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6934U - 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66934U CN219066934U CN202223153056.XU CN202223153056U CN219066934U CN 219066934 U CN219066934 U CN 219066934U CN 202223153056 U CN202223153056 U CN 202223153056U CN 219066934 U CN219066934 U CN 2190669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pipe
- flexible
- tube
- cool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箱体包括下壳体和液冷组件,液冷组件安装在下壳体内,液冷组件包括积液管、柔性液冷板和连接管,积液管、柔性液冷板和连接管相互连通,积液管设置在下壳体内的一侧,各柔性液冷板均设置在积液管之间,且将下壳体内分隔成多个区域,各柔性液冷板与积液管连通,各柔性液冷板与积液管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柔性凸起组件,各柔性凸起组件与对应位置的液冷板一体成型且与液冷板连通,各柔性凸起组件分别与积液管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连接管与积液管连接且置于下壳体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实现了吸收电芯因充放电而产生的周期性形变位移,提高了液冷组件密封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行业,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经常采用液冷的热管理方式,例如,方形电芯的液冷组件一般包括柔性液冷板、积液管、连接管及壳体上的法兰接头四部分组成。
通常对于容量小、体积小的单体电芯采用在箱体底部设置柔性液冷板的方式即可满足整个电池包的热管理需求,但对于容量较大的单体电芯,即电芯体积较大,则需要在各电芯侧壁间隔放置柔性液冷板才能更好的满足整个电池包的热管理需求。
上述设置存在相应缺陷,例如,在各电芯充放电的周期内,各电芯在厚度方向的变形比较明显,设置在各电芯侧壁间的柔性液冷板会随着电芯的膨胀收缩而位移,柔性液冷板的约束端会产生拉扯力,其长期反复的受力对液冷组件的整体密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以实现吸收电芯因充放电而产生的周期性形变位移,提高液冷组件整体密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包括下壳体和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安装在下壳体内,所述液冷组件包括积液管、柔性液冷板和连接管,所述积液管、柔性液冷板和连接管相互连通;
所述积液管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的一侧;
所述柔性液冷板为多个,各所述柔性液冷板均设置在积液管之间,且将所述下壳体内分隔成多个区域,各所述柔性液冷板与所述积液管连通;
各所述柔性液冷板与所述积液管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柔性凸起组件,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液冷板一体成型且与所述柔性液冷板连通,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分别与所述积液管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所述连接管与积液管连接且置于所述下壳体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积液管包括第一积液管、第二积液管以及多个第三积液管,各所述积液管均为方形管道结构;
各所述第三积液管间距连通在所述第一积液管和第二积液管之间,各所述第三积液管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液冷板为扁管结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柔性凸起组件包括第一凸起组件和第二凸起组件,所述第一凸起组件和第二凸起组件分别间隔分布在所述柔性液冷板与所述第三积液管连通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组件和第二凸起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三积液管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所述第一凸起组件和第二凸起组件均包括弧形凸起部和延伸部,各所述弧形凸起部的一端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液冷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连接,所述延伸部的一端与弧形凸起部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第三积液管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积液管、第二积液管连通;
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均包括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和弯管一体成型,所述直管的一端与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积液管、第二积液管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弯管连通;
所述下壳体的内壁处设置有进液孔和出液孔,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各所述弯管远离与各对应直管连通的一端分别通过法兰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管的直管长度大于所述出液管的直管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积液管朝向所述液冷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二积液管外侧壁上;
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液冷组件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上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管路容置区和电芯安装区,所述柔性液冷板置于所述电芯安装区内,所述连接管置于所述管路容置区内。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容置区和电芯安装区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所述管路容置区和电芯安装区分隔,所述隔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
所述隔板上间距设置有螺孔,所述液冷组件通过顺序穿设在所述安装孔、所述螺孔上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下壳体内。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上壳体、电芯组以及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的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集成液冷的箱体的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电芯组安装在所述集成液冷的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通过设计的柔性凸起组件,解决了现有方案设置在各电芯侧壁间的柔性液冷板会随着电芯的膨胀收缩而位移,柔性液冷板的约束端会产生拉扯力,其长期反复的受力对液冷组件的整体密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的问题,该柔性凸起组件能够有效吸收电芯因充放电而产生的周期性形变位移,提高了液冷组件整体密封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集成式的液冷组件设计,简化了液冷组件的整体结构,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开发及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中液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中柔性凸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集成液冷的箱体;110-下壳体;120-液冷组件;121-积液管;1211-第一积液管;1212-第二积液管;1213-第三积液管;122-柔性液冷板;123-柔性凸起组件;1231-第一凸起组件;1232-第二凸起组件;1233-弧形凸起部;1234-延伸部;124-连接管;1241-进液管;1242-出液管;125-安装部;130-进液孔;131-出液孔;140-法兰接头;150-管路容置区;160-电芯安装区;170-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水平”、“垂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100。该集成液冷的箱体100可以应用于电池包(图中未示出)中,该电池包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内,以供车辆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100,包括下壳体110和液冷组件120,所述液冷组件120安装在下壳体110内,所述液冷组件120包括积液管121、柔性液冷板122和连接管124,所述积液管121、柔性液冷板122和连接管124相互连通;
所述积液管121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10内的一侧。
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为多个,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均设置在积液管121之间,且将所述下壳体110内分隔成多个区域,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积液管121连通。
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积液管121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柔性凸起组件123,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一体成型且与柔性液冷板122连通,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分别与所述积液管121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所述连接管124与积液管121连接且置于所述下壳体110内。
其中,设置的液冷组件120用于在电池包中设置电芯组(图中未示出)时,使工作过程中的电芯组可以进行热交换。安装时,可以将柔性液冷板122焊接在积液管121上,液冷组件120整体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下壳体110内,液冷组件120的外壁上可以设置用于连接液冷组件120的连接管124的接口,以供液冷介质通过此接口流入或流出连接管124,并通过积液管121和柔性液冷板122对整个电芯组进行热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各柔性液冷板122均设置在积液管121之间,且将下壳体110内分隔成多个区域,因此可以将电芯组分别安装在各区域内,使各柔性液冷板122可以在电芯组的两侧进行热交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柔性液冷板122与积液管121连接的一侧设置的柔性凸起组件123用于吸收电芯因充放电而产生的周期性形变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在工作时,会造成一定的发热量,在不同的温度下会产生一定的热胀冷缩,导致电芯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由于柔性凸起组件123具备压缩回弹性能,因此其能够吸收电芯热胀冷缩引起的应力,从而避免了电芯产生的形变位移对传统柔性液冷板122的约束端(例如,柔性液冷板122与积液管121的连接处)反复产生拉扯力,而对液冷组件的整体密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进一步地,由于各柔性凸起组件123分别与积液管121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因此,可以将各柔性凸起组件123分别作为液冷介质的进出流道,使通过连接管124流入柔性液冷板122的液冷介质,以及通过连接管124流出柔性液冷板122的液冷介质互不干涉,即连接管124、积液管121、柔性凸起组件123以及柔性液冷板122整体构成了液冷介质的进出循环通路。
例如,如图2所示,柔性液冷板122与积液管121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柔性凸起组件123,两个柔性凸起组件123间隔排布,且两者之间互不连通,各柔性凸起组件123分别与各连接处的积液管121连通,且积液管121的对应位置连接有连接管124。在此设置下,连接管124、积液管121、柔性凸起组件123以及柔性液冷板122整体构成了液冷介质的进出循环通路,液冷介质从连接管124流入并最终从连接管124流出的流向可以如图3的箭头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通过设计的柔性凸起组件123,解决了现有方案设置在各电芯侧壁间的柔性液冷板122会随着电芯的膨胀收缩而位移,柔性液冷板122的约束端会产生拉扯力,其长期反复的受力对液冷组件的整体密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的问题,该柔性凸起组件123能够有效吸收电芯因充放电而产生的周期性形变位移,提高了液冷组件整体密封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集成式的液冷组件设计,简化了液冷组件的整体结构,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开发及维护成本。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积液管121包括第一积液管1211、第二积液管1212以及多个第三积液管1213,各所述积液管121均为方形管道结构。
各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间距连通在所述第一积液管1211和第二积液管1212之间,各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连通。
设置的第一积液管1211和第二积液管1212用于配合柔性液冷板122以及连接管124构成液冷介质的进出流道,设置的第三积液管1213用于通过柔性凸起部与柔性液冷板122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为扁管结构。将柔性液冷板122设置为扁管的结构更好地适配了下壳体110整体的空间,使液冷组件120整体占用空间较小,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安装电芯组。
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包括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所述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分别间隔分布在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连通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分别与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所述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均包括弧形凸起部1233和延伸部1234,各所述弧形凸起部1233的一端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1234连接,所述延伸部1234的一端与弧形凸起部1233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第三积液管1213连接。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分别间隔设置在柔性液冷板122与第三积液管1213连接的一侧,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分别作为液冷介质的进液流道、出液流道。各凸起组件均包括弧形凸起部1233和延伸部1234,且各弧形凸起部1233朝连接管124的方向凸出。由于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整体为柔性材质,能够发生形变,因此设置的弧形凸起部1233可以更好地吸收电芯在充放电时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形变位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凸起组件123的整体结构不限于仅设置一个弧形凸起部1233的结构,还可以设计成具有多个弧形凸起部1233的结构(例如,设计两个弧形凸起部1233,各弧形凸起部1233的凸出方向相反,以形成波浪形结构),只要达到可以更好地吸收电芯在充放电时膨胀收缩而产生的形变位移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请结合参阅图2、图3和图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124包括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所述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分别与所述第一积液管1211、第二积液管1212连通。
所述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均包括直管和弯管(图中未示出),所述直管和弯管一体成型,所述直管的一端与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积液管1211、第二积液管1212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弯管连通。
所述下壳体110的内壁处设置有进液孔130和出液孔131,所述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的各所述弯管远离与各对应直管连通的一端分别通过法兰接头140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液孔130和出液孔131处。
其中,将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的一部分设置成弯管的结构用于适配下壳体110的空间。设置的进液孔130和出液孔131用于使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与集成液冷的箱体100外部的装置连接,以将液冷介质通过此进液孔130和出液孔131流入液冷组件120内或流出液冷组件120外。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管1241的直管长度大于所述出液管1242的直管长度。此设置用于使出液管1242的和进液管1241的结构适配进液孔130和出液孔131的位置。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积液管1212朝向所述柔性液冷板12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125,所述安装部125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二积液管1212外侧壁上。
所述安装部125上设置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液冷组件120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上的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10内。
其中,设置的安装部125用于安装螺栓,进而固定液冷组件120,由于液冷组件120需要固定在下壳体110内,因此将安装部125设置成弯折的结构,使其一部分与液冷组件120的第二积液管1212连接,另一部分可以通过螺栓与下壳体110的内壁连接,或者与下壳体110内部的其他组件连接(例如,图4所示的隔板)。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110内设置有管路容置区150和电芯安装区160,所述柔性液冷板122置于所述电芯安装区160内,所述连接管124置于所述管路容置区150内。
设置的管路容置区150用于放置液冷组件120的连接管124以及其他电器件,设置的电芯安装区160于后续安装电芯组。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路容置区150和电芯安装区160之间设置有隔板170,所述隔板170所述管路容置区150和电芯安装区160分隔,所述隔板170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10内。
所述隔板170上间距设置有螺孔(图中未示出),所述液冷组件120通过顺序穿设在所述安装孔、所述螺孔上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10内。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液冷组件120的积液管121整体设置在下壳体110内一侧,第二积液管1212上的安装部125整体悬空在下壳体110内,无法与下壳体110内底壁直接接触。
因此,可以将隔板170的高度与第二积液管1212的安装部125适配,通过安装部125将积液管121固定在隔板170上,使液冷组件120整体安装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图中未示出),该电池包可以内置在新能源汽车中,以供车辆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电池包包括上壳体(图中未示出)、电芯组(图中未示出)以及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100,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集成液冷的箱体100的所述下壳体110上,所述电芯组安装在所述集成液冷的箱体100内。
其中,该集成液冷的箱体100包括下壳体110和液冷组件120,所述液冷组件120安装在下壳体110内,所述液冷组件120包括积液管121、柔性液冷板122和连接管124,所述积液管121、柔性液冷板122和连接管124相互连通。
所述积液管121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10内的一侧。
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为多个,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均设置在积液管121之间,且将所述下壳体110内分隔成多个区域,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积液管121连通。
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积液管121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柔性凸起组件123,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一体成型且与柔性液冷板122连通,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分别与所述积液管121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所述连接管124与积液管121连接且置于所述下壳体11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包括积液管121、柔性液冷板122以及连接管124的集成式液冷组件设计,简化了液冷组件120的整体结构,简化了装配流程,降低了开发及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10)和液冷组件(120),所述液冷组件(120)安装在下壳体(110)内,所述液冷组件(120)包括积液管(121)、柔性液冷板(122)和连接管(124),所述积液管(121)、柔性液冷板(122)和连接管(124)相互连通;
所述积液管(121)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10)内的一侧;
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为多个,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均设置在积液管(121)之间,且将所述下壳体(110)内分隔成多个区域,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积液管(121)连通;
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积液管(121)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柔性凸起组件(123),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一体成型且与柔性液冷板(122)连通,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分别与所述积液管(121)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所述连接管(124)与积液管(121)连接且置于所述下壳体(1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液管(121)包括第一积液管(1211)、第二积液管(1212)以及多个第三积液管(1213),各所述积液管(121)均为方形管道结构;
各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间距连通在所述第一积液管(1211)和第二积液管(1212)之间,各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为扁管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柔性凸起组件(123)包括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所述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分别间隔分布在所述柔性液冷板(122)与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连通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分别与所述第三积液管(1213)连通且彼此之间互不连通;
所述第一凸起组件(1231)和第二凸起组件(1232)均包括弧形凸起部(1233)和延伸部(1234),各所述弧形凸起部(1233)的一端与对应位置的所述柔性液冷板(1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延伸部(1234)连接,所述延伸部(1234)的一端与弧形凸起部(1233)连接,另一端与对应位置的第三积液管(12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24)包括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所述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分别与所述第一积液管(1211)、第二积液管(1212)连通;
所述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均包括直管和弯管,所述直管和弯管一体成型,所述直管的一端与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积液管(1211)、第二积液管(1212)连通,其另一端与所述弯管连通;
所述下壳体(110)的内壁处设置有进液孔(130)和出液孔(131),所述进液管(1241)和出液管(1242)的各所述弯管远离与各对应直管连通的一端分别通过法兰接头(140)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液孔(130)和出液孔(131)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1241)的直管长度大于所述出液管(1242)的直管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积液管(1212)朝向所述柔性液冷板(122)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部(125),所述安装部(125)弯折设置在所述第二积液管(1212)外侧壁上;
所述安装部(125)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液冷组件(120)通过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上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0)内设置有管路容置区(150)和电芯安装区(160),所述柔性液冷板(122)置于所述电芯安装区(160)内,所述连接管(124)置于所述管路容置区(15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容置区(150)和电芯安装区(160)之间设置有隔板(170),所述隔板(170)所述管路容置区(150)和电芯安装区(160)分隔,所述隔板(170)固定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10)内;
所述隔板(170)上间距设置有螺孔,所述液冷组件(120)通过顺序穿设在所述安装孔、所述螺孔上的螺栓固定在所述下壳体(110)内。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电芯组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液冷的箱体,所述上壳体设置在所述集成液冷的箱体的所述下壳体(110)上,所述电芯组安装在所述集成液冷的箱体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3056.XU CN219066934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53056.XU CN219066934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66934U true CN219066934U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636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53056.XU Active CN219066934U (zh) | 2022-11-25 | 2022-11-25 | 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66934U (zh) |
-
2022
- 2022-11-25 CN CN202223153056.XU patent/CN2190669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55651B2 (en) | Power battery pack and electric vehicle | |
KR20220014027A (ko) | 배터리 팩 | |
JP5117387B2 (ja) |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冷却装置 | |
KR20190040259A (ko) | 파워 배터리 팩 | |
CN102893449A (zh) | 具有新颖结构的冷却构件和包括该冷却构件的电池模块 | |
KR101179307B1 (ko) | 에너지 저장장치 모듈 | |
KR101781923B1 (ko) | 배터리 냉각장치 | |
EP4024572A1 (en) | Battery pack having enhanced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cooling fluid channel structur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ame | |
CN113851768B (zh) | 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4361690A (zh) | 一种ctp构型的电池总成、电动车辆及设计方法 | |
CN219066934U (zh) | 集成液冷的箱体和电池包 | |
CN220420773U (zh) | 电池模组及用电设备 | |
CN114899525A (zh) | 电池及电动作业机械 | |
CN214203873U (zh) | 电池插箱箱体、电池插箱及电气柜 | |
CN113682175A (zh) | 充电系统的集成结构、车载充电机和充电桩 | |
CN218586123U (zh) | 集成液冷的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 |
CN114128014A (zh) | 用于冷却一个或多个电力存储模块的装置 | |
CN220456556U (zh) | 一种电池包及液冷系统 | |
CN215989036U (zh) | 一种pack箱体结构 | |
CN220420735U (zh) | 镶嵌式插接电池模组 | |
JP7564167B2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システム | |
CN220106652U (zh) | 电池箱、电池模组及电子设备 | |
EP4160789A1 (en) | Battery pack | |
CN219066937U (zh) | 电池包、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 |
CN218996851U (zh) | 电池组液冷散热无焊接成组结构、电池包及动力电池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