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2747U -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2747U
CN219042747U CN202222779546.4U CN202222779546U CN219042747U CN 219042747 U CN219042747 U CN 219042747U CN 202222779546 U CN202222779546 U CN 202222779546U CN 219042747 U CN219042747 U CN 2190427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vein
winder
cathe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7795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以宽
张明逸
喻武
冉坤
吴明东
周好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Kuanz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27795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27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27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27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包括壳体、推动装置、转动轴、注射器、收卷器以及盘绕在收卷器上的给胶导管,给胶导管的一端与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伸出壳体外;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侧,在壳体内的另一侧固定有齿轮,转动轴与收卷器的中心固定连接,推动装置和注射器均设置在收卷器的侧面;推动装置包括固定座以及在固定座上滑动设置的移动座,移动座上设有与齿轮传动配合的齿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是在给病变静脉注入医用闭合胶的同时实现给胶导管后退,可有效避免进入静脉腔内的医用闭合胶粘住给胶导管,静脉腔内的用胶量少,出胶均匀,产生的硬结小,患者不适感较轻;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很多,最多见的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主要病因为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瓣膜的功能不全。另外一种重要病因见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穿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因其往往合并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多表现出浅表静脉的迂曲扩张。另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因为深静脉回流不畅,发生浅静脉代偿性的迂曲扩张;下肢动静脉瘘、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也可有下肢浅静脉曲张表现;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如布加综合征,也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有穿弹力袜、手术剥除、激光、射频、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方法,其中穿弹力袜只能起到延缓疾病发展的效果;手术剥除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并发症多的缺陷,也容易留下疤痕;激光和射频通过热损伤闭合功能不全静脉,需要切开静脉行高位结扎,否则复发率高,同时容易烧伤静脉附近的隐神经和皮肤,以上手术方法均需要全麻或脊髓麻醉或肿胀麻醉;注射硬化剂也通常需要切开静脉行高位结扎,否则复发率高,同时容易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皮肤色素沉着,异位栓塞等。近年在国外开始应用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如国外医用胶给胶系统(如VenaSeal)是在医用胶注入静脉血管腔内后,通过压迫静脉浅面的皮肤实现静脉壁的闭合,接着后退给胶导管,再进行下一次医用胶注入,在此过程中注胶量和导管后退速度往往难以准确匹配,容易出现:1、注胶不均匀,闭合效果差,无法实现静脉管腔在缩小状态下闭合;或用胶量大导致产生硬结大的情况;2、该给胶系统若配合速凝型氰基丙烯酸酯医用胶,一旦退管速度过慢,可能发生注入静脉内的胶水在静脉压闭前就已经聚合凝集,会产生大的硬结,患者不适感明显,更容易发生注入静脉的胶在给胶导管后退前粘住给胶导管的状况,因此该系统更适用于配合凝固时间较长的医用胶使用,但该系统在配合凝固时间较长的医用胶使用时,医用胶一旦顺着血液流动,将容易导致其他血管部位形成栓塞。由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急需一种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它具有连续出胶,在出胶过程中能够同时后退导管,具有用胶量均匀可控、产生的硬结小、静脉腔闭合而非形成血凝块充填、患者舒适度好、操作方便的特点,也能够适用不同凝固时间的医用胶。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包括壳体,在壳体内设有推动装置、转动轴、注射器、收卷器以及盘绕在收卷器上的给胶导管,给胶导管的一端与注射器连通,另一端伸出壳体外;转动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的一侧,在壳体内的另一侧固定有齿轮,转动轴与收卷器的中心固定连接,推动装置和注射器均设置在收卷器的侧面;推动装置包括固定座以及在固定座上滑动设置的移动座,移动座上设有与齿轮传动配合的齿条,移动座的前端与注射器的活塞柄连接。
较优的,在壳体内设有切换座,齿轮固定在切换座上,切换座上设有导向柱,与切换座同侧的壳体内设有与导向柱相配合的导向孔以及与切换座相配合的切换杆,在导向柱与导向孔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切换杆上设有第二弹性件,切换杆的内端设有楔形结构,楔形结构与切换座传动配合。
较优的,切换杆上设有限位弹片,限位弹片上设有卡固件,壳体上设有与卡固件相匹配的限位孔。
较优的,在收卷器的侧面设有导管卡位结构。
较优的,导管卡位结构包括位于收卷器上可供给胶导管穿过的斜孔以及斜孔另一侧的容纳槽,收卷器的边缘设有导管弯折槽,导管弯折槽与容纳槽相连通。
较优的,转动轴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与转动轴连接的手动旋把或旋转电机。
较优的,注射器固定在弹性限位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原理在于:
本系统使用之前,医生通过超声评估病变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穿通静脉的直径、走形、体表投影位置、瓣膜功能、血液流动方向等,确定给胶导管插入长度和医用闭合胶的使用量。患者仰卧平卧位,患肢消毒铺巾。在使用时,将闭合胶吸入注射器,然后将注射器安装在收卷器上,给胶导管通过导引丝、血管鞘导入患肢静脉后,抽出导引丝。通过外压等方式完全闭合静脉,然后外部动力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收卷器旋转,带动给胶导管连同血管鞘慢慢从病变静脉向外抽出,并收卷在收卷器上。在此过程中,收卷器上推动装置中的齿条绕壳体内侧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沿着滑动座移动,继而推动注射器向给胶导管内推注闭合胶。继续通过外压等方式闭合已注胶的病变静脉,同时在驱动机构的牵引下后退给胶导管和血管鞘。随着转动轴的转动,注射器向给胶导管内连续注胶,实现均匀、连续出胶并同时退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方案是在给病变静脉注入医用闭合胶的同时实现给胶导管后退,可有效避免进入静脉腔内的医用闭合胶粘住给胶导管,静脉腔内的用胶量少,出胶均匀,产生的硬结小,患者无异物不适感;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注胶量及退管的精度,也能够适用不同凝固时间的医用胶,更加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脉曲张治疗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静脉曲张治疗装置中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3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静脉曲张治疗装置中齿条与齿轮配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切换座与切换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静脉曲张治疗装置中导管弯折槽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静脉曲张治疗装置中弹性限位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静脉曲张治疗装置中三通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2、推动装置;201、固定座;202、移动座;203、齿条;3、转动轴;4、注射器;5、收卷器;6、齿轮;7、切换座;8、导向柱;9、导向孔;10、切换杆;11、第一弹性件;12、第二弹性件;13、楔形结构;14、挤压槽;15、限位弹片;16、卡固件;17、限位孔;18、斜孔;19、容纳槽;20、导管弯折槽;21、手动旋把;22、挡板;23、限位挡件;24、连接杆;25、导向杆;26、导向筒;27、按钮;28、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进一步说明。
需要强调的是,在实施例中,头端为患肢静脉内部,尾端为靠近注射器的一端。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推动装置2、转动轴3、注射器4、收卷器5以及盘绕在收卷器5上的给胶导管,给胶导管的一端与注射器4连通,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一侧,在壳体1内的另一侧固定有齿轮6,转动轴3与收卷器5的中心固定连接,推动装置2和注射器4均设置在收卷器5的侧面;推动装置2包括固定座201以及在固定座201上滑动设置的移动座,移动座上设有与齿轮6传动配合的齿条203,移动座202的前端与注射器4的活塞柄连接。
在装置使用之前,医生通过超声评估病变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穿通静脉的直径、走形、体表投影位置、瓣膜功能、血液流动方向等,确定给胶导管插入长度和医用闭合胶的使用量。患者仰卧平卧位,患肢消毒铺巾。超声探头消毒或无菌保护套保护,顺行直接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或局部切开患肢静脉,穿刺针内部为中空,导引丝顺着穿刺针内部置入患肢静脉内,然后导引丝位置不动,只将穿刺针退出。血管鞘内部装上尖头鞘芯,以帮助血管鞘顺利插入血管内。由于尖头鞘芯内部也为中空,尖头鞘芯套在导引丝上并沿着导引丝,由导引丝引导血管鞘进入患肢静脉,然后再将导引丝和尖头鞘芯退出。将给胶导管顺行插入血管鞘内,并使给胶导管头端到达特定位置,给胶导管与血管鞘的尾端通过医用胶带或者螺旋连接头等连接,以让血管鞘和给胶导管同步后退。给胶导管的尾端连接有三通阀28,可向给胶导管内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将进入给胶导管内的血液排入血管腔。然后闭合患肢静脉。注射器4端部通过三通阀28与给胶导管连接,切换三通阀28通道,将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或碘油等非阴离子液体(防止与医用闭合胶发生反应)经三通阀28注入给胶导管内,将返回至给胶导管内血液排入血管腔内(由于通过体外按压或肿胀液闭合患肢静脉端部,血液仍能够从闭合处挤入血管腔内)。
上述所致特定位置一般为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入口下方约4-5cm,或小隐静脉汇入腘静脉入口下方约3-4cm处,或穿通静脉内,由于本装置在注胶之前,给胶导管内还未填充医用闭合胶,因此可以将给胶导管头端到达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入口下方约3-4cm,或小隐静脉汇入腘静脉入口下方约2-3cm处,当给胶导管后退同时注射器向给胶导管注胶时,以保证给胶导管到达上述特定位置使给胶导管头端能够出胶。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用给胶导管顺行直接导入或超声引导下导入切开的患肢静脉。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评估,将出胶量和给胶导管后退速度调整适配,进而选择不同规格的装置。给胶导管后退的速度可以根收卷器的直径,齿条与齿轮的传动比进行适应性配合,而调整齿条与齿轮的传动比结合注射器的直径、给胶导管的粗细可以对出胶速度进行调节。
关于给胶导管、注射器、收卷器之间的配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如下规格实现:给胶导管内径0.48mm;注射器注射量3ml,注射器空筒内径0.86cm,活塞柄工作行程5.17cm;齿轮模数1.25mm,齿数17,分度圆直径2.125cm;收卷器的卷盘外径23cm,收卷器旋转1周,给胶导管后退约72cm,收卷器每秒转10°,给胶导管出胶约为0.1ml,给胶导管后退2cm。
具体的,在使用时,将闭合胶吸入注射器4,然后将注射器4安装在收卷器5上,注射器4端部通过三通阀与给胶导管连接,给胶导管导入病变静脉;然后闭合病变静脉,使浅静脉内径缩小或临时闭合,切换三通阀通道,将葡萄糖注射液或注射用水或碘油等非阴离子液体(防止与医用闭合胶发生反应)经三通阀注入给胶导管内,排空给胶导管内血液(由于通过体外按压或肿胀液闭合患肢静脉端部,血液仍能够从闭合处挤入血管腔内)。通过外压或等方式完全闭合病变静脉端部,然后外部动力驱动转动轴3转动,转动轴3带动收卷器5旋转,带动给胶导管和血管鞘慢慢从病变静脉向外抽出,并收卷在收卷器5上。在此过程中,收卷器5上推动装置2中的齿条203绕壳体1内侧的齿轮6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沿着滑动座移动,继而推动注射器4向给胶导管内推注闭合胶。持续通过外压等方式闭合已注胶的病变静脉,同时在驱动机构的牵引下后退给胶导管。随着转动轴3的转动,注射器4向给胶导管内连续注胶,实现均匀、连续出胶并同时退管的效果。
本技术方案是在给病变静脉注入医用闭合胶的同时实现给胶给胶导管后退,可有效避免进入静脉腔内的医用闭合胶粘住给胶给胶导管,静脉腔内的用胶量少,出胶均匀,产生的硬结小,患者无不适感;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适于推广。
相比于国外医用胶给胶系统(如VenaSeal),本技术方案打胶和后退给胶导管同步进行,既能够配合凝固时间较长的医用胶使用,也能够配合速凝型医用胶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分为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第一壳体101为带有围边的圆筒,第二壳体102为圆板,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之间扣合形成容纳收卷器5等部件的保护壳,在第一壳体101的外侧,与注射器4对应的位置设有可供给胶导管伸出的孔洞。在使用时,壳体1安装在操作台上或者固定架上。给胶导管为带有刻度的医用导管,内部设有单向阀,例如阀瓣,用于避免闭合医用胶和病变静脉中的血液、葡糖糖注射液回流。带有刻度的医用导管用于在退管时,辅助获知退管的长度。转动轴3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壳体101上,以便转动轴3转动。转动轴3与收卷器5键连接固定,以便转动轴3旋转时能够带动收卷器5旋转,将给胶导管盘绕在收卷器5上,在本实施例中,收卷器5为盘状,在收卷器5的外侧边缘设有容纳给胶导管的环形凹槽。固定座201通过螺栓或者卡扣固定在收卷器5上,齿条203与移动座一体连接或者通过螺栓固定在移动座的侧面,并于齿轮6啮合传动。齿轮6的中部为空心,内部可安装轴承用于支撑转动轴3的内端,也可以不是轴承让转动轴3内端位于中部空心处。安装注射器4时可以将第一壳体101和第二壳体102打开,也可以在第一壳体101的侧面开设有开口,用于放置安装注射器4。注射器4为常见的医用注射器4,可以根据患者用胶量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直径的注射器4。注射器4包括空筒,空筒的一端为开孔,另一端为注射头,空筒内装有活塞柄,活塞柄的内端安装有活塞。在本实施例中,为使注射器4位于居中位置,活塞柄为弯折形,活塞柄的外端与推动装置2的移动座连接配合。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作为耗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不同患者之间交叉感染。也可以在收卷器5上设置隔膜,待手术结束后,将给胶导管、隔膜、注射器4弃置,对其它部件医学消毒也可以实现安全重复使用。三通阀的型号为但不限于泰尔茂R型医用三通阀。
通过设置齿轮6与齿条203的传动比以及收卷器5的直径能够获得给胶导管收卷速度与医用闭合胶推注量的关系,以起到更优的治疗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临时闭合静脉的方式可以采用:外压浅静脉,将超声探头、手、绷带包扎或压迫器或其它物品等按压在病变静脉浅面的人体组织上。而在推注医用闭合胶的过程中,利用超声探头或用手、压迫器或其它物品顺着给胶导管后退方向连续按压闭合静脉,实现均匀、连续出胶的效果,并且在注胶的同时给胶导管能够连续后退,当给胶导管的头端退到穿刺或切口处,停止推注闭合医用胶,并退出给胶导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临时闭合静脉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肿胀液注射压迫的方式,在超声引导下,注射肿胀液于病变静脉端部周围,使需要封闭的静脉端部闭合,然后在进行推注医用闭合胶。
在壳体1内设有切换座7,齿轮6固定在切换座7上,切换座7上设有导向柱8,与切换座7同侧的壳体1内设有与导向柱8相配合的导向孔9以及与切换座7相配合的切换杆10,在导向柱8与导向孔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1;切换杆10上设有第二弹性件12,切换杆10的内端设有楔形结构13,楔形结构13与切换座7传动配合。
根据患者病变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穿通静脉的直径、走形、体表投影位置、瓣膜功能、血液流动方向等情况,在无需继续注胶但给胶导管尚位于静脉中的情况,为了在给胶导管退出的同时,停止打胶,医护人员通过按压切换杆10,使切换杆10上的楔形结构13下压,挤压切换座7,使位于切换座7上的齿轮6与齿条203脱离,转动轴3继续转动,则可以将给胶导管退出,而不出胶。当松开切换杆10时,在第二弹性件12的弹性应力作用下,切换杆10可以复位,同时切换座7在第一弹性件11的作用下复位,齿轮6重新与齿条203啮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1和第二弹性件12均为弹簧,分别套装在导向柱8和切换杆10上。楔形结构13为位于切换杆10内端的斜面,为保证切换座7与切换杆10挤压配合,在切换座7相应位置还设有挤压槽14,切换杆10安装在导向筒26内。
切换杆10上设有限位弹片15,限位弹片15上设有卡固件16,壳体1上设有与卡固件16相匹配的限位孔17,限位孔17的外侧设有按钮27。当按下切换杆10,限位弹片15向下移动,卡固件16进入限位孔17内,停止移动,此时切换座7上的齿轮6与齿条203保持脱离啮合,以便减少操作难度。通过限位孔17处的按钮27按压卡固件16,使卡固件16脱离限位孔17,切换杆10在第二弹性件12的弹性应力下复位。
在收卷器5的侧面设有导管卡位结构,用于将从注射器4处伸出的给胶导管盘绕在收卷器5上的环形凹槽,避免给胶导管因过度弯折而堵住出胶通道。
导管卡位结构包括位于收卷器5上可供给胶导管穿过的斜孔18以及斜孔18另一侧的容纳槽19,收卷器5的边缘设有导管弯折槽20,导管弯折槽20与容纳槽19相连通。
从注射器4处伸出的给胶导管向上插入斜孔18内,然后卡固在容纳槽19内,然后沿着导管弯折槽20放置导管,起到过渡作用,使给胶导管能够盘绕在收卷器5上的环形凹槽上,避免给胶导管过度弯折造成出胶通道堵塞。
转动轴3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与转动轴3连接的手动旋把21或旋转电机。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手动旋把21,当本技术方案作为耗材时,有利于降低成本。在其它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精确控制出胶量和退管速度,还可以采用旋转电机,具体的可以使用能够实现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精确控制的伺服电机。
注射器4固定在弹性限位壳内,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限位壳的两侧均设有挡板22,挡板22上设有导向孔。拆换壳包括左右两侧的限位挡件23以及连接两侧限位挡件23的连接杆24,两侧的限位挡件23均设有与导向孔相配合的导向杆25,导向杆25上套装有弹簧,限位挡件23上均设有与连接杆24相配合的调节孔,具体的,调节孔为条形孔,连接杆24为螺栓。注射器4可以根据患者用胶量的情况选择使用不同直径,一般情况下,分成三种常见规格即可。在安装注射器4时,将注射器4放置在两侧的限位挡件23之间,注射器4挤压两侧的限位挡件23沿着导向杆25向外移动,安装就位后,利用连接杆24将两侧的限位挡件23连接固定。在限位挡件23的前部内侧均设有挡块,用于防止推动装置2推动注射器4的活塞柄运动时,注射器4整体向前位移。
在上述实施例中,闭合医用胶推注剂量:
10<静脉直径≤15mm,每次注射0.1ml-0.2ml闭合医用胶;
8<静脉直径≤10mm,每次注射0.075ml-0.1ml闭合医用胶;
5<静脉直径≤8mm,每次注射0.05ml-0.075ml闭合医用胶;
2≤静脉直径≤5mm,每次注射0.025ml-0.05ml闭合医用胶;
闭合医用胶在给胶过程中,给胶导管后退速度:每给胶一次,给胶导管同时后退1.5cm-4cm;或以1.5cm-4cm/秒的速度匀速后退给胶导管,同时匀速给胶。

Claims (8)

1.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推动装置(2)、转动轴(3)、注射器(4)、收卷器(5)以及盘绕在收卷器(5)上的给胶导管,给胶导管的一端与注射器(4)连通,另一端伸出壳体(1)外;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的一侧,在壳体(1)内的另一侧固定有齿轮(6),转动轴(3)与收卷器(5)的中心固定连接,推动装置(2)和注射器(4)均设置在收卷器(5)的侧面;推动装置(2)包括固定座(201)以及在固定座(201)上滑动设置的移动座,移动座上设有与齿轮(6)传动配合的齿条(203),移动座(202)的前端与注射器(4)的活塞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收卷器(5)的侧面设有导管卡位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导管卡位结构包括位于收卷器(5)上可供给胶导管穿过的斜孔(18)以及斜孔(18)另一侧的容纳槽(19),收卷器(5)的边缘设有导管弯折槽(20),导管弯折槽(20)与容纳槽(19)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与转动轴(3)连接的手动旋把(21)或旋转电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轴(3)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为与转动轴(3)连接的手动旋把(21)或旋转电机。
6.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器(4)固定在弹性限位壳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器(4)固定在弹性限位壳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脉曲张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器(4)固定在弹性限位壳内。
CN202222779546.4U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Active CN2190427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9546.4U CN219042747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779546.4U CN219042747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2747U true CN219042747U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19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779546.4U Active CN219042747U (zh) 2022-10-21 2022-10-21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27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33344B2 (en) Methods for reducing distal embolization
US707783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lerosing the wall of a varicose vein
US20080200871A1 (en) Valve System For a Medical Device Having an Inflatable Member
WO2013141351A1 (ja) 自動注射装置
JP4437090B2 (ja) 吸収可能スポンジで血管穿刺の止血を促進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19042747U (zh)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CN219001470U (zh)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系统
CN115581495A (zh)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装置
CN114521931B (zh) 一种用于闭合血管伤口的系统及方法
CN110538359A (zh) 一种防血栓静脉留置针及其防血栓的方法
CN115581487A (zh) 一种静脉曲张治疗系统
CN212089624U (zh) 下肢静脉曲张的腔内闭合系统
CN111182933B (zh) 注射装置和系统以及其使用方法
CN113384319B (zh) 一种导管
CN116271346A (zh) 注射器驱动装置及注射装置
CN113509623B (zh) 一种局麻用同步推进装置
CN212679206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肢体加压止血装置
US20020107503A1 (en) Intermittent drug delivery method and system
CN212522597U (zh) 静脉注射装置
CN218474631U (zh) 一种新型扩皮装置
CN221712069U (zh) 一种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用推注装置
JP7390360B2 (ja) 皮下投与用留置針
KR102438221B1 (ko) 전자적 제어로 약액을 주입하는 정맥 질환 치료장치
CN221654466U (zh) 一种取栓装置
CN105251083B (zh) 一种医用内镜下多功能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1

Address after: 400042 16th Floor, No. 192 Yuzhou Road,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self committe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Kuanzha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400010 Linjiang road 74, Yuzhong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