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8051U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8051U
CN219048051U CN202223357484.4U CN202223357484U CN219048051U CN 219048051 U CN219048051 U CN 219048051U CN 202223357484 U CN202223357484 U CN 202223357484U CN 219048051 U CN219048051 U CN 219048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ox body
box
cooking apparatus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574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立
周艳
龚云祥
陶正祥
郑乃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574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8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8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8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壳和投料装置,机壳上设置有锅体,投料装置包括:菜盒组件,包括底座和盒体,底座设有下料口,盒体转动地设于底座上,盒体设有多个绕转动轴线周向设置的用于容置食材的腔室,腔室设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菜盒转动能够使至少一个腔室的下端开口与下料口相连通,以使腔室内的食材从下料口离开;下压机构,包括下压头和第三驱动组件,第三驱动组件带动下压头进行升降运动,以使下压头通过上端开口伸入或离开与下料口相对应的腔室。菜盒组件能够容置菜品的多个食材并分开进行自动投料,及下压机构能够对食材进行顶出,结构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烹饪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厨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自动烹饪设备已经进入越来越多普通家庭的厨房,烹饪设备以炒菜机为例,炒菜机拥有了自动翻炒功能与自动加调料功能,但是还是做不到完全智能化,炒菜过程中需要按照烹饪的时间手动投菜放入炒锅中。
一些带有自动投料装置的炒菜机,设有多个独立设置的料盒,并配合有投料组件,使用时投料组件逐一与料盒连接并将料盒倾倒以进行投料操作,该设置存在结构零件多、效率低的问题。还有的投料装置是通过设置下料口,利用食材的自身重力从下料口落下,但是有些菜品的食材有不易掉落的特性,或者食材的松紧度难把控,如果食材没有掉落且没有预警与解决动作,容易导致顾客体验不好或者锅体中干炒。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烹饪设备,能够容置菜品的多个食材并分开进行自动投料,及能够对食材进行顶出,结构简单易操作。
本申请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壳和投料装置,所述机壳上设置有锅体,所述投料装置包括:
菜盒组件,包括底座和盒体,所述底座设有下料口,所述盒体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盒体设有多个绕转动轴线周向设置的用于容置食材的腔室,所述腔室设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菜盒转动能够使至少一个所述腔室的下端开口与所述下料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腔室内的食材从所述下料口离开;
下压机构,包括下压头和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带动所述下压头进行升降运动,以使所述下压头通过所述上端开口伸入或离开与所述下料口相对应的所述腔室。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盒体通过多个腔室来盛放不同的食材,腔室的下端开口可供食材掉落,底座封盖住腔室的下端开口,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转动盒体使需要投料的腔室的下端开口与底座的下料口对齐相接通,该腔室中的食材从下端开口和下料口向下掉落实现投料,转动盒体切换腔室进行投料,从而达到菜盒组件可以盛放菜品的多个食材,并且分开进行投料的效果;
有些菜品的食材有不易掉落的特性或者食材的松紧度较高不能自行从下料口掉落时,通过下压机构从上端开口伸入到腔室内将食材顶出,防止食材粘在腔室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杆与所述下压头连接,所述电动缸带动所述下压头进行升降运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压头连接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和所述输出杆中的其中一个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设有侧腰槽和套孔;
所述下压杆和所述输出杆中的另一个的端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套孔内能够转动,其端部还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侧腰槽内活动以限制所述下压杆相对于所述输出杆的摆动行程。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侧腰槽的两端或一端安装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能够将所述限位柱定位于所述侧腰槽的端部,以实现定位所述下压头的摆动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部件为玻珠螺丝,所述定位部件安装在所述侧腰槽的侧壁上;或者是,所述定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侧腰槽的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套孔内设有抵接于所述旋转座与所述下压杆之间的弹性件。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压头呈上窄下宽的锥形状,所述下压头的下端面与所述腔室的水平截面形状相一致。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
承载座,用于承载所述菜盒组件和所述下压机构;
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承载座上,能够带动所述菜盒转动;
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上,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座进行运动以使所述菜盒组件远离或靠近所述锅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机壳上转动,所述承载座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承载座进行摆动运动,以使所述菜盒组件远离或靠近所述锅体,所述限位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承载座的摆动位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驱动第二转轴的第二电机和角度检测部件,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承载座上,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盒体相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盒体进行转动,所述角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角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在所述盒体的转动轴线上设有旋转轴,所述通孔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盒体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底座上进行转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菜盒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菜盒组件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菜盒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菜盒组件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投料装置安装在烹饪设备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投料装置与机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投料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投料装置的在取下菜盒组件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下压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下压机构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示出的下压机构的另一示例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菜盒组件;120-底座;121-下料口;122-旋转轴;123-集液腔;124-沥水件;126a-第一限位凸部;126b-第一限位凹部;125-滤水孔;126-通孔;127-第三限位部;
130-盒体;131-腔室;132-下端开口;133-轴孔;1331-连接段;134-指示标记;135a-第一凸扣;135b-第二凸扣;
140-承载座;141-第四限位部;142-固定板;
150-第一驱动组件;151-第一电机;152-第一转轴;153-支撑座;154-限位开关;155-感应板;
160-第二驱动组件;161-第二电机;162-第二转轴;163-连接部;164-角度检测部件;
170-第三驱动组件;171-电动缸;172-输出杆;173-下压头;174-旋转座;1741-侧腰槽;1742-套孔;175-下压杆;176-限位柱;177-定位部件;178-弹性件;107-下压机构;
210-机壳;211-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10中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可以是炒菜机,烹饪设备包括机壳210、放置在机壳210上的锅体211和投料装置100,投料装置100用于将炒菜用的各种食材自动分别投放至锅体211中,投料装置100包括承载座140、用于驱动承载座140进行摆动的第一驱动组件150、菜盒组件101和用于驱动菜盒组件101的第二驱动组件160。
菜盒组件101,包括底座120和盒体130,盒体130可转动地设于底座120上进行转动,盒体130设有多个用于存放食材且具有下端开口132的腔室131,底座120设有下料口121,盒体130的下端与底座120进行滑动接触,以使底座120封闭部分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盒体130在转动后能够使至少一个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与下料口121相连通,腔室131内的食材从下端开口132经下料口121离开而投料至锅体211内。
如此,盒体130通过多个腔室131来盛放菜品不同的食材,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可供食材掉落离开,底座120封盖住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通过转动盒体130使需要投料的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与底座120的下料口121对齐相接通,该腔室131中的食材从下端开口132和下料口121向下掉落实现投料,转动盒体130切换腔室131进行投料,从而达到菜盒组件101可以盛放菜品的多个食材,并且分开进行投料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菜盒组件101用于烹饪设备上的自动投料,也可以单独使用,可通过手动或电动转动盒体130,切换腔室131至下料口121以进行投料。
为了使盒体130能够转动,在底座120的中部设有旋转轴122,旋转轴122一体成型于底座120上,在盒体130的底面的中心位置设有轴孔133,轴孔133为盲孔结构,盒体130通过轴孔133套设在旋转轴122上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旋转轴122上进行转动。
盒体130呈圆筒状结构,在盒体130的内部空间沿其转动轴线方向进行分隔成周向设置的多个腔室131,腔室131的大小可以平均分配,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呈不同大小以分别盛放不同食材,例如较大的腔室131放置份量较大的主要食材,较小的腔室131放置份量较小的配料食材等。所有的腔室131绕转动轴线呈圆周分布,所有的腔室131均为具有下端开口132。
为了方便在盒体130中放置食材,所有的腔室131还具有上端开口,可以从上端开口将食材放入腔室131中。在没有设置上端开口的盒体130,也可以将盒体130倒过来从下端开口132放入食材,再扣上底座120后翻转过来,也能实现在盒体130中放置食材。
盒体130的外侧壁设有分别对应于各个腔室131的指示标记134,指示标记134用于区分各个腔室放置的食材,指示标记134可以是字母、数字和图案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使用,指示标记134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通常会与配套的食材包上的标识相一致,例如,可以将配套的食材包A放置到标识为A对应的腔室131中,食材包B放置到标识为B对应的腔室131中,依次放置。如此,在用于自动化的烹任设备上时,自动的投料装置能够根据控制进行按序投料,不容易出错。
盒体130的腔室131内侧壁由上至下朝向腔室131内部进行倾斜设置,倾斜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此腔室131内的食材容易从下端开口132掉落,防止菜品的食材粘附在腔室131的内侧壁。
底座120还设有用于收集食材漏液的集液腔123和位于集液腔123上方的沥水件124,底座120的底面向下凹陷形成有集液腔123,沥水件124封盖于集液腔123上,沥水件124设有对应于下料口121的开口,下料口121位于底座120的底面。
沥水件124与盒体130的下端进行滑动接触且封闭部分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沥水件124设有用于供食材漏液通过进入集液腔123的滤水孔125或用于导流食材漏液进入集液腔123的导流槽,导流槽图中未示出,滤水孔125和导流槽还可以同时设置,以增加导流。
很多食材会有液体的流体或清洁后带有水等食材漏液,不进行收集会污染盒体130、弄脏烹任设备或随食材投入破坏原有菜品的口味等,如此,腔室131内的食材漏液通过沥水件124流入集液腔123中,避免食材漏液溢出,保证菜盒组件101和烹任设备的干净。
沥水件124为薄板形状,沥水件124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可拆卸地连接在底座120上,沥水件124的中间具有固定孔,固定孔套设于旋转轴122上,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将沥水件124可拆卸地限定在底座120上,防止盒体130转动时带动沥水件124转动,第一限位结构可以是磁吸式的限位结构、凸扣式的限位结构或卡扣式的限位结构等。
示例性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沥水件124底部的两个第一限位凸部126a和设置在底座120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凹部126b,第一限位凸部126a与第一限位凹部126b配合将沥水件124固定,防止沥水件124随盒体130进行旋转,其中第一限位凸部126a和第一限位凹部126b的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以设置在沥水件124的中间或沥水件124的边缘。
作为第一限位结构的另一种替代实施方式,还可以是,第一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沥水件124和底座120上的磁铁,通过磁铁的吸附来固定沥水件124,磁铁被内嵌到沥水件124和底座120以避免食材漏液污染。
在其它的一个实施例中,沥水件124还可以是一体成型于底座120上,在集液腔123的侧部进行开口以用于清洁或倾倒食材漏液。
底座的底面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有侧壁,盒体和底座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限位结构,盒体130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可拆卸地限制在底座120上转动;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将盒体130可拆卸的连接在底座120上不容易掉落,并且保证盒体130能够转动的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可以是磁吸式限位结构、凸扣式限位结构或卡扣式限位结构等。
示例性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设于盒体130外侧壁的第一限位部和设于底座120上与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第二限位部。底座120的侧壁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为第一凸扣135a,第二限位部为第二凸扣135b,第二凸扣135b位于第一凸扣135a上方,第一凸扣135a和第二凸扣135b均为多个,均匀呈圆周分布,第一凸扣135a在第二凸扣135b的限制下,使盒体130限制在底座120上,两个第二凸扣135b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凸扣135a的长度,当盒体130转动到第一凸扣135a位于两个第二凸扣135b之间位置时,盒体130的第一凸扣135a能够从两个第二凸扣135b之间通过,能够使盒体130从底座120上取下。为了便于对齐至取下时位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凸扣135b之间还设有缺口,盒体130安装时也是同样如此。
作为第二限位结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是,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于盒体130和底座120上的磁铁,通过磁铁之间的吸附使盒体130吸附在底座120上,磁铁还可以用于盒体130转动时的定位,进一步保证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与底座120的下料口121相对齐。
为了保证腔室131中的食材能够通过底座120的下料口121掉出,底座120的下料口121应当大于其中的任意一个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在转动盒体130后能够保证任一个腔室131的下端开口132全部暴露于底座120的下料口121,当然也可是多个腔室的下端开口132同时暴露于底座120的下料口121,同进投料多个食材而已。
第一驱动组件150安装于烹饪设备的机壳210上,承载座140设于第一驱动组件150上,第二驱动组件160设于承载座140上,菜盒组件101的底座120与承载座140可拆卸地连接,菜盒组件101能够从承载座140取下进行盛放食材后再放回。
如此,通过第一驱动组件150带动承载座140摆动,以带动菜盒组件101远离或靠近锅体的上方,当需要投料时,带动菜盒组件101移动至锅体的上方,第二驱动组件160转动以带动盒体130旋转,切换腔室131进行投料,投料完成后带动菜盒组件101移动离开。
第一驱动组件150包括第一电机151、第一转轴152和限位开关154,承载座140与第一转轴152相连接,第一电机151驱动第一转轴152转动以带动承载座140进行摆动,限位开关154用于检测第一转轴152以控制承载座140的摆动位置。
具体地是,第一电机151安装在机壳210的内部,第一转轴152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座153进行转动,支撑座153安装在机壳210上,第一电机151通过皮带传动以驱动第一转轴152进行转动,皮带传动是第一电机151的轴上安装有主动轮,第一转轴152上安装有被动轮,主动轮与被动轮之间皮带连接,第一电机151带动第一转轴152在一定角度内进行正反转动以带动承载座140实现摆动,
摆动位置由限位开关154进行控制,在第一转轴152的下端安装有感应板155,在感应板155的运动行程上安装两个限位开关154,当感应板155运动至限位开关154的检测范围内,限位开关154感应到感应板155,发送感应信号给控制系统立即停止第一电机151,使承载座140停留在一个位置,两个限位开关154分别控制承载座140处于投料位置及原始位置。
限位开关154可以为光电式接近传感器、超声波式接近传感器、电容式接近传感器或电感式接近传器。
第二驱动组件160包括第二电机161、第二转轴162和角度检测部件164,第二电机161安装于承载座140上,第二转轴162设于承载座140上且与第二电机161通过皮带进行传动连接,第二转轴162的端部与盒体130可拆卸地连接,角度检测部件164用于检测第二转轴162的转动角度。
角度检测部件164可以是角度传感器,角度检测部件164安装在承载座140上,角度检测部件164通过皮带与第二转轴162进行传动连接,实时检测第二转轴162的转动角度,通过转动角度可以控制盒体130的每个腔室131的投料。
本实施例的承载座140为封闭的壳体结构,承载座140通过固定板142与第一转轴152固定连接,固定板142采用金属材质以起加固作用,第二电机161和角度检测部件164均设置在承载座140的内部,防止炒菜的油污及液体弄脏,第二转轴162的一端位于承载座140的内部同时与角度检测部件164及第二电机161传动连接,另一端伸出承载座140的外部,第二转轴162与承载座140之间还装有轴承进行转动以及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
底座120还设有与旋转轴122同轴设置的通孔126,第二转轴162穿过通孔126与盒体130可拆卸地连接,底座120的凸起的旋转轴122可阻挡沥水件124上漏液流入通孔126内,第二转轴162靠近盒体130的一端设有连接部163,连接部163设有至少一个限位面,连接部163优选为具有六个限位面的六角柱,盒体130的轴孔133的向内延伸设有与连接部163配合的连接段1331,连接段1331具有与连接部163对应的限位面,盒体130通过连接段1331与连接部163的配合,实现与第二转轴162的可拆卸地传动连接。
为了将底座120限定在承载座140防止其跟随盒体130转动,底座120设有第三限位部127,承载座140上设有与第三限位部127相配合的第四限位部141,底座120通过第三限位部127和第四限位部141的配合限定在承载座140上。示例性地,第三限位部127为限位卡槽,第四限位部141为设于底座120外部的限位凸扣。
在其它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限位部127与第四限位部141还可以分别是磁铁,利用磁吸力进行限定底座120。
如此,通过第二转轴162与通孔126实现底座120的位置限定,通过第三限位部127和第四限位部141相配合以实现防挡底座120进行转动。
有些菜品的食材有不易掉落的特性,或者与盒体130的松紧度难把控,如果食材没有掉落且没有预警与解决动作,容易导致顾客体验不好或者锅中干炒,为此,投料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将与下料口121对应的腔室131中食材顶出的下压机构107,盒体130的每个腔室131还具有上端开口。
下压机构107包括下压头173和第三驱动组件170,第三驱动组件170连接在承载座140上,下压头173与第三驱动组件170连接,第三驱动组件170驱动下压头173进行升降运动,以使下压头173通过上端开口伸入或离开与下料口121对应的腔室131。
第三驱动组件170包括安装在承载座140上的电动缸171、与电动缸171的输出杆172连接的旋转座174和可在旋转座174上转动的下压头173,电动缸171的输出杆172能够进行伸缩工作从而带下压头进行升降,下压头173的升降行程的根据盒体130的高度进行设置,升降行程可以通过磁性感应器去感应进行控制。
为了实现下压头173与输出杆172之间是的左右摆动,下压头173连接有下压杆175,下压杆175和输出杆172中的其中一个连接有旋转座174,旋转座174设有侧腰槽1741和套孔1742,下压杆175和输出杆172中的另一个的端部活动设置于套孔内能够转动,其端部还安装有限位柱176,限位柱位于侧腰槽1741内活动以限制下压杆相对于输出杆的摆动行程。示例性地,旋转座174与输出杆172固定连接。
侧腰槽1741的两端或一端安装有定位部件177,定位部件能够将限位柱定位于侧腰槽的端部,以实现定位下压头的摆动位置。定位部件177为玻珠螺丝,定位部件安装在侧腰槽1741的侧壁上。通过侧腰槽、限位柱与玻珠螺丝共同实现下压头173摆动的两端定位,下压头173停靠在侧边就是默认状态,当需要在支撑座上放置菜盒组件时,把下压头173手动转动至左边,放置菜盒组件后,再手动转动到右边,此时的下压头173对应在腔室的上端开口的正上方,下压头173呈上窄下宽的锥形状,下压头的下端面与腔室的水平截面形状相一致。
在其它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中所示,定位部件177还可以为设于侧腰槽1741的侧壁上的卡槽,套孔1742内设有抵接于旋转座174与下压杆175之间的弹性件178。弹性件178为弹簧,弹性件178将下压杆向上抵紧使限位柱176卡接于卡槽内,向下按压下压杆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使限位柱176离开卡槽。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投料装置100还包括下料感应组件,下料感应组件用于检测与下料口121对应的腔室131是否存在食材。下料感应装置安装在底座120的下料口121的位置上方或下方,下料感应组件优选为光电传感器。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烹饪设备,包括机壳和投料装置,所述机壳上设置有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包括:
菜盒组件,包括底座和盒体,所述底座设有下料口,所述盒体转动地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盒体设有多个绕转动轴线周向设置的用于容置食材的腔室,所述腔室设有上端开口和下端开口,所述菜盒转动能够使至少一个所述腔室的下端开口与所述下料口相连通,以使所述腔室内的食材从所述下料口离开;
下压机构,包括下压头和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带动所述下压头进行升降运动,以使所述下压头通过所述上端开口伸入或离开与所述下料口相对应的所述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杆与所述下压头连接,所述电动缸带动所述下压头进行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连接有下压杆,所述下压杆和所述输出杆中的其中一个连接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设有侧腰槽和套孔;
所述下压杆和所述输出杆中的另一个的端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套孔内能够转动,其端部还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侧腰槽内活动以限制所述下压杆相对于所述输出杆的摆动行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腰槽的两端或一端安装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能够将所述限位柱定位于所述侧腰槽的端部,以实现定位所述下压头的摆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为玻珠螺丝,所述定位部件安装在所述侧腰槽的侧壁上;
或者是,所述定位部件为设置于所述侧腰槽的侧壁上的卡槽,所述套孔内设有抵接于所述旋转座与所述下压杆之间的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头呈上窄下宽的锥形状,所述下压头的下端面与所述腔室的水平截面形状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
承载座,用于承载所述菜盒组件和所述下压机构;
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承载座上,能够带动所述菜盒转动;
第一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机壳上,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座进行运动以使所述菜盒组件远离或靠近所述锅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转轴设于所述机壳上转动,所述承载座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承载座进行摆动运动,以使所述菜盒组件远离或靠近所述锅体,所述限位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承载座的摆动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通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驱动第二转轴的第二电机和角度检测部件,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二电机设于承载座上,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盒体相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盒体进行转动,所述角度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转轴的转动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所述盒体的转动轴线上设有旋转轴,所述通孔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盒体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所述旋转轴和所述底座上进行转动。
CN202223357484.4U 2022-12-12 2022-12-12 烹饪设备 Active CN219048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7484.4U CN219048051U (zh) 2022-12-12 2022-12-12 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57484.4U CN219048051U (zh) 2022-12-12 2022-12-12 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8051U true CN219048051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1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57484.4U Active CN219048051U (zh) 2022-12-12 2022-12-12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80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5383B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
CN109339158B (zh) 智能灶台柜的盆体
GB2120534A (en) Coffee maker
CN212394681U (zh) 食品加工机
CN208521389U (zh) 一种自动切换杯筒的饮水机出杯装置
CN219048051U (zh) 烹饪设备
CN211270358U (zh) 调料添加装置和烹饪机
CN219048172U (zh) 具有自动投料功能的烹饪设备
CN220988508U (zh) 应用于烹饪设备的菜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CN115998138A (zh) 烹饪设备
CN214226031U (zh) 全自动饮品售卖机
CN116250745A (zh) 具有自动投料功能的烹饪设备
CN116326994A (zh) 应用于烹饪设备的菜盒组件及烹饪设备
CN210095454U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
CN110584457A (zh) 烹饪机
CN110973974A (zh) 一种烹调灶具用的投料机构
CN112562195B (zh) 全自动饮品售卖机
CN215604901U (zh) 投料装置及具有其的炒菜机
CN211155261U (zh) 一种用于煮面用的面篓
CN212370755U (zh) 具有清洗装置的智能打汤机
CN210095501U (zh) 一种全自动炒菜机的锅盖
CN113633197A (zh) 食品加工机
CN220141388U (zh) 一种多功能半自动咖啡机工艺智能售卖亭
CN214475292U (zh) 全自动饮品售卖机
KR200445892Y1 (ko) 블렌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