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0676U - 分极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极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0676U
CN219040676U CN202222694948.4U CN202222694948U CN219040676U CN 219040676 U CN219040676 U CN 219040676U CN 202222694948 U CN202222694948 U CN 202222694948U CN 219040676 U CN219040676 U CN 219040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ab
plane
pressing block
lu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949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智祺
谢东斌
李聪利
程阿鸿
张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Altairnano New Ener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Gree Altairnano New Ener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Altairnano New Energy Inc filed Critical Gree Altairnano New Energy Inc
Priority to CN2022226949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0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0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0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极耳装置,包括:端子,端子包括导向面;压块,压块的底部具有工作面,压块与端子连接,导向面将电极组件上外露的极耳束中的多个极耳分开,工作面对分开的极耳进行压整。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端子包括导向面,压块的底部具有工作面,压块与端子连接,导向面将电极组件上外露的极耳束中的多个极耳分开并对极耳进行翻折,工作面对分开的极耳进行压整,从而实现了极耳束的分流,提高了加工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每个电极组件的正负极极耳进行分折压平、操作繁琐、用时较长的问题。

Description

分极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极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力电池一般由内部卷芯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电能,然后通过集流体突出的极耳输出,输出的电流在电池内部通过与极耳连接的连接片传递到极性端子上,最后通过极性端子外露在电池表面的输出端向外输出。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极耳与连接片的连接方式为:极耳与连接片通过平面贴合后进行激光或超声波焊接连接,或通过分开极耳的形式将连接片包覆后进行焊接连接。其中,采用包覆形式生产电池时,生产效率较低,而且多电极组件并联的电芯在装配固定过程中需要分别对每个电极组件的正负极极耳进行分折压平,然后再放入连接板进行焊接连接,操作较为繁琐,用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极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每个电极组件的正负极极耳进行分折压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极耳装置,包括:端子,端子包括导向面;压块,压块的底部具有工作面,压块与端子连接,导向面将电极组件上外露的极耳束中的多个极耳分开,工作面对分开的极耳进行压整。
进一步地,压块包括台阶面,台阶面位于工作面的一侧,端子设置于台阶面处;导向面为两个,两个导向面与压块连接,两个导向面之间具有交线,两个导向面朝向工作面一侧厚度逐渐增加地设置。
进一步地,导向面为渐变曲面,两个渐变曲面在顶端汇集于一点,两个渐变曲面的底部与水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台阶面包括装配面和定位面,装配面上开设有装配孔,端子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两个导向面相连接,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相互垂直地设置,第一平面与装配面配合地设置,第二平面与定位面配合地设置。
进一步地,端子和压块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端子和压块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端子和压块通过胶黏剂粘接成型。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端子包括导向面,压块的底部具有工作面,压块与端子连接,导向面将电极组件上外露的极耳束中的多个极耳分开并对极耳进行翻折,工作面对分开的极耳进行压整,从而实现了极耳束的分流,提高了加工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每个电极组件的正负极极耳进行分折压平、操作繁琐、用时较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极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极耳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极耳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块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端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极耳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极耳装置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端子;111、螺栓孔;112、导向面;113、第一平面;114、第二平面;
12、压块;121、装配孔;122、装配面;123、工作面;124、定位面;125、盲孔;
13、螺栓;
2、电极组件;21、极耳束。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极耳装置。
分极耳装置包括端子11和压块12,端子11包括导向面112,压块12的底部具有工作面123,压块12与端子11连接,导向面112将电极组件2上外露的极耳束21中的多个极耳分开,工作面123对分开的极耳进行压整。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端子11包括导向面112,压块12的底部具有工作面123,压块12与端子11连接,导向面112将电极组件2上外露的极耳束21中的多个极耳分开并对极耳进行翻折,工作面123对分开的极耳进行压整,从而实现了极耳束的分流,提高了加工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分别对每个电极组件的正负极极耳进行分折压平、操作繁琐、用时较长的问题。
进一步地,压块12包括台阶面,台阶面位于工作面123的一侧,端子11设置于台阶面处。其中,台阶面用于对端子11进行限位,有利于提高端子11与压块12的装配可靠性。导向面112为两个,两个导向面112与压块12连接,两个导向面112之间具有交线,两个导向面112朝向工作面123一侧厚度逐渐增加地设置。这样在使用分极耳装置时,将两个导向面112的相交点置于电极组件2上外露的极耳束21中间,在分极耳装置运行过程中,两个导向面112的相交点将极耳束21中的极耳分开,并且分开的极耳将贴合导向面112而被翻折,再利用工作面123把极耳压平,从而实现分极耳装置的分极耳作用。
如图8、图9所示,导向面112为渐变曲面,两个渐变曲面在顶端汇集于一点(该点为渐变曲面的交线的顶点),两个渐变曲面的底部与水平面平行。在本实施例中,将顶点置于电极组件2上外露的极耳束21中间,在分极耳装置在电极组件2上平移的过程中,极耳束21中的极耳贴合渐变曲面而被翻折,进一步实现了将极耳束21中的多个极耳分开的作用。其中,端子11的底部保持水平,且在装配后底部与压块12上的工作面123等高,有利于端子11在弯折极耳后通过工作面123进行压整,同时等高保证了在分极耳装置的平移过程中,极耳束21由渐变曲面过渡到工作面123时不会被刮伤或损害。
如图7所示为电极组件2在热压后的成形状态,如图8所示为分极耳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压块12上装配有四个端子11,在使用分极耳装置时,四个端子11能够同时将四个极耳束21中的极耳翻折,再由压块12的工作面123统一进行压整,有利于快速分开极耳束21并压平,实现了极耳束21的分流,无需分别对每个电极组件2的正负极极耳进行分折压平,极大地提高了加工速率。其中,在通过分极耳装置推压弯折后,极耳束21中的多个极耳会从中分开并与电极组件2顶部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端子11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分极耳装置在电极组件2上的平移可以通过人工推动实现,也可由设备驱动实现。
结合图2、图4和图6,台阶面包括装配面122和定位面124,装配面122上开设有装配孔121,端子11包括第一平面113和第二平面114,第一平面113与两个导向面112相连接,第二平面114与第一平面113相互垂直地设置,第一平面113与装配面122配合地设置,第二平面114与定位面124配合地设置。这样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端子11与压块12之间的装配可靠性。
进一步地,端子11和压块12通过螺栓13连接。其中,第一平面113上开设有供螺栓13穿过的螺栓孔111,螺栓孔111与压块12上的装配孔121相配合地设置。压块12还开设有多个盲孔125,各盲孔125均沿螺栓13的周向方向设置,且各盲孔125沿压块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部分的螺栓13位于盲孔125内并穿过装配孔121延伸至端子11内的螺栓孔111,从而连接压块12与端子11。在本实施例中,盲孔125有利于对螺栓13进行定位。为便于加工,在导向面112上还开设有两个工艺孔。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端子11和压块12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或通过胶黏剂粘接成型。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分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子(11),所述端子(11)包括导向面(112);
压块(12),所述压块(12)的底部具有工作面(123),所述压块(12)与所述端子(11)连接,所述导向面(112)将电极组件(2)上外露的极耳束(21)中的多个极耳分开,所述工作面(123)对分开的所述极耳进行压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块(12)包括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位于所述工作面(123)的一侧,所述端子(11)设置于所述台阶面处;
所述导向面(112)为两个,两个所述导向面(112)与所述压块(12)连接,两个所述导向面(112)之间具有交线,两个所述导向面(112)朝向所述工作面(123)一侧厚度逐渐增加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面(112)为渐变曲面,两个所述渐变曲面在顶端汇集于一点,两个所述渐变曲面的底部与水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阶面包括装配面(122)和定位面(124),所述装配面(122)上开设有装配孔(121),所述端子(11)包括第一平面(113)和第二平面(114),所述第一平面(113)与两个所述导向面(112)相连接,所述第二平面(114)与所述第一平面(113)相互垂直地设置,所述第一平面(113)与所述装配面(122)配合地设置,所述第二平面(114)与所述定位面(124)配合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1)和所述压块(12)通过螺栓(1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1)和所述压块(12)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极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1)和所述压块(12)通过胶黏剂粘接成型。
CN202222694948.4U 2022-10-12 2022-10-12 分极耳装置 Active CN219040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4948.4U CN219040676U (zh) 2022-10-12 2022-10-12 分极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94948.4U CN219040676U (zh) 2022-10-12 2022-10-12 分极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0676U true CN21904067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94948.4U Active CN219040676U (zh) 2022-10-12 2022-10-12 分极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0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50267U (zh) 电芯以及二次电池
CN111106300B (zh) 电池单元及电池模组
CN108933222A (zh) 一种多极耳的二次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06076349U (zh) 电连接片及电池模组
KR20160004825A (ko) 이차 전지,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장치 및 이차 전지의 제조 방법
CN104425784A (zh) 蓄电装置
CN10974230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209217103U (zh) 二次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219040676U (zh) 分极耳装置
CN214542372U (zh) 电芯盖板及电芯
CN212571262U (zh) 层叠式电芯及软包电池
CN104425783A (zh) 蓄电装置
CN116344913A (zh) 一种电芯结构、锂电池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KR20200110082A (ko)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5579588A (zh) 一种ffc-fpc组合式电池模组集成采集母排
CN213816290U (zh) 一种电池包
CN210167424U (zh) 软包电池电芯连接装置
CN114667636A (zh) 一种柔性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09571474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CN206059520U (zh) 电池
CN114865042A (zh) 一种电池用装配工装及电池装配方法
CN114243121B (zh)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21669864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储能电源
CN220510128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CN211879490U (zh) 电池模组连接片和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