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8885U - 一种牙龈剥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龈剥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8885U
CN219048885U CN202223033722.6U CN202223033722U CN219048885U CN 219048885 U CN219048885 U CN 219048885U CN 202223033722 U CN202223033722 U CN 202223033722U CN 219048885 U CN219048885 U CN 219048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tripping
gingival
angl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37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鹂鹂
黄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nji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nji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nji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nji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37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8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8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8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龈剥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剥离部、第一连接部、手柄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剥离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五个角度不同或相同的弯转角,所述五个弯转角处于两个不同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呈中心对称;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能适用于患者不同侧牙龈的不同牙位或不同情况,操作方便,且能够做到精准、微创处理,使牙龈剥离彻底。

Description

一种牙龈剥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牙龈剥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口腔种植的日益普及,口腔牙周疾病日益受到关注,各种手术也日益开展,口腔种植和牙周手术一般都要从骨面上分离牙龈组织,使手术视野更充分,手术区域充分暴露,而牙槽骨表面覆盖的牙龈组织或粘膜组织通过纤维组织与骨膜和牙槽骨紧密连结,不易分离,特别在植骨手术中还需要把骨膜从牙槽骨上分离,骨膜分离更不易。正常组织结构尚且这样,牙周炎症、特别是慢性的牙周炎有更多的炎性组织的粘连,分离软组织难上加难。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软组织剥离器,它的两端分别是类三角形的工作头和匙状工作头。二者通过中间握持部连结成一把剥离器,三角形工作头和匙状工作头与手持部呈一直线即三部分在一条线上。然而直的剥离器在前牙区分离牙龈软组织是可以的,效果明显,但在分离后牙5、6、7牙位时,由于患者张口限制、医生体位受限(医生一般是在患者的右侧)、受医生操作手的限制(医生大部分只会用右手)以及后牙区牙齿牙冠的阻挡限制等,非常不方便,以致于不能很好地、精确地剥离牙龈软组织。往往需要患者口腔张得更大,使直的剥离器进入口腔更深,或让患者左右转动头颅,才能勉强操作,但很难做到精准、微创,造成分离不到位、分离不彻底,从而影响后续手术操作,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龈剥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临床操作困难,牙龈剥离不到位、不彻底,不能做到精准、微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牙龈剥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剥离部、第一连接部、手柄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剥离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五个角度不同或相同的弯转角,所述五个弯转角处于两个不同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呈中心对称。
优选地,所述第一剥离部呈匙状,顶端呈圆钝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剥离部为类三角形状,顶端呈圆钝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从近手柄部端起至近第一剥离部端依次连接的连接一段、连接二段、连接三段、连接四段、连接五段和连接六段。
更优选地,在平行于第一剥离部的平面上,所述连接三段、连接四段和连接五段形成第一弯转角,所述连接五段和连接六段形成第二弯转角;在垂直于第一剥离部的平面上,所述连接一段、连接二段和连接三段形成第三弯转角,所述连接三段、连接四段和连接五段形成第四弯转角,所述连接五段和连接六段形成第五弯转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转角为155~165°,转角处的半径为9.5~10.5mm。
所述第二弯转角为125~135°,转角处的半径为2.0~3.0mm。
所述第三弯转角为155~165°,转角处的半径为6.0~7.0mm。
所述第四弯转角为150~160°,转角处的半径为5.5~6.5mm。
所述第五弯转角为170~179°,转角处的半径为5.5~6.5mm。
所述第一剥离部、连接六段的连接处与第一剥离部顶端的连线和连接六段的中心轴线延长线形成11°~13°的夹角β。
优选地,所述第二剥离部、第二连接部连接处与第二剥离部顶端的连线和第二连接部第二剥离部端的中心轴线延长线形成11°~13°的夹角。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所述手柄部长度为109~114mm;
b、所述第一剥离部与第一连接部在沿手柄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投影总长度为34~37mm;
c、所述第二剥离部与第二连接部在沿手柄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投影总长度为34~37mm。
更优选地,所述手柄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手持段和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一过渡段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段与第二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持段的长度为87~92mm;
所述第一过渡段的长度为9~13mm;
所述第二过渡段的长度为9~13mm;
所述手持段为圆柱体状,手持段横截面的直径为7~9mm;
所述第一过渡段从手持段端至第一连接部端横截面直径由7~9mm逐渐减小至5~7mm并保持不变;
所述第二过渡段从手持段端至第二连接部端横截面直径由7~9mm逐渐减小至5~7mm并保持不变。
优选地,所述第一剥离部、第一连接部、手柄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剥离部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或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剥离部、第一连接部、手柄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剥离部之间均平滑过渡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通过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均设置为具有处于不同平面的五个弯转角,使形成的多曲度牙龈剥离器能够避免或者绕过不同牙位牙齿的牙冠的阻挡,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呈中心对称,两端分别连接剥离器I与剥离器II,使同一牙龈剥离器两端的工作头剥离器I与剥离器II能适用于患者同侧牙龈的不同牙位或不同情况,做到精准、微创处理,且使牙龈剥离彻底。
2、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与其自身呈镜像对称的牙龈剥离器可分别作用于患者的左右侧牙龈,使医护人员无论处于患者的左侧或右侧均能够方便的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示意图I。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一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一连接部的弯转角示意图I。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一连接部的弯转角示意图II。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示意图II。
附图标号说明
1 第一剥离部
2 第一连接部
3 手柄部
4 第二连接部
5 第二剥离部
21 连接一段
22 连接二段
23 连接三段
24 连接四段
25 连接五段
26 连接六段
31 手持段
32 第一过渡段
33 第二过渡段
α1 第一弯转角
α2 第二弯转角
α3 第三弯转角
α4 第四弯转角
α5 第五弯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附图1~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牙龈剥离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剥离部1、第一连接部2、手柄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二剥离部5,第一连接部2具有五个角度不同或相同的弯转角,五个弯转角处于两个不同平面,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4呈中心对称。
其中,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4的对称中心即为手柄部3的中心点。
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4均含有五个角度不同或相同的弯转角,使剥离器能够避免不同牙位的牙齿阻挡,第一连接部2连接剥离器I1,第二连接部4连接剥离器II 5,且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4呈中心对称,同一剥离器的两端适于处理同侧牙龈的不同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同时包含与其自身呈镜像对称的另一种情况,分别适用于患者的左右侧牙龈。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一剥离部1呈匙状,顶端呈圆钝状。顶端设为圆钝状,不仅利于微创剥离牙龈,同时可免除受到额外的创伤。
第二剥离部5为类三角形状,顶端呈圆钝状。
第二剥离部5的类三角形状设计,可在使用时使面积小的尖部易进入,阻力小,且尽可能的减少软组织的撕裂;随着逐渐深入,类三角形尖部两侧的逐渐增大的尺寸,使软组织能顺着类三角形两侧分离,减少软组织损伤。之后可用匙状第一剥离部1,将类三角形第二剥离部5逐渐分离开的部分扩大,提高了效率,且此时通过类三角形第二剥离部5的初步分离软组织的张力已减小,匙状第一剥离部1能够更快、更大面积的分离软组织,特别是炎症性粘连软组织的分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一连接部2包括从近手柄部3端起至近第一剥离部1端依次连接的连接一段21、连接二段22、连接三段23、连接四段24、连接五段25和连接六段26。从连接一段21的手柄部3端起至连接六段26的第一剥离部1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如图3所示,在平行于第一剥离部1的平面上,连接三段23、连接四段24和连接五段25形成第一弯转角α1。第一弯转角α1为155~165°,转角处的半径为9.5~10.5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弯转角α1为161.33°,转角处的半径为10.0mm。连接五段25和连接六段26形成第二弯转角α2。第二弯转角α2为125~135°,转角处的半径为2.0~3.0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弯转角α2为131.05°,转角处的半径为2.5mm。
如图4所示,在垂直于第一剥离部1的平面上,连接一段21、连接二段22和连接三段23形成第三弯转角α3。第三弯转角α3为155~165°,转角处的半径为6.0~7.0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弯转角α3为159.00°,转角处的半径为6.5mm。连接三段23、连接四段24和连接五段25形成第四弯转角α4。第四弯转角α4为150~160°,转角处的半径为5.5~6.5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四弯转角α4为154.17°,转角处的半径为6.0mm。连接五段25和连接六段26形成第五弯转角α5。第五弯转角α5为170~179°,转角处的半径为5.5~6.5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五弯转角α5为174.64°,转角处的半径为6.0mm。其中,弯转角为连接一段、连接二段、连接三段、连接四段或连接五段的中心轴线所形成的角度;转角处的半径为各弯转角的中心轴线所形成的圆弧的半径。
如图4所示,第一剥离部1、连接六段26的连接处与第一剥离部1顶端的连线和连接六段26的中心轴线延长线形成11°~13°的夹角β。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夹角β为12.2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二剥离部5、第一连接部2连接处与第二剥离部5顶端的连线和第一连接部2第二剥离部5端的中心轴线延长线形成11°~13°的夹角。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夹角为12.2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牙龈剥离器中,手柄部3长度为109~114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手柄部3的长度为111.50mm。
第一剥离部1与第一连接部2在沿手柄部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投影总长度为34~37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剥离部1与第一连接部2在沿手柄部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总长度为35.09mm。
其中,如图3、图4所示,第一剥离部1自第一连接部2端起至末端的长度为5.7~6.2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长度为5.98mm。与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宽度为4.0~4.2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宽度为4.09mm。厚度为0.6~0.8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厚度为0.78mm。类三角形状第一剥离部1的顶端与两侧边均形成半径为1.2~1.6mm的圆弧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半径为1.41mm。类三角形状第一剥离部的两侧边为半径10.5~11.5mm的圆弧状;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半径为10.99mm。
第二剥离部5与第二连接部4在沿手柄部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投影总长度为34~37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剥离部5与第二连接部4在沿手柄部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总长度为35.09mm。
其中,如图1、图5所示,第二剥离部5自第二连接部4端起至末端的长度为7.0~7.4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长度为7.19mm。与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最宽处的宽度为3.5~3.8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宽度为3.65mm。第二剥离部5厚度为1.0~1.2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厚度为1.11mm。第二剥离部5的圆钝状尖端的半径为0.7~0.8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圆钝状尖端的半径为0.75mm。圆钝状尖端的弧度为33°~3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圆钝状尖端的弧度为33.47°。第二剥离部5的最宽处与第二连接部4端之间的两侧边向内凹陷,形成半径为7.5~8.0mm的弧形;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半径为7.75mm。与凹陷的侧边连接的第二剥离部5的最宽处的弧度的半径为0.3~0.4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半径为0.37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牙龈剥离器中,手柄部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32、手持段31和第二过渡段33,第一过渡段32与第一连接部2连接,第二过渡段33与第二连接部4连接。
其中,手持段31的长度为87~92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手持段31的长度为89.50mm。
第一过渡段32的长度为9~13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段32的长度为11mm。
第二过渡段33的长度为9~13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过渡段33的长度为11mm。
手持段31为圆柱体状,手持段31横截面的直径为7~9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手持段31横截面的直径为8mm。手持段31的外表面可做磨砂设置,或者设置不同形状的防滑纹,增大手持的摩擦力。
第一过渡段32从手持段31端至第一连接部2端横截面直径由7~9mm逐渐减小至5~7mm并保持不变。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过渡段32从手持段31端至第一连接部2端横截面直径由8.00mm逐渐减小至6.40mm并保持不变。第一过渡段32上的横截面直径逐渐减小的弧面上,弧面半径为10~11m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弧面半径为10.40mm。且由第一过渡段32的第一连接部2端起至连接一段21、连接二段22,横截面直径由6.40mm减小至5.00mm,再减小至2.51mm,且至连接三段23、连接四段24、连接五段25、连接六段26依次减小。横截面直径逐渐减小的连接一段21的弧面上,弧面半径为31~33mm,优选为31.9mm。
第二过渡段33从手持段31端至第二连接部4端横截面直径由7~9mm逐渐减小至5~7mm并保持不变。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牙龈剥离器中,第一剥离部1、第一连接部2、手柄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二剥离部5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或焊接连接。
第一剥离部1、第一连接部2、手柄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二剥离部5之间均平滑过渡连接。
使用时,将该牙龈剥离器放置专用工具盒内,消毒后供临床使用。牙龈剥离器具有镜像对称的两个,便于医护人员无论在患者的左侧或这右侧,且不论患者使左侧手术或者右侧手术,都能方便的进行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牙龈剥离器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临床操作困难,牙龈剥离不到位、不彻底,不能做到精准、微创的问题,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有高度生产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剥离部(1)、第一连接部(2)、手柄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二剥离部(5),所述第一连接部(2)具有五个角度不同或相同的弯转角,所述五个弯转角处于两个不同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4)呈中心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剥离部(1)呈匙状,顶端呈圆钝状;
和/或,所述第二剥离部(5)为类三角形状,顶端呈圆钝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包括从近手柄部(3)端起至近第一剥离部(1)端依次连接的连接一段(21)、连接二段(22)、连接三段(23)、连接四段(24)、连接五段(25)和连接六段(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第一剥离部(1)的平面上,所述连接三段(23)、连接四段(24)和连接五段(25)形成第一弯转角(α1),所述连接五段(25)和连接六段(26)形成第二弯转角(α2);在垂直于第一剥离部(1)的平面上,所述连接一段(21)、连接二段(22)和连接三段(23)形成第三弯转角(α3),所述连接三段(23)、连接四段(24)和连接五段(25)形成第四弯转角(α4),所述连接五段(25)和连接六段(26)形成第五弯转角(α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转角(α1)为155~165°,转角处的半径为9.5~10.5mm;
和/或,所述第二弯转角(α2)为125~135°,转角处的半径为2.0~3.0mm;
和/或,所述第三弯转角(α3)为155~165°,转角处的半径为6.0~7.0mm;
和/或,所述第四弯转角(α4)为150~160°,转角处的半径为5.5~6.5mm;
和/或,所述第五弯转角(α5)为170~179°,转角处的半径为5.5~6.5mm;
和/或,所述第一剥离部(1)、连接六段(26)的连接处与第一剥离部(1)顶端的连线和连接六段(26)的中心轴线延长线形成11°~13°的夹角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剥离部(5)、第二连接部(4)连接处与第二剥离部(5)顶端的连线和第二连接部(4)第二剥离部(5)端的中心轴线延长线形成11°~13°的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a、所述手柄部(3)长度为109~114mm;
b、所述第一剥离部(1)与第一连接部(2)在沿手柄部(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投影总长度为34~37mm;
c、所述第二剥离部(5)与第二连接部(4)在沿手柄部(3)长度延伸方向上的投影总长度为34~37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渡段(32)、手持段(31)和第二过渡段(33),所述第一过渡段(32)与第一连接部(2)连接,所述第二过渡段(33)与第二连接部(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段(31)的长度为87~92mm;
和/或,所述第一过渡段(32)的长度为9~13mm;
和/或,所述第二过渡段(33)的长度为9~13mm;
和/或,所述手持段(31)为圆柱体状,手持段横截面的直径为7~9mm;
和/或,所述第一过渡段(32)从手持段(31)端至第一连接部(2)端横截面直径由7~9mm逐渐减小至5~7mm并保持不变;
和/或,所述第二过渡段(33)从手持段(31)端至第二连接部(4)端横截面直径由7~9mm逐渐减小至5~7mm并保持不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龈剥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剥离部(1)、第一连接部(2)、手柄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二剥离部(5)之间为一体式结构或焊接连接;
和/或,所述第一剥离部(1)、第一连接部(2)、手柄部(3)、第二连接部(4)和第二剥离部(5)之间均平滑过渡连接。
CN202223033722.6U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牙龈剥离器 Active CN219048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3722.6U CN219048885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牙龈剥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3722.6U CN219048885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牙龈剥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8885U true CN219048885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72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3722.6U Active CN219048885U (zh) 2022-11-14 2022-11-14 一种牙龈剥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8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71854A (en) Teeth cleaning implement
KR101501954B1 (ko) 치주 수술용 견인기
US8297972B2 (en) Combination tongue and flap retractor
US9655689B2 (en) Forceps for molar extraction
US20190365516A1 (en) Hybrid dental device
CN219048885U (zh) 一种牙龈剥离器
CN209611357U (zh) 一种根管锉
CN203291046U (zh) 一种超声洁牙机工作尖
CN201658428U (zh) 可变换方向的牙齿清洁器
CN215778776U (zh) 一种根管锉预弯钳
CN215192417U (zh) 一种根尖手术用镜面拉钩
CN218045390U (zh) 一种口腔牙槽窝肉芽组织分离器
CN218960967U (zh) 一种用于牙颈部牙体修复治疗的牙龈推拉器
CN212592488U (zh) 一种新式上颌残根钳
CN215079961U (zh) 牙齿冠根分离挺
CN213910603U (zh) 一种上颌磨牙旋转微创拔牙钳
CN219289586U (zh) 一种弧形下颌角锯片
CN220089659U (zh) 残齿拔牙钳
CN212326617U (zh) 一种精准牙体切割车针
CN212679289U (zh) 一种新式下颌残根钳
CN219147785U (zh) 用于颧种植上颌窦黏膜剥离工具
CN219109797U (zh) 具有硬线的牙齿清洁工具
CN210277241U (zh) 一种新型口腔深部手术拉钩
US9456880B1 (en) Dental wedge with a flexible tubing suction line
CN213189940U (zh) 上颌窦膜剥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