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66103U - 一种减震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6103U
CN219066103U CN202223478979.2U CN202223478979U CN219066103U CN 219066103 U CN219066103 U CN 219066103U CN 202223478979 U CN202223478979 U CN 202223478979U CN 219066103 U CN219066103 U CN 219066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lock
heat conduction
heat
conduction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89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楚广亮
雷洁
张玉敏
楚云皓
张光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he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Che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Che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Chenxi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789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6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6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6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散热器,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导热底座,所述导热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一侧设置有防震风扇,所述导热底座四周两侧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导热底座底部滑动连接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两侧固定连接有启动块,所述导热底座远离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凹槽A,所述凹槽A内部滑动连接有反应块。该减震散热器,通过安装好固定底座,并向下移动导热底座,挤压感应块,配合启动块,使得启动块挤压凹槽B上的液压杆A,配合液压仓和液压杆B,使得压板向下移动均匀的挤压硅脂,配合固定底座上的小孔,将硅脂均匀的挤压至需要散热处的表面,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散热器。
背景技术
计算机或者一些机械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可能导致积热一时之间无法散去,从而影响机械工作,或者对机械本身造成损伤,而散热器就是将这些热量及时转移的工具,常见的散热器依据散热方式可以分为风冷,热管散热器,液冷,等多种类型。
公开号为CN208431068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散热器,包括上箱体、下箱体、若干散热管、侧板,上箱体上设置有上进液口,下箱体上设置有下进液口,散热管两端分别与上箱体和下箱体连通设置,散热管的间距相等且平行,侧板由侧板侧边和侧板背边组成,侧板侧边垂直设置在侧板背边两端,侧板背边内设置有斜板,斜板位于侧板侧边内,侧板上固定设置有舌板,舌板与侧板背边平行设置,上箱体和下箱体上分别设置有套板,套板由套板侧边和套板背边组成,位于侧板内,舌板与套板背边焊接设置,减震散热器的材质为铝,上述申请文件中在安装过程中,对于硅脂的涂抹依旧采用手动涂抹,造成后续机械工作时可能因硅脂涂抹不均匀而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直接安装,并未设置辅助固定结构来增加散热器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散热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减震散热器,包括导热底座,所述导热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一侧设置有防震风扇,所述导热底座四周两侧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导热底座底部滑动连接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两侧固定连接有启动块,所述导热底座远离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凹槽A,所述凹槽A内部滑动连接有反应块,所述反应块远离凹槽A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杆,所述导热底座靠近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凹槽B,所述凹槽B内滑动连接有液压杆A,所述液压杆A靠近导热底座中心的一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液压仓,所述液压仓远离液压杆A的一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液压杆B,所述液压杆B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硅脂。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靠近导热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底座上的凹槽形状与所述限制杆截面形状相同。
优选的,所述启动块一共设置有四个,一侧所述启动块靠近所述导热底座的,一侧所述启动块远离所述导热底座。
优选的,所述启动块远离所述感应块的一侧设置为弧形,所述启动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感应块向上滑动后,感应块与所述反应块的垂直距离。
优选的,所述启动块的长度大于所述感应块向上滑动后,感应块与所述液压杆A的垂直距离。
优选的,所述导热底座底部开设有多个小孔,所述硅脂是由硅油作为基础油稠化无机稠化剂精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散热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减震散热器,通过安装好固定底座,并向下移动导热底座,挤压感应块,配合靠近导热底座中心启动块,使得启动块挤压凹槽B上的液压杆A,配合液压仓和液压杆B,使得压板向下移动均匀的挤压硅脂,配合固定底座上的小孔,将硅脂均匀的挤压至需要散热处的表面,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2)该减震散热器,将硅脂挤出后继续向下移动导热底座,配合远离导热底座中心的启动块,使得启动块挤压凹槽A上的反应块,使得限制杆卡入固定底座上的凹槽,从而辅助固定了散热器,提高了散热器运行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C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导热底座;2、散热鳍片;3、防震风扇;4、固定底座;5、感应块;6、启动块;7、凹槽A;8、反应块;9、限制杆;10、凹槽B;11、液压杆A;12、液压仓;13、液压杆B;14、压板;15、硅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散热器,包括导热底座1,导热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2,散热鳍片2一侧设置有防震风扇3,导热底座1四周两侧设置有固定底座4,导热底座1底部滑动连接有感应块5,感应块5两侧固定连接有启动块6,通过安装好固定底座4,并向下移动导热底座1,挤压机械表面,即可使得与导热底座1滑动连接的感应块5带动与感应块5固定连接的启动块6一同向上移动,启动块6一共设置有四个,一侧启动块6靠近导热底座1的,一侧启动块6远离导热底座1,使得靠近导热底座1一侧的启动块6优先进入导热底座1内,导热底座1远离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凹槽A7,凹槽A7内部滑动连接有反应块8,启动块6远离感应块5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启动块6的长度大于感应块5向上滑动后,感应块5与反应块8的垂直距离,当感应块5向上滑动,即可使得远离导热底座1一侧的启动块6随后挤压凹槽A7内与凹槽A7滑动链接的反应块8,反应块8远离凹槽A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杆9,固定底座4靠近导热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固定底座4上的凹槽形状与限制杆9截面形状相同,即可使得反应块8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限制杆9一同向固定底座4位置移动,使得限制杆9卡住固定底座4上的凹槽,从而辅助固定了散热器,提高了散热器运行时的稳定性,导热底座1靠近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凹槽B10,凹槽B10内滑动连接有液压杆A11,启动块6的长度大于感应块5向上滑动后,感应块5与液压杆A11的垂直距离,使得靠近导热底座1一侧的启动块6先挤压凹槽B10内与凹槽B10滑动连接的液压杆A11,即可使得液压杆A11向靠近导热底座1的一侧移动,液压杆A11靠近导热底座1中心的一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液压仓12,液压仓12远离液压杆A11的一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液压杆B13,当液压杆A11向靠近导热底座1的一侧移动时,配合与液压杆A11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仓12,使得与液压仓12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杆B13向下移动,液压杆B13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4,压板14底部设置有硅脂15,导热底座1底部开设有多个小孔,硅脂15是由硅油作为基础油稠化无机稠化剂精制而成,液压杆B13向下移动,即可带动与液压杆B13固定连接的压板14一同向下移动,挤压硅脂15,配合导热底座1底部的小孔,将硅脂15均匀的挤出,提高了散热器的散热效率。
工作原理:通过安装好固定底座4,并向下移动导热底座1,挤压机械表面,使得与导热底座1滑动连接的感应块5带动与感应块5固定连接的启动块6一同向上移动,靠近导热底座1一侧的启动块6先挤压凹槽B10内与凹槽B10滑动连接的液压杆A11,使得液压杆A11向靠近导热底座1的一侧移动,配合与液压杆A11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仓12,使得与液压仓12活塞滑动连接的液压杆B13向下移动,带动与液压杆B13固定连接的压板14一同向下移动,挤压硅脂15,配合导热底座1底部的小孔,将硅脂15均匀的挤出;感应块5继续向上滑动,使得远离导热底座1一侧的启动块6随后挤压凹槽A7内与凹槽A7滑动链接的反应块8,使得反应块8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限制杆9一同向固定底座4位置移动,使得限制杆9卡住固定底座4上的凹槽,辅助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减震散热器,包括导热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2),所述散热鳍片(2)一侧设置有防震风扇(3),所述导热底座(1)四周两侧设置有固定底座(4),所述导热底座(1)底部滑动连接有感应块(5),所述感应块(5)两侧固定连接有启动块(6),所述导热底座(1)远离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凹槽A(7),所述凹槽A(7)内部滑动连接有反应块(8),所述反应块(8)远离凹槽A(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杆(9),所述导热底座(1)靠近中心的一侧开设有凹槽B(10),所述凹槽B(10)内滑动连接有液压杆A(11),所述液压杆A(11)靠近导热底座(1)中心的一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液压仓(12),所述液压仓(12)远离液压杆A(11)的一侧活塞滑动连接有液压杆B(13),所述液压杆B(13)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14),所述压板(14)底部设置有硅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4)靠近导热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底座(4)上的凹槽形状与所述限制杆(9)截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块(6)一共设置有四个,一侧所述启动块(6)靠近所述导热底座(1)的,一侧所述启动块(6)远离所述导热底座(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块(6)远离所述感应块(5)的一侧设置为弧形,所述启动块(6)的长度大于所述感应块(5)向上滑动后,感应块(5)与所述反应块(8)的垂直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块(6)的长度大于所述感应块(5)向上滑动后,感应块(5)与所述液压杆A(11)的垂直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底座(1)底部开设有多个小孔,所述硅脂(15)是由硅油作为基础油稠化无机稠化剂精制而成。
CN202223478979.2U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减震散热器 Active CN219066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8979.2U CN21906610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减震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8979.2U CN21906610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减震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6103U true CN219066103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3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8979.2U Active CN219066103U (zh) 2022-12-26 2022-12-26 一种减震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6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66103U (zh) 一种减震散热器
CN113238642B (zh) 计算机散热模组降温装置
CN218718693U (zh) 一种石油机械散热装置
CN214175045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6346764U (zh) 一种高层楼宇的建筑幕墙结构
CN212696434U (zh) 一种机电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0788818U (zh)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冲孔机
CN213728957U (zh) 一种冲压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14842719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散热器主片
CN111026251A (zh) 高效组合散热式cpu散热器
CN213657625U (zh) 一种高效散热器齿形挤压管
CN21708848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散热器
CN216566029U (zh) 一种可快捷安装的型材散热器
CN220624975U (zh) 导热油散热装置
CN21425372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led屏
CN219390606U (zh) 一种整体冲压钢制板式波冀型散热器
CN215109136U (zh) 一种汽车水箱散热器总成
CN217070699U (zh) 一种高效水冷模具结构
CN216558471U (zh) 铝开边夹铜管散热器
CN216802093U (zh) 一种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螺旋翅片管热拉成型焊接设备
CN220368968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水冷散热器结构
CN219511368U (zh) 一种翅片可延展的散热器
CN216540804U (zh) 一种铝合金加工用便于脱模的压铸模具
CN218728920U (zh) 多方位散热结构
CN216297893U (zh) 一种变速箱同步器齿套零件冷精锻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