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9924U -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9924U
CN219059924U CN202223591612.1U CN202223591612U CN219059924U CN 219059924 U CN219059924 U CN 219059924U CN 202223591612 U CN202223591612 U CN 202223591612U CN 219059924 U CN219059924 U CN 219059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ditch
layer
pine
shr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161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启发
王海洋
吴昌
王学东
侯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he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he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he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Chengr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161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9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9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9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所述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及沿坡面向下依次设置有灌木过滤层、滤沟、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以及与滤沟底部连通的排水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雨水在经过灌木过滤层后流入滤沟内部,通过滤沟内部的填料层,可以对雨水中的污染物做进一步的阻隔和处理,再经过过滤后的雨水渗透至排水沟内部,通过排水沟流入河道内部。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经过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时,可以通过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避免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能够有效去除流入河道内部污水中的污染物,及避免河道坡体上的水土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护坡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汇水面(如屋面、硬化路面、广场、停车场等)占有比例越来越大,雨水引起的城市面源污染物通过地表径流最终进入城市河湖水系,造成河湖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护坡防护通常采用单纯的植草护坡技术,目前的护坡防护在遇到外界大量面源污染物的冲击时,由于水力停留时间短,导致坡面截污不彻底和基质堵塞等问题;现有河湖坡面基质床对污染物去除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旨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河道护坡对流入河道内的污水中的污染物去除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
坡体,所述坡体上沿坡面向下依次设置有灌木过滤层、滤沟、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所述滤沟凹设于所述坡体上;所述滤沟内部填充有用于过滤污染物的填料层;
排水沟,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水沟沿所述滤沟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滤沟相互垂直设置且凹设在所述坡体上,所述排水沟的一端与所述滤沟连通设置,所述排水沟的另一端向河道内部延伸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滤沟的底部相互连通设置,且在所述滤沟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填料层滑入所述排水沟内部的支撑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填料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砾石层、人工沸石层、火山岩层及粗砂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灌木垫保护层包括:
灌木垫,固定安装在所述坡体上;
灌木枝条,穿设在所述灌木垫的缝隙内部,且种植在所述坡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坡体上布置有多个所述灌木垫,且相邻两个所述灌木垫相互搭接设置,在两个所述灌木垫的搭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灌木垫固定到所述坡体上的固定木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木桩包括:
桩杆,所述桩杆为锥形结构;
压杆,所述压杆的中部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可套装到所述桩杆的外侧,且所述套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桩杆的最大外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杆沿所述套环轴线方向的一侧布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灌木垫的锥形尖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松木护角层包括:
松木桩,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松木桩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坡体的坡脚处,且多个所述松木桩依次相邻布置;
土工膜,布置在所述松木桩靠近所述坡体的一侧,所述土工膜用于防止泥土或污染物从两个松木桩之间的间隙流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松木桩及所述土工膜凸出所述坡体的坡面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河道的坡体上沿坡面向下依次布置有灌木过滤层、滤沟、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灌木过滤层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低矮灌木品种进行栽种,利用灌木密集的根茎与枝杈结构有效拦截阻挡随雨水径流冲刷带来的大型悬浮颗粒物,避免后续处理工序的淤积与阻塞,同时可以限制雨水的流速。雨水在经过灌木过滤层后流入滤沟内部,通过滤沟内部的填料层,可以对雨水中的污染物做进一步的阻隔和处理,再经过过滤后的雨水渗透至排水沟内部,通过排水沟流入河道内部。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经过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时,可以通过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避免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能够有效去除流入河道内部污水中的污染物,及避免河道坡体上的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坡体上坡面的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沟与排水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灌木垫保护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坡体;2、灌木过滤层;3、滤沟;31、填料层;32、支撑网;4、灌木垫保护层;41、灌木垫;42、灌木枝条;43、固定木桩;431、桩杆;432、压杆;433、套环;434、锥形尖刺;5、松木护角层;51、松木桩;52、土工膜;6、排水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进行说明。所述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坡体1以及设置在坡体1上并沿坡面向下依次设置有灌木过滤层2、滤沟3、灌木垫保护层4及松木护角层5,滤沟3凹设于坡体1上;滤沟3内部填充有用于过滤污染物的填料层31;排水沟6数量为多个,多个排水沟6沿滤沟3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且排水沟6与滤沟3相互垂直设置,凹设在坡体1上,排水沟6的一端与滤沟3连通设置,排水沟6的另一端向河道内部延伸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河道的坡体1上沿坡面向下依次布置有灌木过滤层2、滤沟3、灌木垫保护层4及松木护角层5,灌木过滤层2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低矮灌木品种进行栽种,利用灌木密集的根茎与枝杈结构有效拦截阻挡随雨水径流冲刷带来的大型悬浮颗粒物,避免后续处理工序的淤积与阻塞,同时可以限制雨水的流速。雨水在经过灌木过滤层2后流入滤沟3内部,通过滤沟3内部的填料层31,可以对雨水中的污染物做进一步的阻隔和处理,再经过过滤后的雨水渗透至排水沟6内部,通过排水沟6流入河道内部。在水流量较大时,雨水经过灌木垫保护层4及松木护角层5时,可以通过灌木垫保护层4及松木护角层5有效抑制暴雨径流对边坡的侵蚀,避免雨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能够有效去除流入河道内部污水中的污染物,及避免河道坡体1上的水土流失。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滤沟3的长度方向沿河道的长度方向布置,排水沟6与滤沟3相互垂直设置,并且排水沟6沿坡体1的倾斜方向延伸至河道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水沟6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排水沟6与滤沟3的底部相互连通设置,且在滤沟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填料层31滑入排水沟6内部的支撑网32。在排水沟6与滤沟3的连接处,将滤沟3的底部挖通并与排水沟6连通,并在排水沟6的底部搭接上过滤网。从而可以使雨水在完全经过填料层31后再渗入排水沟6内部,能够使雨水得到充分的过滤。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安装过滤网时,可以在过滤网上布置一些大于过滤网网孔的石层,可以防止小于过滤网网孔的砂层在最底部时,从过滤网中泄露到排水沟6内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滤沟3与排水沟6连接处的侧壁上设置有挡板,可以防止雨水从滤沟3的侧面流出,并且挡板与滤网为一体弯折成型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两个相邻排水沟6间隔不超过50m,以保证排水通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填料层31可以采用如图1、图3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1、图3,填料层3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砾石层、人工沸石层、火山岩层及粗砂层。在滤沟3内部增加填料,填料的厚度不低于50cm,砾石层、人工沸石层、火山岩层及粗砂层按照4:2:3:2的比例进行配置。填料层31承接通过灌木过滤层2的雨洪径流,并进行临时性调蓄。滤沟3内部利用生态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系统,对雨洪径流中的面源污染物进行高效阻隔与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灌木保护层可以采用如图1、图4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1、图4,灌木垫保护层4包括灌木垫41和灌木枝条42。灌木垫41固定安装在坡体1上;灌木枝条42穿设在灌木垫41的缝隙内部,且种植在坡体1上。灌木垫41厚度在15~25cm之间,灌木垫41采用常见的灌木品种的枝条集结成捆,并铺设在坡体1上,并且铺设有灌木垫41处的坡体1表面处留有不低于20cm的种植土。在灌木垫41的间隙处种植灌木枝条42,一方面能够起到进一步拦蓄径流中的污染物。并通过种植的灌木枝条42可以防止由于河水冲刷带来的水土流失,防止河岸线护坡上的泥沙进入并污染水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灌木垫41可以采用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1、图2及图4,坡体1上布置有多个灌木垫41,且相邻两个灌木垫41相互搭接设置,在两个灌木垫41的搭接处设置有用于将灌木垫41固定到坡体1上的固定木桩43。相邻的灌木垫41沿河道长度方向及坡体1的宽度方向均相互搭接设置,并通过固定木桩43对灌木垫41进行固定,一方面可以增大灌木垫41的密集度,有效对径流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同时能够减少固定木桩43的使用,同一个固定木桩43可以同时将多个灌木垫41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木桩43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固定木桩43包括桩杆431和压杆432。桩杆431桩杆431为锥形结构;压杆432压杆432的中部设置有套环433,套环433可套装到桩杆431的外侧,且套环433的内径小于桩杆431的最大外径。桩杆431采用锥形结构,并且桩杆431外径较小的一端用于插装到坡体1上。在固定灌木垫41时,先将压杆432上的套环433套装到桩杆431上,再将桩杆431穿过灌木垫41向坡体1内部进行安装。从而使压杆432将灌木垫41压紧在坡体1上,实现灌木垫41的固定。操作简单、施工方便。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套环433可以在桩杆431上转动,从而可以调节压杆432的安装位置,根据现场灌木垫41的布置来调节压杆432的安装位置。
可选地,套环433的内孔为与桩杆431锥度相同的锥形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压杆432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4,压杆432沿套环433轴线方向的一侧布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灌木垫41的锥形尖刺434。锥形尖刺434外径较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压杆432上,并且当压杆432安装到桩杆431上时,锥形尖刺434的长度方向沿桩杆431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压杆432压紧在灌木垫41上时,灌木垫41上的枝条可以卡装到两个相邻尖刺之间从而使灌木垫41固定更为稳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松木护角层5可以采用如图1、图2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1、图2,松木护角层5包括松木桩51和土工膜52。松木桩51数量为多个,多个松木桩51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坡体1的坡脚处,且多个松木桩51依次相邻布置;土工膜52布置在松木桩51靠近坡体1的一侧,土工膜52用于防止泥土或污染物从两个松木桩51之间的间隙流出。根据河水特征选用直径在15~30cm的松木桩51密排进行坡脚防护,同时在松木桩51的内侧设置有土工膜52来防止土体从木桩的缝隙间带出。有效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土工膜52的一侧边固定在坡体1的内部,另一侧边位于坡体1的外侧,并与松木桩51的顶部平齐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松木桩51可以采用如图1、图2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1、图2,松木桩51及土工膜52凸出坡体1的坡面设置。土工膜52的上侧边与松木桩51的顶面平齐设置,并且松木桩51的顶面凸出坡体1的坡面设置,在雨水经过灌木垫保护层4流经到松木护角层5时,可以通过松木桩51基土工膜52的防护防止雨水中的泥土流入到河道内部。水分经过上漫经过松木桩51后流入河道内部,而雨水中的泥土经过沉淀留在土工膜52与坡体1之间,可以有效方式坡体1上的泥土流入河道内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土工膜52整体与松木桩51保持平行布置。留在土工膜52与坡体1之间的水分可以经过渗透后越过土工膜52位于坡体1内部的一侧边流入河道内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松木桩51与排水沟6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避让雨水从排水沟6流入河道内部的缺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坡体,所述坡体上沿坡面向下依次设置有灌木过滤层、滤沟、灌木垫保护层及松木护角层,所述滤沟凹设于所述坡体上;所述滤沟内部填充有用于过滤污染物的填料层;
排水沟,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排水沟沿所述滤沟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滤沟相互垂直设置且凹设在所述坡体上,所述排水沟的一端与所述滤沟连通设置,所述排水沟的另一端向河道内部延伸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与所述滤沟的底部相互连通设置,且在所述滤沟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填料层滑入所述排水沟内部的支撑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砾石层、人工沸石层、火山岩层及粗砂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垫保护层包括:
灌木垫,固定安装在所述坡体上;
灌木枝条,穿设在所述灌木垫的缝隙内部,且种植在所述坡体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上布置有多个所述灌木垫,且相邻两个所述灌木垫相互搭接设置,在两个所述灌木垫的搭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灌木垫固定到所述坡体上的固定木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木桩包括:
桩杆,所述桩杆为锥形结构;
压杆,所述压杆的中部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可套装到所述桩杆的外侧,且所述套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桩杆的最大外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沿所述套环轴线方向的一侧布置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灌木垫的锥形尖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护角层包括:
松木桩,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松木桩沿竖直方向固定在所述坡体的坡脚处,且多个所述松木桩依次相邻布置;
土工膜,布置在所述松木桩靠近所述坡体的一侧,所述土工膜用于防止泥土或污染物从两个松木桩之间的间隙流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木桩及所述土工膜凸出所述坡体的坡面设置。
CN202223591612.1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Active CN219059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1612.1U CN21905992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1612.1U CN21905992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9924U true CN219059924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1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1612.1U Active CN219059924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99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9844B (zh) 一种具有蓄排水装置的行道树树池
CN103215920B (zh)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3603320B (zh) 一种lid型雨水沟渠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CN105714911A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及区域雨水处理方法
CN108193758B (zh) 海绵城市道路收蓄排水结构
KR20160022632A (ko) 식생 성장 촉진 및 비점오염물질의 저감 제거를 갖는 빗물 정원 시설의 시공 방법
CN110016886B (zh)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CN210002201U (zh) 透水路面绿化带排水路缘石雨污分离调蓄系统
CN205348354U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9267445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106917522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112391997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河道堤岸结构
CN211283925U (zh) 一种下沉式缓冲带公路径流净化装置
CN113402120A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拦截系统
CN209114270U (zh)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生态树池
CN219059924U (zh)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
CN108166448B (zh) 治理河岸面源污染的护岸
CN102487695A (zh) 道路绿化带
CN109487900A (zh) 一种下凹式绿地的抗冲击排水过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4301528U (zh) 城市河道挡墙的海绵化改造系统
EP1252393B1 (de) Versickerungssystem
CN108086438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新型绿地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86346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系统
CN210916859U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