,所述进气窗(51)的后端分别与风道(7)的内部连通,且进气窗(51)的内侧后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热丝(55),所述进气窗(51)的前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防尘网(54),所述进气窗(51)的内侧中部分别设置有固定架(52),所述固定架(52)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气扇(53),所述进气扇(53)与第一电热丝(55)的输入端分别电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7)的内侧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分流板(8),所述分流板(8)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分流板(8)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电热丝(11),所述第二电热丝(1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单元(6)包含鼓风机(61)、第一连接管(62)、连接箱(63)、通槽(64)、第二连接管(65)和润湿孔(66),所述通槽(64)设置有两个,所述通槽(64)分别设置在风道(7)的左端,所述通槽(64)的底部分别与储水槽(4)左侧设置的第二连接管(6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箱(63)的底部前后两端分别与风道(7)的内部连通,且连接箱(63)位于通槽(64)的正上方,所述连接箱(6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管(62),所述第一连接管(62)的另一端与箱体(1)顶部左端后侧设置的鼓风机(61)的排风端固定连接,所述润湿孔(66)分别等距离阵列设置在过线槽(2)的左端,所述鼓风机(6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3)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且温度传感器(17)的感应端与储水槽(4)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的右侧顶部前端设置有温度控制器(18),所述温度控制器(18)与温度传感器(17)分别与控制器(3)电性连接。
CN202223566609.4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Active CN219073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6609.4U CN2190734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66609.4U CN2190734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73490U true CN219073490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40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66609.4U Active CN21907349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73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12244U (zh) 一种地毯生产用烘干装置
CN108732849A (zh) 一种停车场出入口识别摄像机的镜头除雾系统
CN219073490U (zh) 一种新型烘干装置
CN208636637U (zh) 一种停车场出入口识别摄像机的镜头除雾系统
CN207379219U (zh) 一种化学药物生产干燥器
CN108061450A (zh) 一种茶叶烘干机
CN207875122U (zh) 一种凹版印刷机烘箱余热回收装置
CN207865853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干燥气体的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08108643U (zh) 茶叶烘箱
CN207865846U (zh) 一种热风循环烘干装置
CN206787202U (zh) 一种多层电加热式瓜蒌烘干设备
CN106026134A (zh) 一种防雨防潮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柜
CN205980719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小型果蔬烘干机
CN206207926U (zh) 一种面条烘干机
CN206170855U (zh) 一种丝印烘干烤箱
CN209147610U (zh) 电气试验仪器除湿装置
CN103976455B (zh) 一种风干式食物烘干机
CN209005772U (zh) 一种低气压箱鼓风循环加热装置
CN208332897U (zh) 一种蛹虫草烘干装置
CN208901815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pcb板烘干装置
CN107062883A (zh) 全自动极板固化干燥装置
CN105627517B (zh) 空调器的除霜控制方法及除霜控制装置
CN207741235U (zh) 一种高效节能去湿机
CN205919630U (zh) 新型oled有机材料烘干装置
CN206504555U (zh) 一种生产效率高的中药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