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7359U -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7359U
CN219057359U CN202222795423.XU CN202222795423U CN219057359U CN 219057359 U CN219057359 U CN 219057359U CN 202222795423 U CN202222795423 U CN 202222795423U CN 219057359 U CN219057359 U CN 219057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aste liquid
connecting seat
box
wat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9542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贞�
杜凡
巩瑞
于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79542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7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7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7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属于实验室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的收集器无法对废液进行分类收集,而在科研实验中所产生的废液种类繁多,如将不同的废液混合在同一个收集器内,可能会使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其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技术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有箱体顶部上开设的多组安装槽,安装槽内均穿设有收集斗,收集斗上均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外圆面上均设有按压板,第一连接座均和第二连接座铰接,第二连接座之间均套设有扭簧,安装座底部均设有密封垫,收集斗底部均连接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底部均连接有收集罐。将废液分类收集在不同的收集罐内,可以有效的防止实验废水混合,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Description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废液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背景技术
实验室废液主要来自各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在科研实验中所产生的废液,因为其对人体、环境和水环境会造成危害,从而需要通过专业的收集器,对其进行收集,避免其泄漏到外界。
如专利号为201720391493.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废液收集桶,废液收集桶顶部有桶盖,桶内上部有可拆卸的过滤网,侧面有液位高度观察孔,底部有踏板以及滚轮,踏板可以开合桶盖,方便倾倒废液,滚轮便于废液收集桶移动。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废液收集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但是现有的收集器无法对废液进行分类收集,而在科研实验中所产生的废液种类繁多,如将不同的废液混合在同一个收集器内,可能会使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其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验室废液收集器,以解决现有的收集器无法对废液进行分类收集,而在科研实验中所产生的废液种类繁多,如将不同的废液混合在同一个收集器内,可能会使其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其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上开设有多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穿设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上均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外圆面上均设置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箱体的顶部均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均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均和所述第二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均顶紧套设有扭簧,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收集斗的底部均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另一端均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底部均通过另一组水管连接有收集罐。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顶盖和两组卡套,水管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底盖,所述底盖内穿设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穿设有过滤棉,所述安装盒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卡设有过滤网,所述顶盖外圆面的底部和所述底盖外圆面的顶部均设置有凸块,两组所述卡套的内侧均开设有卡槽,其中一组所述卡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座,另外一组所述卡套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与所述第四连接座铰接,两组所述卡套的另一端卡设有紧固螺杆,所述凸块均卡设在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卡设有第一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所述底盖的底部接触,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多组过孔,所述水管均穿设于所述过孔内,所述箱体内的底部开设有多组限位槽,所述收集罐的底部均卡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通过合页与箱体连接,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四组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卡设有第二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该废液收集器时,通过按压按压板,从而密封盖会在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铰接的作用下向上翘起,按压板在下压的过程中会使扭簧逐渐扭转,之后将实验废液倒入在收集斗中。在完全倒入后,松开对按压板的按压,扭簧会控制按压板,让密封盖重新对收集斗进行密封,而密封垫会在密封盖的按压下,与收集斗的内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其内部的气体溢出。
而实验废液会在收集斗的引导下,经过水管流入到过滤组件中,在经过过滤组件时其中的杂质会被其过滤,最后在通过另一组水管排放在收集罐中,在对不同的实验废液进行收集时,可将其倒入在不同的收集斗中,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实验废水混合,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收集斗和密封盖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箱体;2、安装槽;3、收集斗;4、密封盖;5、按压板;6、第一连接座;7、安装板;8、第二连接座;9、扭簧;10、安装座;11、密封垫;12、水管;13、收集罐;14、顶盖;15、底盖;16、安装盒;17、过滤棉;18、放置槽;19、过滤网;20、凸块;21、卡套;22、卡槽;23、第三连接座;24、第四连接座;25、紧固螺杆;26、第一密封槽;27、第一密封圈;28、支撑板;29、过孔;30、限位槽;31、防护门;32、合页;33、万向轮;34、第二密封槽;35、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包括有箱体1,箱体1的顶部上开设有多组安装槽2,安装槽2内均穿设有收集斗3,收集斗3上均安装有密封盖4,密封盖4的外圆面上均设置有按压板5,按压板5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座6,箱体1的顶部均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板7,安装板7上均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座8,第一连接座6均和第二连接座8铰接。
箱体1的作用在于支撑和安装整个收集器的组件,并为内部的组件起到保护的作用。收集斗3用于收集实验人员倒出的实验废液,呈漏斗状为其进行导向,避免其不慎洒出。按压板5为六十度的斜板,用于方便实验人员控制密封盖4,并且可以限制其的开合的角度。安装板7通过螺丝紧固在箱体1上,用于连接安装密封盖4,并且作为控制密封盖4的一个支点。
第二连接座8之间均顶紧套设有扭簧9,密封盖4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座10,安装座10的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11,收集斗3的底部均连接有水管12,水管1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的底部均通过另一组水管12连接有收集罐13。
在使用该废液收集器时,通过按压按压板5,从而密封盖4会在第一连接座6与第二连接座8铰接的作用下向上翘起,按压板5在下压的过程中会使扭簧9逐渐扭转,之后将实验废液倒入在收集斗3中。在完全倒入后,松开对按压板5的按压,扭簧9会控制按压板5,让密封盖4重新对收集斗3进行密封,而密封垫11会在密封盖4的按压下,与收集斗3的内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其内部的气体溢出。
而实验废液会在收集斗3的引导下,经过水管12流入到过滤组件中,在经过过滤组件时其中的杂质会被其过滤,最后在通过另一组水管12排放在收集罐13中,在对不同的实验废液进行收集时,可将其倒入在不同的收集斗3中,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实验废水混合,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如图1、2、5所示,过滤组件包括有顶盖14和两组卡套21,水管12连接的顶盖14,顶盖14的底部设置有底盖15,底盖15内穿设有安装盒16,安装盒16内穿设有过滤棉17,安装盒16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8,放置槽18内卡设有过滤网19。
安装盒16内用于安装过滤棉17,而过滤棉17可以有效的过滤掉实验废液中含杂的较小杂质。放置槽18用于卡设安装过滤网19,而过滤网19用于过滤实验废液中含杂的较大的杂质。过滤棉17和过滤网19在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可通过打开底盖15和顶盖14,对其进行清洗或更换,避免杂质太多,从而导致废液堵塞。
顶盖14外圆面的底部和底盖15外圆面的顶部均设置有凸块20,两组卡套21的内侧均开设有卡槽22,其中一组卡套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座23,另外一组卡套2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座24,第三连接座23与第四连接座24铰接,两组卡套21的另一端卡设有紧固螺杆25,凸块20均卡设在卡槽22内。
在安装该过滤组件时,通过将顶盖14与水管12连接,在将底盖15与收集罐13上的水管12连接,进而将安装好过滤棉17和过滤网19的安装盒16安装在底盖15内,紧接着使顶盖14和底盖15闭合,让两组卡套21套设在凸块20外,让其进行紧固配合,最后通过紧固螺杆25配合螺帽,对两组卡套21进行紧固,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顶盖14和底盖15松脱。
如图1、2、5所示,底盖15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26,第一密封槽26内卡设有第一密封圈27。箱体1内设置有支撑板28,支撑板28的顶部与底盖15的底部接触,支撑板28上开设有多组过孔29,水管12均穿设于过孔29内,箱体1内的底部开设有多组限位槽30,收集罐13的底部均卡设在限位槽30内。
第一密封圈27可以在顶盖14和底盖15进行紧固时,对其两者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实验废液在流经过滤组件时,从而缝隙中流出。支撑板28用于支撑和安放过滤组件,而过孔29用于对水管12进行避位,还可可以有效的对水管12进行整理,避免在安装的过程中水管12出现缠绕的现象。限位槽30用于安放收集罐13,可以有效的防止其至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倾倒和歪斜的现象。
如图1至图3所示,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门31,防护门31通过合页32与箱体1连接,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四组万向轮33。密封盖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密封槽34,第二密封槽34内卡设有第二密封圈35。
防护门31通过合页32可以进行开合,从而可以对箱体1内进行密封,避免外界对收集罐13造成破坏,导致内部的废水流出。万向轮33用于转移该废液收集器。第二密封圈35的表面与收集斗3的内侧表面接触,可以有效的对其进行二次密封,避免有气体从密封垫11的缝隙中溢出。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在使用该废液收集器时,通过按压按压板5,从而密封盖4会在第一连接座6与第二连接座8铰接的作用下向上翘起,按压板5在下压的过程中会使扭簧9逐渐扭转,之后将实验废液倒入在收集斗3中。在完全倒入后,松开对按压板5的按压,扭簧9会控制按压板5,让密封盖4重新对收集斗3进行密封,而密封垫11会在密封盖4的按压下,与收集斗3的内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防止其内部的气体溢出。
而实验废液会在收集斗3的引导下,经过水管12流入到过滤组件中,在经过过滤组件时其中的杂质会被其过滤,最后在通过另一组水管12排放在收集罐13中,在对不同的实验废液进行收集时,可将其倒入在不同的收集斗3中,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实验废水混合,而产生的化学反应。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Claims (6)

1.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的顶部上开设有多组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均穿设有收集斗(3),所述收集斗(3)上均安装有密封盖(4),所述密封盖(4)的外圆面上均设置有按压板(5),所述按压板(5)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座(6),所述箱体(1)的顶部均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均设置有两组第二连接座(8),所述第一连接座(6)均和所述第二连接座(8)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座(8)之间均顶紧套设有扭簧(9),所述密封盖(4)的底部均设置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底部均设置有密封垫(11),所述收集斗(3)的底部均连接有水管(12),所述水管(1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的底部均通过另一组水管(12)连接有收集罐(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有顶盖(14)和两组卡套(21),水管(12)连接的顶盖(14),所述顶盖(14)的底部设置有底盖(15),所述底盖(15)内穿设有安装盒(16),所述安装盒(16)内穿设有过滤棉(17),所述安装盒(16)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8),所述放置槽(18)内卡设有过滤网(19),所述顶盖(14)外圆面的底部和所述底盖(15)外圆面的顶部均设置有凸块(20),两组所述卡套(21)的内侧均开设有卡槽(22),其中一组所述卡套(21)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连接座(23),另外一组所述卡套(2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座(24),所述第三连接座(23)与所述第四连接座(24)铰接,两组所述卡套(21)的另一端卡设有紧固螺杆(25),所述凸块(20)均卡设在所述卡槽(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5)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26),所述第一密封槽(26)内卡设有第一密封圈(2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支撑板(28),所述支撑板(28)的顶部与所述底盖(15)的底部接触,所述支撑板(28)上开设有多组过孔(29),所述水管(12)均穿设于所述过孔(29)内,所述箱体(1)内的底部开设有多组限位槽(30),所述收集罐(13)的底部均卡设在所述限位槽(30)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门(31),所述防护门(31)通过合页(32)与箱体(1)连接,所述箱体(1)的底部安装有四组万向轮(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废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密封槽(34),所述第二密封槽(34)内卡设有第二密封圈(35)。
CN202222795423.XU 2022-10-24 2022-10-24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Active CN219057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5423.XU CN219057359U (zh) 2022-10-24 2022-10-24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95423.XU CN219057359U (zh) 2022-10-24 2022-10-24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7359U true CN219057359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3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95423.XU Active CN219057359U (zh) 2022-10-24 2022-10-24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73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6420A (zh) 管道过滤器
CN219057359U (zh) 实验室废液收集器
CN208389645U (zh) 一种实验室用废气处理装置
CN2429237Y (zh) 机械搅拌式颗粒滤料过滤器
CN211527909U (zh) 一种水样采集装置
CN211987452U (zh) 方便清洗排空的保安过滤器
CN212119277U (zh) 一种适于家庭污水处理的便捷式污水处理罐
CN211537783U (zh) 一种福尔马林的回收装置
CN211676509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
CN211693989U (zh) 一种保护管道接口的盖板
CN216475395U (zh) 一种实验室排水管过滤残渣防堵装置
CN220467953U (zh) 一种具有过滤结构的细胞沉淀用离心管
CN217796168U (zh) 一种用于分析化学实验室废液收集装置
CN214247302U (zh) 可拆卸式砂筛
CN220572812U (zh) 便于清理的污水管网过滤装置
CN220715106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13950795U (zh) 一种排污管道过滤装置
CN216537274U (zh) 一种快开式过滤器安全锁紧机构
CN218077185U (zh) 一种高效防烫伤汽水分离器
CN218444592U (zh) 一种具有多储存结构的废水取样装置
CN213478425U (zh) 一种应用于挖掘机的发动机放油机构
CN214181968U (zh) 一种管道除杂器
CN213643378U (zh) 一种便于清洗滤芯的工程机械精滤器总成
CN213060579U (zh)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211486759U (zh) 一种液体肥料多级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