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4752U - 箱梁端头模板 - Google Patents

箱梁端头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4752U
CN219054752U CN202320075129.3U CN202320075129U CN219054752U CN 219054752 U CN219054752 U CN 219054752U CN 202320075129 U CN202320075129 U CN 202320075129U CN 219054752 U CN219054752 U CN 219054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holes
box girder
plate
girde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51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崟
林晓澄
史彪之
权宏武
王伟伟
石治荣
金永明
宋健
查松怀
怀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City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Wuxi City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City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Second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Wuxi City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200751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4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4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4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箱梁端头模板,涉及箱梁领域,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其中,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钢筋穿过;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波纹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本说明书所提供的箱梁端头模板,解决了预制小箱梁二次封端施工时钢筋需要破除既有混凝土或植筋的问题。

Description

箱梁端头模板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箱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梁端头模板。
背景技术
预制小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内部为空心状,上部两侧有翼缘,类似箱子,因而得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现有的箱梁预制过程,会先制作箱梁钢筋笼,通过浇筑模板进行对箱梁的初步浇筑,箱梁初步浇筑成型后的结构会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张拉完毕后,会进行对箱梁内的张拉孔灌浆、切割钢绞线以及封锚,而后需要对箱梁的端部进行二次浇筑。
二次浇筑钢筋与初次浇筑的箱梁端头的顶板、底板与腹板的水平钢筋全部都要连接到一起,随后才能进行二次浇筑。在目前小箱梁制作工艺中,端头绑扎封端钢筋无法预留,只能通过后期凿除一部分初次浇筑的箱梁端头混凝土才能达到外露顶板、底板和腹板的水平钢筋的目的,或前期不预留钢筋,后期通过植筋间接达到目的。
若后期凿除混凝土,易损害成品结构,造成小裂缝等危害,且被凿除的混凝土无法得到再利用,还需要二次浇筑混凝土填充原有凿除部分,造成混凝土多次浪费。若后期植筋,因为钢筋保护层厚度较小,打孔过程易损害既有结构造成混凝土面崩裂,且打孔因无法确定锚下结构的精确位置,过程中容易损伤锚下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说明书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箱梁端头模板,解决了预制小箱梁二次封端施工时钢筋需要破除既有混凝土或植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箱梁端头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
其中,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钢筋穿过;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波纹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三板体上方,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两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的外轮廓围成一个倒置的等腰梯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体的顶边和所述第二板体的顶边相对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板体的顶边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边相对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两排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中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一排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侧边平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一排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排列方向为水平方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板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
有益效果: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箱梁端头模板,通过设置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并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上设置用于供钢筋穿过的第一通孔,在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上设置用于供波纹管穿过的第二通孔,使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内侧;并保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为分体设置,第一板体与第三板体为分体设置,第二板体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板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从而使用该箱梁端头模板可以保证二次封端时需要连接的钢筋会直接外露,解决了预制小箱梁二次封端施工时钢筋需要破除既有混凝土或植筋的问题,具体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1、避免了凿除初次浇筑混凝土给混凝土成品带来的危害;
2、省去了凿除或植筋这一道费时费力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益;
3、避免了混凝土的多次浪费,节约了施工成本。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一种箱梁端头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供的箱梁端头模板一次浇筑并拆除箱梁端头模板后的箱梁端头成品大样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三板体;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箱梁端头模板,包括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
其中,所述第一板体1、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上均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用于供钢筋6穿过。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上均设有第二通孔5,所述第二通孔5用于供波纹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5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4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4位于所述第二通孔5的内侧。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2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三板体3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二板体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板体2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板体1和所述第三板体3。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箱梁端头模板,通过设置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并在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上设置用于供钢筋6穿过的第一通孔4,在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上设置用于供波纹管穿过的第二通孔5,使第二通孔5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4的直径,第一通孔4位于第二通孔5的内侧;并保证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为分体设置,第一板体1与第三板体3为分体设置,第二板体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第二板体2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板体1和第三板体3,从而使用该箱梁端头模板可以保证二次封端时需要连接的钢筋6会直接外露,解决了预制小箱梁二次封端施工时钢筋需要破除既有混凝土或植筋的问题,无需凿除初次浇筑的箱梁端头混凝土且无需植筋,具体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1、避免了凿除初次浇筑混凝土给混凝土成品带来的危害;
2、省去了凿除或植筋这一道费时费力的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益;
3、避免了混凝土的多次浪费,节约了施工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板体1位于所述第三板体3上方,所述第二板体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两侧。在使用时,第二板体2对接到箱梁的侧模内侧,第三板体3对接到箱梁的底模内侧。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2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三板体3为分体设置,这是因为在安装时需要先安装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然后安装好箱梁内模和顶板钢筋后再安装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可以是分体设置,也可以是一体设置。优选的,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均为分体设置,方便制作和运输。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板体1、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的外轮廓围成一个倒置的等腰梯形。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1的顶边和所述第二板体2的顶边相对齐。所述第三板体3的顶边和所述第二板体2的底边相对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顶”、“底”以图1中的竖直方向为参考方向,即第一板体1的顶边为第一板体1在图1中最上方的边,第一板体1中的底边为第一板体1在图1中最下方的边;第二板体2的顶边为第二板体2在图1中最上方的边,第二板体2中的底边为第二板体2在图1中最下方的边;第三板体3的顶边为第三板体3在图1中最上方的边,第三板体3中的底边为第三板体3在图1中最下方的边。
在使用时,所述第一板体1、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即存在一竖直平面,所述第一板体1、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在竖直方向的表面均与该竖直平面重合。也即,在图1所示的表面上,所述第一板体1、所述第二板体2和所述第三板体3共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的形状优选为圆形。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有两排多个所述第一通孔4,多个所述第一通孔4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的中心。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板体2上设有一排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二板体2的侧边平行。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板体3上设有一排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的排列方向为水平方向。
具体的,所述第三板体3上的所述第一通孔4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板体2上的所述第一通孔4的数量。在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上,所述第二通孔5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通孔4的数量。其中,第二板体2上可以设有三个第二通孔5,第三板体3上可以设有两个第二通孔5。
在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在箱梁钢筋笼入模后,配合龙门吊将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一同吊起,缓缓对接到箱梁的侧模与底模内侧,再继续向既有钢筋笼靠近,从第二通孔5中穿出波纹管后陆续从第二板体2和第三板体3的第一通孔4中穿入腹板钢筋6和底板钢筋6。继续向前推动箱梁端头模板直至指定尺寸位置。
陆续安装好箱梁内模与顶板钢筋后,使用龙门吊吊起第一板体1,使用如上相同的步骤穿入顶板钢筋使其达到直接外露效果,随后缓慢向前移动第一板体1,使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第三板体3对齐并固定。
待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指定要求后,缓慢拆除箱梁端头模板。拆除箱梁端头模板之后如图2所示,顶部、腹部和底部的钢筋6直接外露,在外露钢筋6上按要求绑扎或焊接二次封端钢筋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引用的任何数值都包括从下限值到上限值之间以一个单位递增的下值和上值的所有值,在任何下值和任何更高值之间存在至少两个单位的间隔即可。举例来说,如果阐述了一个部件的数量或过程变量(例如温度、压力、时间等)的值是从1到90,优选从20到80,更优选从30到70,则目的是为了说明该说明书中也明确地列举了诸如15到85、22到68、43到51、30到32等值。对于小于1的值,适当地认为一个单位是0.0001、0.001、0.01、0.1。这些仅仅是想要明确表达的示例,可以认为在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列举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组合都是以类似方式在该说明书明确地阐述了的。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范围都包括端点以及端点之间的所有数字。与范围一起使用的“大约”或“近似”适合于该范围的两个端点。因而,“大约20到30”旨在覆盖“大约20到大约30”,至少包括指明的端点。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0)

1.一种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
其中,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钢筋穿过;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上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波纹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三板体为分体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位于所述第三板体上方,所述第二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的外轮廓围成一个倒置的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顶边和所述第二板体的顶边相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的顶边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底边相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在竖直方向上对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两排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一排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侧边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上设有一排多个间隔均匀分布的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排列方向为水平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端头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
CN202320075129.3U 2023-01-10 2023-01-10 箱梁端头模板 Active CN219054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5129.3U CN219054752U (zh) 2023-01-10 2023-01-10 箱梁端头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5129.3U CN219054752U (zh) 2023-01-10 2023-01-10 箱梁端头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4752U true CN219054752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4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5129.3U Active CN219054752U (zh) 2023-01-10 2023-01-10 箱梁端头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4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7421B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u形框架梁的制作模具和制作方法
CN107245934A (zh) 一种装配式钢‑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小箱梁
US20140173903A1 (en) Prefabricated Structural Concrete Beam and Methods for Use
CN108301545A (zh) 一种带立体桁架临时支撑的装配式大模块叠合梁板结构
CN109457590A (zh) 一种无模板化装配式波形钢腹板钢-混组合梁桥及施工方法
KR101127130B1 (ko) 교량의 프리케스트 합성형 프리스트레스트 박스 거더교시공방법
CN110397200A (zh) 装配式双向钢筋桁架楼板
CN219054752U (zh) 箱梁端头模板
CN108643395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预应力自复位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802633U (zh) 一种带型钢约束构件的叠合剪力墙
CN110924303B (zh) 一种钢梁与内置型钢混凝土板连续组合梁及施工方法
CN111155713A (zh) 一种预制叠合梁及施工方法
CN209338983U (zh) 一种无模板化装配式波形钢腹板钢-混组合梁桥
CN112281635A (zh) 一种新型轨道全装配式集成工业化体系
CN111305047A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06599882U (zh) 内嵌单层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218091304U (zh) 一种新型的钢混组合竖向构件与楼板的搭接节点
CN110843095A (zh) 混凝土箱模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免拆模建造方法
CN217461119U (zh) 一种具有砼肋桁架的预制板
CN212103633U (zh)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
CN215749836U (zh) 一种预制箱梁用的封端模板
CN220224902U (zh) 一种倒t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梁结构
CN220353065U (zh) 一种高强高延性混凝土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
CN219773326U (zh) 一种免支撑叠合楼板
CN219671803U (zh) 一种连续梁式双梁板叠合楼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