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2618U - 冲压去毛刺模具 - Google Patents

冲压去毛刺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2618U
CN219052618U CN202320059362.2U CN202320059362U CN219052618U CN 219052618 U CN219052618 U CN 219052618U CN 202320059362 U CN202320059362 U CN 202320059362U CN 219052618 U CN219052618 U CN 2190526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tamping
die holder
deburring
elastic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593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593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26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26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26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冲压去毛刺模具,适于弹性夹持一零件,并去除所述零件中的毛刺,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包括一上模座、一下模座、一冲压件和一弹性构件,所述冲压件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冲压件相接触,所述弹性构件沿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运动的方向被可弹性压缩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所述弹性构件具有一被压缩状态,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具有一合模状态,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弹性构件也处于所述被压缩状态,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合模过程中,所述冲压件弹性夹紧所述零件,当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冲压件刚性冲压所述零件。

Description

冲压去毛刺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冲压去毛刺模具。
背景技术
一些零件采用模具铸造成型,由于铸造工艺限制,该零件内部难以形成通孔。因此,需要在零件铸造成型后,再次对零件进行加工,使零件的内部形成通孔。
现有的方法采用冲压加工的方式去除零件的封闭通孔中金属,但是现有的冲压加工模具会直接刚性夹持并固定零件,导致零件在冲压过程中长时间被刚性夹持,容易导致零件发生变形,导致冲压后的零件不符合生产要求。若采用人工手动去除的话,加工效率低下,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高,难以大批量加工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冲压去毛刺模具,其中第一弹性件在上模座和下模座处于合模状态时能够完全位于延伸孔内,便于冲压件刚性冲压零件,避免零件被长时间刚性夹持。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冲压去毛刺模具,其中第二弹性件使下板与上板弹性接触,以通过下板与零件弹性接触,进一步地避免零件在被冲压过程中受到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冲压去毛刺模具,其中检测构件能够检测零件是否平稳地放置在下模座。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冲压去毛刺模具,适于弹性夹持一零件,并去除所述零件中的毛刺,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包括:
一上模座;
一下模座;
一冲压件,所述冲压件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和
一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冲压件相接触,所述弹性构件沿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运动的方向被可弹性压缩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所述弹性构件具有一被压缩状态,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具有一合模状态,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弹性构件也处于所述被压缩状态,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合模过程中,所述冲压件弹性夹紧所述零件,当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冲压件刚性冲压所述零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均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开设有至少一延伸孔;
所述弹性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连接件和至少一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件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下方,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的运动方向形成一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具有一大内径孔和一小内径孔,所述大内径孔靠近所述上模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阶梯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件被设置于所述阶梯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延伸孔,并与所述连接件相抵,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完全压缩至所述延伸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上板和一下板,所述上板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板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板,所述上板中开设有所述阶梯孔的大内径孔,所述下板开设有所述阶梯孔的小内径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上板通过若干螺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板通过若干连接螺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弹性构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设置弹性连接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所述上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完全压缩至所述安装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实施为弹簧,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螺栓同轴地设置于所述上板,所述弹簧被所述连接螺栓贯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下模座形成一加工面,所述加工面用于放置所述零件,所述下模座在所述加工面处向上形成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零件中的孔洞相适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至少一抵挡结构,所述抵挡结构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抵挡结构用于阻挡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合模后进一步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至少一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上模座朝所述下模座平稳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零件。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中固定件爆炸后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合模状态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沿图2中A剖面剖开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沿图2中B剖面剖开的剖视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合模状态并冲压零件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中弹性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参考图1至图6,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冲压去毛刺模具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被设置于一冲压机,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在所述冲压机的作用下沿预定方向运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能够弹性夹持一零件900,并去除所述零件900中的毛刺。
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包括一上模座10、一下模座20、一冲压件30和一弹性构件40。
所述冲压件30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或所述上模座10,所述弹性构件40与所述冲压件30相接触,且所述弹性构件40沿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运动的方向被可弹性压缩地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或所述上模座10。所述弹性构件40具有一被压缩状态,且在所述弹性构件40处于被压缩状态时,所述冲压件30通过所述弹性构件40与所述下模座20或所述上模座10刚性接触。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具有一合模状态,此时,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夹紧所述零件900。另外,当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弹性构件40也恰好处于所述被压缩状态,此时,所述冲压件30通过所述弹性构件40与所述下模座20或所述上模座10刚性接触。因此,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逐渐合模过程中,所述冲压件30起初通过所述弹性构件40弹性夹紧所述零件900,而一旦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到达所述合模状态,所述冲压件30刚性冲压所述零件900,完成对所述零件900的加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中设置所述弹性构件40,能够减少所述零件900在加工过程中被刚性夹持的时间,避免所述零件900因刚性夹持而受到损伤,提高所述零件900被加工后的良品率。
以所述冲压件30和所述弹性构件40均被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0为例进行描述,但所述冲压件30和所述弹性构件40也可被设置在所述下模座20。
在需要去除所述零件900的毛刺时,先将所述零件900放置于所述下模座20,此时,通过所述上模座10朝所述零件900进行运动,使得所述冲压件30靠近所述零件900,并且所述冲压件30弹性夹持所述零件900,当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到达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冲压件30去除所述零件900中的毛刺,由于所述冲压件30通过所述弹性构件40与所述上模座10接触,所述冲压件30仅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合模时刚性冲压所述零件900,能够避免所述零件900在被冲压时长时间受到刚性夹持,避免所述零件900在被冲压时受到损坏,提高所述零件900被加工后的良品率。
具体地,如图1所示,所述冲压件30的底端具有若干凸出的尖锐部,所述冲压件30通过自身所述尖锐部打通封闭所述零件900中的金属。对应地,所述冲压件30还可被实施为其他尖锐状,用于去除所述零件900中的金属毛刺,例如,去除所述零件900孔洞边缘的毛刺。
所述弹性构件40包括一固定件41、一连接件42和至少一第一弹性件43,所述固定件41被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的下方,所述固定件41沿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的运动方向形成一阶梯孔401,所述阶梯孔401具有一大内径孔和一小内径孔,所述大内径孔靠近所述上模座10。所述连接件42与所述阶梯孔401相适配,所述连接件42具有一大外径部和一小外径部,所述连接件42插接于所述阶梯孔401,所述连接件42的大外径部位于所述阶梯孔401内部,所述小外径部凸出所述阶梯孔401,从而使得所述连接件42插接在所述固定件41的内部,所述第一弹性件43被设置于所述阶梯孔401的大内径孔,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43同时与所述连接件42的大外径部与所述上模座10相抵,使得所述连接件42可弹性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0,所述冲压件30被设置于所述连接件42的小外径部,从而使得所述冲压件30可弹性伸缩地设置在所述上模座10,从而使得所述冲压件30能够弹性地冲压所述零件900。
所述上模座10开设有至少一延伸孔101,所述第一弹性件43的至少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延伸孔101,并与所述连接件42相抵,由于所述第一弹性件43处于所述延伸孔101,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3被压缩时,所述第一弹性件43能够被完全压缩至所述延伸孔101中,使得所述连接件42能够直接与所述上模座10相接触,从而使得所述冲压件30能够对所述零件900实施刚性冲压。具体地,当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达到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43恰好被完全压缩至所述延伸孔101内,此时,所述连接件42直接与所述上模座10相抵,所述冲压件30与所述零件900刚性接触,所述冲压件30刚性冲压所述零件900,使得所述冲压件30能够将所述零件900中多余的毛刺去除,从而完成对所述零件900的加工。当所述冲压件30刚性接触所述零件900时,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之间的距离恰好能够夹持所述零件900,使得所述零件900仅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的合模状态处于刚性夹持,能够避免所述零件900被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长时间夹持而损坏。
所述固定件41包括一上板411和一下板412,所述上板411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所述下板412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板411,所述上板411中开设有所述阶梯孔401的大内径孔,所述下板412开设有所述阶梯孔401的小内径孔。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板411和所述下板412拼接组合形成所述固定件41,所述上板411和所述下板412的内部也拼接组合形成所述阶梯孔401。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拆卸所述下板412来便于所述连接件42安装至所述固定件41的内部。
具体地,所述上板411借助若干螺栓的配合与所述上模座10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板412借助若干连接螺栓的配合与所述上板411可拆卸连接。
所述弹性构件40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件44,所述第二弹性件44被设置弹性连接所述下板412与所述上板411,以在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合模时,所述下板412能够与所述零件900弹性接触。
所述第二弹性件44被实施为弹簧。所述上板411开设有安装孔41101,所述安装孔41101与连接所述连接螺栓同轴,所述安装孔41101用于容纳所述弹簧。当所述弹簧处于所述安装孔41101时,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弹簧,从而实现所述下板412与所述上板41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下板412弹性地与所述上板411连接。
所述安装孔41101的长度小于所述弹簧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当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弹簧被压缩至所述安装孔41101内部,所述下板412与所述上板411刚性接触。
因此,在所述上模座10初始冲压所述零件900时,所述上模座10与所述零件900弹性接触,在所述上模座10与所述下模座20合模时,所述零件900才与所述冲压件30以及所述下板412刚性接触,使得所述零件900不会一直处于被刚性夹持状态,提高所述零件900被加工的精准度,避免所述零件900受到损伤。
具体地,所述上模座10上开设有若干沉孔102,所述连接螺栓通过所述沉孔102下沉至所述上模座10的内部,从而使得所述上板411与所述下板412稳定地固定于所述上模座10。
在使用时,先将所述上板411安装至所述上模座10,再将所述连接件42和所述第一弹性件43放置于所述上板411的孔洞中,再将所述下板412套设在所述连接件42,并使所述第二弹性件44位于所述上板411和所述下板412之间,再将所述下板412安装至所述上板411,从而使所述上板411和所述下板412构成所述阶梯孔401,从而将所述连接件42限制于所述阶梯孔401,从而完成所述固定件41、所述连接件42与所述上模座10的安装。
所述下模座20形成一加工面201,所述加工面201用于放置所述零件900。
为了保证所述零件900被稳定地放置在所述加工面201,所述下模座20在所述加工面201处向上形成凸块21,所述凸块21与所述零件900中的孔洞相适配,通过所述凸块21限制所述零件900的位置,提高所述零件900放置在所述加工面201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所述零件900在被加工时的精准度。
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至少一抵挡结构50,所述抵挡结构50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之间,所述抵挡结构50能够阻挡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合模后进一步运动,避免所述上模座10过度朝所述下模座20运动夹伤所述零件900。
所述抵挡结构50包括至少一支撑柱51,所述支撑柱51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或所述下模座20,具体地,所述支撑柱51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所述支撑柱51与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合模后的长度相等,以使所述支撑柱51能够承接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合模后的压力。
具体地,所述支撑柱51被实施为两段,其中一段所述支撑柱51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另一段所述支撑柱51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在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处于合模状态时,两段所述支撑柱51相互抵接。
优选地,其中一段所述支撑柱51的横截面积大于另一段所述支撑柱51的横截面积。
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至少一引导结构60,所述引导结构60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之间,所述引导结构60用于引导所述上模座10朝所述下模座20平稳运动。
所述导向结构60包括一引导柱61和一引导套62,所述引导柱61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所述引导套62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且所述引导套62与所述引导柱61为同轴设置。当所述上模座10和所述下模座20合模时,所述引导柱61插接于所述引导套62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引导柱61还可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所述引导套62对应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0,即所述引导柱61和所述引导套62的位置可以相互调换。
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一支撑件70,所述支撑件70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所述支撑件70用于支撑所述零件900,以使所述零件900平稳地放置于所述下模座20,从而提高所述零件900被所述上模座10冲压加工时的精度。
具体地,所述支撑件70被实施为直角板,所述直角板具有相互垂直的一水平部和一竖直部,其中所述水平部被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模座20,所述竖直部被设置于所述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的顶部用于支撑所述零件900,用于提高所述零件900放置在所述下模座20的稳定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冲压去毛刺模具,适于弹性夹持一零件,并去除所述零件中的毛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包括:
一上模座;
一下模座;
一冲压件,所述冲压件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和
一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冲压件相接触,所述弹性构件沿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运动的方向被可弹性压缩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或所述下模座,所述弹性构件具有一被压缩状态,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具有一合模状态,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弹性构件也处于所述被压缩状态,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合模过程中,所述冲压件弹性夹紧所述零件,当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冲压件刚性冲压所述零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件和所述弹性构件均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上模座开设有至少一延伸孔;
所述弹性构件包括一固定件、一连接件和至少一第一弹性件,所述固定件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的下方,所述固定件沿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的运动方向形成一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具有一大内径孔和一小内径孔,所述大内径孔靠近所述上模座,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阶梯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连接件被设置于所述阶梯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部分被设置于所述延伸孔,并与所述连接件相抵,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完全压缩至所述延伸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一上板和一下板,所述上板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板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板,所述上板中开设有所述阶梯孔的大内径孔,所述下板开设有所述阶梯孔的小内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通过若干螺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模座,所述下板通过若干连接螺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上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构件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设置弹性连接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所述上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弹性件,以在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处于所述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完全压缩至所述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被实施为弹簧,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连接螺栓同轴地设置于所述上板,所述弹簧被所述连接螺栓贯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形成一加工面,所述加工面用于放置所述零件,所述下模座在所述加工面处向上形成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零件中的孔洞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至少一抵挡结构,所述抵挡结构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抵挡结构用于阻挡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合模后进一步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至少一引导结构,所述引导结构被设置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所述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上模座朝所述下模座平稳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去毛刺模具还包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被设置于所述下模座,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零件。
CN202320059362.2U 2023-01-09 2023-01-09 冲压去毛刺模具 Active CN2190526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9362.2U CN219052618U (zh) 2023-01-09 2023-01-09 冲压去毛刺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59362.2U CN219052618U (zh) 2023-01-09 2023-01-09 冲压去毛刺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2618U true CN219052618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8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59362.2U Active CN219052618U (zh) 2023-01-09 2023-01-09 冲压去毛刺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26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52618U (zh) 冲压去毛刺模具
CN216482871U (zh) 一种夹具定位销检测机构
CN211539145U (zh) 一种铝压铸件上下对切去料柄装置
CN211360274U (zh) 一种微型冲子定位结构
CN114310268A (zh) 一种开口销压装工装
CN111842672A (zh) 一种铆接工装
CN220312471U (zh) 一种冲子成型器加工夹具
CN211102561U (zh) 中空工件加工夹具
CN219444906U (zh) 一种组装产品用的工装
CN219234452U (zh) 一种压装水泵定位套的工装
CN220127329U (zh) 一种汽车后纵梁上板的落料模具
CN211136936U (zh) 一种用于安装金属弹簧片卡扣的治具
CN212398646U (zh) 高效的冲压件焊接夹具
CN213496051U (zh) 用于冲压装置的具有冲头快换结构
CN219819408U (zh) 一种端盖加工夹具
CN213997388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活动板自动冲压毛刺机
CN219684635U (zh) 一种角向定位机构
CN219891307U (zh) 一种电流传感器固定安装装置
CN220341651U (zh) 一种夹线工装
CN221066082U (zh) 一种定位夹紧一体机构
CN211791189U (zh) 一种定子定位机构
CN215281007U (zh) 一种异形零件的半自动液压工装
CN210253781U (zh) 一种冲缺口模具
CN211940641U (zh) 一种涡旋空压机拐臂轴承压装工装
CN216324618U (zh) 一种快装的钢管管端装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